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CeO2—ZrO2与Y2O3—ZrO2两相复合材料增强,增韧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化学共沉淀法所得超细粉为原料,设计两相复合材料的微观结构,讨论了材料的增强,增韧机理。结果表明,该材料具有很好的增强,增韧性能。经1550℃,4h烧成的材料,测得其抗弯强度为901MPa,断裂韧性为14.30MPa.m^1/2。  相似文献   

2.
废渣已成公害.其出路在于生产建筑材料。本文利用尾矿、粉煤灰、碱渣等工业 废料通过掺配Ca(OH)_2和外加剂,采用加压成型和蒸养工艺.研制出废渣砖.文 中还分析了CaO—Al_2O_3—SiO_2—H_2O系废渣砖合成机理,以及影响其抗冻性的主要 因素。  相似文献   

3.
La2O3掺杂的TiO2电容—压敏电阻器特性研究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为改善TiO2电容-压敏电阻器的非线性,文章通过添加少量La2O3,使其非线性系数得到提高,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La2O3添加剂可提高材料晶界势垒高度,从而提高了其非线性系数.  相似文献   

4.
陈猛  李胜军 《应用科技》2004,31(6):57-59
尖晶石型LiMn2O4是一种极有前途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原材料资源丰富、价格低、环境污染小、合成工艺简单等优点,但在循环及存放的过程中,存在容量衰减,在高温情况下尤为严重.对尖晶石型LiMn2O4材料的容量衰减机理进行了探讨,并对该正极材料的金属离子掺杂改性研究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5.
MgCl2—KCl—H2O体系相图的测定及其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测定了MgCl2-KCl-H2O体系28℃和30℃时的相图,结合文献中该体系的溶解度曲线,提出从盐卤提取的复盐KCl.MgCl2.6H2O中分离KCl的简便方法。  相似文献   

6.
应用数学方法分析了Al2O3涂层工程陶瓷抗弯强度的实验结果.叙述了用有限个试样的实验结果估计工程陶瓷总体抗弯强度的原理和方法,对得出的分布特征参数的物理意义进行了探讨,发现置信边值强度μ左可以反映材料总体抗弯强度的大小,而均方差置信区间右边值μ右则可以表征材料性能的分散程度,使用这2个参数可以更可靠地评价工程陶瓷的强度水平,可作为材料强度性能的评价指标.并用该强度指标分析了溶胶-凝胶Al2O3涂层对工程陶瓷表面改性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研究了Nb掺杂Ba-Sn-W-O系复合陶瓷材料的显微结构及电导特性。研究表明,该系列材料是主导电相为Ba(Sn,Nb)O3的低B值NTC热敏电阻材料,Nb2O5的引入,在烧结过程中可能在两主晶相晶粒的表层分别产生VBa和Vo,影响烧结过程中的扩散机制。当Nb2O5的引入量约为1.0mol%时,可促进该系列材料烧结成致密瓷。  相似文献   

8.
通过体外Tris-buffer模拟生理溶液浸泡实验和动物体内的种植实验,对K2O-MgO-SiO2-B2O3-F系统玻璃的力学疲劳特性和生物学特性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该玻璃不仅具有良好的抗疲劳特性,而且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活性,能 组织产生化学键,形成骨性结合,是一种很有应用前景的体内种植材料。  相似文献   

9.
工艺对SrTiO3—MgTiO3—Bi2O3·nTiO2系陶瓷结构和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研究了SrTiO3-MgTiO3-Bi2O3nTiO2系陶瓷的初始原料及合成工艺对材料结构和性能的影响.研究表明,采用不同初始原料和合成工艺制成的材料的结构和性能差别很大.以SrTiO3、碱式碳酸镁、TiO2为初始原料以及经过预先合成烧块的工艺,有利于Mg2+和Bi3+在SrTiO3晶格中发生电价补偿置换,促进Bi2O3nTiO2在SrTiO3中的固溶,并可获得充分烧结的、电性能优异的高介低损耗瓷料  相似文献   

10.
CaO-SiO2-P2O5-H2O系统中CBC材料的原料配比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硅溶胶、磷酸和硝酸钙为原料,以18种不同化学成分的原料配比分别合成了CaO-SiO2-P2O5-H2O系统中的CBC材料。引入磷率(PM)或硅率(SM)及氧化钙标准值(CSt)的概念,综合材料的化学成分及矿物组成的分析,以测得的劈裂抗拉强度指标为依据,对材料的配料问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欲制得高劈裂抗拉强度的材料,应控制PM为2.0-3.0,CSt为90 ̄105,或化学组成范围为:CaO,53.  相似文献   

11.
真空绝热板芯材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真空绝热板(VIP)具有10 倍于传统绝热材料的优异绝热性能,是目前“冷藏、冷冻、保温”最先进、最高效的保温、隔热材料,可应用于建筑、白色家电和航空航天等领域。芯材是VIP 的骨架材料,决定着VIP 的绝热性能,为VIP 的长期服役提供了保障。本文介绍芯材的功能和分类,探讨不同应用领域的VIP 芯材的使用原则,比较传统的颗粒型芯材、泡沫型芯材和纤维型芯材的性质及特点。提出一种隔热纤维与隔热颗粒混杂复合芯材,该芯材耐压、耐折、具有较低的回弹性,充分发挥了纤维与颗粒的优点,弥补了颗粒型芯材易溃散和纤维型芯材易回弹的缺点,是建筑外墙保温用VIP 的优选芯材。  相似文献   

