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城市建设和建筑文化的民族性,是我们的城市和建筑真正走向世界的标志。我们的建筑师、城市管理者、城市建设决策者和广大群众在了解学习外国的好的建筑文化的同时,要善于分析判断外来文化的优劣,并从分析、判断中找出具有我们民族特色的东西,加以选择、发扬,从而不断提高民族建筑文化的活力,促进整个社会的发展与和谐。本文提出了对建筑的文化传承与创新的看法。  相似文献   

2.
黄骏  林燕 《江西科学》2010,28(4):508-511
展览文化建筑是城市重要的公建类型,对城市空间形态的发展、城市环境标志性景观的确立以及城市的精神文明建设有着举足轻重的关键意义,是城市发展的核心亮点之一。但是在我国大多数中型城市,目前仍然缺乏展览文化建筑,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缺乏硬件设施。因此,将展览文化建筑集约化建设,能够将相似的展示、服务和配套功能内容融为一体,形成资源共享,提高展览效率和趣味性,并可大大减少独立建馆的面积浪费和资源浪费,充分体现了建筑综合体的集约化优势。  相似文献   

3.
建筑是一个国家、一个地区、一个民族的文化、习惯和传统的彰显和载体。建筑师通过建筑充分反映自己的文化修养和文化理念,建筑个性的表达与个性的张扬,如果脱离了自己成长的历史和生活环境,脱离了本地区、本民族的文化背景与要求,就显得没有特性与活力。文化是一个民族延续发展的灵魂,同理建筑文化也是建筑的基础与圭臬。  相似文献   

4.
文毅 《科技资讯》2006,(17):129-129
关于城市的界说之一,是美国城市建筑学家刘易斯·芒福德的名言:“城市是文化的容器。”的确,不同的城市面貌、街道景观,是我们区别、认识不同文化最直接的途径。城市建筑被称为“凝固的音乐”,它承载、凝固的不仅仅是建筑艺术,而且是不同时代的社会文化、历史文化、民族文化、地域文化、政治文化等等。1.北京和南京虽然在许多方面,北京和上海最显著地形成一种对比;但在城市建设和规划上,最具有可比性的却是北京和南京,它们是两个时代分别由中国人自己规划、建设的国都。在规划和城市建筑风格的指导思想上,《首都计划》称其主旨是“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5.
马徳贤  张靓靓 《科技信息》2012,(5):206-207,159
城市作为现代人生活的依靠主体,是依托自然环境,传承建筑文化而形成的,具有广泛的社会联系的综合体。本文以城市的文化建设为基础,分析城市建筑文化面临的新挑战;挖掘城市建筑文化的共同基因;提出城市文化建设的指导思想;并指出传承城市文化建设需要遵循的原则;旨在研究城市建设中建筑文化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建筑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各种要素的综合体,作为一种文化,它具有时空和地域性,各种环境、各种文化状况下的文脉和条件,是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建筑中的反映。欧洲的古希腊建筑,北非的古埃及建筑,南非的古印度建筑,以及古代中国建筑是世界民族建筑文化的历史源流。东方建筑文化是世界建筑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其深厚的历史、文化特色。从东方文化入手,深入浅出地描述了东方独特的建筑艺术。  相似文献   

7.
随着经济的发展,城市化的弊端越发明显.分析了城市化背景下中小城市建筑文化发展的现状:传统建筑保护不当和过度保护、现代建筑存在千篇一律和缺乏社会责任意识的建筑伦理文化观等;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建筑文化建设的基本思路;提出了加强监管建筑伦理道德、确定传统建筑在城市中的定位、发展地域性的城市建筑文化等建议.以益阳市为例,提出了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建筑文化建设的多项措施,以期解决现有城市发展中的部分问题.  相似文献   

8.
一场关于建筑文化与城市生态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浙江省城市科学研究会于6月11日会同杭州市城科会举办了“东部科技沙龙”,主题是:根据建设“生态省”、“生态市”的战略方针和树立城市优美形象的要求,探讨“城市建筑文化与生态环境”。座谈:建筑文化在城市文化中的地位;建筑形象对城市形象的影响;城市建筑与生态环境;保护城市有特色的传统建筑和建筑精品的重要意义;国内外典型实例等等。国家建筑设计大师唐葆亨、原杭州市副市长王邦铎、著名园林建筑专家施奠东、卜昭晖,浙江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教授常杰、杭州市建筑设计研究院顾问总建筑师梅钧安等1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座谈。会议气氛十分热…  相似文献   

9.
将城市古城建筑环境与现代城市文化艺术设计相融合,在城市建筑规划设计上采用艺术设计手段来保护与建设,呈现出古老的城市形象与文化历史的记忆.探讨在设计中,一是如何去拆除、重新建设;二是局部修复、改建与添加,改善环境;三是做地区有特色的保护规划、保护历史文化.科学合理的规划设计让西安古城的保护和现代城市环境的设计改造,达到振兴古城经济、改善环境与生活质量,再现古城西安在城市建设中文化保护与发展,在城市建设起到示范作用.  相似文献   

