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北京路步行街场所精神的探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运用场所理论,从分析北京路步行街的物质空间形态入手,剖析了北京路步行街的空间实体、建筑立面、街道铺装与家具、活动等4方面的特征,在此基础上从地域特色和城市文脉2方面诠释了北京路步行街的场所精神,揭示北京路步行街承载着广州的古老的遗址文化,重商、兼容开放又具亲和力的广府文化;体现广州的骑楼街特色和浓厚的商业氛围.但由于"商业至上主义"淹没了北京路标志性的岭南文化风采,这导致北京路独具内涵的场所精神难以得到体现.  相似文献   

2.
城市商业文化步行街环境景观设计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城市中的商业文化步行街是一个重要的开放空间,是城市中人流量最大,人群活动最集中的场所;通过研究城市的地域文化、历史沿革,挖掘出文化内涵,将其溶入步行街街景设计之中,对继承城市传统的生活方式,保护古建筑、改善城市环境等,都起到重要作用;绿地是环境建设的基础,步行街中绿化形式的选择,应当根据街道环境特色进行构思,步行街中的绿化属于一种生态景观;作为城市公共场所的步行街其街具配置情况最能体现一个城市对人的关怀程度;商业文化步行街要注重路面铺装,通过具有个性化的特色铺装更好地体现商业文化特色.在城市商业文化步行街的环境设计方面,要遵循"以人为本"的理性设计原则,着力创造一个人性化的活动空间,尊重和保护历史,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原则.  相似文献   

3.
商业步行空间设计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商业步行街的环境设计进行了探讨.认为步行内部环境设计应体现:以人为中心;体现出城市历史文化风貌;具有空间逻辑性;提供多样化的活动空间与空间感受.步行街的空间构成包括"点"、"道"、"场"三部分,空间序列安排强调系统性、清晰性和功能性.以合适建筑如步行街入口、历史性建筑、大型购物中心等形成"点"."道"的宽度,要考虑步行人流密度、行人观赏视线两侧建筑的日照条件,特种车辆的通行."场"作为供游客休息、交往的场所和空间转换的枢纽,应满足人们"必要行为"和"随机行为"的需要.步行街内部环境装饰要注意色彩、纹理、夜晚光照的运用,并利用绿化调节景观.  相似文献   

4.
袁方方 《科技资讯》2009,(22):232-232
地下商业建筑是指修建在城市繁华商业区域人流集散地之下的区城,为城市居民提供地下人行道,并在其一侧或两侧开设商店和布置各种服务设施的地下建筑空间。它天城市地下空间开发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人们使用频率最高的地下公共活动场所。  相似文献   

5.
通过对CBD商业步行街开放空间的典型视觉形象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和提出了CBD商业步行街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6.
CBD商业步行街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CBD商业步行街开放空间的典型视觉形象特征进行分析,探讨和提出了CBD商业步行街开放空间景观设计的要点.  相似文献   

7.
商业步行街一般处在城市的核心地段,周围有着复杂的交通系统,商业步行街作为城市大型公共空间吸引了大量的人流、车流。作为以步行为主的商业步行街建设,尤其是旧城改建中,众多的机动车道改造为步行街的情况无疑会对原有的交通系统产生影响。因此,合理的交通组织是步行街设计的关键。  相似文献   

8.
冯硕 《世界博览》2010,(2):86-86
公共空间,顾名思义就是属于所有公众的场所,无论男或女、老或少、穷或富,任何人都可以进入的领域,是市民进行公共交往活动的开放性场所。它可以为建筑学中的实体空间,如城市中的广场、礼堂、街道、公园、图书馆等,也可以为虚拟空间,如互联网上的虚拟社区,以传播、沟通为宗旨的大众传媒自然也可充当公共空间。  相似文献   

9.
城市广场是集城市经济、文化、旅游于一体的公共空间场所,是城市公共空间的核心,场所精神的良好营建是表达广场空间意义乃至城市文化内涵的关键所在.本文通过对城市广场发展历史的脉络进行梳理,针对中国当代城市广场设计中表现出的形式特征做出分析,探讨城市广场设计中的场所精神并提出相关想法,为当代城市广场设计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广场是一座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节点,也是城市生活方式和城市精神的有机产物,是人们驻足观赏城市景观或市民进行休闲娱乐及社会交往的最佳场所.在城市公共空间中它最具公共性和艺术魅力。为了丰富公众的视觉审美经验,在许多广场上都设立了具有审美和标志性作用的公共艺术,用来丰富广场空间,提升广场的艺术文化气质。而壁画作为广场上的公共艺术。无疑更加引人关注,成为广场文化精神的重要载体和公众视觉的焦点。  相似文献   

