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东巴神话数量多、内容丰富,展示出绚丽多彩的纳西族文化。在现代社会发展背景下,纳西神话的传承需要现代方式的传播载体,研究丽江纳西族东巴神话动漫形象构建,对于动漫与纳西族东巴神话元素的融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丽江纳西族东巴文化的传播,对东巴神话进行阐述,在丽江纳西族东巴神话动漫形象构建基础研究上提出丽江纳西族东巴神话动漫形象传承与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2.
建国以来永宁纳西族母系制与婚姻家庭研究综述胡阳全著云南永宁纳西族的母系制和婚姻家庭,是我国史学界争论的热点问题。1962年宋恩常先生首次在我国公开发表了《纳西族母系家庭》(《民族团结》1962年8月号)一文。提出到民主改革前,在云南永宁纳西族的社会里...  相似文献   

3.
文字起源神话是各民族文化起源神话中的重要部分。东巴经以及纳西族口传文献中有一些涉及到东巴文的起源。对这些神话进行分类整理,可以看出其所反映的一些客观情况和主观认识。  相似文献   

4.
东巴经是由纳西东巴手抄口诵、世代相传下来的经书,是记录古纳西族社会历史和思想文化的重要典籍,其中保留了大量的纳西古语、方言。《苦凄苦寒》是纳西族丧仪《挽歌》中的一部,突出反映了东巴经的语音特征,透过方言差异、古今音差异、同字异读三个方面可对东巴经的语音特征有所了解。  相似文献   

5.
潘宏义 《科技信息》2009,(13):136-136,140
作为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丽江纳西族大型古典乐曲《白沙细乐》(纳西语称《崩时细哩》),是纳西族最古老、在民间流传最为久远的一部民族管弦乐曲,被音乐界专家称之为“中国幸存的少数大型古典乐种之一”。其深厚的文化底蕴,独特的艺术内涵,历来为人们所称道,也为其保护传承和研究提供了珍贵的第一手资料,本文中在探讨旅游经济背景下,《白沙细乐》所面临的保护和传承危机.以及如何更好地保护这一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相似文献   

6.
运用文献资料法、田野调查法、访谈法等研究方法,对纳西族传统体育现代化历程进行剖析,发现具有以下特点:具有纳西族文化内涵的项目,在体育现代化历程中极具生命力;随着生产力的提高,多数纳西族传统体育项目成为历史;拯救纳西族传统体育必须从文化的角度出发。建议:深化纳西族传统体育作为纳西族传统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认识;必须保留体育项目中具有的纳西族文化内涵;让纳西族传统体育逐步走进学校。  相似文献   

7.
李江 《科技咨询导报》2011,(25):215-216
丽江是我国纳西族主要聚居地区,由于其用火等方面的习俗,强调做好纳西族地区的消防安全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通过分析丽江纳西族聚居地区经济发展状况和文化特点,阐述了在立足纳西族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和尊重纳西族历史文化的前提下,提出了如何加强和改进纳西族聚居地区消防安全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8.
和锡健  冯兆丽 《科技信息》2011,(20):I0230-I0230,I0232
本文通过对在昆明读书的纳西族大学生问卷调查,具体分析在西方现代体育全球化趋势下,作为纳西族人口中特殊群体的纳西族在读大学生传承纳西族传统体育现状,并提出少数民族传统体育传承面临的问题和传承措施。  相似文献   

9.
藏族和纳西族在历史上有悠久而密切的关系,纳西族《创世纪》中说藏族、纳西族、白族是三兄弟,藏族是老大,纳西族是老二,白族是老三。藏、纳两个民族在政治、经济和文化上有长期的密切交往,也有因封建中央王朝的介入或两族统治者的利益冲突而引发的战事纠葛。两个民族在喜马拉雅边缘地区谱写了灿烂的历史篇章,写下了中国民族关系史上意义非凡的一页。如今藏学和纳西学成为举世关注的显学,由于历史上文化的相互渗透影响,苯教和东巴教的研究成为相互缺一不可的交叉学科,唐巴地区藏传佛教噶玛噶举教派的发展、茶马古道上的经济贸易史也…  相似文献   

10.
采用荧光引物genescan技术,分析了云南纳西族Y染色体8个微卫星标记,根据8个Y-STR在云南纳西族中的高频等位基因和单倍型组成,对纳西族Y染色体进行多态性分析。纳西族与汉族8个Y-STR基因座进行X检测,差异极显著。并结合历史学、民族学等相关证据来探讨纳西族Y染色体遗传进化历史。  相似文献   

