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季曼-伯朝拉盆地是俄罗斯重要的含油气盆地之一,经历了前裂谷、裂谷、被动陆缘和前陆4期演化阶段,形成现今古被动边缘-前陆叠合的构造格局。盆地不同期次的构造演化及叠合效应控制着盆地的烃源岩、储层发育和分布,进而控制了油气分布规律。盆地的主要烃源岩和储盖组合多发育于中晚古生界,上泥盆统多马尼克组烃源岩是盆地的主力烃源岩;主力储层为中上泥盆统、石炭系-下二叠统的碳酸盐岩和碎屑岩,储层物性整体较好;圈闭类型多为岩性-构造型圈闭;盆地油气主要沿着早期裂谷的反转隆起分布。盆地勘探程度分布不均,其中东部前渊区以及海域勘探程度较低,油气地质综合分析表明,前渊地区是最有潜力的含气区,海域仍具有良好的勘探前景,是未来勘探的两个有利区带。  相似文献   

2.
阿拉尔高位于阿尔及利亚撒哈拉地台东部三叠盆地和西部古生界盆地的过渡带,是海外油气勘探的重要战略区。在区域构造-沉积演化分析的基础上,对阿拉尔高地区生储盖组合发育特征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阿拉尔高发育良好的生储盖组合,志留系热页岩是主力烃源岩,自下而上发育三套储盖组合,海西运动对储盖组合的分布具有重要控制作用。第一套寒武~奥陶系河流~滨浅海相砂岩储层厚度大,但由于缺少海西期的暴露风化、地表水的淋滤溶蚀,储层致密,物性差,尚无油气发现;第二套下泥盆统下临滨储层在海西期轻微剥蚀,分布比较广泛,砂岩薄,但物性好,已发现Reg Mouaded 1和Reg Mouaded Sud-est 1气藏;第三套上泥盆统~下石炭统障壁海岸相砂岩在海西期遭受强烈抬升剥蚀,仅在阿拉尔高西侧有部分残留,障壁沙坝和潮汐水道是主力储层;该研究结果为北非地区油气勘探开发提供了重要的地质依据。  相似文献   

3.
塔里木盆地巴楚地区小海子剖面是盆地石炭系出露最全最好的地区,对该剖面的研究将有助于解析该套地层.根据野外观察、室内分析,认为小海子剖面上泥盆统-石炭系主要为一套浅海相沉积体,下部主要发育浪控碎屑滨岸,中部为开阔台地、潟湖、局限台地等混积环境,上部为一套厚层的蒸发台地环境膏岩,顶部则呈现出混积的局限台地特征.结合盆地地层展布和构造演化,认为小海子剖面上泥盆系-上石炭统沉积自下而上可分为碎屑岩、混积、膏岩、混积四个演化阶段.  相似文献   

4.
滨里海盆地是哈萨克斯坦油气资源最为丰富、油气资源储量巨大的沉积盆地.本文以石油地质理论为指导,对滨里海盆地东部地区的构造演化特征及其油气成藏条件进行了深入分析,认为滨里海盆地东部地区的烃源岩条件较好,盐下层系是其油气生成的主要来源;储层发育良好,主力储层为石炭系的KT-Ⅰ层和KT-Ⅱ层;盖层条件较好,下二叠统盐岩层和下石炭统泥岩为主要区域盖层,其中下二叠统盐层对盐下油气藏起到了很好的封盖效果;圈闭发育,存在不整合面、断层和孔、洞、缝等油气运聚通道,组成复杂的油气疏导体系.  相似文献   

5.
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东克拉马斯山脉上泥盆统■到下石炭统Bragdon组上部含有近3km(构造厚度)的砂岩、泥板岩和砾岩,它们是沉积在一个“混杂的”海底扇环境的浊积岩。详细的沉积相和岩石学研究时盆地发育和物源区分析提供了新的资料,并有助于推新晚泥盆世-早石炭世岛弧的古地理和沉积背景。  相似文献   

