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张欣近两年的创作既继承了以往的风格又有所突破。采用挑剔的温和的叙事风格不动声色地解构“完美”男子汉神话在现代社会的终结。同时在张欣的笔下女性焕发出强者的性格力量,与健康成长中的都市形象相互辉应,互为融合。在男人与女人、女人与都市的纠缠中体现作者对生活对人性的思考,写出了人的挣扎,弥漫着悲剧创作情绪。  相似文献   

2.
张欣近两年的创作既继承了以往的风格又有所突破.采用挑剔的温和的叙事风格不动声色地解构"完美"男子汉神话在现代社会的终结.同时在张欣的笔下女性焕发出强者的性格力量,与健康成长中的都市形象相互辉应,互为融合.在男人与女人、女人与都市的纠缠中体现作者对生活对人性的思考,写出了人的挣扎,弥漫着悲剧创作情绪.  相似文献   

3.
张爱玲与苏青是四十年代上海最红的女作家,两个惺惺相惜的女人有着很多相似的经历,也有着很多不同的生活体验。本文通过张爱玲与苏青的作品分析对比,试图探求她们生活环境影响下创作的心路历程,呈现四十年代沦陷区文坛女作家较为深入具体的一面。  相似文献   

4.
这里所说的女性文学,是指女性作家以关注女性自身及人类的命运为文点而创作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展示了生为人,尤其是生为女人的全部痛苦、追求、失落与惆怅,仿佛一群背负着沉重十字架的圣者在炼狱里滚爬。这些作品充盈着疯狂的渴望、顽强的挣扎、受阻的热情和寂寞的叹息,如戴镣者为挣脱镣铐而舞,给人以悲壮之感。在现今世界,在过去世界以及在将来世界中,女人的痛苦注定比男人深重得多。这并非由于夏娃偷吃禁果加重了女人的原罪,而是女人天性纤弱、情感细腻、感受力强的生理特征  相似文献   

5.
《法国中尉的女人》的写作风格颇具反传统性,具体表现在叙事拼贴和开放性的结构两个方面,通过这些特点的运用作者打破了传统的束缚,适应了时代的需求并倡导了一种引导读者积极参与作品,与作者一起探索并享受艺术人生的创作思路。  相似文献   

6.
《法国中尉的女人》的成功是与作者约翰.福尔斯创作过程中自觉的读者意识密切相关的。福尔斯以读者为导向,将传统和革新予以交融,一方面遵循传统,顺应大众读者的需要,另一方面破除传统,利用多种后现代手段拓展读者的阅读空间,堪称忠实与自由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7.
"元小说"作为后现代主义的基本特征之一,在英国著名作家约翰·福尔斯的名作<法国中尉的女人>中有着鲜明的体现以小说为对象进行自我反思--作者一方面进行小说创作,同时又在字里行间对自己的创作行为加以评论,展示小说的叙述成规和创作过程,从而把小说创作的人为性和虚构性充分地揭示出来,还这一活动的神秘性为真实性.其实对后现代性的一些反思也一样小说的虚构与真实原本也是一个相对的概念,现代生活给予我们的也具有同样的启示.  相似文献   

8.
《白象似的群山》:一种新历史主义的解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象似的群山》收录于1927年出版的海明威第二本专集《没有女人的男人》,它是海明威重要的短篇小说之一。可以从新历史主义角度的两个方面来解读海明威的此篇短篇小说:即海明威生活经历对该文创作的影响,以及文中男女主人公所反映的社会背景与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9.
在欧美后现代主义小说创作中,元小说是特别引人注目的小说形式。通过从元小说角度解读《法国中尉的女人》,分析其元小说技巧,认为元小说是后现代主义小说模式中最典型的一种,元小说的特点实际上已演变成后现代主义小说形式创新的普遍特征了。因此,对《法国中尉的女人》进行元小说式的解读,在某种意义上,也就是解读它的后现代性。  相似文献   

10.
张爱玲散文创作的人本主义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爱玲的散文创作,与她小说的荒凉、苍凉、悲凉这些"冷"的意味不同,跃然纸上的是满腔的"热",是张爱玲对世俗生活,对市民生活,对物质生活的热切投入。在她的散文中,总有人本的幽灵在游荡,在那浮华的世界里,人本主义正是张爱玲心向往之,一意求之的。本文论述了张爱玲散文创作的3个部分:消解崇高———把人还原为人,审视女性———把女人还原为女人,雅致地享受世俗生活———把生活还原为生活。阐明了正是20世纪40年代上海"孤岛"的特殊时期,造就了张爱玲,使这个奇女子建立起自己的精神家园,她在领略了人生虚无的同时,发现了世俗生活的美,还原了人所以为人的本来面目。  相似文献   