11.
丽江纳西族文化是多民族多宗教的文化.从纳西族的文化发展看,道教的传播和影响与其自身文化的延续有着相互渗透的作用.这种作用在纳西族的生死观、和谐达观的审美姿态和纳西古乐等方面体现出来.  相似文献   

12.
云南是全国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纳西族作为全国五十五个少数民族之一,虽然在其他省区也有分布,并不是云南特有的少数民族,但是全国约三分之二的纳西族聚居在云南省丽江市玉龙纳西族自治县。纳西族在长期的生产生活过程中,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其中东巴文和纳西古乐堪称奇迹。本文对玉龙县纳西族的历史文化、语言文字等方面作了探讨。  相似文献   

13.
本文从文化人类学的观点出发,论述壮、瑶族文学“容异”与“变迁”的不同特点。论述中以两个民族创世纪神话、古歌及两个民族当代著名小说家为例证,并向《壮族文学史》及《瑶族文学史》的修订重版提两点建设性的意见。  相似文献   

14.
纳西族地区东巴文化体系中的东巴舞谱舞蹈是纳西先民在地理、人文因素的影响下产生的祭祀舞蹈,它是纳西族鲜明独特思维意识的产物。它以凝情待发的内气运行展现出沉静敦厚的外部动作特征,以体现纳西族对生命力的看护,实现脚踏实地的诗意栖息。  相似文献   

15.
苏尤格主编、1995年出版的蒙文版《蒙古族文学史》(当代)和特·赛音巴雅尔主编、1999年出版的汉文修订版《中国蒙古族当代文学史》是研究蒙古族当代文学的重要著作。两部文学史的编撰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体例严谨,内容丰富,材料充实,批评视角多样,体现了集体的智慧,广泛吸纳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少数民族文学研究的诸多成果。这两部文学史的编写特征体现出不同编者的撰写风格,反映出学界对蒙古族文学的认识以及蒙古族当代文学的历史发展规律。  相似文献   

16.
丽江壁画始创于明代并存留至今,它展现的是丽江纳西族木氏土司所崇奉的释道众神形象,而寓言性的附加意义则蕴藏于图像表层之下——白沙壁画是木氏土司集体性心理图式和王朝观的视觉呈现,是由图像符号讲述的神话,壁画的视觉形式之中寄寓了西南边疆政权的上层政治精英对国家、地方和族群的文化想象。身处汉藏夹缝之中的纳西族木氏历时数代经营宫室壁画,凭借图像来进行叙事,界定族群身份,并表述帝国、边疆、华夏夷狄的族群与空间格局。  相似文献   

17.
引入反映纳西族民居木结构榫卯连接的半刚性单元,建立了纳西族民居的三维有限元模型,对其进行了动力特性分析以及地震时程响应分析,得到了纳西族民居结构的自振周期、频率和位移、加速度时程曲线,进而得到振型与位移响应的关系,并对抗弯承载力及抗剪承载力进行了验算。结果表明,纳西族民居的木结构具有很好的抗震性能。  相似文献   

18.
笔者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田野调查法等方法研究纳西族传统体育,目的在于对濒临消失的纳西族传统体育做一些文字的记忆,同时挖掘其中一些可以通过创新并具有继续传承价值的东西.经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纳西族传统体育游戏整体濒临消失的局面;对纳西族少数民族传统体育缺少相关的文字资料记载;只有少数项目适应传统体育现代化进程得以继续...  相似文献   

19.
云南省丽江县是纳西族的聚居区,近年来随着旅游业的兴旺,纳西族的传统文化也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传统信仰正在发展成为文化产业,纳西族世代栖居的古城的价值已经超越了纳西族文化本身的价值,人们的生活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选择,人们在追求现代生活方式的同时,其实是不可能彻底摆脱过去生活的影响的。  相似文献   

20.
方国瑜先生是纳西历史文化研究的开拓者和奠基人.自1933年冬开始实地调查,到1979年《纳西族的渊源、迁徙与分布》的发表,在长达半个世纪的时间里,方先生在资料的搜集和整理、历史地理问题、纳西历史文化框架体系、民族史研究的理论、民族文献的运用、民族与文化之间的关系等方面都作出开创性贡献,为纳西历史文化的研究奠定基础.同时,方先生的上述贡献对研究中国民族史具有普遍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