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50 毫秒
1.
采用重铬酸钾法与高锰酸盐指数碱性法对水中化学需氧量(COD)进行了对比测定研究,考察了氯离子浓度对化学需氧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低含氯水样(氯离子浓度小于1 000 mg/L),用重铬酸钾法测得的COD值(CODCr)和用高锰酸盐指数碱性法测得的COD值(CODOH)存在线性关系;而高含氯水样的CODCr和CODOH之间无线性相关性。高浓度氯离子对CODCr值的测定影响显著,其影响规律可以用二次多项式表示。  相似文献   

2.
采用重铬酸钾法与高锰酸盐指数碱性法对水中化学需氧量(COD)进行了对比测定研究,考察了氯离子浓度对化学需氧量测定结果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对于低含氯水样(氯离子浓度小于1000mg/L),用重铬酸钾法测得的COD值(COD Cr)和用高锰酸盐指数碱性法测得的COD值(CODOH)存在线性关系;而高含氯水样的CODCr和CODOH之间无线性相关性。高浓度氯离子对CODCr值的测定影响显著,其影响规律可以用二次多项式表示。  相似文献   

3.
茅岭江是入注茅尾海的重要河流,其携带的污染物是茅尾海污染物的主要来源之一。由于各种因素,流域的总径流量和污染通量估算存在一定困难。为掌握茅岭江污染物入海情况,本研究结合茅岭江入海口附近的两条污染物浓度监测断面的监测数据,针对观测时间相对较长的CODCr浓度开展年入海通量估算方法研究。研究利用修正的流域径流数据结合断面监测浓度,提出缺乏流量观测资料子流域的径流估算方法,并比较分析3种不同概化方法估算年污染物通量。结果表明,采用年平均修正流量与年平均河口断面监测浓度可以简单估算茅岭江的污染物入海年通量。该方法也可以直接应用于其他污染指标的年通量计算。  相似文献   

4.
通过实验研究氯离子对CODCr测定的干扰程度,采用硫酸汞掩蔽法,氯离子扣除法.稀释倍数法等方法去除氯离子的干扰,最终确定出处理的最佳方案是在不掩蔽氯离子条件下,对水样中氯离子产生的CODCr值进行扣除、且实验证明此种方法对实际水样同样适用。方法适用氯离子范围为0~8000mg/L。  相似文献   

5.
CODCr作为评价有机物污染的重要指标,在测定中氯离子是影响结果准确性的重要因素.研究了完全氧化法消除Cl-干扰的可行性,测定了K2Cr2O7浓度对Cl-对应CODCr的影响,绘制了完全氧化法的标准曲线;研究了ρ(Cl-)对水样CODCr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完全氧化法适用于高氯废水中CODCr的测定.  相似文献   

6.
该文简述了各类COD测定方法,并分析了影响COD测定结果的各种内外部影响因素,其中氯离子对COD的测定结果影响最大,操作者严格执行操作规程的程度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其结果,同时给出了提高测定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于高氯离子质量浓度,低COD值的水样,用国标法测定COD值时会产生较大误差,且误差随着Cl-质量浓度的增加而增大.通过实验探讨了高氯离子质量浓度对水样COD测定的影响及消除影响的方法.结果表明:采取不掩蔽Cl-测定水样的COD总量,减去氯离子自身产生的COD值,能较准确地反映水样的COD值且结果重复性好.  相似文献   

8.
通过对2012—2017年南流江、大风江、钦江、茅岭江和防城江的监测结果和相关资料进行统计分析,采用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研究了北部湾广西近6年主要入海河流各污染物的入海通量变化趋势,分析污染物入海通量年变化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北部湾广西5条主要入海河流污染物总量呈上下波动变化的上升趋势;除南流江和大风江各污染物入海通量总体呈现上升趋势外,其他3条河流各污染物的入海通量总体都呈现下降趋势;南流江的入海污染总量是最大的,化学需氧量占污染物入海总量的比重是93.9%;污染物的入海通量的变化主要受其年入海径流量的影响,同时也与广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9.
高盐废水中氯离子的存在会严重干扰COD的测定,因此,如何屏蔽氯离子干扰准确测定其COD的难点之一。为研究高盐榨菜废水中更为准确的COD测定方法,实验中采用了2种屏蔽氯离子的方法:硫酸汞屏蔽法和硝酸银屏蔽法,屏蔽后再通过传统回流冷凝法来测定实验模拟配水水样中的COD,并比较两种方法的屏蔽效果。结果表明:硫酸汞屏蔽法的最佳HgSO4/Cl -值为40,此时误差最小,为1.43%,硝酸银滴定法的误差为0.21%,得出硝酸银屏蔽法的屏蔽效果较好;再分别用这两种方法屏蔽榨菜废水中的氯离子后测定其COD值,结果显示两种方法测定的COD相差了20 mg/L,而硫酸汞屏蔽法更适合于榨菜废水中COD的测定。综合以上2种方法的屏蔽特点,采用先用硝酸银滴定氯离子浓度,再添加少量的硫酸汞的联合方法测定榨菜废水中的COD值,结果表明此方法更可靠。  相似文献   

