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BP网络在防空导弹采购费用研究中的应用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首先介绍了费用估算的常用方法和人工神经网络的基本概念、原理 ,然后提出了一种基于BP(BackPropagation)神经网络的防空导弹采购费估算模型 ,并对典型的防空导弹采购费进行了估算。结果表明 ,该方法是有效的、可行的。  相似文献   

2.
用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法估算反舰导弹研制费用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运用BP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法对反舰导弹研制费用进行估算。首先利用回归分析法建立三元线性回归模型对导弹研制费用进行估算,然后利用3层前馈型BP神经网络对导弹研制费用进行估算,最后利用人工神经网络中的BP网络对所得结果进行组合预测。计算实例表明,使用该组合预测方法所得的预测结果比单使用神经网络或回归分析方法所得结果的总体误差要小,因而该方法是可行而有效的。  相似文献   

3.
神经网络的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研制费用研究   总被引:6,自引:1,他引:5  
对应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解决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研制费用问题进行了探讨,论述了人工神经网络原理,对武器系统的品质因素应用效能函数进行了处理,给出了研制费用的神经网络估算方法。  相似文献   

4.
用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法估算反舰导弹研制费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运用BP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法对反舰导弹研制费用进行估算。首先分别利用神经网络和回归分析方法对导弹研制费用进行估算 ,然后利用BP网络对所得结果进行组合预测。计算实例表明 ,使用BP神经网络组合预测方法所得的预测结果比单一使用神经网络或回归分析方法所得结果总体误差要小 ,因而该方法是可行的、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运用MDO进行远程防空导弹总体方案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远距离空气动力飞行器的威胁 ,强调了远程防空导弹在防空体系的地位 ,讨论了远程防空导弹作战使命及主要技术途径的实现思想。运用防空导弹研制中继承性和创造性 ,给出了有创新意义下的远程防空导弹总体设计方案。将多学科设计优化技术引入到远程防空导弹总体设计 ,讨论了多学科设计优化的具体算法即基于响应面的协作优化设计算法。结合远程防空导弹的特点运用多学科设计优化方法进行了远程防空导弹总体设计并给出了优化设计结果。  相似文献   

6.
本文应用灰色系统理论中关联度分析和模糊数学中隶属函数方法,对当前外军装备的九种主要低空近程野战防空导弹武器系统机动性进行分析、评判。其结果对野战防空导弹的论证、研制和使用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7.
网络化防空导弹体系生存能力的评估与权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现代防空导弹网络化作战特点,基于网络化防空导弹体系的概念与内涵,研究并分析了其生存能力的影响因素及相关计算公式,提出了一种评估网络化防空导弹体系生存能力的综合方法。考虑到网络化防空导弹体系生存能力的提高必须以费用为代价,提出了一种网络化防空导弹体系生存能力/作战费用综合权衡方法。通过仿真计算,分析了影响生存能力的主要因素,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研究成果对网络化防空导弹体系生存能力的设计与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高文坤  殷志宏  张克  陈梦云 《系统仿真学报》2008,20(4):1041-1044,1048
设计了防空导弹气动参数估计步骤,并提出气动参数估计合理的判别准则,研究了气动参数估计所需要的必要参数;结合工程设计方法,提出了一种基于反设计的防空导弹气动参数估计方法。主要研究了防空导弹法向力系数、阻力系数、质心、转动惯量、压力中心、阻尼力矩系数等关键参数的估算方法,实现对典型防空导弹气动力和气动力矩的估算;并以PAC-2导弹为例进行仿真,仿真结果检验了本文提供的防空导弹气动参数估计方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9.
以防空导弹抗击巡航导弹为背景,根据防空导弹控制系统原理、防空导弹飞行动力学和运动学特性、防空导弹总体设计参数,建立了防空导弹武器系统的闭环数学模型,并选择相应的满足精度的算法,研究开发了便于演示和操作的防空导弹飞行弹道仿真平台。根据仿真平台计算输出的数据判断该防空导弹是否成功拦截了目标,通过对多组数据的比较研究得出一定条件下的发射区和最佳发射斜距,并对各种环境因素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10.
针对现代防空导弹网络化作战特点,基于网络化防空导弹体系的结构及作战流程,提出了网络化防空导弹体系生存能力的概念与内涵,研究并分析了其生存能力的影响因素及相关计算公式,提出了一种评估网络化防空导弹体系生存能力的综合模型。仿真结果表明,增加节点数目、增大链路连通概率以及节点的有效性都可有效提高网络化防空导弹体系的生存能力。研究成果对网络化防空导弹体系生存能力的设计与提高具有积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针对防空导弹混编群中多型防空导弹武器间的协同效能评估问题,给出了协同效能评估的指标体系.基于经典数据包络分析(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DEA)模型,构建了评估多型武器间相对协同效能的交叉模糊DEA模型.通过协同效能计算公式算得混编群的协同效能,解决了不确定条件下混编群协同效能的定量化评估问题.案例验证了模型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12.
远程防空导弹的弹道设计是导弹总体设计的关键。针对远程防空导弹拦截的目标远离发射点的特点,讨论了远程防空导弹作战使命及主要技术途径的实现方案,即双脉冲固体火箭发动机和双高抛弹道结合的优化弹道。对当前中远程防空导弹中使用的弹道实现技术与所给出的方案弹道进行了仿真对比,结果验证了该方案在降低导弹发射质量和提高导弹性能方面的先进性。  相似文献   

