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以甘肃省永靖县黑方台黄土滑坡为依托,对黄土滑坡的分布特征和形成因素进行了分析,得出降雨入渗和灌溉是滑坡最主要的滑动原因.对地震作用下滑坡的稳定性采用了强度折减法和简化毕肖普法进行了分析计算.计算结果表明:该滑坡在采取工程加固措施整治前,在地震作用下处于不稳定状态,需进行整治,结合工程地质条件,提出采用排水和抗滑桩的整治方案,并计算得出在地震作用下整治后的滑坡安全稳定系数大于设计值.研究结论可为地震作用下黄土滑坡的稳定性分析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基于Geo-Slope的土质滑坡稳定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滑坡的稳定性受降雨、地震等因素影响较大,在各种稳定性分析方法下的安全系数有一定的差别.以芦山地震震区某土质滑坡为例,通过现场的工程地质勘查,分析了该滑坡的基本特征.在Geo-Studio的Slop/W模块中建立模型,分析该滑坡在天然、暴雨、地震3种工况下的稳定性,采用摩根斯坦—普瑞斯法、毕肖普法、简布法与一般方法计算安全系数.  相似文献   

3.
以望谟平洞滑坡为研究对象,分析土质滑坡发育特征及稳定性。通过对气候水文、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及地质构造等地理环境条件的收集整理,分析滑坡平面形态、变形、滑体构成、滑带及滑床等发育特征。采用定性和定量对滑坡稳定性进行分析:定性分析认为斜坡不会沿岩层层面以及节理面产生滑动;采用极限平衡法定量计算滑坡稳定性系数,得知在自然工况滑坡处于基本稳定,在暴雨及地震工况滑坡处于欠稳定~不稳定状态,可知暴雨对斜坡稳定性影响较大。  相似文献   

4.
以南江县内某潜在不稳定斜坡为例,在研究不稳定斜坡的地质背景和基本特征基础上,采用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潜在不稳定斜坡的稳定性进行计算分析,得出了该潜在不稳定斜坡在大气降雨等外营力地质作用影响下处于基本稳定—欠稳定状态,其松动岩块易发生滑坡、零星崩落掉块或滑塌的可能性大,必须对不稳定斜坡进行治理,提出了对潜在不稳定斜坡进行支护的措施的建议。  相似文献   

5.
瑞典条分法与毕肖普法在土坡稳定分析中的应用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土坡稳定分析时常采用的瑞典法和毕肖普法,通过算例对比验证了在同一圆心和滑弧位置,瑞典法由于忽略了土条侧面的作用力,由此算出的稳定安全系数比毕肖普法偏低,这种误差随着滑弧圆心角的增大而增大。因此,在进行较重要的土坡稳定分析中应同时采用毕肖普法或其他较严格的方法进行计算。  相似文献   

6.
针对川东红层滑坡典型易发区域,采用小基线集(SBAS)时间序列的InSAR(interferometry synthetic aperture radar)方法进行了解译,并采用Google Earth可视化展示,有效圈定并复核了潜在隐患区域。提取了采矿引起斜坡失稳及牛马场滑坡的变形位移曲线,揭示了其变形规律。研究结果表明:解译区滑坡基本都发育在形变速率较大的黄色欠稳定和红色不稳定区域,区域形变位移值大小与滑坡发育比例成正比关系,35%的解译面积滑坡发育比率可以达到70%以上。同时通过野外调查发现4个潜在不稳定隐患斜坡,极大地提高了红层滑坡的早期识别能力。InSAR解译显示研究区西北区由采矿引起的斜坡失稳,与干涉图上的条纹位置对应较为一致,形变位移最大能达到视线向20 mm/a;牛马场滑坡范围均为垂直形变速率较大的黄色和红色解译点,变形位移曲线显示滑坡发生前已经处于蠕变变形阶段,累计变形量可以达到500 mm左右。  相似文献   