10.
王瑛  李佩云  厚彩琴 《甘肃科技》2007,23(1):159-160
对采用分光光度法和电位滴定法测定COD在线监测的原理进行了阐述,并对COD在线监测方法的前景进行了展望,认为臭氧氧化法和高温催化法在线监测仪以及TOC在线监测仪属清洁监测技术,是未来实现污水中有机污染物含量在线监测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11.
采用硫酸高铈作为氧化剂来测定难降解垃圾渗滤液的COD,测定结果与重铬酸钾法进行比较.结果表明,用硫酸高铈法测定垃圾渗滤液COD时,重金属离子和氯离子对测定结果有干扰,可采用硫化钠预处理渗滤液将重金属离子去除,用硫酸汞消除氯离子的干扰;与重铬酸钾法相比,硫酸高铈对难降解垃圾渗滤液中的腐殖质及苯酚具有更高的氧化率;用硫酸高铈法测定垃圾渗滤液的COD均值比重铬酸钾法测定的平均值高出20%以上,更能反映渗滤液中有机物的污染程度.  相似文献   

12.
根据对泉州市地表水环境质量监测数据的综合分析,结果表明晋江干流及其上游支流基本达到Ⅲ类水质标准,而晋江下游支流的南、北渠下游、九十九溪、大盈溪入海口、林辋溪入海口水质污染严重,DO、CODMn、BOD5、NH3-N、TP是最主要超标因子,属有机型污染.根据主要污染物污染负荷统计分析,表明五年来多数河流水质变化趋势不明显.  相似文献   

13.
为解决采煤沉陷衍生的水环境问题,选取淮南潘集区典型的采煤沉陷区为研究对象,在现场踏勘的基础上,进行采样点位布设、样品采集与分析测试,分析地表水水质变化规律与影响因素,并采用W值水质评价法评价地表水水质.结果表明:研究区域监测时段内沉陷积水区地表水体中pH、F-、CODMn 、NH3-N、TP指标变化规律不明显,TN含量递减,CODCr先减小后增大;研究区域沉陷积水区地表水水质受降水等条件影响;淮南潘一、潘三矿采煤沉陷区积水区地表水水体质量较差,主要污染物为CODCr和TN.该研究为淮南采煤沉陷积水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4.
采用单因子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选取了CODcr、NH3-N、TP、BOD5和CODMn作为主要水质污染因子指标,对金堤河末端2013年水质现状和2009-2013年水质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评价.结果表明:2013年金堤河末端水质为劣IV类,枯水期污染最严重,主要污染物为NH3-N和CODCr;其次是丰水期,主要污染物为BOD5和CODCr.近5年来,各污染因子的年均值总体上呈下降趋势,但不同年份和不同污染因子的变化具有波动性.2009年水质污染最为严重,2012年污染最轻;CODMn、BOD5和TP的含量变化基本一致,呈逐年下降的趋势;NH3-N和CODCr的含量变化基本一致,但变化幅度呈锯齿状.  相似文献   

15.
COD测定方法的研究及质量控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按国标法对COD指标进行测定时,消解过程耗水、耗电量较大,对多批次的试样测定耗时较长,在科研、教学等方面的应用有诸多不便。用COD恒温加热器法进行消解水样,对葡萄糖、邻苯二甲酸氢钾两种标准溶液进行CODCr的平行测定,并对测定结果进行统计分析,得出用该法消解水样与国标法有可比性,无明显差异,而且在节水、节电、省时等方面优于国标法。  相似文献   

16.
底泥泥质与污染物释放量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研究底泥泥质与污染物(TP、TN、COD)释放量之间的关系,采用三峡大学校园文思湖水体底泥进行静水释放实验.结果表明,在本实验条件下,有机质对底泥CODMn的释放有非常大影响;TOC对释放TN有较大的影响;TOC对底泥释放TP影响不大.因此,可以通过调节底泥泥质来抑制湖泊底泥污染物的释放.实验结果可以为文思湖的污染治理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现场氯离子扩散系数测试方法Permit法的可靠性及碳化的影响,对比分析了自然浸泡法、RCM法和Permit法对强度为35~80 MPa混凝土的氯离子扩散系数测试结果的影响规律及碳化对3种方法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3种方法测试结果的变化规律基本相似,其中Permit法测得的氯离子扩散系数最低,且与RCM法规律更相...  相似文献   

18.
余榕霞 《海峡科学》2008,(11):24-27
通过对福建省纺织印染企业的实地调查和监测,应用实测、物料衡算和经验估算三种方法所获得的纺织印染行业主要产品(染色布和花边)废水COD原始产污系数基础上,采用加权法计算了产品的废水COD个体和综合的产污系数,获得了能反映纺织印染行业废水COD污染物产生规律的产污系数,为2008年全国纺织行业污染源普查提供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完全氧化法测定高氯废水CODCr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完全氧化法对高氯废水CODCr测定方法进行了研究.首先进行不同浓度纯氨水样与其CODCr关系的实验,得出CODCr与氯离子浓度关系为:y=0.227 4x-49.422;然后配置CODCr为100 mg·L-1的标准水样,加入不同浓度氯离子进行实验,得出CODCr与氯离子浓度的关系为:y=0.227 6x+46.300;最后用某企业CODCr为249 mg·L-1的实际水样加入不同浓度的氯离子进行实验,得出CODCr与氯离子的关系:y=0.227 8x+188.46.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完全氧化法测定的CODCr与水样的实际CODCr相对误差全部小于7%,能够满足环境监测质量要求.  相似文献   

20.
佛山水道汾江河水质现状监测与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2005年枯水期、平水期和丰水期对佛山水道汾江河四个监测断面的水质现状进行监测分析,并采用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汾江河水质现状进行评价,阐明了汾江河水质污染特点、主要污染物及水质污染时空变化趋势,为汾江河的综合整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