13.
导弹成本预测模型及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熟练曲线原理及多元数据诊断原理对导弹成本数据进行分析与诊断,获得了建立参数模型所需的合理数据,并以此建立了导弹成本预测模型,通过对导弹成本预测模型敏感性分析,确定了影响导弹成本的主要因素.  相似文献   

14.
本文研究采用遗传算法求解线性多变量系统在输出反馈作用下的特征结构配置及其在导弹控制系统中的应用问题。遗传算法是一种基于自然选择和群体遗传学机理的参数搜索方法。采用遗传算法求解特征结构配置问题,具有适用广泛和计算稳定等特性。对导弹控制系统的仿真结果表明,这种方法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5.
鉴于传统的设计基于摄动理论和系数冻结法,将控制回路分成角稳定、质心稳定回路,存在工作量大、结果不是最优且有一定的盲目性等缺陷,为此,引入改进的自适应遗传算法,实现了基于性能分析的自动化优化设计整个导弹控制回路参数的目的。所用的遗传算子包括:多参数级联编码方法;选择操作采用比例算子与精英保存策略相结合,交叉和变异概率均采用自适应策略;适应度函数的构造则综合了误差和误差的变化量。仿真结果表明,自适应遗传优化用于自动化设计导弹控制系统是有效的。  相似文献   

16.
有效估计反巡航导弹武器系统命中概率是确定反巡航导弹武器系统弹药消耗的基础, 反巡航导弹试验成本高, 导致数据不足, 给估计反巡航导弹武器系统的命中概率带来困难。本文以防空试验中靶面落点服从二维联合正态分布的现象为切入点, 结合巡航导弹等效矩形域的特点, 提出了基于正态-逆伽马分布的反巡航导弹武器系统命中概率估计方法。选取正态分布和逆伽马分布作为反巡航导弹武器系统命中概率特征参数的先验分布, 并通过贝叶斯分析方法得到相应的后验分布函数。采用参数估计得到先验分布中的超参数, 确定命中概率的最大后验估值, 示例表明了方法的可操作性, 具有广阔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7.
针对体系作战中多弹种协同完成多类型作战任务的需求, 建立了以导弹装备体系效能为引导的弹种优化设计结构框架, 以综合考虑任务、成本和风险影响因素的装备体系效能最优为目标, 构建了指派模型, 并给出了该模型的约束条件。针对该优化问题的可行解空间较大、计算时间较长的特点, 设计了基于作战环的模型快速求解方法, 以加快设计过程。算例分析结果表明: 该指派模型能够实现导弹装备体系中最优弹种设计方案的求解, 同时引入作战环可以极大地缩小可行域, 从而显著提高设计计算效率。  相似文献   

18.
基于高分辨距离像的目标姿态角估计算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标的姿态角是目标运动状态的一个重要参数,在目标监控、目标跟踪、目标识别、导弹制导律设计等多个领域都有着很广泛的应用。不同于传统的利用图像传感器得到光学图像估计目标姿态角的方法,针对有翼导弹等弹体目标跟踪应用中的姿态角估计问题,利用高分辨雷达得到的距离像,给出了姿态角估计的流程,提出了基于距离像匹配及运动状态滤波辅助的估计算法,并针对一个导弹末端机动场景实现了姿态角的连续跟踪,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姿态角估计算法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9.
一种改进的导弹费用估算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了一阶Sugeno自适应神经 -模糊推理系统 ,以美国陆军 2 2种导弹费用 -性能参数作为原始样本 ,建立费用估算模型 ,找到了对导弹费用影响最大的性能参数。利用灰色GM(0 ,N)模型 ,在导弹总重 -速度空间的贫信息区域插值生成附加训练样本 ,生成了导弹费用预测模型。该模型与线性回归模型相比 ,大幅度地提高了预测精度 ,较好地反映了费用变化趋势 ,网络检测误差小 ,具有较强的推广能力。灰色模型与自适应神经 -模糊推理系统相结合 ,较好地解决了小样本情况下非线性函数的建模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