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
本文从 TiS2和 LixTiS2的电子衍射花样和 X-射线衍射谱分析得出 Li+插入TiS2的阴极反应过程。 Li+先插入 TiS2,而后有序化形成 LiTiS2相。由 X-射线衍射数据分析得出,新相 LiTiS2的重复周期 Ic=18.40A。电子衍射花样表明过量 Ti形成了超点阵,Ti在点阵中形成钉扎。伏安循环曲线表明过量Ti阻止Li的插入和移出 TiS2本文否定了 Li+插入 TiS2只形成一级的 LixTiS2的结论。  相似文献   

3.
用旋转粘度计对水蒸气法和超临界CO2萃取法提取的米槁精油流变特性进行了研究,测定了不同温度下米槁精油的粘度,并用Andrade方程对实验验结果进行了关联。与实验结果相比,两个关联方程的平均相对偏差分别4.17%和2.85%。  相似文献   

4.
不同基质、生长调节剂及部位对米槁扦插生根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如今米槁种群数量小,为增加及开发米槁资源,以米槁枝条为材料,开展了不同基质(蛭石、珍珠岩、河沙、珍珠岩∶河沙=1∶1)、不同部位(上部、中部、下部、不同种类(IBA、ABT-1、GGR-6)不同浓度的激素处理对米槁扦插生根影响的实验.扦插试验表明:珍珠岩基质中插穗生根率为65.56%,是米槁插穗扦插生根的最佳基质.植物生长调节剂种类和浓度对插穗生根作用显著,30mg/L的GGR-6浸泡4h的米槁插穗生根效果最好,生根率达到63.33%.米槁插穗生根效果由高到低依次为枝条的下部、中部、上部.  相似文献   

5.
李志超教授于1974年从北京大学调到中国科技大学.从此,他在从事物理学教学和研究之余,又开始进入科技史研究新领域.他在天文史、仪器史、科学思想史、哲学等方面都有深入研究,取得了许多重要的科研成果,为中国科技史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n个未知量的齐线性代数方程组的反问题在实对称矩阵类中解的结构,主要结果是:反问题在实对称矩阵类中解的全体构成R~(n×n)的n(n-1)/2维线性子空间。  相似文献   

7.
李东阳作为茶陵派宗主,其身份特殊,地位显赫,生平交游颇广。对其交游群体进行逐一考察,有助于深入了解李东阳的生平追求、诗学思想、文学创作及其在明代文学史上的地位。依据《联句录》及相关资料,将其交游对象大致分为同年进士、翰林院诸执友、其他仕宦之友、山林之士等群体分别考察,全面了解《联句录》中李东阳的交游概况。  相似文献   

8.
9.
路灯照明对杏树行道树生长及光合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路灯照射条件下杏树行道树生长、光合及叶绿素含量的调查与测定发现:HPS路灯照射可显著增加杏树行道树的新枝生长量;杏树行道树的光合速率、气孔导度和胞间CO2浓度的日变化均随光强的单峰型变化呈双峰型曲线变化响应;HPS灯照射条件下的杏树光合速率和胞间CO2浓度显著高于LED灯;从杏树各光合指标的夜间变化来看,路灯的照射仅在一定程度上延长了杏树的光合时间,但光合作用甚微;杏树行道树的叶绿素含量以靠近光源的略高,但光源的远近和类型均不能显著改变其含量.  相似文献   

10.
李光地是清康熙中叶一位重要的理学家,是清前期官学化理学的典型代表。他的理论的核心内容是“理即性”思想,强调儒家伦理的亲和特性及个体与社会之间的“蔼然”、“肃然”之情,以性的“生生之德”和“一体之仁”来说明现实制度的亲和力。以李光地为代表的清初官方理学在强调“理”的控制性的同时,也逐渐使理学走上实用化、实利化和世俗化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略述中国第一位物理学博士李复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李复几,原名李福基,字泽民,1881年12月9日生于上海。1901年7月毕业于南洋公学中院,为首届毕业生。随即受学校派遣留学欧洲。先在伦敦国王学院学习语言,此后先后进入芬斯伯里学院和伦敦大学学习机械工程,在伦敦机械工程师研究所和德国汉尼尔理机器厂实习。1906年进入波恩皇家大学师从凯瑟尔从事光谱学研究,1907年获得物理学博士学位,是中国第一位物理学博士。李复几回国后未继续从事物理学研究,而是在汉冶萍公司、汉口工巡处、四川盐务管理局等部门任工程师,从事技术工作。1933年居苏州。1947年9月病逝于四川自贡。  相似文献   

