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是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同志创建的。本文在简要叙述李四光同志解放前为此学说奠基而进行的实践和论战的事迹后,着重地介绍了解放后在党的领导和关怀下,李四光同志先后组织了“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工作中心联络组”和“第四纪冰川考察队”,亲自指导广大地质工作者,对全国各地进行广泛深入的调查研究,取得重大的成果,为社会主义建设作出卓越的贡献。最后说明在粉碎“四人帮”后,成立了“中国地质学会第四纪冰川及第四纪地质专业委员会”,进行了一系列的研究工作,召开了多次会议,进一步推动我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的发展,为四个现代化服务。  相似文献   

2.
冠盖五岳、名驰中外的黄山,在地质时代最后一“朝”——第四纪(300万年前到现在)期间有没有经受过古冰川的“洗礼”,一直是个谜,并备受社会各界的关注,曾引起中国地学界在20世纪里经历了三次大论战而未果。 在地质学上,冰川分现代冰川和古冰川。第四纪古冰川现今已消失不见,只能依靠冰川地貌和冰碛物(冰川运动时的沉积物如砂砾土)这些冰川遗迹来辨认论证。 李四光拉开了冰川大论战的帷幕 我国古代虽有一点零星的地质科学思想,但未形成地质科学理论。地质科学是从西方和日本传进来的。最早来中国作地质考察的是德国人李希霍芳,后来法国人德日进,美国人巴博尔,瑞典人那林、安迪生等相继来到中国,他们在中国  相似文献   

3.
缅怀李承三教授——重读《嘉陵江流域地理考察报告上卷·地形》施雅风(中国科学院兰州冰川冻土研究所、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兰州730000,南京210008)(一)李承三教授是我很尊敬的前辈地质学家,也是有重要成就的地貌学家。抗日战争期间的1940年,...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实地调查所搜集的资料为依据,从地质基础、地貌特征、冰川地貌、冰川堆积物等方面,论证了九宫山第四纪冰川活动的存在,为我国东部地区第四纪冰川活动增添了新证据。文中在冰川地貌、冰川堆积物的鉴定和分析基础上,首次提出九宫山划分四次冰期和三次间冰期的看法,并与长江中下游一些地区试行对比,对于湖北第四纪古地理、古气候和地层划分的研究,都将会有很大帮助。  相似文献   

5.
《科技潮》2004,(10):54-54
中国第四纪冰川遗迹陈列馆位于石景山区模式口的第四纪冰川基岩冰溜面遗迹旁,面临永定河,背靠翠微山,冰川擦痕清晰,集中而大片,保存十分完好,是世界上迄今为止惟一的一座建在第四纪冰川遗迹旁的自然科学类博物馆。  相似文献   

6.
《科技潮》2002,(Z1)
石景山区有三处著名的第四纪冰川擦痕遗迹,分布在模式口、隆恩寺和八大处。这些冰川遗迹,是自五十年代以来,由李四光、孙殿卿、李捷等我国杰出的地质学家相继发现和鉴定的,是华北地区几百万年前遗留下来的罕见的地质实物资料,对进行第四纪冰川学、气候变迁、地质构造、地质勘探等研究均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冰川活动、黄土堆积和人类出现是第四纪地质历史中的三件重大事件,曾有人建议把第四纪称为“冰川纪”,或“黄土纪”,或“灵生代”。冰川活动与黄土堆积的关系是十分密切的,可以说黄土堆积是因冰川活动而产生的。因为黄土是由于冰川边缘风力侵蚀、搬运、堆积的细粒粉土质物质而形成的,所以有人把它叫做冰缘黄土。而这些细粒粉土质物质,则多是冰川营力引起机械破碎所产生的。黄土在我国北方分布很广,尤以黄河中游的黄土高原最为典型(如图1所示)。对  相似文献   

8.
李四光教授终生从事地质科学的研究,在地质学的许多方面都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他对■科化石精湛的研究,奠定了海相石炭二叠纪地层分界、分层和对比的基础。他发现我国第四纪冰川的存在,为第四纪地质、地理和气候等方面的研究,揭开了新的篇章。他应用力学原理,解释地质构造,创立了一门新的边缘科学——地质力学。他强调  相似文献   

9.
为了配合第四纪冰川科学研究和教学的需要,我校地质地理系冰川冻土研究室与电教科共同摄制的彩色科教录象片——《庐山真面目——庐山有第四纪冰川吗?》已于最近完成。 对庐山有无第四纪冰川的问题争论已久。此片根据我校教师和有关科研人员在庐山地区科学考察的发现和取得的成果,将庐山的有关地貌现象与现代冰川区确定无疑的冰  相似文献   

10.
在地质历史中,地球曾发生过震旦纪冰川、石炭-二叠纪冰川和第四纪冰川3次冰川活动。为研究和预测当今气候,按照岩石学原理和李四光教授创立的确定古冰川的3个标准,研究了渝鄂湘黔毗邻地区的古冰川事件,结论是该区只发生过震旦纪冰川;第四纪时不存在古冰川遗迹,没有发生过冰川活动;为温暖湿润气候。  相似文献   

11.
纪念李承三教授诞辰一百周年成都理工学院院长今年5月22日是敬爱的李承三教授100周年诞辰。我们怀着崇敬的心情缅怀他的历史功绩和高尚品德。李承三教授号继吾,河北涉县人。是我国著名的地质学家、地理学家和地质教育家。1928年毕业于河南大学,获理学学士学位...  相似文献   