7.
周旦  文芬 《科技信息》2010,(23):J0255-J0256
软土边坡稳定分析计算常用方法有瑞典圆弧滑动法、简化毕肖普法、简布法、斯宾塞法、摩根斯坦一普赖斯法等。本文对瑞典圆弧滑动法、简化毕肖普法做了分析与比较,总结了在不同工况下应采用的土体抗剪强度指标和计算方法,提出了港口工程边坡稳定分析计算时应注意的事项,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8.
滑坡灾害发育于毛庄乡东北侧侵蚀构造低高山斜坡前缘地带,经详细的现场调查,对该滑坡的发育特征及形成条件进行了分析研究,认为其整体属于受构造控制顺向滑动的推移式岩质滑坡老滑坡.受苏莽寺历时建设、牧民开荒种地等人类活动影响,现滑坡体建筑物密集分布,分布有多处陡坎、洼地等微地貌,改变了原始斜坡的整体稳定性,出现了新的拉张变形裂缝,以滑坡空间形态及现状变形特征划分为1个老滑坡(H1)、4个新滑坡(H1-1、H2、H3、H4)及3段不稳定斜坡(Q1、Q2、Q3).  相似文献   

9.
以数据库中259起发生在白龙江流域内的大型滑坡案例为研究对象,利用贡献率权重法,对研究区内不同坡向斜坡的滑坡贡献程度展开分析评价.结果表明,利用贡献率权重法对不同坡向滑坡贡献程度进行评价,可以从宏观上准确反映其滑坡灾害的敏感性和滑坡发育规律.斜坡坡向为NE,W,SE时,滑坡贡献程度高,贡献率之和为58.9%,极易发生大型岩质滑坡.斜坡坡向为N,S,SW时,滑坡贡献程度低,贡献率之和仅为15.08%,大型岩质滑坡较不发育.地震作用、区域构造条件和科里奥利力的影响对流域内不同斜坡坡向的滑坡贡献率起主控作用.  相似文献   

10.
基于TRIGRS模型的浅层黄土滑坡破坏概率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山西兴县某典型黄土斜坡为例,结合TRIGRS模型与Rosenblueth点估法,研究了降雨对浅层黄土滑坡的影响.根据室内试验、现场人工模拟降雨试验确定了主要参数值,计算了研究区的失稳破坏概率,并探讨了不同降雨阶段、不同坡度对区域斜坡破坏概率的影响.研究表明此方法适合计算降雨诱发的浅层滑坡,得出的滑坡破坏概率分布图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该地区滑坡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  相似文献   

11.
大渡河流域滑坡灾害频发,对流域内的施工建设和水电站安全造成极大威胁,获取流域地灾分布一张图对防灾减灾工作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基于时间序列InSAR技术,对覆盖了大渡河丹巴至乐山段的升轨Sentinel-1数据进行分析,获取了流域2018-2021年的大范围形变结果,并结合光学影像识别出潜在的隐患区域。研究结果表明:区域最大形变速率达到了-65.2 mm /y;大部分沉降区集中在丹巴、石棉和汉源地区,主要受到地质构造活动和降雨等因素驱动;综合考虑形变速率、地形、植被覆盖和变形范围的影响,在大渡河沿线发现了15处较显著的滑坡隐患区;在典型形变区域,InSAR结果与地面测量数据基本一致,证明了InSAR滑坡监测技术在复杂西南山区的有效性,测量结果将为当地灾害治理提供指导依据。  相似文献   

12.
梁宇  严磊  苏培东  邱鹏  龙伟  汪意凌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34):14500-14507
溪洛渡库区河口滑坡位于金沙江下游溪洛渡水电站东南岸坡上,永善县城至大兴集镇、莲峰镇公路横穿滑坡。滑坡一旦失稳将切断两个镇的生命线,甚至对库区形成危害。论文在现场地质测绘、勘察和数值模拟的基础上,对河口滑坡的变形特征和形成机制进行了研究。研究表明:河口滑坡是一个大型深层岩质滑坡;变形特征上可分为强变形区、弱变形区和松弛区;破坏模式上可分为前缘倾倒破坏模式和中后部滑移破坏模式;滑坡整体变形模式为倾倒-滑移-拉裂-剪断模式。滑坡主要影响因素有库水作用、地质构造、卸荷作用;河口滑坡若继续在库水作用和卸荷作用的影响下将继续变形。  相似文献   

