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嘉育293”系嘉兴市农科所育成的中熟高产早籼新品种,其特性为大穗多粒,平均每亩有效穗为27.13万穗。每穗总粒113.2粒,实粒90.7粒,空秕率19.9%,千粒重23g左右(1993~1994年大田调查)。一般高产田块产量能超千斤,是以往推广品种所未有的。第二为熟期适中:该品种在镇海作绿肥茬栽培,全生育期114d左右,作大麦、油菜茬为103~106d,属中熟早籼品种。秧龄弹性大,既可作绿肥茬早稻,也适春花茬栽培。几年来,作三熟茬口种植,基本无明显的早穗现象。该品种耐肥抗倒,熟色清秀,抗落粒,出米率高、比原品种“二九丰”出米率高3%~5%。抗白叶枯病,中抗白背飞虱,纹枯病轻,对稻瘟病的抗性也明显好于中87-156等品种。  相似文献   

2.
扬麦158是春性较强的大穗大粒型高产小麦品种,运用小麦高产群体质量优化调控技术,能充分发挥该品种高产潜力。在里下河地区400公斤产量结构,常年有效穗26-28万,每穗实粒38-42粒,千料重40克以上。为实现叶蘖重一系列高产群体质量指标,其优化调控技术为:在箱降前后适期早播;群体起点降到8-12万;增加有机和磷钾肥用量,亩施纯氮17公斤左右,拔节肥和穗肥分别亩施尿素5-7.5公斤和7.5-10公斤  相似文献   

3.
刘晓才  刘新国  孙虹 《汉中科技》2009,(6):14-14,42
通过水稻高产创建等项目的开展,总结出了我县水稻单产750公斤的穗粒结构指标和高产栽培技术要点,主要包括选用良种,备足种量,适期播种,培育壮秧,平衡配方施肥,抢时早插,合理稀植,科学灌水.合理促控,及时开展病虫草害综合防治。  相似文献   

4.
安宁河流域粮食生产的发展对攀西地区的开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小麦是该区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本文分析了安宁河流域气候生态条件下小麦生产的优势、潜力、限制因素,小麦生育特点及产量形成规律,提出了该区小麦高产栽培的原则是,以主穗为主,争取适量分蘖,在一定穗数的基础上,侧重以穗重夺高产。在选用良种的前提下,必须把好播种关;在苗全、苗匀的基础上,做到前期增蘖、长壮苗,中期促杆,控徒长,后期以水促肥,攻粒重,是小麦高产栽培的关键性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5.
“龙坪一号”是湖北省广济县龙坪公社农科所贫农社员朱大海同志于1966年从“矮陆早”中选出来的。经过几年的培育和各地试种,表现抗渍耐涝能抗病,耐肥穗大产量高。最高的1.4亩,单产达1070斤,突破了千斤大关。“龙坪一号”的特点:分蘖强,一般单个分蘖在20根左右,最多可达25根;穗子大,最多可达180粒,最少在120粒,平均150粒左右;适应性广,早插能高产,迟插能丰收。可以翻秋早晚连作;出米多,谷粒长椭圆形,着粒密,不易掉粒,但好脱粒。出米率可达70%以  相似文献   

6.
广东省新会县环城公社农科站,于1959年早造(早稻)播种了用胚乳交换法杂交的一个组合,“矮仔占”+→“意粳4号”。“矮仔占”是广东一个矮型高产迟熟籼稻品种,“意粳4号”是一个外国大粒型早熟粳稻品种,粒大穗大,但不抗病。希望通过胚乳注射将“意粳4号”大粒、千粒重高、早熟等特性传递给“矮仔占”,育成穗大、粒大、高产、早熟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7.
紧凑、高产大穗型玉米新品种掖单13号选育 掖单13号是利用母本478自交系与父本丹340组配而成的杂交种。主要特点如下: ①高产、稳产、适应性广。夏播最高产量达1096.29公斤/亩,创世界纪录。春播最高产量达1453.65公斤/亩。接近世界高产纪录。该品  相似文献   

