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伴随城市扩张对乡村地域的不断渗透,乡村功能发生显著变化,提升乡村三生功能的耦合协调程度对村镇空间格局优化、乡村转型发展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具有重要意义.以河南省为例,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三生空间”理论,定量测算2010、2015年和2019年河南省县域单元的乡村三生功能.采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分析三生功能的相互作用和时空演化特征,并且引入地理探测器模型分析耦合协调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1)河南省乡村“三生”功能值增长态势显著,生产和生活功能高值区集聚在交通发达区域,生态功能高值区围绕西、北、南部山区分布;(2) 2010-2019年乡村三生功能耦合协调度整体上升,经历4个阶段,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3)乡村三生功能两两间耦合协调度差异性较大,乡村“生活-生态”功能间协调作用滞后现象较为明显.影响河南省乡村三生功能耦合的驱动因子是变化的,经济要素持续主导,非农生产和生态资源影响力逐步提升.  相似文献   

2.
以安徽省为研究区域,从人口发展、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环境、城乡统筹发展及开放程度等6个维度构建城镇化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在定量测算安徽省16个地级市2005年、2010年、2014年的城镇化质量的基础上,借助协调度模型对安徽省各地级市城镇化水平与质量的协调状况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2005—2014年安徽省城镇化质量呈小幅度上升趋势,增长幅度为16.79%,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对城镇化质量的拉动作用较大;各地级市城镇化水平与质量协调度处于上升态势,由低度失调向多层次协调发展转变,但协调度的整体水平较低,截至2014年仍然有一半的城市处于弱度协调状态;各地级市城镇化水平与质量协调度空间差异显著,具有聚集特征,呈现"两高两低"空间分布格局.研究结果表明今后应将提高人口质量、改善生态环境、缩小城乡发展差距、提高开放程度等作为促进安徽省城镇化水平与质量协调发展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3.
选择原中央苏区核心区域的福建省龙岩市作为研究对象,在定量识别乡村三生空间功能的基础上,利用耦合协调、趋势分析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对2012年、2014年、2016年、2018年龙岩市乡村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关系进行具体分析,探讨乡村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时空演化发展特征及耦合协调差异的驱动因素.研究结果表明:龙岩市乡村三生空间功能呈“高耦合,低协调”状态,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发展不均衡,空间分布较为分散;影响耦合协调关系的主要驱动因素是森林覆盖率和农作物播种比例;随着时间的演变,区域的生态因素对乡村三生空间功能耦合协调度的影响逐渐增强.  相似文献   

4.
城乡二元结构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城乡融合发展,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新型城镇化战略是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的必然要求.以长株潭城市群2005—2020年面板数据为基础,从乡村振兴和新型城镇化两个方面选取30个评价指标,构建耦合协调度评价模型;采用熵权法计算指标权重,并分别对长株潭城市群三市乡村振兴、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以及两者的耦合协调度进行了评价和建议.结果表明:(1)长株潭城市群三市的乡村振兴发展水平呈上升趋势,总体发展态势良好,市域间有差异;(2)三市的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显著提高.区域上,长沙市新型城镇化发展水平高于其他两个市;(3)三市的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两大系统耦合度稳中有进,两者都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耦合协调度逐年上升.最后,为推动长株潭城市群乡村振兴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应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坚持强省会战略,推进长沙作为省会的带动辐射作用;并以长株潭为核心,带动湖南省城乡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利用纵横向拉开档次法、耦合协调度模型、障碍度模型剖析2011-2021年黄河流域生态旅游与乡村振兴耦合协调的演化特征及障碍因子.结果表明:1)发展水平持续上升,但存在空间异质性特征,均呈现出“上游低下游高”的分布格局.2)2011-2021年耦合协调度呈持续上升态势,耦合协调类型实现了由勉强协调向初级协调的转变.在空间格局上,耦合协调度上游低下游高.3)生态旅游资源和生态旅游环境是制约其耦合协调度提升的主要因素.黄河流域不同地区的障碍因子存在较大差异,且各障碍因子对不同地区的制约作用也有一定的区别.  相似文献   

6.
运用耦合度和协调度模型,测算了2003—2013年湖南省14个市(州)人居环境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协调度指数,并分析了耦合协调度的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从整体态势来看,2000—2013年各市城市人居环境与新型城镇化耦合度指数均分布在0.4~0.5之间,整体上处于颉颃阶段;湖南省各市州(长沙除外)协调度指数均处在0.1~0.3之间,整体上处于低度协调阶段.从空间格局来看,耦合度指数整体上呈现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协调度指数呈现"一高多低"的空间格局,即以长沙为中心呈同心圆式向外扩散,长株潭地区协调度指数总体水平较高.针对上述研究结论,提出了相应的对策.  相似文献   

