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99 毫秒
1.
这是史无前例的壮举。北京时间7月4日中午1时52分,全球瞩目的“深度撞击号”撞击器终于按预定时间与“坦普尔一号”彗星相撞成功。消息一传出,所有关注这一创举的人都兴高采烈、欢欣鼓舞,这次的太空“烟火”也为美国7月4日的独立日献上了一份厚礼。当地时间7月3日午夜11时前,美  相似文献   

2.
“阿波罗11号”宇宙飞船于1969年7月19日在接近月球11万千米处时拍摄到的月球正面。月球中央稍靠左处是“危机之海”,中央右下是“丰富之海”左下是“寂静之海”(“阿波罗11号”的软着陆地点)。  相似文献   

3.
2008年5月12日14时28分发生在四川省汶川县的8.0级大地震,造成了自唐山大地震以来中国最严重的自然灾害,震中烈度达到十一度,接近最大烈度。这次地震能量之大,波及大半个亚洲。根据GPS测量和专家实地考查发现,5月12日汶川大地震造成四川盆地沉降,龙门山大幅度抬高,重庆地区也有所抬高。根据国务院抗震救灾总指挥部权威发布:截至6月9日12时,四川汶川地震已造成69142人遇难,374065人受伤,失踪17551人,累计受灾人数4624.9048万人。  相似文献   

4.
临近强震发生前,震源区变得极不稳定,在震中附近地区的中小地震活动或许会对微小的应力变化敏感.为了考察1976年7月28日河北唐山Ms7.8级地震发生前,震中附近地区是否存在与地球自转速率变化显著相关的地震活动,利用舒斯特(Schuster)统计检验方法,根据1970年1月~1976年6月期间发生的ML≥2.0级地震,研究了地球自转与唐山Ms7.8级地震前发生在其破裂区及其附近地区中小地震之间的相关性.检验结果用P值来评估,P值越低表示相关性越显著.就不同震级范围内的地震分析了P值随时间的变化,发现唐山Ms7.8级地震前ML≥2.5级地震存在低于1%的P值,80%的地震发生时地球自转速率季节性变化处于加速状态.进一步分析了较大空间范围(33°~44°N,113°~122°E)内,在研究区内P值处于最低值期间的空间分布,发现低于2%的P值集中分布在唐山Ms7.8级地震破裂区的东北端部.另外,唐山Ms7.8级地震发生时,地球自转速率刚经历了1次季节性变化的加速过程,处于极大值附近.因此,地球自转加速对唐山Ms7.8级地震的发生可能起到了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在中国,几乎没有人不知道唐山,几十秒钟的时间,一座城市被彻底地摧毁了,几十万人失去生命,唐山的历史似乎从1976年7月28日一下子断掉,它的过去形象很快就被重新的建设彻底覆盖了。  相似文献   

6.
1976年7月28日凌晨,河北唐山发生了7.8级强烈地震。顷刻间楼倒房塌,在睡梦中的人们被压在瓦砾堆下,一座城市成为一片废墟。京津唐地区均受到较大影响,几个月内人们无法安居。那情景虽历经30年却仍让人记忆犹新。针对地震预报方面,尽管我国已经有像1975年辽宁海城等一批地震在发生前预报出来,但仍有一批破坏性地震没有预先被告知。无论在事先作了预报,还是没有预报的地震,都需要开展紧急救援,专业术语称地震应急。地震应急最主要的工作是围绕救人为中心,其中最困难时期是地震发生的早期,细数应有十大困难。1.测震时造成的震中不确带来时间损…  相似文献   

7.
陈颙 《科学》2006,58(3):7-10
唐山地震发生在1976年7月28日凌晨3点多钟。当时我住在北京前门附近一个非常破旧的二层木质结构的楼房里.楼房至少有五十年历史了,除了外墙是砖砌的,地板和骨架都是木质的,一走起路来地板就发出咯吱咯吱的声音。那时正好是夏天,天气出奇的闷热,难以让人入睡。我刚躺着一会儿,迷迷糊糊中就觉得床在大幅度上下跳动,地板甚至整个楼房都发出嘎吱的声音。我立刻意识到有大地震发生了。长年从事地震工作的我被晃醒后没有立即下床,而是躺在床上开始数数,“一、二、三……”,数着数着床的晃动变小了。  相似文献   

8.
1975年人类第一个7级以上地震在中国辽宁海城被事前预报出,中国地震学家欢欣鼓舞,相信地震预报并不是难事,中国科学家一定能够预报出许多地震的。但仅相隔一年5个月,发生在河北唐山的更大震级的地震没有在临震前预报出来,死亡24.2万人,中国地震学家一下子找不到方向了。幸存的唐山人遇到搞地震的,常说:"你们怎么事前不打招呼?"其实,当时唐山人和地震学家都不知道:人类离地震真正能够预报的历程还非常遥远。  相似文献   

9.
就像任何一颗大彗星一样,“C/2012 S1”彗星(它更容易被人们记住的俗名是“艾森”)是注定要死的。科学家说,“艾森”的死亡故事早在2012年7月就开始了。当时,两名业余天文学家在俄罗斯的基兹洛沃茨克附近观测巨蟹座和双子座附近的天空时,偶然看见了一个暗淡、模糊的天体。这就是“艾森”,当时它正加速飞向太阳,其外层不断分解、不断扩散。  相似文献   

10.
1999年11月,JPL启动了彗星撞击计划。2005年1月12日,NASA成功发射“深度撞击”号探测器。美国东部时间7月4日凌晨1时52分,咖啡桌大小的近400kg重的撞击器以10km/s的速度和纽约大小的“坦普尔1号”彗星准确地做了“第一次亲密接触”。这需要极为准确的导航。JPL深度撞击项目负责  相似文献   