11.
毕学锋 《科技信息》2008,(7):121-121
当前的广场建设越来越多的呈现出向地域性、文化性发展的趋势。广场的主题和个性塑造非常重要,它或以丰厚的历史沉积为依托,使人在闲暇徜佯中了解城市的历史文脉;或以特定的民俗活动充实之,加强人们的参与性。这时候广场的地域文化内涵最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城市文化广场是一个城市历史文化的融合,是自然关和艺术美空间体现的场所。在广场上可进行集会、交通集散、居民游览休息、商业服务及文化宣传等活动。它的规划建设不仅调整了整个城市建筑布局,加大生活空间,改善城市生活环境的质量,也让城市迈上更健康、更文明、更讲究生活质素和城市文化的台阶。  相似文献   

12.
在大梯道商业步行街改造工程中,如果以时间长轴来衡量广场设计,其广场设计中的各元素总是处于一种永无止境的动态积累中,任何一种场所的设计,都是一种“制约中的再创作”,所以在设计过程中不免成在一些小的矛盾和问题,就此对中心广场发表一点自己的读解,与同行一起商榷。广场设计正是通过对整体中每个小的局部的设计及对总体的考虑来实现的,并最终达到城市整体性环境的统一。  相似文献   

13.
现代步行商业街作为城市公共空间的重要类型之一,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购物、休闲、娱乐、交流等活动的场所,广受公众的欢迎与认同。但许多的步行街在火热的开街效应之后,步行街的境况不容乐观:街面冷冷清清,甚至达到"不行街"。因此文章以荆州步行街为实例进行剖析,结合国内外其它步行街建设现状和已有的理论研究成果,从步行商业街开发的后期管理方面对目前的步行街建设现状进行研究分析,并提出理论研究对策。  相似文献   

14.
范虹 《甘肃科技》2006,22(12):188-189
城市广场是一种多维的围合空间和公共性的开放空间。现代化的广场正在向多职能、多单元、多级别、多元化的方向发展,一个人性化的多功能空间是广场设计的核心问题,它体现并反映了广场设计在城市整体性设计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5.
随着城市发展从增量时代进入存量更新时代,城市旧城区土地空间的更新利用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尤其是旧城商业步行街。一方面,区位优势明显;另一方面,旧城商业步行街存在空间低效、传统商业逐渐衰落等问题,而传统的更新方法难以呼应现实需求。基于此,从空间更新理念、利用效率和更新再利用模式3个方面对旧城商业步行街的空间更新难点进行了分析,提出更新、激活、织补三大策略,并以贵州省贵阳市市西路商业步行街为对象加以研究,以期能为类似情况的商业步行街空间更新规划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6.
城市公园是一种为城市居民提供的、有一定使用功能的自然化的游憩生活境域,是城市的绿色基础设施,它作为城市主要的公共开放空间,不仅是城市居民的主要休闲游憩活动场所,也是市民文化的传播场所。  相似文献   

17.
王星尹 《甘肃科技》2012,28(4):126-128
桥梁作为一种特殊的建筑,在人们生活环境中有着重要的地位.由于桥梁结构、功能、形式的特殊性,所形成的空间也具有一定的特殊性,而有空间就必然有它特定的场所性体现.主要总结各种桥梁所形成的不同空间形式,浅谈桥梁空间的场所性,并对桥梁或类似桥梁形式的城市过渡空间的场所性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通过对石河子老街商业步行街现状进行分析,指出存在的问题。从生态、文化、观赏、休闲等角度出发,对石河子老街商业步行街进行环境规划设计,使老街商业步行街成为石河子市重要的城市环境街道和最具活力的社会公共中心。  相似文献   

19.
针对寒地城市因其特殊的气候特征,在一定程度上使寒地城市公共空间吸引力下降这一问题,阐述了广场作为城市室外公共空间的重要形式之一,其合理科学的设计有助于寒地城市环境质量的提高。以寒地城市广场绿化设计为出发点,分析了寒地城市广场绿化设计的特质及人们在广场中的活动规律和行为需求,提出了对于寒地广场绿化设计的一些想法。  相似文献   

20.
关于苏州城市广场建设的若干设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城市广场是一个可提供人们聚会,休息的空间.也是人们暂时逃离城市喧嚣的地方。在人口十分拥挤的大都市内,它还代表着城市公共空间的复原。在我国城市规划的历史进程中,广场是相对较新的事物。随着时间的推移,广场的特点和意义在不断地发展,它的建筑成分、功能也在不断地变化。从旅游目的地建设的角度而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