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通常情况下,勘探开发中后期的成熟油区,经过长期的注水等提高采收率措施的实施,含油气地层表现出极强的非均匀性。尤其在孔、渗较好的“优势通道”中,回注的污水饱和度较大,电阻率相对较低,含油气层的孔隙结构也发生变化,对电阻率敏感的“井-地电位”探测方法可以实现地下储层电阻率变化的实时监测和动态评价,从而可以在油田的开发阶段,  相似文献   

2.
本文介绍了油田地应力的研究技术与应用现状,在此基础上,详细分析了地应力研究在油藏开发中的应用,指出地应力研究对油藏开发井网布置、压裂改造方案、水平井的设计以及注水管理等问题有重要的指导作用,地应力的研究对提高油田开发水平、提高原油采收率是不可缺少的一项新技术.  相似文献   

3.
随着油田开发的不断深入和信息化油田的不断建设,数据库成为了油田开发生产不可或缺的资源,是石油企业可持续发展的信息支撑,如果数据质量不过硬,数据不准确,油田开发规划方案编制将无法进行。本文通过统计学抽样分布和参数估计方法量化数据质量,并针对不同情况分别探讨了控制和提高油田开发数据质量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欢2块1979年投入开发,是欢喜岭采油厂老区块,初期开发效果较差。经过1986年注水开发试验,又经1988年和1990年两次加密调整,加上整体压裂等措施,使开发效果大为改善。但目前由于该块储层物性差,泥质含量较高,使注水井周围因泥土膨胀注不进水而关井,而油井由于得不到能量补充低产、低液而关井。2.006年以来经过一系列的综合治理措施,使区块开发效果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5.
1项目背景我国石油可采储量约150亿吨,其中低渗透储量56亿吨,占34%,低渗透油田成为未来产能建设接替的主体。低渗透油田开采主要采取压裂和注水驱替等技术,需向地层注水维持地层压力。低渗透储层渗透率小于50毫达西,  相似文献   

6.
《中国科技成果》2010,11(12):24-24
随着勘探开发的不断深入,我国油田勘探开发目标越来越复杂,难度越来越大。因此,准确研究和评价圈闭的含油气性、确定已知油藏的分布范围和边界,监测注水水驱分布及动态,特别是寻找和发现剩余油气的分布,是目前和未来一段时间勘探开发中急需解决的问题之一。开展多元油气目标识别与监测综合物化探配套技术研究就是为了提高复杂区油气目标定位精度,监测储层动态分布等,对提高我国油气勘探开发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7.
洼60区块原油集输工程采用自压平台和泵平台相结合,利用环状集输管网收油后统一外输,是冷家油田超稠油集输工艺的一种新尝试,其集输工艺的实施是集输系统总体布局上的一个新突破。该工程首次实现了含水超稠油的长距离管输,并利用管输取代了汽车拉运,降低了运行成本,减少了油品损耗,提高了经济和社会效益,对冷家油田的开发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目前,大庆油田在全面投入开发,达到高峰产量稳产了三年以后,仍以较高的采油速度继续高产。油井单井平均日产量,连续十九年不降,而且还在增长。绝大多数油井以经济有效的自喷方式生产。近一、二年经过高压注水,一些抽油机井也改成了自喷生产。全油田含水上升速度进一步得到控制。从一九七五年每采出百分之一地质储量含水上升百分之三,  相似文献   

9.
《中国科技成果》2007,(2):40-41
渤海稠油油藏在我国海洋油田开发中占有重要地位。目前,渤海稠油油藏的采收率一般为18%-25%,若能在现有基础上,将渤海稠油油藏原油采收率提高10%,就相当于用很少的投入(相对于勘探而言)增加半个以上同样规模的油田。  相似文献   

10.
《中国科技成果》2008,(1):58-58
由新疆油田公司承担的“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课题“油气田勘探开发数据服务平台”针对油田信息化建设和生产应用实际进行研究开发,在研究过程中经历了体系建立、技术研究、数据建设和生产应用等四个过程。通过十多年的不断研究、应用和完善提升,目前已经形成了一整套集信息标准、管理制度、应用软件、数据仓库和高速网络为一体的建设及应用体系。  相似文献   

