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新元矿井冀家垴风井于2004年施工完毕后,在使用过程中出现马头门开裂问题。在分析、总结翼家垴风井马头门开裂原因以及处理方案的基础上,对大断面井筒马头门位置选择、支护设计形成了新的思路,并将试技术成功应用到韩庄风井的马头门施工中,有效的保证了马头门的安全使用,降低了施工难度,节约了资金.有效的缩短了施工工期。为今后大断面井筒马头门位置的选择以及施工提供了新的思路。  相似文献   

2.
潘一矿副井马头门锚注联合修复加固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潘一矿东区副井马头门位于花斑泥岩和砂质泥岩中,并受F32大断层影响,造成马头门衬砌结构的变形和破坏严重,出现开裂、掉块现象和监测结果:衬砌结构收敛变形大,收敛速率达到0.2mm/d,采用注浆加锚索梁联合支护方式,对副井马头门进行了修复加固处理,修复加固后马头门衬砌结构变形趋于稳定。修复加固措施提高了马头门围岩承载能力,有效地控制了围岩变形,取得良好的效果,确保了马头门的安全运营。  相似文献   

3.
在煤矿中,有不少井底车场与井筒连接处(马头门)发生了破坏,严重影响了煤矿生产的安全。查阅了20个煤矿马头门破坏实例,从埋藏深度、井筒类别、破坏时间、破坏形态、地质特征等方面对其规律性进行了总结分析,从地质条件、设计和施工三个方面对其破坏原因进行了探讨,对所使用修复加固方法进行了归纳。最后从设计和施工两个方面提出了预防对策。研究认为,马头门的破坏与矿井的埋深关系不大,最主要的还是地质条件问题;水是马头门的大患,必须加强水的综合治理。只要思想上重视,在设计和施工上加强预测、预防,马头门的破坏是可以避免的。  相似文献   

4.
基于孔庄矿千米混合深井马头门的破坏情况,分析了大断面软岩硐室的变形破坏及支护加固特点,提出了适用于深部软岩马头门加固技术原则及方案,并在现场进行了为期半年施工实践。通过对马头门变形、支护体受力及混凝土应变监测及分析,3个月后监测数据趋于稳定,并处于安全范围内,表明本加固技术能很好的适应深部软岩的变形特点,取得了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具有在类似巷道条件下的推广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5.
浅埋隧道零开挖进洞施工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根据笔者在安徽武高速公路07标隧道工程的施工体会,主要介绍了采用零进洞开挖施工工法确保洞口浅埋段的进洞安全和隧道洞口周围的植被得到妥善保护,堆护原有的生态地貌,严格按"早进洞,晚出洞"的原则,采用零开挖进洞施工工法,为今后类似隧道工程进洞施工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6.
张树峰 《科技信息》2010,(5):339-340
目前矿井的马头门施工方法大多不规范,鲁新矿井主井马头门施工中采用了新的施工工艺,提高了施工质量和效益,对其他矿井的马头门施工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李高月 《科技信息》2012,(5):428-428,438
某地铁区间隧道,采用矿山法施工,该施工段存在四条市政管线,其中雨、污水管道存在渗漏现象。为保证施工安全,施工过程中采用:雨、污水管明排导水,地面注浆加固施工,暗挖施工加强等措施,确保了隧道、周边建筑物及各种地下管线的安全。  相似文献   

8.
针对煤矿深井马头门围岩稳定性控制的技术难题,进行了施工扰动效应和控制对策研究。建立了深井马头门施工过程的三维计算模型,通过分5个阶段的开挖和支护全过程模拟,得到了马头门施工过程的围岩应力和变形特性,揭示了马头门施工过程的扰动效应。通过对马头门施工优化方案模拟分析,结果表明与常规施工工艺相比围岩中第一主应力降低了26.3%左右,显著减小了后续施工对第一浇筑段与相连井壁处的扰动影响。并提出在前、后二次施工的关键部位钻一排密集深钻孔,使后续施工的扰动影响通过密集深钻孔而隔离和衰减,减小对已支护马头门和邻近井壁的扰动影响。  相似文献   