12.
亮叶杨桐中类黄酮提取及其抗氧化、抑菌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19,自引:1,他引:19  
本文报道从亮叶杨桐中提取生物括性物质类黄酮化合物的工艺,探讨了该提取物的抗氧化和抑菌作用。实验结果表明,亮叶杨桐中总黄酮含量的28.4%。用乙醇提取类黄酮,得率高达97.3%,提取物的纯度为65.5%;用水提取类黄酮,得率为89,7%,其纯度为70.4%,类黄酮提取物浓度为0.06%时,对猪油的抗氧化能力高于0.02%BHT;类黄酮对金黄色葡萄球菌、大肠埃希氏杆菌、枯草杆菌和普通变形杆菌等致病菌均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3.
14.
本文阐述的是在原物理实验“示波器的使用”这一项目的基础上,增加了一个实测内容,测定音叉的频率。从而增加了学生的实验兴趣,提高了学生实验动手能力,达到了“示波器的使用”目的。  相似文献   

15.
中国牛角藓属(CRATONEURON)一新种——太行牛角藓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报道了在河北省平山县蛇梁山区发现命名的柳叶藓科(Amblystegiaceae)牛角藓属(Craloneuron)一新种,太行牛角藓C.taihangense J.C.Zhao,X.Q.Li et L.F.Han.根据模式标本对新种进行了描述,并对其识别特征做了简要讨论。模式标本存河北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植物标本室(HBNU)。  相似文献   

16.
亮叶杨桐提取物抗肿瘤活性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从亮叶杨桐中分离提取出生物活性物质,并进行小鼠体内抗肿瘤试验,研究结果表明,亮叶杨桐提取物在剂量为500mg/kg时对小鼠肉瘤S-180抑瘤率为64%。对艾氏腹水癌小鼠的生命延长率为51.2%,并且药效与用药量有关  相似文献   

17.
Nitriles were unexpectedly trimerized into s-triazines or amino-pyrimidines in high yields in the presence of catalytic amount of Li3N, resulting in a simple, solvent-free and easy-to-scale-up one-pot way to synthesize s-triazines and 4-amino-pyrimidines with high yield.  相似文献   

18.
利用分子反应静力学的原理,确定了7Li2分子A1Σ 态的离解极限;利用SAC-CI方法、使用6-311G、6-311 G、6-311G(3df,3pd)、6-311 G(3df,3pd)、D95(3df,3pd)、D95、D95V、D95V(d,p)、cc-PVTZ和AUG-cc-PVTZ等基组,对7Li2分子A1Σu 态的平衡几何进行了优化计算,且将计算结果与精细的单点能扫描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表明,由单点能扫描获得的平衡核间距应更为合理.同时也得出了AUG-cc-PVTZ基组为最优基组的结论.在0.14~1.5 nm范围内对该态进行了单点能扫描,并用最小二乘法拟合出了其解析势能函数.从得到的解析势能函数出发,计算了该态的力常数(f2、f3和f4)及谐振频率(ωe),进而计算了其他光谱常数(Be,αe和ωeχe),理论值与实验结果一致.同时为便于分析和比较,对基态X1Σg 也进行了相应的计算.  相似文献   

19.
基于离散格点形式的微扩散方程(Langevin方程)和非平衡自由能函数,编制了引入原子间相互作用能变化的Al3Li(δ')相沉淀原子层面计算机模拟程序.该程序包容亚稳区到失稳区的全部温度、成分范围,孕育期至粗化的全过程,可以处理与时间相关的过程问题.开展了不同原子间相互作用势下原子图像、序参数的计算机模拟,进而探讨了最近邻原子相互作用能(W1)对Al3Li相沉淀的影响机制.探明过渡区合金,随W1的增大,A13Li相沉淀的孕育期缩短,形核率增加,合金有序化速度和原子簇聚速度加快,在所研究的时间范围内达到的长程序参数和成分偏离序参数最大值增大.W1的增大促进Al3Li相以失稳分解形式析出.  相似文献   

20.
使用二次组态相互作用方法,以AUG-cc-pVTZ为基组优化出 Li2O分子的稳定构型,其电子状态为X1∑.Li2O是近似直线形分子(∠LiOLi=179.92°),属于Cs构型.其离解能De=10.238?eV,谐振频率:v1=151.53 cm-1、v2=810.73 cm-1、v3=1065.55 cm-1.根据原子分子反应静力学原理得到Li2O分子可能的电子状态和离解极限.在此基础上,运用多体展式理论方法推导出了Li2O基态分子的解析势能函数,正确地反映了其平衡构型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