8.
绍兴县马山区豆姜公社党委在毛主席革命路线指引下,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去年在五星大队,和贫下中农一起进行稻麦三熟高产试验,3.31亩试验田,平均亩产达2929.8斤,比1972年亩产2478斤增长18.23%。现将他们的经验简介于下,供参考。一、抓三季良种配套。春粮大麦选用早熟高产良种“早熟3号”,获得亩产645斤;早稻选用迟熟高产良种“广陆矮4号”,获得亩产1250.4斤;晚稻选用迟熟高产晚粳良种“农虎6号”,  相似文献   

9.
中共奉化县委领导与县良种场试验队的工人一起搞了一丘2.1亩小麦和一丘1.9亩大麦高产试验地。通过试验结果表明大麦早熟三号一季亩产达843.7斤,总产1603斤。现将主要栽培技术简报如下:一、生长期及经济性状:1973年11月19日播种,11月28日出苗,基本苗每亩29.2万苗,12月12日进入三叶期,分蘖高峰是1974年2月3日,最高分蘖数每亩86.4万苗,4月5日齐穗,5月12日收割。有效穗每  相似文献   

10.
刘荐  唐玲  史彩芳 《科技信息》2010,(3):377-377,379
经过对冬麦基追肥比例的初步研究得出结论;在总纯氮量为18公斤、五氧化二磷量为10公斤且磷素全部基施的栽培措施下,以。基追比为5:5和6:4的产量较高,且以6:4的比例为最高,其分蘖成穗率较高,群体结构合理,个体发育较好,产量构成要素协调有利于获得高产。  相似文献   

11.
应用微机分析了河北省国营柏各庄农场1985~1987年水稻冀粳8号高产示范、试验田的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亩穗数(X_1)、穗粒数(X_2)、空秕率(X_3)、千粒重(X_4)的关系,建立了产量数学模型:y=-264.5932-0.5743X_1~2+O.5257X_1X_2+1.2553X_1X_4-0.0365X_2~2并用通径分析法计算了各个因素对产量的作用。结果表明,冀粳8号高产应以增加亩穗数为主。在此基础上,筛选出亩产1400斤以上的产量构成因素指标,进而提出“主攻穗数、兼顾大穗、争取粒重”的栽培途径。  相似文献   

12.
“秦龙大穗”是“里札玛特”嫁接在贝达砧木上发生的优良变异植株,属于欧亚种牛奶群葡萄品种。苍山县庭院经济研究所1994年春首先引入我省,1997年亩产达5580公斤,批发价每公斤4元以上,亩收入超过万元。 “秦龙大穗”果穗特大,长圆锥形,平均穗重2500公斤左右。最大穗重7350公斤,穗长45厘米。果粒长圆柱形,横径2~2.5厘米,纵径3~3.5厘米,一般粒重15克左右,最大粒  相似文献   

13.
以周麦18为材料,研究了底施纯氮120kg·hm~(-2)基础上拔节期不同追氮量对主茎穗和分蘖穗不同穗粒位籽粒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拔节期追氮,对主茎穗基部不孕小穗数、结实小穗率、不孕小穗率的影响达显著水平,对分蘖穗各性状的影响不显著.追氮处理下,结实小穗数和结实小穗率均高于不追氮处理.随追氮量增加,分蘖穗基部不孕小穗数增加,而主茎穗基部不孕小穗数低于不追氮处理.主茎穗及分蘖穗各穗位结实粒数和粒重均随小穗位升高呈先增后降二次曲线变化趋势,拐点分别位于9~10和6~9小穗位.拔节期追氮,促进了小穗粒数的增加,但二者之间并非正相关关系.主茎穗和分蘖穗不同粒位的粒数,以穗下部差异最大,尤以高追氮处理下差异显著.追氮对基部、顶部小穗第1、2粒位和中各小穗第3粒位粒重影响较大.主茎穗和分蘖穗第1、2粒位粒重显著高于第3粒位,而第1、2粒位粒重差异不显著.适量追氮增加了分蘖穗第3粒位粒重.本研究中,底施纯氮120kg·hm~(-2)基础上拔节期追氮100kg·hm~(-2)时,主茎穗及分蘖穗不同穗位与粒位的结实粒数、小穗重和单粒重均较高.  相似文献   