9.
针对马头门硐室处于千米埋深、应力集中、设计断面大、结构受力复杂等条件,利用FLAC3D数值模拟软件,以红庆河煤矿副井马头门硐室为研究对象,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岩层的物理性质对副井马头门硐室围岩结构进行数值模拟,同时进行副井马头门硐室围岩收敛变形监测工作,基于数值模拟和变形监测结果,对副井马头门硐室初期支护结构进行优化补强设计.研究结果表明:优化后的副井马头门硐室支护结构安全储备较高且设计方案合理,对工程的设计和施工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详细介绍了特长大断面隧道洞口浅埋偏压软弱围岩段采用三台阶七步流水作业法的具体施工方法、工艺和控制要点。该法很好的解决了石鼓隧道施工工期紧、施工难度大等施工难点,确保整个进洞工序安全高效开展。  相似文献   

11.
偏压、软弱围岩隧道进洞阶段施工困难,监控量测等是保证隧道安全施工的有力措施。某新建高速公路隧道地处湘西南地区,洞口偏压、围岩软弱,进洞阶段适逢雨季,洞口开挖后出现了大面积的初期支护开裂、混凝土剥落,洞口地表开裂,截水沟压溃,严重影响隧道安全和稳定。将监控量测纳入隧道施工过程,根据预报和监测结果指导施工,保证了隧道的安全和质量。  相似文献   

12.
赵论礼 《科技资讯》2013,(35):43-43,45
在地铁车站下穿铁路线施工中,为避免对铁路运输影响,采取暗挖施工方法,并应用D便梁进行既有线路加固处理,保证施工质量,做好施工段线路养护及防护措施,保证铁路通行安全.本文结合某地铁车站暗挖下穿铁路路线施工工程,对D便梁在地铁暗挖下穿铁路线中的应用进行研究与分析,重点介绍了D便梁加固施工工艺.实践证明,通过合理应用D便梁,可以实现地铁暗挖下穿铁路线施工工程质量,保障线路通车安全.  相似文献   

13.
在目前的隧道施工中,如何确保顺利进洞,根据团圆山隧道的进洞施工工艺,阐述长管棚在浅埋偏压隧道洞口施工中的应用和成效.  相似文献   

14.
王勇 《科技资讯》2010,(5):77-79,81
本文通过深圳地铁5号线上下暗挖区间隧道施工,采取地面注浆加固房屋地基、地面跟踪注浆、旋喷桩止水帷幕、以及隧道初支背后及时注浆堵水等技术措施,对周边建筑物下沉、地表沉降得到了有效的控制,保证了隧道安全施工。  相似文献   

15.
苏雄丰 《广东科技》2013,(14):144+111
隧道洞口施工是隧道工程安全的关键和前提,大部分洞口地质条件较差、岩层破碎、松散、风化严重、浅埋、偏压等复杂地层经常出现,需要制定安全、科学、合理、经济的专项进洞方案,主要包括施工技术和监控量测两项方案。以福建省永安至武平高速公路(龙岩段)横山隧道为例,介绍了隧道进出口进洞施工的成功经验,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16.
隧道洞口浅埋段是隧道施工的薄弱环节,稍有不慎,就会导致变形过大甚至冒顶或通天坍塌,因此,选用切实可行的进洞方案对保证隧道施工安全和快速进洞有重要意义,本论述详细介绍了锁儿头隧道出口穿越浅埋段土石堆积体的施工技术,为类似隧道施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对公路隧道洞口工程施工产生的不利因素进行了分析,从而针对施工中的不利因素应采取的措施进行论述,并介绍了隧道洞口施工的方法,对隧道洞口工程施工有一定的借鉴作用。合理选择安全的进洞方案至关重要。在进洞时同时借助一些辅助施工措施和改变隧道施工方法,最大限度的减少洞口工程的土方开挖量,力争做到自然进洞能有效避免刷坡引发的山体边仰坡失穗的现象,即大大减少洞口防护工程量,节约了建设成本,又减少了植被的破坏,做到“零开挖”对工程的建设成本和生态环境有着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CRD工法在下穿既有线暗挖隧道施工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巩天才 《科技资讯》2010,(13):54-55
本文以北京地铁十号线二期角门西站下穿既有四号线暗挖隧道为例,介绍浅埋暗挖CRD法下穿既有线施工技术,探讨CRD法下穿既有线施工关键和技术难点,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  相似文献   

19.
王伯龙 《甘肃科技》2012,28(12):100-102
浅埋暗挖隧道下穿既有繁忙干线铁路,如何保证施工安全及既有铁路的正常安全运营显得尤为重要.本工程采取了一系列措施,通过数值模拟分析得出施工时位移、应力变化规律,为同类型施工、设计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20.
结合工程实例,从辅助施工技术的选用、开挖方式、超前支护形式、带水作业施工等方面介绍了暗挖隧道在砂卵石富水地层中施工时应采取的综合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