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目的:观察颏下岛状皮瓣在颌面部软组织缺损修复术中的效果。方法:根据缺损的部位设计皮瓣修复术式。结果:6例皮瓣完全存活,有1例局部坏死,重建效果显著。结论:颏下岛状皮瓣修复术易于掌握,颏下岛状皮瓣修复颌面部软组织缺损这一术式值得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应用皮瓣修复面部缺损创面的效果.方法 30例面部病损切除术后或外伤性皮肤缺损患者,根据缺损部位和范围,分别设计菱形瓣、皮下蒂皮瓣、三角瓣、眼轮匝肌蒂颞部皮瓣等修复创面.结果 皮瓣全部Ⅰ期成活,切口愈合良好,眼睑、口角、鼻无器官移位、变形,颜面外观满意.结论 根据皮肤缺损的部位和范围设计不同皮瓣进行修复,患者皮肤色泽、质地匹配,功能及外观正常,取得良好的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的临床应用.方法:采用隐神经营养血管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小腿前骨外露、足跟部软组织缺损、足趾缺损共11例.结果:皮瓣全部成活,该皮瓣可修复小腿骨外露、足跟骨外露及足趾缺损.结论:该皮瓣是修复小腿及足部软组织缺损的一种较理想的方法.  相似文献   

4.
我院干1988年4月以来应用皮瓣修复手外伤及疤痕李绪畸形,共25例。手指离断伤13例,应用双V—Y皮瓣修复。指腹缺损伤7例。应用指掌例前移皮瓣修复6例。应用合指背感觉支及指固有动脉的手指中节f7侧离状皮瓣修复1例。先天性近节指间关节屈挛绩三例(8指)。应用“4V-Y”皮瓣,正畸形。担损及虎口部软组织缺损伤1例,应用部分超薄型前臂逆行岛状皮瓣修复,利m超技部分修复拇指妖组织缺损处。虎口疤痕挛缩略形2例。应用前臂逆行烧动脉岛状神经出瓣f’/复,应川L背皮瓣移植修复大鱼际缺损骨外露1例。术后皮瓣全部成活,外形美观,功能良好,…  相似文献   

5.
郑应凤 《科技信息》2010,(24):394-394
目的:探讨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指外伤的临床护理。方法:讨论我院自2006年1月以来,共行腹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指软组织缺损的25例病例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皮瓣断蒂时间为16~29天,平均25天。术后因皮瓣血运障碍2例,感染2例;其余皮瓣完全成活。结论:通过对25例腹部带蒂皮瓣移植术患者的术前术后的悉心护理及观察病情,使患者患指的功能得到最大的康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指背筋膜蒂岛状皮瓣修复指端缺损15例报告谢波(暨南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整形外科510630,广州)关键词:手指;岛状皮瓣;深筋膜中图分类号:R622手指末端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方法有许多种,但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问题[1]。作者自1993年以来在对手指指背解...  相似文献   

7.
急性手外伤带蒂皮瓣移植术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带蒂皮瓣移植术修复急性手外伤的临床护理。方法:分析讨论我科自2005年1月以来所行各部位带蒂皮瓣移植修复手部缺损的127例病例的术前、术后的护理。提出护理重点在于严密观察皮瓣血运,维持有效的血液循环,采取有效措施预防感染,保持正确体位及有效的姿势固定等。结果:皮瓣断蒂时间为16~29d,平均25d,术后3例皮瓣远端出现部分坏死,其余皮瓣完全成活。结论:通过对127例带蒂皮瓣移植术患者的术前、术后的悉心护理,使患者手的功能得到最大的康复,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8.
分析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在足背软组织缺损中的应用价值。回顾性分析2016年5月~2017年11月收治的52例足背软组织缺损患者的临床资料,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照组26例施以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术治疗。观察组26例施以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治疗。对比两组术后恢复情况。观察组26例患者术后皮瓣均顺利成活,无静脉危象发生。对照组26例患者中,22例皮瓣远端处于跖趾关节以内者顺利成活,其他4例中2例皮瓣远端存在局部坏死,2例通过吻合小隐静脉和足背大隐静脉吻合而使皮瓣远端得以成活;随访8~12个月发现,观察组皮瓣移植区域外形较好,足部功能恢复良好。对照组中有3例皮瓣血液运行欠佳,行二次手术后愈合良好,足部功能均得到良好恢复。应用腓肠神经营养血管皮瓣修复术对足背软组织缺损进行治疗,术后患者皮瓣成活良好,远期预后效果较佳,不失为一种理想的治疗方案。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癌手术缺损术后皮瓣综合性观察与护理效果.方法 82例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癌手术缺损患者按照随机抽签法予以分组,对照组(n=41)应用常规护理模式,护理组(n=41)则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皮瓣综合性观察,对比两组患者皮瓣成活率、护理满意度、并发症发生率.结果护理组患者皮瓣成活率为92.68%,并发症发生率为4.88%,护理满意度为97.56%;对照组患者皮瓣成活率为75.61%,并发症发生率为21.95%,护理满意度是73.17%,两组指标对比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癌手术缺损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行术后皮瓣综合性观察的护理效果很好,可明显提升皮瓣成活率和护理满意度,且并发症较少,可作为胸大肌皮瓣移植修复口腔癌手术缺损患者的首选护理模式.  相似文献   

10.
足底轴型皮瓣修复跟部皮肤缺损2例报告施昌炽(海南医学院外科,海口570005)关键词轴型皮瓣,慢性溃疡,移植术中图分类号R622轴型皮瓣又称动脉性皮瓣,皮瓣内含有与皮瓣纵轴相平行的知名动脉及伴行的静脉系统。根据皮瓣基部皮肤。皮下组织是否断离而分为:半...  相似文献   