6.
针对海外含油气盆地勘探程度较低、资料相对匮乏的问题,以呵呖高原盆地为例开展了成藏组合及油气资源潜力研究,研究中以构造沉积演化成藏的递进控制作用为核心,获得了以下认识。晚古生代新生代,盆地构造演化可划分为两期构造层序TS1和TS2;其中,TS1构造层序内主要充填浅海相滨岸、陆棚、碳酸盐岩台地沉积,TS2构造层序内主要充填陆相冲积扇、河流、湖泊沉积;沉积相控制下盆地内发育两套主要的生储盖组合,结合盆地的主要圈闭类型,进一步划分出已证实二叠系和远景三叠系两个一级成藏组合,4套二级成藏组合;在下一阶段的勘探中,纵向上应侧重于二叠系一级成藏组合的天然气勘探,平面上应重视以Phu Phan隆起为主的盆地中部及以Khorat次盆北部和Sakhon Nakhon次盆西部为主的盆地西部地区,前者发育二叠系一级成藏组合最有利油气勘探区,后者为三叠系一级成藏组合最有利油气勘探区。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阿姆河右岸中下侏罗统的岩石学、测井相与地震相特征进行分析,结合区域构造–沉积背景,对阿姆河
右岸中下侏罗统的沉积相进行了研究,认为该套地层主要为陆相碎屑岩沉积体系,在顶部相变为海陆过渡层系,共识
别出了三角洲前缘、滨湖、浅湖和潮下4 类沉积亚相以及12 类沉积微相。通过对沉积相纵向演化和平面分布特征的
分析,揭示出研究区在早中侏罗世经历了两次水进沉积演化过程,研究区的主体沉积环境为滨-浅湖亚相,三角洲前
缘亚相仅在早中侏罗世早期的B 区东部及A 区有小范围发育。这种湖泊-三角洲的滨岸沉积使研究区中下侏罗统不
仅发育有机质含量丰富且广泛分布的优质烃源岩层,也发育具有一定储集能力的油气储集层。  相似文献   

8.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沉积体系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现代沉积学和层序地层学理论 ,对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大量的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 ,研究区志留系可以划分成 2个沉积层序 ,又可分为 3个沉积体系 :(1)发育较高成分和结构成熟度的冲洗层理和前积序列的滨岸沉积体系 ;(2 )生物扰动构造发育的砂泥岩不等厚间互的滨外陆棚和斜坡沉积体系 ;(3)具平缓地势缺乏障壁岛的碎屑潮坪沉积体系。详细分析了这些沉积体系的岩性序列、沉积构造及粒度概率等沉积特征 ,建立了研究区碎屑海岸和碎屑潮坪沉积模式 ,确定了不同沉积相的平面分布规律。结果显示满加尔坳陷草 1井区为盆地的沉积中心。根据该区沉积相与生储盖层之间的关系 ,探明了塔北南斜坡滨岸砂岩和塔中北斜坡砂坪砂岩是今后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9.
塔里木盆地志留系沉积体系及分布特征   总被引:52,自引:1,他引:51  
根据现代沉积学和地层学理论,对塔里木盆地志留系大量的岩心、测井和地震资料进行了综合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志留系可划分成2个沉积层序,又可分为3个沉积体系:(1)发育较高成分和结构成熟度的冲洗层理和前积序列的滨岸沉积体系;(2)生物扰动构造发育的砂泥岩不等厚间互的滨外陆棚和斜坡沉积体系;(3)具平缓地势缺乏障壁岛的碎屑潮坪沉积体系。详细分析了这些沉积体系的岩性序列、沉积构造及粒度概率等沉积特征,建立了研究区碎屑海岸和碎屑潮坪沉积模式,确定了不同沉积相的平面分布规律。结果显示满加尔坳陷草1井区为盆地的沉积中心。根据该区积相与生储盖层之间的关系,探明了塔北南斜坡滨岸砂岩和塔中北斜坡砂坪砂岩是今后勘探的有利地区。  相似文献   