13.
2020年6月17日凌晨3点20分左右四川甘孜州丹巴县半扇门镇梅龙沟发生泥石流,阻断小金川河,形成堰塞湖,造成S303烂水湾段道路中断和阿娘寨村山体滑坡。通过现场勘查、无人机航拍和模型计算等方法,基于该区域地质环境和气象条件分析,揭示了阿娘寨滑坡体变形特征和成因,在此基础上预测滑坡发展趋势。研究结果表明:阿娘寨滑坡为土质滑坡,老滑坡体的复活与演变是内外动力综合作用的结果。频繁的地质构造活动破坏了岩土体稳定性,降雨和渗流降低了土体强度,泥石流冲刷淘蚀坡脚直接导致滑坡体启动。根据滑坡体变形特征,推测无重大地质构造活动和降水条件下,滑坡体会逐渐变形后渐趋于平衡。故汛期时应持续监测,及时预警,加强该地区防灾减灾措施。  相似文献   

14.
 分析了全球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区域气候、水资源量、生态格局、农业牧业生产、地质灾害、文物保护的影响,阐述了应对研究的主要进展及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了气候变化对黄河流域影响的未来趋势,提出了进一步研究工作的建议:即统筹建设黄河流域气象、水文、环境、地质灾害观测和预报预警系统;厘清多因素影响下的流域水资源时空过程,提升流域水资源效能;调整坡耕地和生态用地,加强流域水源涵养能力;加强植物生理生态适应性研究,优化流域农业和草业布局;修订文化遗产赋存环境区划,进行预防性保护技术研发;加强流域黄土滑坡加固新材料和生态修复协同技术研究。  相似文献   

15.
西宁北山滑坡多年来一直隐患不断,巨大的滑坡体对北山沿线居民、兰青铁路、兰青高速公路等重要设施构成巨大危险,虽然经过多年地质灾害防治,但收效甚微。通过对北山滑坡体变形特征、西宁盆地构造背景、北山地层及湟水河断裂的研究,从地质构造角度阐述了西宁北山滑坡的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6.
本文阐述了渭河盆地以往重力测量资料的重新处理方法,得出了盆地区域和剩余重力图,对它们作了初步解释,指出了莫霍面相对隆起区上部的东部凹陷主体是盆地寻找油气最有远景的地区,需要进一步作地球物理勘探工作。  相似文献   

17.
基于三峡库区典型浮托型推移式滑坡——云阳凉水井滑坡地质特征,建立计算模型和计算工况,采用强度折减法运用FLAC3D求解稳定系数,计算成果与传递系数法较符合;结合条块自身稳定系数变化量,用剪应变增量分析滑坡在各种工况下的变形特征:滑坡在长江高水位下稳定性最差;水位下降时前缘的变形大,降雨时后缘变形较大,该滑坡类型为浮托型推移式滑坡。  相似文献   

18.
以黄河上游龙羊峡-寺沟峡段为研究区,应用不同的较高分辨率的遥感图像对区内大型滑坡进行遥感调查,确定滑坡灾害体的空间分布特征、发育规律及滑坡危险性。  相似文献   

19.
目的为了解决当前地质旅游资源保护与开发利用之间的矛盾与问题,促进地质旅游资源合理有效的保护和利用,尝试利用多元模式进行两者的协调。方法通过对陕西黄河蛇曲地貌景观这一典型实例的研究,采用资源价值指数的评价方法,参考地质公园计划和生态旅游模式,构建多元化的地质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运作模式。结果在地质旅游资源的保护和开发工作中,引入多元化的地质公园模式、生态旅游模式、资源评价保护模式,以达到多方制约、多目标设定、多效益获得的双赢结果。结论利用多元化模式对地质旅游资源进行研究,可以有效地解决其保护和开发工作中面临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作为国土空间规划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可持续、高质量发展与地质环境保护相协调的关键纽带。以黄河流域生态环境脆弱区——陕西省府谷县为例,建立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与评价模型,在综合评价结果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影响因素作用程度。从自然地理、生态环境等5个系统选取17类影响因素,引入半监督学习模型进行评价。结果证明,半监督学习模型提升了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的敏感性,回归预测精度较高;府谷县地质环境承载力由低至高划分为5个承载力等级分区,不同等级下影响因素作用程度不同,其中崩塌滑坡易发性等7项影响因素可优先用于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区地质环境承载力评价体系的构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