10.
各个民族都有着其独特的文化,而建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一种建筑样式的出现,它反映出了一个民族的生活模式、生活水平和生活情趣。在当今世界现代经济建设迅速发展的今天,经济越是发达的国家,越是注重民族文化传统的继承和发扬。将民族建筑符号化、抽象化,运用现代技术手段等将民族建筑元素运用到现代建筑当中,满足现代人们由于长期文化归属感缺失带来的精神回归需求。  相似文献   

11.
建筑是经济、技术、艺术、哲学、历史等各种要素的综合体,作为一种文化,它具有时空和地域性,各种环境、各种文化状况下的文脉和条件,是不同国度、不同民族、不同生活方式和生产方式在建筑中的反映,同时这种文化特征又与社会的发展水平以及自然条件密切相关。我们这一代建筑师应当牢固地树立起"科学的建筑文化观",以中国文化为主体,加速建筑文化与环境、与民族、与社会、与时代的交融进程。  相似文献   

12.
本文主要探讨城市建筑与文化的关系.由城市与乡村的比较入手,从城市建筑与文化的整体关系、城市建筑体现文化价值的必然性、典型性、深刻性等方面对”城市建筑文化”这一命题进行了论证,并就城市建筑既是文化的载体又是文化的一种形态作了附带说明。  相似文献   

13.
分析了原型建筑与标志建筑的关系及其文化传承意义,讨论了传统建筑的保护策略和城市发展与传统城市文化命脉传承的关系问题.认为,在城市化过程中,新的建筑应注意传承城市的地域文化传统,保存城市历史文化的命脉,保持古建筑群的用途和功能,采用"修旧如旧"的方法,保护传统建筑.  相似文献   

14.
澳门建筑遗产中具有多重文化特征,包涵文化的移植性、文化的多元性和文化的越规性,这些特色文化特征是澳门建筑遗产独特性和吸引力的源泉,并赋予澳门独特的城市意象,形成澳门城市的"精神".探询澳门建筑遗产中的文化特征,目的是恢复城市建筑历史与文化的记忆原型,使得澳门城市发展获得具有历史性的灵感记忆的新空间,并为相关建筑遗产保护研究提供可以参考的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5.
当前的中国建筑中,传统正面临着现代化的全方位挑战。人们在热衷于建设“地球村”的同时,传统文化正慢慢地从我们身边消失。在全球化浪潮的挟持下,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开始呼唤民族精神的回归。本文介绍了中国建筑民族风格的发展历程,并阐述了中国建筑传统文化民族风格的审美精神。  相似文献   

16.
高校图书馆建筑文化作为繁荣校园文化,深化教育、教学改革的重要环节早已存在于校园文化之中.随着校园文化和高等教育的发展,高校图书馆建筑文化的发展趋势、格局以及建设更深层次问题,已引起了教育界和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本文在阐述了高校图书馆建筑文化的基础上,探究了高校图书馆建筑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并对大学图书馆建筑文化建设进行了思考和论证.  相似文献   

17.
文化是一个国家和民族的灵魂,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挖掘和丰富建筑的文化内涵是体现城市地域化特色的重要部分。楚汉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艺术的重要源头之一,在历史发展中不断地被继承和转化。本文结合安徽北部作为楚汉文化之一的历史背景,通过研究楚汉文化特色,试图提炼楚汉文化中最具特色的部分经过抽象和提高,将楚汉艺术与现代化建筑设计相融合,以启发当前建筑设计中体现楚汉风格地域特色形式美的建设需求。  相似文献   

18.
每一座城市都有它特有的历史和文化,其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最具象的表现就是城市中形形色色的建筑。以杭州这座有2200多年历史的古城来说,在其悠久的历史进程中,城市发展中创造出璀璨夺目的文明,文字的记载是有局限性的,最形象而具体表明的就是各个时期的建筑。传承与创新,是漫长的历史过程中一个永恒的主题,城市建筑的历史沿革,反映出了城市文化的主旋律。当今,城市快速向现代化发展,城市建筑如何体现历史文化的继承与创新?对此,拟作一些粗浅的探索和思考。画卷·诗章·音乐城市的建筑构成了美丽的画卷、诗章。如杭州,人们常常会想起千年前…  相似文献   

19.
在海东山地城市建设成为社会热点的背景下,通过实地调研及文献研究,认为海东山地城市建设要有别于海西,提出建设城市生态文化体系、促进山地城市的生态转型;正确运用外来名人文化、宣传及保护乡土民族文化;面山处挖掘白族山地文化、滨海处凸显渔民亲水文化;加强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加快古村落的保护,推广"一村一品"项目或建立乡村生态博物馆;打造民族性山地建筑文化品牌等海东山地城市民族文化建设的策略,为政府相关部门作决策参考。  相似文献   

20.
徽州文化在建筑领域曾出现过空前繁荣的局面,古徽州老房、老桥、老街、老巷以及居民生活等原生态信息,激起建筑师们极大的创作热情。在合肥滨湖新区内,徽州文化在"徽州文化城"项目中得以充分体现。传承徽派建筑文化精髓,在现代化城市建设中得以恰到好处的体现,就必须积极探寻传统建筑文化与现代城市建设之间的结合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