11.
萧红的创作风格是现实主义的。她个人不幸的人生遭际,以及“九·一八”之后的故乡东北人民的悲惨命运,使得她在创作之初就格外关注人间的苦难。作为女性作家,萧红感受最深、体会最切的,当是她作为女人的那份经验,这就使得她的现实主义创作的对象主体自然集中在女性角色身上。深深同情女性的命运,热切呼唤女性的平等,热情讴歌女性的反抗,是萧红创作女性题材作品的主要特征。深入分析和正确把握这一特征,是我们认识萧红现实主义创作风格的一条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2.
抗战后期,无名氏的《北极风情画》和《塔里的女人》畅销一时,重庆文艺界针对其色情成分和灰色的人生观展开批评,同时论及其流派特征与创作动机。其中李长之、邵子南多侧重于艺术分析和思想评价,何其芳则上升为政治批判。这次批评活动,在中国现代文学史的书写上缺席已久。  相似文献   

13.
莫泊桑的《羊脂球》和丁玲的《我在霞村的时候》,都是描写的以战争为时代背景身为弱女子的不幸命运。丁玲与莫泊桑的战争经历使他们能够以个人独特视角穿透"战争与女人"小说的一般模式,拒绝正面描写战争而使其创作表现出对战争文化心理的疏离,更着眼于对人类本身的关照,但是两者在人物形象设计、叙事方式和情节安排方面有较大区别。  相似文献   

14.
随着当代文论中跨文化研究的全面展开和女权主义批评的方兴未艾,性别诗学的建构如今也已受到理论界的关注.但诸如究竟如何认识其学科形态、怎样把握其问题意识,迄今仍不清晰.现以"女人与小说"这一传统话题作为案例,通过对女性与现代小说发展的互动关系的考察,以及对女性与小说创作的内在诗性关系的具体梳理,为这一诗学视野的建构提供一种实践方案.  相似文献   

15.
王敏  闫红艳 《科技信息》2009,(26):164-164,166
苏珊.希尔在她充满女性主义意识的哥特小说The Woman in the black《黑衣女人》中,她塑造了内心与外表反差极大的女鬼形象。为了排除她本人女性人格的任何迹象,借此以男性人物Kipps柯普斯为中心的叙事格局,并且以一个虚幻的、恐怖的故事情节来反映女性的悲惨命运。用这样巧妙的叙事策略在文中有力地渗透了她的创作意图,尤其是她所想表达的强烈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6.
三月的小雨,温润清新,幸福的女人,健康靓丽。幸福女人的辞典中,离不开这样的关键词:青春、优雅、自信、健美!幸福女人的辞典中,不能缺乏这样的认知:衣食住行,皆有学问,事事洞明,智慧成就健康与美丽。  相似文献   

17.
最能体现凌叔华小说创作意义的是她的小说集《花之诗》和《女人》,因为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有别于同时代作家笔下的“时代新女性”,而被称为“新闺秀”小说的代表,不管当初这个称谓是褒是贬,但至今仍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认为,凌叔华小说中的闺秀形象有深远的文化意蕴:这些女性形象是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文明化育的结果,同时又是人类女性身份中生与俱来的特质与必然结果。  相似文献   

18.
我们这一群女人在讨论.派谁去报复那个高傲的男人,男人知道.几个女人一起行动有司能.也知道概率很小.但永远不知道女人一起行动的破坏意味着什么……这个报复者.我们命名为“索罗玛宝女人”,与天斗.与地斗.其乐无穷……悬念 爱情 一夜情 时尚 虚拟 网络 城市生活方式 31岁男人 30岁女人 索罗玛宝.来自最残酷的环境。  相似文献   

19.
黄梅戏《徽州女人》以鲜明的特色占据戏曲舞台的一方天地,其将黄梅戏民歌体进行了变异,在传统黄梅戏音乐的基础上运用了现代歌曲体的创作手法,虽然在一定程度上消弱了黄梅戏的程式化,但确实又为黄梅戏艺术发展探索出又一条道路,值得中国戏曲音乐改革所借鉴。  相似文献   

20.
《世界博览》2010,(23):66
20世纪以来,性别政治与阶级斗争、民族解放同等重要。女人到底要什么?这一问题即使在女性阵营,也混乱不堪。激进女权主义者与最传统的女性之间也可能相互不买账。女人究竟要什么?我们见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