12.
根据硬硅钙石-气凝胶复合绝热材料的微观结构特点,建立了描述材料内气固耦合导热的三维单元体传热模型.通过模型计算对硬硅钙石型硅酸钙、气凝胶及硬硅钙石-气凝胶复合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进行了对比研究.结果表明:硬硅钙石型硅酸钙密度是影响复合绝热材料有效导热系数的关键因素,而气凝胶密度的影响不大;在高温下,复合绝热材料的导热系数要明显低于硬硅钙石型硅酸钙及二氧化硅气凝胶的导热系数.  相似文献   

13.
建筑节能理念已受到普遍关注,轻质保温隔墙板作为一种节能材料且多功能化而成为研究开发的热点.由发泡聚苯乙烯(EPS)颗粒保温砂浆制备而成的芯材是轻质保温隔墙板的重要组成部分,对隔墙板性能起决定性作用.现有的保温隔墙板虽质轻,但强度较弱.为获得密度低、抗压强以及粘结性好的EPS保温砂浆芯材,以干表观密度对导热系数和抗压强度的影响为引导,研究了粉煤灰、发泡剂、甲基纤维素醚等对芯材抗压强度及粘结性能的作用规律;对芯材的压缩应力-应变曲线进行了分析,并讨论了增韧原因;初步试生产制得了综合性能良好的轻质保温隔墙板.  相似文献   

14.
运用计算机模拟计算管道节点温度分布情况,即在载冷剂温度、种类和流速不同,管道保温层厚度,种类不同的情况下管道节点温度分布情况,为管道保温层厚度、保温材料的选择提出一些建议,对于管道保温情况的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5.
分析了各种外墙保温材料在保温方面的优点及不足,简述了各种外墙保温材料在我国应用的现状。指出:外墙保温涉及的因素较多,一味地提高材料的防火性能未必合理,应该从材料、系统、工艺和施工管理等方面进行科学的综合分析,才能达到安全、适用、环保、耐久、经济等效果。  相似文献   

16.
煤矸石保温混凝土是以玻化微珠为保温骨料,煤矸石取代部分天然石子为粗骨料的一种结构自保温材料。为研究煤矸石掺量对煤矸石保温混凝土抗压强度、弹性模量的影响,以煤矸石掺量为变量,研究掺量分别为0、30%、50%、70%、100%时,煤矸石保温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试验结果表明:煤矸石保温混凝土的强度、弹性模量随着煤矸石掺量的增加而降低,当煤矸石掺量为100%时,与玻化微珠保温混凝土相比,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分别降低了38.28%、39.79%;不宜采用《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中的计算公式计算煤矸石保温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通过回归分析得出了煤矸石保温混凝土弹性模量的计算公式。  相似文献   

17.
1 涂层材料的选择与实验抗紫外老化涂层要求是,首先,在自然环境中,要经得起雨水水解水溶和长期大气腐蚀、日照等多种恶劣气侯因素的考验,具有耐热、耐湿、耐紫外辐射的耐侯性能;其次,化学性能稳定,并且与有机保温材料聚苯乙烯泡沫不发生化学溶解等现象,耐酸、耐碱和耐  相似文献   

18.
考察了几种熔喷保暖材料的透气率、克罗值、热导率、传导系数及顶破强力与其厚度及平方米克重之间的关系.结果显示材料的厚度对其透气性、保温性和顶破强力均有显著影响:材料的透气性随着厚度的增加,先增大后减小;保暖性随着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到达一定值后基本保持不变;顶破强力随着厚度的增加而增加.材料的平方米克重与透气性及顶破强力之间无明显关系,而对材料的保暖性影响显著:材料的保暖性随材料的平方米克重先显著增加,之后基本不变.该结果对于保暖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9.
降低建筑能耗对于发展低碳建筑至关重要,屋顶的热量得失对建筑能耗的影响不容忽视。基于屋顶通风隔热结构,本文提出并介绍附加式屋顶通风隔热结构的隔热原理,分析其传热过程,采用数值模拟的方式,以当量热阻的概念来研究该通风结构的热工特性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在稳态条件下,对于确定的附加式屋顶通风结构,通风腔当量热阻与太阳辐射强度、室外空气温度存在指数关系;在同一室外空气温度下,通风腔当量热阻存在最大值;其当量热阻最大值与隔热材料表面发射率倒数、室外空气温度及材料热阻比值呈线性关系;运用得到的计算关系对附加式屋顶通风结构在不同地区的热工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为有效提高防护服装舒适性、降低人员体力消耗、加快人体防护装备研制与开发,开展了利用出汗暖体假人测量防刺服在不同环境下的热阻与湿阻特性的研究.根据国际标准,假人只适用于常温环境下服装的热阻和湿阻测量.对原有热阻模型进行修正,结合热电偶测量方法以及暖体假人测量技术,实现高温下防刺服热阻和湿阻测量.在温、湿度可控制的气候室内,设置不同环境工况,获得两套防刺服的热阻和湿阻特性,比较了不同防刺基板材料对防刺服热阻和湿阻的影响,以及防刺服不同部位热阻和湿阻的差异.实验结果表明,防刺服热阻随着温度升高而降低;而湿阻随着环境温度升高而增大,随着湿度增加而减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