11.
唐山大地震已经过了整整30年,1976年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6秒,震惊世界的“7.28”大劫难,是极为少见的城市直下型地震,不仅是中国历史一次罕见的地震灾害,也创下了近400年来世界地震史上最悲惨的记录,被列在全球20世纪十大破坏性最大的地震灾害之首。地震中死亡24.24万人,重伤16.46万人,截瘫患者3817人,失去父母的孤儿4204人,轻伤但仍需治疗者为36万人之多。震后几天,饮水中的大肠杆菌数超过国家饮水卫生标准的几十、几百甚至上千倍,某些地区每平方米垃圾堆上每小时孳生蝇蛆数万只;震后3 ̄4天就发生大量肠炎、痢疾,一周左右达到高峰,市区患病…  相似文献   

12.
汤玮 《科学通报》1957,2(11):347-347
冶金工业部召开的全国炼钢会议于1957年4月9日——19日在上海举行。专家们在会上提出了六十多个有关炼钢技术的报告,其中包括鞍山钢铁公司的“快速烧结炉底”及“耐崩裂铬镁砖炉顶的使用报告”、钢铁工业综合研究所的“平炉炉顶高铝砖损坏原因的研究及其改进的建议”及“纯氧顶吹转炉炼钢试验报告”、唐山钢厂中心试验室的“唐山钢厂侧吹碱性转炉富氧鼓风炼钢试验总结”、  相似文献   

13.
对于那些成天在网上站点“旅游”的人来说,“国中网”(http://cww.com/)这个名字应该不会不熟悉吧,“’97香港回归专题网站”、“’98世界杯网站”、“克林顿访华网站”都在网友们的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1998年9月,当国内广大地区受到洪涝灾害时,为了给受灾地区筹集救灾资金,国中网又及时推出了“洪水”公益网站,更进一步确立了国中网在网民心目中的形象。  相似文献   

14.
1922~1949年辛亥革命后,集会讲学的风气在国内逐渐兴起。当时北京中央观象台的天文工作者数人曾倡议创立“中国天文学会”。但因天文学问津者少,不得已,于1915年先用天文学会名义,刊行《观象丛报》,借以号召同志,引起重视。时历数年,得同志数十人。之后,在“五四”运动的推动及科学与民主思潮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陈勇 《科学之友》2005,(9):32-33
美国东部时间7月4日凌晨1时52分(北京时间4日13时52分),在完成一系列高难度动作之后,美宇航局的“深度撞击”彗星撞击器终于成功击中坦普尔1号彗星的彗核表面,在太空中绽放出美丽的焰火,完成了人造航天器和彗星的“第一次亲密接触”。就在这一片焰火之中,人类仿佛窥见了太阳的儿时容貌。  相似文献   

16.
傅樂煥 《科学通报》1954,(10):84-84
一问题的提出 1953年1月21日“人民日报”和1953年7月号“科学通报”先后分别发表了由项立志、董在华两先生联合署名的“黄河河源查勘记”和由董在华先生单独署名的“黄河河源初步研究”两文。在这两篇文章里,作者们根据了他们参加1952年8月由中央水利部水利委员会和中央燃料工业部水电局合组的黄河河源查勘队在河源地区实地查勘的结果,对黄河河源的问题提出了两项重要意见:第一,黄河河源附近的“扎陵”、“鄂陵”两湖的名称过去都弄颠倒了。过去都说“扎陵”在西,“鄂陵”在  相似文献   

17.
1999年7月,山西省太原市城郊王郭村,村民们在挖掘水沟时发现了方形的四道墙壁,中间是一个汉白玉石制屋顶,当时村民们猜测这应该是个墓室。7月13日,由山西省考古所、太原市考古所、晋源区文物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进驻发掘现场。  相似文献   

18.
龙卷狂风起     
1879年5月30日下午4时许、一阵旋风袭击了美国堪萨斯州南部一个叫欧文的小镇,一幢面积达40平方米的平房被整个抬升到了空中,房主还在房中躺着,空中充满了浓浓的尘土。房主当时并没有意识到这一切的发生,当他打开门跨到外边时,竟从10米高的空中摔了下来。1897年5月30日,同样是美同堪萨斯州,一农民全家6口人被一阵黑风卷起,8岁的女孩被卷到50米之外,男孩”飞”出了45米,还有一个小姑娘出”飞”到了80米以外的地方,他们的父亲和怀里正抱着的婴儿一齐被卷到了150米之外被摔死,只有他的母亲被“拎”到75米外的空中,下落时被一棵大树…  相似文献   

19.
几年前,世界各地有过几次成功的地震预报,当时科学界感到很乐观,甚至到了非常欢欣鼓舞的地步。但是这种欢喜的心情现在又告烟消云散了。虽然乐观之感还没有被悲观情绪所取而代之,但正如一位地震研究工作负责人所说的那样:“前面还有一大段漫长而艰苦的路程要走。”人们是在起初看来似乎是希望最大的地区遭到一些挫折之后,才头脑清醒过来,转而采取讲究实际的态度。中国的群众性地震预测预报工作虽然成功地预报了一九七五年的海城大地震,挽救了成千上万人的生命,但却没能预报出一九七六年的唐山大地震,据说那次地震死了  相似文献   

20.
1976年7月28日3时42分,强烈的震动震撼了整个中华大地,人们普遍感觉到大地在颤抖,唐山——斗南一带的震动更为强烈,地面上下摇晃,顷刻之间,唐山市化为一片废墟,24万酣睡的市民顿时葬身于瓦砾之中!这是怎么一回事呢?这是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