7.
本文以西藏自治区73个区县为研究单元,运用熵权法、耦合协调度模型和空间自相关分析方法对人口城镇化系统、基本公共服务系统及两个系统的协调发展程度进行分析。结果表明:①人口城镇化水平随时间加速增长,空间格局呈现“中心区县高,东南高、西北低”;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加速趋势更加明显,阿里地区发展最迅速,各地级市中心区县发展最优;③整体发展水平落后,耦合协调度随时间明显升高,正向协调发展迈进。2000年与2015年格局相似,空间分异明显;④耦合协调度的空间正相关性愈发显著;局部空间自相关结果表明协调发展具有以拉萨和山南为核心的“核心-边缘”特征,热点区先向北扩张、后向南缩小,次热点区呈现“东北-西南”方向性,次冷点区范围缩小,集聚在昌都和林芝东部,冷点区数量增加,集中在藏西北高寒区域。  相似文献   

8.
选取2000-2014年中国四大地区及其省域的城镇常住人口占总人口比重和二三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作为人口和产业城镇化扩张指标,通过运用相关软件和构建耦合协调模型,对中国四大地区及其省域的"人口-产业"城镇化耦合协调时空演化进行系统研究.研究显示:1)中国及四大地区城镇化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呈整体上升趋势,但各地区间差异依然存在,其空间分布格局整体呈现为:东、东北地区中部地区西部地区.2)中国各省域"人口-产业"城镇化耦合指数和耦合协调指数整体呈上升趋势.在空间布局上:一方面,省域耦合度空间趋于一体化;另一方面,耦合协调的省份逐渐增多,且其总体呈现东高西低的分布态势.  相似文献   

9.
乡村旅游通过集聚效应、结构效应、投资效应、生态效应等动力共同作用,从人口、经济、社会、空间、生态等方面全方位推动新型城镇化的进程,新型城镇化通过市场需求与供给的双重拉动,带动乡村旅游在规模、品质、效益等方面的发展.基于此,构建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系统评价指标体系与耦合模型,对2010—2016年江苏省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系统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进行实证研究,结果显示:江苏省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系统互动性、协调性强,在年际变化上,耦合度与耦合协调度波动上升;苏南、苏中、苏北地区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系统耦合度存在显著梯度差异,其中苏南地区两系统互动性最强,其次是苏中地区,最后是苏北地区,三大区域历年耦合协调度存在差异,其中苏南地区最高,属高度耦合,苏中、苏北地区属中度耦合;江苏省大部分城市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系统已经进入高度耦合、良性发展阶段,并且耦合协调等级逐步提高,根据各市变化特征的不同可分为优势互动型、持续增长型、波动增长型、滞后发展型四类;江苏省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的耦合发展受到经济发展水平、资源禀赋、政府支持等因素的共同影响.要促进江苏省乡村旅游与新型城镇化协调发展,就要推动二者深度耦合,各地均衡发展,并且因地制宜地选择适当的耦合模式.  相似文献   

10.
河南省县域城乡互动水平的时空演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新常态背景,构建县域尺度下城乡互动水平测度的指标体系,运用综合指标法、主成分分析法、空间分析方法等,对河南省县域城乡互动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进行研究.结果显示:(1)河南省城乡互动水平的时间格局变化呈现"先下降后不断上升"的变化趋势,近期互动水平提升的幅度较大.(2)河南省城乡互动水平空间格局演变呈现明显的规律特点,高、较高水平区以郑州市辖区为中心向西北方向不断增多的演变特点,显著HH区不断增加且出现集中分布态势;东部、东南部、南部等区域的低、较低城乡互动区的整体格局变动不大并形成大范围连绵分布之态势,显著LL区的分布与低城乡互动区的分布格局并不一致.总结而言,影响空间格局演变的主要因素有经济发展的支撑、城镇化的拉动、城乡体系优化、信息化的融入影响、战略政策的导向影响等.  相似文献   

11.
在界定城镇化质量内涵的基础上,构建了城镇化质量和规模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均方差权值法,对2009年~2015年山东省17地市的城镇化质量与规模进行评价.建立空间统计模型及耦合协调度模型,对城镇化质量与规模的时空分异、耦合协调度进行测算.研究结果表明:1)在青岛、济南两个核心城市的带动下,山东省城镇化质量与规模发展水平总体呈上升趋势.2)城镇化质量与规模表现出区域间不协调的空间格局,城镇化规模集聚性优于质量,山东半岛城镇化规模集聚性强.3)山东省城镇化质量与规模整体协调性较高,随时间推移逐步提升并且表现出从沿海向内陆逐渐降低的趋势.  相似文献   