14.
“双低”优质油菜高产示范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清 《安徽科技》2000,(9):34-35
一、生物学要求指标: 1.越冬苗情:单株绿叶数10~12片,根茎1~1.5厘米,越冬期叶面积指数为1.2以上,抽苔期2.5左右。 2.经济指标:有效分枝节位置20~30厘米,一次有效分枝节8~10个,主花序长度60~75厘米,单株有效角果数450~500个,每荚粒数20粒以上,千粒重3.5克以上。 3.肥料指标:N:P:K为1:0.6:0.4,优化配方施肥,即亩用纯氮15~17.5公斤,五氧化二磷9~10公斤,氧化钾6~7公斤。增施硼肥,亩用硼砂0.75~1.0公斤。 二、高产配套栽培技术 1.选用优质品种,实施区域化种  相似文献   

15.
冬小麦高产田的重要因素以壮个体、足群体、发挥成穗率高(45—50%)“库容量大”的特点;适当增加肥料投入量(纯氮12.7—18.7公斤/亩,P_2 O_5 5.7—6.7公斤/亩),适时适量灌水,建立优良的群体结构,(y=11.338x_1+299.65x_2—411.46)及早防治病虫害,达到高产丰收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在棉花高产栽培中,“懒棉花”的发展相当迅速。按常规种植,一般情况下,春棉、油茬棉仍比常规棉每亩增收皮棉10~15公斤,有着较高的经济效益,受到广大棉农的普遍好评。“懒棉花”并不懒,实际上是一种综合简化栽培技术,其要点如下: 一、选用好配套品种 懒棉花栽培中选用的是一个高产、优质、中熟品种,即配套1号、2号两个系列。其特点是:单株生长势强,2~3个公  相似文献   

17.
缙云县盘溪区的101.8亩山坡地旱粮三熟高产示范方喜获丰收。经地、县农业、科委等有关部门实地验收,全年平均亩产达1315.2公斤,其中春马铃薯亩产292.83公斤(折干),春玉米亩产436.97公斤,甘薯亩产585.40公斤。5.17亩高产攻关地,春马铃薯亩产357.79公斤,春玉米亩产505.65公斤,甘薯亩产700.56公斤,全年亩产高达  相似文献   

18.
《创新科技》2014,(23):61-61
2014年“粮食科技丰声科技工程”安徽省项目区高产攻关田水稻长势良好,单产创历史新高。安徽省舒城县千人桥镇水稻百亩连片攻关田采用旱育稀植精确定量栽培技术,水稻植株健壮、秆青籽黄、亩有效穗数适宜、穗型超大、结实正常、无病虫害危害。经专家实测,百亩连片攻关田平均亩产为932.4公斤,其中最高产田亩产产量高达962.6公斤,这一产量不仅刷新了安徽省百亩连片水稻单产纪录,而且创造了超级杂交稻在低海拔地区高产新纪录。专家指出,2014年的水稻高产纪录是在水稻生产生长期间遭遇低温目照少等不利因素情况下实现的,表明安徽省水稻精确定量栽培超高产技术日臻完善,在助推水稻持续增产方面发挥了重要的科技支撑和引领作用。  相似文献   

19.
缙云县农科所和大洋农技站的农业科技人员深入到海拔900多米的大洋镇前村、石亭等村,开展了“高山坡地亩产粮双纲、钱双千”技术的研究,取得显著成效.种植的300亩“春马铃薯/春玉米/生姜/秋蔬菜”一年四熟喜获丰收,平均亩产春马铃薯2096公斤(折原粮419.2公斤)、春玉米387.2公斤、生姜2729.5公斤、蔬菜2500公斤.全年平均亩产粮食806.4公斤(超过“双纲”),亩产值达3254.32元.与原来的春马铃薯—春玉米两熟相比,粮食亩产增12.6%,亩产值增长2.64倍,为高山坡地发展“一优两高”农业开辟了新途径.  相似文献   

20.
“滴力”液肥配施“地福来”生物肥能促进棉花生长发育 ,减少蕾铃脱落 ,提高伏桃比例 ,增加单株成铃数和单铃重 ,促进棉花早开花 ,早结铃 ,早吐絮 ,早成熟。棉花666.7m2(1亩=666.7m2)增籽棉30 .25公斤,增产幅度11.45 %。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