10.
对楚雄盆地地震资料进行解释,在盆地内发现了多条地腹深大断裂,被中生代红层所掩覆,这些隐伏基底断裂与盆缘、盆内控盆基底断裂,共同控制盆地层块分异的构造-沉积演化过程.发现了对中生代盆地沉积具有控制作用的地腹大型隐伏深大断裂——石羊断裂,认为该断裂是楚雄盆地晚三叠世早期滇中裂谷西支——程海—祥云地堑的东边界控制断裂,并重新认识了中生代楚雄盆地性质、形成机制及复杂的构造-沉积演化过程.认为晚三叠世楚雄盆地是经历裂陷-坳陷沉积过程的伸展盆地,建立了晚三叠世挤压构造背景下的裂陷作用与挤压-裂陷盆地模型,落实了云南驿组海相烃源岩分布范围,提出了新的海相目的层系有利勘探目标区.此外,发现了盆地东部寒武系沉积西边界,重新厘定了早寒武世高水位期沉积范围及页岩气勘探有利区域,重新认识了楚雄盆地有利油气保存单元分区,对下一步油气勘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阿尔及利亚韦德迈阿次盆地三叠系河流相沉积模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韦德迈阿次盆地是阿尔及利亚的主要产油区之一,主产层为三叠系Serie inf组,T1组和T2组,前人对其沉积相的划分存在一定分歧.作者根据钻井、测井及岩心资料,结合前人研究成果,认为该区Serie inf期为辫状河沉积,随后的Eruptive期陆相火山喷发影响了研究区的古地理面貌,在T1,T2和Argileux期转变为曲流河沉积,晚期的S4期为一套盐湖沉积.区域上广泛分布的Eruptive组火山岩和S4组盐湖相沉积分别为下伏河流相储集体提供了稳定的盖层条件.在深入细致的沉积微相分析基础上,分别建立了缓坡型辫状河与高弯度曲流河两种沉积相模式,其中Serie inf组具有Wallker提出的经典辫状河沉积模式,而T1和T2组的曲流河模式与现代密西西比河具有很强的类比性.此二模式对该盆地FTEB区块的储层预测有重要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The Williston Basin is a significant petroleum province, containing oil production zones that include the Middle Cambrian to Lower ()rdovician, Upper Ordovician, Middle Devonian, Upper Devonian and Mississippian and within the Jurassic and Cretaceous. The oils of the Williston Basin exhibit a wide range of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as “oil families“, although the geochemical signature of the Cambrian Deadwood Formation and Lower Ordovician Winnipeg reservoired oils does not match any “oil family“. Despite their close stratigraphic proximity, it is evident that the oils of the/rower Palaeozoic within the Williston Basin are distinct. This suggests the presence of a new “oil family“ within the Williston Basin. Diagnostic geochemical signatures occur in the gasoline range chromatograms, within saturate fraction gas chromatograms and biomarker fingerprints. However, some of the established criteria and cross-plots that are currently used to segregate oils into distinct genetic families within the basin do not always meet with success, particularly when applied to the Lower Palaeozoic oils of the Deadwood and Winnipeg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3.
The Williston Basin is a significant petroleum province, containing oil production zones that include the Middle Cambrian to Lower Ordovician, Upper Ordovician, Middle Devonian, Upper Devonian and Mississippian and within the Jurassic and Cretaceous. The oils of the Williston Basin exhibit a wide range of geo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defined as "oil families", although the geochemical signature of the Cambrian Deadwood Formation and Lower Ordovician Winnipeg reservoired oils does not match any "oil family". Despite their close stratigraphic proximity, it is evident that the oils of the Lower Palaeozoic within the Williston Basin are distinct. This suggests the presence of a new "oil family" within the Williston Basin. Diagnostic geochemical signatures occur in the gasoline range chromatograms, within saturate fraction gas chromatograms and biomarker fingerprints. However, some of the established criteria and cross-plots that are currently used to segregate oils into distinct genetic families within the basin do not always meet with success, particularly when applied to the Lower Palaeozoic oils of the Deadwood and Winnipeg Formation.  相似文献   

14.
在构造-沉积模式理论指导下,综合利用钻井岩心、测井和三维地震资料,探讨下刚果盆地下白垩统Albian阶碳酸盐岩沉积体系的地震沉积学特征及有利储层发育相带的空间展布和演化规律,为有利区块预测和勘探目标优选提供地质依据。结果表明:下刚果盆地A区块及邻区Albian阶可归纳出3种混积相和6种亚相及更多的微相类型;在建立混积相沉积模式的基础上,确定了滩体生长期次、方向和古地貌高,明确了A区块及邻区块重点层段滩体发育演化规律,精细恢复了SQ2和SQ3层序沉积演化史,识别出各层序内部演化特征和有利储层发育相带分布规律。提出了井震一体化多尺度融合研究思路,系统建立了下刚果盆地Albian阶三维沉积动态演化模式,论证了"台沟控带、台缘控滩、滩控储层"的优势相带和储层发育机理。  相似文献   