12.
深入探索安徽省乡村绿色发展水平及其时空演变,对推进乡村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协同演进乃至美丽中国建设具有重要指导意义。从绿色资源、绿色环境、绿色生态、高效发展、生活美好5个方面构建了安徽乡村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借助ArcGIS和GeoDA,综合运用熵权法、自然断裂点法、Moran’s I指数和基尼系数等,揭示了2010—2019年安徽省乡村绿色发展时空演变特征。结果表明:1)安徽乡村绿色发展水平整体提升,综合指数由0.394 8增至0.513 4,增长30.02%,年均增长3.34%;各地级市乡村绿色发展水平综合指数处于0.30~0.64之间,平均水平0.472 5,其中黄山(0.511 2)显著高于其它城市,最低为亳州(0.446 9)。2)安徽省乡村绿色发展时空演化呈现出“中高、南北低”向均匀化发展的趋势。2010年绿色发展综合指数皖中(0.412 2)>皖北(0.393 6)>皖南(0.384 5),2019年3个区域均为0.515±0.005,其中铜陵、马鞍山和宿州3个地级市增长幅度最大。3)研究期内,安徽省乡村绿色发展水平具有集聚效应,分时段2010—2012年、2...  相似文献   

13.
明晰河南省乡村地域专业村产业专业化发展规律,可为乡村产业振兴提供理论参考和实践基础.通过对专业村主导产业分类,采用区位熵模型测度乡村产业专业化水平,分析其时空演化及发展阶段特征.结果显示:(1)2008和2017年河南省总体产业类型基本保持不变、数量变化特征显著,水果种植呈明显上升趋势,养殖业下降最为明显.(2)各地区产业发展演化特征存在明显的异质性.专业村产业类型呈中南部减少、豫东和豫西增加和豫北基本保持不变的特征;其优势产业类型数量特征变化差异较小,各地区产业结构逐渐完善;区域产业专业化水平差距逐渐减小,专业化水平提升速率呈“中间高四周低”的分布格局;豫东和豫南地区属于扩张阶段,豫西和豫北区域属于优化调整阶段,豫中地区处于成熟阶段.在未来,河南省乡村产业布局应结合地区资源条件,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和突出特色为原则,优化乡村地区产业布局,促进专业村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4.
【目的】研究重庆三峡库区典型县域乡村人口-土地-产业-财力(后简称人-地-业-钱)系统耦合协调发展格局与机制,为该区域全面推进乡村可持续发展、提升乡村内生发展能力和创新内生发展路径提供思路。【方法】以重庆三峡库区15个典型县域为研究区,选取2005、2010、2015、2020年等4个典型年份,从人口、土地、产业、财力等4个维度构建系统要素评价指标,综合测度了人-地-业-钱系统发展水平与耦合类型,借助耦合协调度模型定量揭示了系统内生要素的耦合作用强弱、协调水平及时空演变格局,进而探讨了内生要素耦合协调发展的传导机制。【结果】1) 2005—2020年研究区乡村人-地-业-钱系统综合发展水平较低,人口、土地、产业、财力等子系统多处于中、低发展水平。2) 2005—2020年研究区乡村人-地-业-钱系统耦合协调发展呈现“高耦合低协调”状态,耦合度和耦合协调度整体上沿西南—东北方向递减,空间分布较为分散。3) 研究区乡村人-地-业-钱系统耦合协调关系在2005—2020年主要分为3种类型:低协调水平的人口-产业发展领先型、中协调水平的产业发展引领型和高协调水平的财力-产业发展引领型,产业和财力子系统在乡村协调发展中作用重大。4) 研究区乡村土地子系统发展水平变化相对稳定,乡村发展主要依赖人口、产业、财力等子系统的发展驱动。【结论】研究区乡村人-地-业-钱系统多处于中、低发展水平,乡村劳动力、农业发展水平、土地生产效率与农户收入是制约乡村发展的主要因素,乡村人-地-业-钱系统内生要素发展出现分化,发展不平衡趋势逐渐凸显。  相似文献   

