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糖类化合物是一类很重要的生物大分子,它在细胞膜表面通过形成各种复合物参与许多重要的生理活动。主要讨论了近几年糖类复合物在药物靶向传递及肿瘤成像/检测等方面的研究进展,综述了叶酸、寡糖等作为靶向基团的药物靶向传递体系,同时探讨了各种糖类复合物在细胞成像及生物检测方面的应用,指出了未来糖化学的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2.
纳米材料在生物领域的渗透形成了纳米生物材料,而纳米药物载体的研究是纳米生物材料的前沿和热点之一.常见的无机纳米药物载体包括磁性纳米粒子、介孔二氧化硅、纳米碳材料、量子点等,这些无机纳米药物载体在实现靶向性给药、控释和缓释药物以及癌症靶向治疗等方面表现出良好的应用前景.而且,集成像、靶向给药和癌症治疗功能于一身的多功能纳米药物载体比常规化疗药物载体具有明显优势.文中综述了近年来上述无机纳米材料尤其是多功能无机纳米载体在靶向药物输送中的应用及其载药释药行为的研究进展.  相似文献   

3.
纳米技术在生物医药方面发挥了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在药物传递方面,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载体,可使其具有靶向性,并可控制其缓释能力、通透性及作用时间。本文对纳米粒子作为药物载体的研究进展及其应用,包括脂质体、聚合物、磁性纳米粒子、纳米金和纳米乳剂等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4.
对药物载体进行修饰以改善药物的原始缺陷,是当前研究和开发的一个热点领域,特别是针对抗靶向药物的传递系统,具有很大的应用潜力。借助高分子前药修饰药物的新型给药系统,旨在增强药物体内的稳定性,改善生物利用度及其有效靶向性,增强药物体内安全性等。文章主要从高分子前药纳米粒作为药物载体的理论基础、主要类型、研发机制及其在几种常见癌症治疗中的应用等方面进行综述,以期为后续研究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陈晨 《科技信息》2010,(32):I0192-I0192
热熔挤出技术在制备固体分子分散体方面极具潜力,已被证明能够刺备速释、缓释、靶向等制剂并提高其生物利用度。本文就热熔挤出技术在口服药物传递系统中的应用做一综述,包括在难溶性药物的速释、缓释和肠溶制剂方面的应用。  相似文献   

6.
介绍聚合物/药物配合体多药物传递系统、脂质体多药物传递系统、聚合物微胶束多药物传递系统等几类典型的多药物传递系统(multi-drug delivery system,MDDS).综述上述多药物传递系统在疾病的多药联合治疗及联合诊断、成像、治疗等领域的研究进展.以期为MDDS的设计及临床药物更有效的治疗提供参考,具有重要开发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7.
 作为微纳尺度的动力装置,微纳马达具有体积小、质量轻和驱动力大等优点,在传感检测、微纳加工和环境治理等方面表现出突出的优势,特别是在生物医疗领域具有巨大应用前景。本文阐述了生物医用微纳马达的制备及驱动控制方法,总结了微纳马达在药物靶向运输、细胞识别捕捉、纳米手术、吸附毒素及溶解血栓等生物医疗领域中的应用,并讨论了其在生物医疗领域面临的挑战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相似文献   

8.
 普鲁士蓝是一种美国食品和药物管理局批准的、作为临床上治疗铊等放射性元素中毒的解毒剂,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生物安全性。普鲁士蓝纳米粒子在尺寸和结构上的可调控性及本身的性能,使得其在药物输运、分子影像、基因治疗、光热治疗肿瘤等肿瘤的诊断和治疗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以肿瘤诊疗方面的医学应用需求为背景,综述了基于普鲁士蓝的纳米诊疗剂在光声成像(PA)、核磁共振成像(MRI)、超声成像(US)、多模式成像,及作为光热转换剂和药物传输系统(DDS),实现对肿瘤的光热治疗、化疗和基因治疗等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9.
生物淘选肿瘤或癌细胞的各种特异性靶向多肽是探索肿瘤早期诊断和治疗方法的有效途径.特异性靶向多肽既可用于探测肿瘤细胞表型特征,又可将其与抗癌药物结合进行靶向治疗,同时还可作为体内肿瘤的成像制剂,用于肿瘤及肿瘤细胞微转移的早期探测.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能够有效地进行生物淘选或识别出与癌或肿瘤细胞某一靶点连结的,具有特异性、高亲和性的多肽.近年来,利用体内或体外噬菌体展示肽库技术已成功地淘选或识别出一些癌细胞的靶向多肽.本文就这些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简要阐述,重点介绍了癌或肿瘤细胞靶向多肽的体外和体内生物淘选最新技术和临床应用.  相似文献   

10.
王冬梅 《科技信息》2010,(12):I0090-I0091
近年来,生物可降解聚合物在药物传递系统研究领域越来越受瞩目,部分聚合物已应用于各种剂型。本文简要介绍了生物降解高分子材料的降解机理,综述了壳聚糖、聚酯类等研究的最新进展及其在药学领域的应用。生物可降解聚合物作为新型药物传递系统材料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