11.
带蒂皮瓣修复手外伤皮肤缺损98例报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手外伤治疗中常见手掌、手背及拇指部皮肤缺损,导致大片肌腱、骨与关节外露,此类损伤大多不宜用游离皮片移植,需要早期应用质地较好的组织修复,才有利于手功能恢复。自1994~1999年,对皮肤缺损面积较大者,采用带蒂皮瓣移植修复共98例,疗效满意,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与方法1.1 临床资料 全组98例,男76例,女22例,年龄16~58岁。损伤原因:切割伤51例,挤压伤47例。皮肤缺损部位:拇指部36例,手掌部35例,其他手指部12例,手背部6例,腕掌部9例。皮瓣类型:带指动脉、静脉、神经蒂岛状皮瓣36例,远位皮瓣62例,其中胸腹部皮瓣51例,髂腹股沟部皮瓣11例。皮瓣面积:最大14 cm×9 cm,最小5 cm×2.5 cm。  相似文献   

12.
赵晓霞  汝琨  严凤娇 《科技信息》2012,(22):463-464
目的:总结应用皮瓣修复乳腺癌根治术后放疗所致放射性溃疡的观察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2002年1月~2011年10月29例乳腺癌术后放射性溃疡患者采用不同皮瓣修复创面的术前、术后护理。结果:除3例因局部缺血出现皮瓣部分坏死外,26例皮瓣成活良好,创面修复满意。1例经换药后愈合,2例行中厚皮片移植修复后愈合。结论:应用血运良好的皮瓣可有效修复乳腺癌术后放射性溃疡创面,提高病人的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3.
皮瓣移植可应用于创伤、烧伤等造成的软组织缺损伴有重要深部组织外露.近年来我科在成功开展运用游离胸脐皮瓣、股前外侧皮瓣修复成人四肢软组织缺损的基础上,于2006年4月及2006年10月对2例儿童创伤后足背软组织缺损伴肌腱、骨、关节外露进行修复,两例皮瓣均成活.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4.
面神经缺损修复动物模型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临床上面神经缺损的常见原因为面部严重外伤、颞骨骨折和腮腺肿瘤术后,如果缺损距离较长难以通过游离减张进行缝合时,多采用神经移植的方法。为了修复面神经缺损,人们通常采用各种动物来模拟临床实际情况进行研究,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选择标准化的面神经缺损动物模型对于面神经缺损修复的研究很重要。  相似文献   

15.
目的探讨头皮缺损早期采用“皮肤亚急速扩张法”的治疗效果。方法采用“皮肤亚急速扩张法”对5例头皮缺损患者进行早期修复治疗并随访。结果治愈4例,失败1例,失败后改用局部头皮旋转皮瓣加植皮修复。结论头皮缺损早期采用“皮肤亚急速扩张法”修复,效果肯定,方法简单,减轻患者经济负担,避免后期秃发再次行整形手术。  相似文献   

16.
颜面部肿瘤、瘢痕、斑痣、外伤等手术治疗中一个时常面临的问题是颜面部软组织缺损的修复,我科于2007年1月至2010年1月应用风筝皮瓣(皮下蒂皮瓣)修复23例颜面部软组织缺损的患者,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讨皮肤扩张术与传统手术治疗关节部位疤痕疗效。方法应用皮肤软组织扩张器置人与关节部位疤痕相邻的正常皮肤下注水扩张皮肤3-4周,切除关节部位疤痕,将扩张后皮瓣以推进滑行为主,修复缺损区。结果本组19例患者中除3例患者仍有小部分疤痕遗留,其余患者疤痕完全切除,术后切口疤痕不明显。关节活动良好。结论在关节周围有充足正常皮肤,做好术前设计,提高手术技巧,严防术后并发症发生的情况下,皮肤扩张术是治疗关节部位疤痕理想的修复方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探讨运用局部皮瓣转移、修复组织缺损的方法。方法:遵循整形外科学原理及几何学和理论力学基础,设计最佳的邻位局部皮瓣。结果:移植皮片全部成活30例,皮片边缘部分失活3例,经换药后痊愈。结论: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设计的局部皮瓣,具有色泽、质地与受区相似的优点,且手术操作简便,可广泛应用。  相似文献   

19.
摘要: 目的 探索建立面神经多分支缺损后趋向性再生动物模型的可行性。方法 新西兰兔 12 只,手术造成面神 经干和所有分支 5 mm 缺损动物模型,用多分支壳聚糖导管修复,分别于术后 1、2、3、8、16、24 周观察面部行为学。 结果 11 只动物存活至术后 24 周,术区未出现肿胀、破溃、排异等现象。结论 该修复模型稳定,可重复性强,多 分支壳聚糖导管做神经再生室用于研究神经趋向性再生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严重烧伤毁容畸形患者日趋增多,不仅面容受损,面部器官功能也受到严重损伤。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九人民医院李青峰在严重面部畸形治疗中的异体组织移植和自体组织面部构建上均取得重大进展,用“预制皮瓣”代替传统的“植皮”。这种“预制皮瓣”技术,能根据面部的解剖特点,为人体定制出符合要求的修复用组织。使用这一新技术重建的面容。不但能较好恢复患者面部的容貌,并能表达面部表情,恢复口、鼻等五官功能。目前,该研究小组应用这一技术已成功治愈10余例严重面部烧伤患者,取得良好效果。《英国整形外科杂志》对其在严重毁容畸形上的治疗技术给予充分肯定,并发文认为,在全面部严重毁容治疗技术上,该成果为此领域研究提供了一个引导方向,是该领域的开拓先行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