15.
中非地区B盆地下白垩统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分析中非地区B盆地下白垩统沉积环境、储层特征及其控制因素。方法利用沉积学、储层地质学理论及分析技术。结果B盆地中下白垩统碎屑岩储层大多形成在河流—三角洲、近岸水下扇等沉积环境中。碎屑岩储层岩性主要为中、细砂岩,不同地区、不同类型储层物性存在较大差异;物性最好的储层为河道、(扇)三角洲前缘水下分流河道及河口坝砂体。结论储层物性主要受压实作用、碳酸盐溶解与胶结作用及沉积环境四大因素控制,其中压实、溶蚀作用及胶结作用是主要控制因素,而沉积环境对物性的影响主要表现在控制原生孔隙的发育程度,并进一步控制溶蚀、胶结等成岩作用。  相似文献   

16.
本文主要论述西藏日土县以北拉竹龙-双陷大坂地区,新发现比较完整的中、晚泥盆世和早石炭世地层。根据化石和岩性特征,把该区中、上泥盆统划分为中泥盆统的三岔口组、万泉河组,上泥盆统的邦达组、拉竹龙组;下石炭统划分为月牙湖组、双陷大坂组。上述各组除拉竹龙组外,均为新建组名。三岔口组、万泉河组、邦达错组和拉竹龙组的层位,分别与应堂阶、东岗岭阶、余田桥阶和锡矿山阶相当,而月牙湖组和双陷大坂组的层位,则分别与岩关阶和大塘阶相当。  相似文献   

17.
针对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缘洪古勒楞组下段是否存在弗拉-法门阶界线的问题,对比研究布龙果尔剖面该段地层以及湖南中部锡矿山剖面上泥盆统法门阶中下部碳酸盐岩的碳同位素特征,并结合已有的生物地层学证据,重新讨论洪古勒楞组下段的时代。结果表明,布龙果尔剖面洪古勒楞组下段碳同位素的变化趋势与国内外诸多典型剖面弗拉-法门期之交的δ~(13)C偏移明显不同:未见到显著正偏移;布龙果尔剖面δ~(13)C在0~1‰范围内变化,小于国际上目前已知的弗拉-法门期之交δ~(13)C正偏移的幅度(2‰~3‰)。布龙果尔剖面洪古勒楞组下段可能不存在弗拉期地层,甚至可能缺失法门阶底部(牙形石Pa.triangularis带)。法门早中期,布龙果尔剖面碳同位素曲线可与湖南锡矿山剖面同时期地层进行较好的对比,分为3个阶段:2个完整的正偏—负偏旋回以及之上的小幅正偏。主量元素特征表明,布龙果尔剖面第3-1层的下半部受陆源物质影响较大,推测可能与区域构造活动变强烈有关。  相似文献   

18.
四川灌县九甸坪剖面横切龙门山的懒板凳飞来峰。文章根据岩石特征、古生物特征对该剖面进行了岩石地层单位的划分,从中识别出下泥盆统甘溪组、上泥盆统茅坝组及下石炭统总长沟组,并与邻区相应地层进行了对比。  相似文献   

19.
羌塘盆地构造单元划分及含油气远景评价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对14条近4000km的大地电磁测探资料进行了一维及二维连续介质反演,根据反演结果及地面地质资料解释确定了侏罗系、上三叠统底界面海拨高度图以及前泥盆系顶界面海拔高度图,并根据以上研究结果以及地质资料对羌塘盆地进行了构造单元划分以及含油气远景评价。  相似文献   

20.
通过天然气组分统计分析,结合区域构造演化、烃源岩成熟度历史、典型气藏解剖分析,确定考克潘索尔坳陷氮气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主控因素,包括有机质热演化程度、天然气运聚过程、基岩地层的高放射性等。研究表明:天然气组分中氮气含量在垂向上表现为下石炭统低、上泥盆统较高、二叠系最高的分布特点;泥盆系烃源岩大部分已经处于过成熟阶段,因此生成了富氮的天然气,在埋深较大的圈闭中,勘探的经济风险增加;二叠系气藏为典型的下生上储,靠断裂沟通下部烃源岩,天然气的高含氮也与高成熟天然气的垂向运聚密切相关,其总体勘探潜力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