11.
本文详细讲解了内涂层管线的内补口技术,通过实例介绍了其在油田输油、输气和污水回注等领域的应用情况.本技术保证了内涂层管线内涂层的连续性,可以实现管线的随意切割,现场安装施工方便,具有良好的推广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2.
压裂作业是油井增产的一项主要措施,对于以致密性油气田(低渗透或超低渗透)为主要特征的陕北油田而言,压裂增产作业尤为重要。随着压裂技术的改进,尤其是水平井分段压裂的应用,高需水量(每天每个井需水量达300~500m3,总需水量10000~15000m3)成为陕北乃至北方干旱半干旱生态脆弱区域油田开发的制约因素,由此带来的环境污染问题也值得关注,严重困扰我国石油产量与企业发展。其主要原因:一是在于现有的污水处理系统建立在集中固定式污染治理,并未考虑油田压裂作业过程的不连续性、地点的分散性和不确定性;二是在于传统的污水处理是以“排水达标”为目的,处理技术本身就不适合于满足回用需求的再生水生产;三是在于采用的技术难于适应油田压裂废水的多变性水质特点,往往形成技术的冗长组合,不利于实际生产需求。  相似文献   

13.
本文通过对永乐油田投入开发后报漏出来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的治理措施,并对整理区块进行了综合治理。  相似文献   

14.
在线水质毒性监测仪的设计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水质毒性的快速检测是保护水源水安全的重要措施之一。本文采用有毒污染物抑制生物发光的原理,探讨在线毒性检测技术的仪器化方法。该仪器采用明亮发光杆菌作为敏感微生物,在检测反应器、控制流路的优化设计基础上建立自动化检测模式。并采用光电倍增管检测明亮发光杆菌的生物发光强度,采用了一种新的适合在线分析生物毒性指标方法。系统采用数据采集卡和工控机实现电气控制,控制软件用LabVIEW开发。本文采用该仪器对ZnCl2、NH3、甲酚和硝基苯等4种典型污染物质进行了连续检测实验。结果表明,该仪器能实时检测发光细菌生长和抑制的动力学过程,可实现比较精准的水质毒性的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15.
大庆油田调整井区块储层属于陆相多层系非均质储层,其开发模式属于分层注采开发,目前,有基础井网、一次加紧井网、二次加密井网、高台子井网、聚合物驱井网、三元复合区井网等多套井网,每套井网开发的层位不同,有高产油层、低产油层,每类油层存在几套井网共同开发。针对每口井而言,开采多个小层,这样导致储层内压力分布非常复杂。研究钻关后不同时期储层压力预测方法,目的就是弄清楚不同储层在正常开发期,其压力的形成与分布规律,为后期钻井施工过程中降低油层压力,以保证钻井安全和固井质量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6.
由成都理工大学和西南石油学院联合申请建立并负责管理运行的"油气藏地质及开发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是我国油气工业上游重要的应用基础科学研究与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实验室以发展和完善中国复杂油气藏形成理论与勘探评价方法技术、发展和完善复杂油气藏开发工程方法技术体系为主要研究目标.近5年承担完成国家及部省重要科研课题100余项,在储层地质与成烃、成藏综合研究、复杂油气藏地震波场传播理论与应用研究、油气储层保护技术及油田钻井工作液、非线性渗流动力学在油田评价开发中的应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贡献,先后培养博士1 00余人、硕士200余人,通过科研合作与产业部门共同创造直接经济效益近千亿元.  相似文献   

17.
随着工业界对于产品产量的不断增加和质量要求的不断提升,对橡胶密封圈制品的质量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满足特定要求的高性能橡胶密封新材料的开发成为现阶段的紧迫任务。国内关于低温橡胶的研究起步晚,低温橡胶特别是耐低温的乙丙橡胶、丁腈橡胶、硅橡胶、氟橡胶的开发成为目前亟待深入开展的工作。  相似文献   

18.
建国50年来,中国油气勘探的重大发现,以及接踵而来的石油工业的蓬勃发展,均得益于陆相生油理论、复式油气聚集带理论、煤成烃理论以及非均质砂岩油田开发理论等的研究和重大突破。21世纪中国石油工业面临诸多挑战。面对这些挑战,石油工业的根本出路就是:加强应用基础研究,开发利用新技术,降低成本,努力增加油气资源,提高油气储量的采收率与使用效率,结合我院多年从事科研工作的实际情况认为加强产业部门基础研究的主要  相似文献   

19.
从油气中回收下来的轻烃产品能带来较大的经济效益,发展轻烃回收工艺可促进油田经济增长。本文针对一套已经投用三年的轻烃回收装置,运用HYSYS化工工艺模拟软件对该装置建模,优化工艺参数,以达到提高轻烃回收率和各项产品质量的优化目标。  相似文献   

20.
赵萱 《科学大观园》2009,(10):20-21
非斯的神秘在于它的老城即麦地那区。位于非斯的麦地那是一座建于公元9世纪的老城:狭窄的街道,曲折的小路,优雅庭园中的喷泉,传统的房屋,喧闹的集市,所有这一切向人们展示了一个不同的世界。非斯麦地那是阿拉伯世界里保存得最为完好的古代城区,有长12千米的城墙围着,城墙上有垛口,还有一些宏伟的城门。城门饰有绿松石镶嵌,通过了它,就仿佛回到了中世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