12.
论庐山第四纪冰川遗迹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本文以庐山现已发现的第四纪冰川遗迹为依据,论述了庐山的地质基础与地貌基本特征(地貌形态与地质构造一致性、谷宽岭狭平行排列、里平外陡相差悬殊),庐山第四纪冰川地貌遗迹(冰蚀地貌、冰碛地貌),庐山第四纪冰川作用所造成的表皮构造,与庐山成冰条件的分析等问题。文中强调指出,庐山第四纪冰川应为海洋型冰川,当时降雪量丰富,积累与消融均强烈,冰川可塑性大,运动速度快,冰川作用能大,所以即使庐山面积不大,也形成了巨大的U谷(如王家坡、七里冲、大校场)与大量冰碛物。尤其是最近在羊角岭冰碛物下,发现寒武系页岩被冰川挤压所造成的岩层弯曲的表皮构造,提供了庐山第四纪冰川遗迹的重要新资料,是庐山第四纪冰川作用的铁证。  相似文献   

13.
《科技潮》2004,(5)
江西庐山国家地质公园位于江西省九江市,总占地面积500平方公里,地质公园内发育有地垒式断块山及第四纪冰川遗迹,以及第四纪冰川地层剖面和早元古代星子岩群地层剖面,具有极高的美学及科学价值。庐山还孕育和诞生了中国第四纪冰川地质学。1931年,著名地质学家李四光首次发现庐山及其附近存在着大量冰川沉积物及冰川遗迹地貌,并于1933年发表了《扬子江流域之第四纪冰期》的论文。这是中国大陆东部首次发现的第四纪冰川。受第四纪冰川活动影响,庐山全山出现了许多冰斗、冰窖、U型谷、冰阶、冰刃脊和角峰等地貌景观。由于处在华南扬子地块北端…  相似文献   

14.
李四光同志是我国的卓越科学家。他学会运用唯物辩证法,立足实践,创立了独具特色的地质理论,走在世界地质科学前列。《中国第四纪冰川》是李四光同志的主要著作之一。书中汇编了李四光同志研究中  相似文献   

15.
第四纪全世界大冰期时代,中国是否存在第四纪冰川问题,在三十年代争论甚激.有些学者如巴博尔等认为中国东部不存在第四纪古冰川.1931年李四光教授带领学生在江西庐山进行实地考察,获得许多第四纪冰川的证据,1937年完成《冰期之庐山》一文,公诸于世,受到中外许多学者的承认和应用.学者威斯曼、柯萨尔斯基等一致肯定庐山冰川遗迹是存在的.近年来,有的学者认为李四光教授关于庐山第四纪冰川学说立论依据不足,在成因上应  相似文献   

16.
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历史是一个漫长的百家争鸣的历史.李四光教授生前曾致力于中国第四纪冰川研究.其成果后来集于《中国第四纪冰川》(科学出版社)与《李四光全集》(第二卷,湖北人民出版社)之中.他与当时一些中外反对派进行了有理有据的辩论,也得到一些中外学者的赞同.基本上得出了肯定的结论.建国后又一再时起时伏引起了不少人争鸣.最近一些新的研究成果迭出,很有再一次论述其分布与冰川类型的必要,如极大陆型冰川、亚大陆型冰川、极海洋型冰川、亚海洋型冰川等等.  相似文献   

17.
《甘肃科技纵横》2006,35(4):F0002-F0002
施雅风先生长期从事冰川学、地貌学以及第四纪地质学的研究,是中国现代冰川研究的主要开创者,冻土和泥石流研究的倡导人。先后组织领导了对祁连山、天山、喜马拉雅山和喀喇昆仑山冰川的考察研究;以他为主首次提出将亚洲中部冰川划分为极大陆性(型)、亚大陆性(型)、海洋性(型)3类,并对喜马拉雅山区冰塔林的成因做出了科学解释。  相似文献   

18.
论庐山第四纪冰期的划分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第四纪冰川作用是近三百万年以来,地球发展史上的重要事件。许多自然现象都与第四纪冰川有密切关系。随着我国生产实践及第四纪地层的研究的需要,第四纪冰川作用和冰期问题,日益引起了有关单位的重视。庐山是我国卓越的地质学家李四光同志所创立的我国第四纪冰川学说的诞生场所,也是我国第四纪冰川研究的典型地区。以第四纪冰川遗迹为依据,深入研究庐山的第四纪冰期的划分,对于解决我国东部地区第四纪冰川作用问题,尤为重要。本文试图在前人调查基础上,结合我们多次的调查工作,对庐山地区的第四纪冰期的划分,进一步提出我们的一些看法,希望批评指正!  相似文献   

19.
我国晚更新世最后冰期气候复原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三十年代以来,特别是近年来,冰川、海洋以及第四纪地质各方面的研究,都已证明中国第四纪的气候存在着冰期、间冰期交替的演变规律。研究工作的进一步开展,要求对古气候作出定量的复原。可以证明我国第四纪气候存在着冷暖、干湿变化的古气候证据很多,但其中只有一部分能有定量意义;由于古气候标志本身的缺点,和可引以定量的标志又往往存在着多方面的不确切性,这就为复原带来了困难和分歧意见。  相似文献   

20.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地球资源与信息学院吕洪波教授经过2年多的研究和实地考察,在山东境内花岗岩山区发现大量冰川遗迹,明确指出中国东部曾经发育过第四纪大陆冰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