15.
基于人口、经济、土地和社会城镇化的概念和内涵构建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值法、协调发展度模型、秩相关系数、GIS可视化以及ESDA方法,研究了2000—2012年河南省人口-经济-土地-社会城镇化协调发展的时空格局演变.研究发现:1)2000—2012年13a间河南省人口-经济-土地-社会城镇化协调发展度呈稳步上升趋势,从失调阶段逐渐发展到过渡阶段,最后到达协调发展阶段;河南省18个地级市的协调发展度变化呈现一定的时序特征.2)18个地级市协调发展水平偏低,地区间协调发展度差距大,且有扩大趋势,空间分异明显.3)河南省城镇化系统协调发展存在着明显的空间关联性,但逐渐呈现空间弱化的态势,空间负相关增强.4)高值区主要位于豫西北部,低值区集中分布在豫东南塌陷区.  相似文献   

16.
基于太行山山西段1997年~2016年县域经济发展数据,利用空间自相关、热冷点分析和逐步回归分析方法对太行山山西段1997年~2016年经济空间特征及其驱动机制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太行山山西段县域经济发展水平空间整体上南北差异较大,南部县域发展水平优于北部县域,经济空间结构演化模式为中心——外围经济空间结构模式;(2)县域经济在空间上呈现集聚的现象,但空间格局变化不显著,整体上表现出“南热北冷”的空间格局,具有明显的两极分化特征;(3)产业结构政策、城镇化和政府调控能力等驱动力共同作用于太行山山西段经济空间结构特征及演变.基于以上研究提出优化产业结构,合理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建设区域经济一体化制度等优化太行山山西段经济空间结构的对策.  相似文献   

17.
构建县域经济发展和乡村转型评价指标体系,运用熵权TOPSIS模型和空间分析方法探究河南省县域经济与乡村转型发展水平的空间特征及耦合关系.结果表明:(1)河南省县域经济空间分异明显,中西部地区为经济增长热点区.欠发达农区县域经济发展水平不断得到提升,部分县域由冷点区转化为次冷点区.(2)河南省县域乡村转型空间相关性显著,县域经济和乡村转型发展水平空间分布不一致.乡村转型热点区分布在中部农区和豫西南部分县域,县域经济增长中心为乡村转型的次热点区和次冷点区.(3)河南省县域经济和乡村转型发展水平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耦合空间分布,经济发展水平对两者耦合的制约作用较为明显.(4)结合人均GDP划分出低水平耦合型、拮抗型、磨合型及协调型4种类型,超过80%的县市经济发展与乡村转型处于耦合状态.  相似文献   

18.
借鉴物理学中的耦合理论,探讨了旅游产业系统与区域经济系统之间的耦合作用机理,构建了两系统间的耦合评价模型和指标体系,基于1993—2011年中国31个省(市、区)的面板数据,实证分析了两系统之间的耦合协调程度.研究结果表明:旅游产业与区域经济系统之间存在明显的耦合发展特征;两系统综合发展水平总体呈现稳定发展态势,在空间上保持了较强的同步性;两系统耦合协调度时空地域差异十分显著,三大地带自西向东呈现"梯度递增",南北地区呈现"南强北弱"的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9.
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为例,通过构建区域旅游系统与交通系统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运用耦合模型分析20062013年广东省区域旅游系统与交通系统耦合协调的时空变化. 研究结果表明:20062013年,广东省区域旅游系统与交通系统综合发展水平稳步提升,整体已从低度协调耦合迈入中度协调耦合阶段,但省内差距逐年增大;广东省区域旅游系统与交通系统的耦合协调程度逐年优化,从空间的角度看,耦合协调度呈现珠江三角洲地区高、粤东西北地区低的中心外围格局.  相似文献   

20.
在我国经济发展逐渐转向高质量增长阶段的背景下,研究市域单元城镇化的协调发展程度对转变城市经济增长方式和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基于2003—2019年中国285个城市的面板数据,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和探索性时空数据分析方法从城镇化水平和城镇化质量角度对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的时空格局特征进行识别和刻画,并借助空间面板杜宾模型分析我国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的驱动因素及其空间效应.研究表明:研究期间内,中国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水平较低但呈持续上升特征,城际差异呈持续缩小特征,空间格局呈“东高西低”和“南高北低”的地带性特征.Moran’s I指数表明中国城镇化耦合协调发展呈现出空间集聚分布,且集聚程度随时间不断增强;时间路径分析表明城镇化协调发展局部空间结构和空间依赖方向上稳定性较强,其空间格局演变呈动态整合的特征;时空跃迁分析表明城镇化协调发展具有明显的路径依赖和空间锁定特征.经济发展、人口规模、人力资本、科技创新、产业结构、政府能力对本地城市城镇化协调发展均具有正向直接效应;人力资本、科技创新和产业结构对邻域城镇化协调发展具有负向溢出效应,人口规模对邻域城镇化协调发展具有正向溢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