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传统、国家尊严与年轻人的未来——2011年12月26日,尼泊尔制宪会议一致同意中止外国从尼泊尔招募廓尔喀士兵,因为这项传统有损新生共和国的主权与独立。2012年3月9日,尼泊尔总理办公室指示外交部及相关部门执行制宪会议的建议。一项延续了近200年的传统有可能就此走向终结。  相似文献   

2.
小解答(一)英军中的廓尔喀兵是怎么回事?读者来信问,在马岛作战的英军中有廓尔喀兵,这是怎么回事。“廓尔喀”原是尼泊尔王国境内一个村的名字,以这个村为发祥地的廓尔喀王朝于十八世纪强盛起来而统治了尼泊尔。近世“廓尔喀人”指住在尼泊尔中南部和西部的居民,地处喜马拉雅山南麓与印度大平原之间的山区。他们大多在海  相似文献   

3.
《世界知识》2008,(11):8-9
尼泊尔制宪会议定于5月28日召开会议,宣布正式结束尼泊尔240年的君主制,建立共和国,5月28日定为该国的“共和日”。制宪会议第一大党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高级官员称,他们希望国王贾南德拉在5月28日之前自动退住。但贾南德拉通过使者表示,自己不愿意退位,  相似文献   

4.
俞天颖 《世界知识》2008,(12):45-45
5月28日,南亚山国尼泊尔首都加德满都歌舞载道。尼泊尔制宪会议的第一次全体会议,几经推迟之后,将在晚上9点正式开始。迫不及待的人们早就开始了狂欢。  相似文献   

5.
廓尔喀第三次入侵我国西藏之事发生在1855-1856年,最终签订了西藏、廓尔喀条约。通过这一不平等条约,廓尔喀取得在我国西藏的治外法权和特殊免税权等各种特权,严重损害了中国的国家主权。而且该约在西藏执行近百年(1856-1956),在中、尼两国于1956年签订新的条约后才被废除,可谓影响深远。但国内学者的已有研究仍未引起学界足够的重视。文章参考前贤的研究,并利用尼泊尔学者的研究成果,对这一事件的背景、原因、过程及其最终结果进行了梳理,并讨论了英国在其中的角色。  相似文献   

6.
5月21日,尼泊尔外交部照会各国驻尼使馆称,尼议会5月18日宣布尼政府的正式名称不再使用“尼泊尔国王陛下政府”,更名为“尼泊尔政府”。尼泊尔,一个位于喜马拉雅山南麓面积不大的高山王国,本应是秀丽风景中透着静谧祥和的国度。然而,近来这个小小的山国却甚为喧闹,5月18日,更是上演了一幕现代版的“光荣革命”。这天,尼泊尔议会通过了一项影响久远的决议:解除贾南德拉国王拥有的一切特权。国王特权全被收这个关于处置国王特权问题的议案,是由五度出任尼首相的柯伊拉腊提出的,并很快在议会获得了通过。该决议宣布,取消国王“军队最高总司令”…  相似文献   

7.
2013年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在以“记忆”反映社会变化的传统博物馆定位基础上,突出强调了博物馆的“创新”因素与“社会变化”之间的关系,要求博物馆深入思考如何创新才能最大化实现其服务社会发展的价值.与此相映照的是,近年来随着新技术尤其是信息技术向各行业广泛渗透,一些博物馆开始尝试融合新媒体来传播与展示博物馆文化,在一定程度上引发了“变革效应”,博物馆长期固守的价值理念、展陈方式、运行模式因此面临新技术浪潮的挑战.该文试从博物馆服务社会发展的传统途径及其局限以及借助新媒体形成文化影响力等方面,研究博物馆如何通过新技术手段对未来社会发展产生深刻的影响,从而实现博物馆的最大价值.  相似文献   

8.
尼泊尔     
土地和人民尼泊尔和我国有久远的传统友谊。在唐代的史籍中称尼泊尔做“尼波罗”或“泥婆邏”,在明代叫“尼八刺”,在清代叫“廓尔喀”。它位置在中国和印度之间,国土的形状略近长方,面积十四万五千平方公里,和我国的安徽省差不多大。尼泊尔北边隔着喜马拉雅山紧挨着我国的西藏地方,其余三边都和印度连接,地势北高南低,境内有七千公尺以上的高峰二十多个,愈南愈低,最南化入那浩浩无垠的恒河大平原。这样,就在平均不足二百公里的縱深地带应有尽有地占用了一张等高分层地图上从纯白到深绿的各种颜色,起伏当然大极了。交通十分困难,从东部到西部要绕道印度或我国的西藏走,是常有的  相似文献   

9.
2008年9月2日,由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暨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和日本国立民族博物馆共同主办的“中国边境民族的迁徙、交流和文化动态”中日国际学术研讨会在云南大学伍马瑶人类学博物馆正式举行。来自日本京都等国际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广西民族大学、新疆石河子大学、云南大学、云南省社科院的专家、学者参加了开幕式。开幕式由云南大学民族研究院的尹绍亭教授主持。日本国立民族博物馆先端人类科学研究部蟓田诚之教授首先在开幕式上致辞,  相似文献   

10.
殡葬博物馆奥地利首都维也纳有一座独一无二的殡葬博物馆。这座博物馆收集有欧洲各个国家和民族丧葬的仪式及火葬场的设施,还有用于葬礼的《圣经》等仿制品。参观了这个博物馆,能使人们了解到欧洲各国的丧葬习俗。此外,展品中有一种可以报告假死病人的“救命铃”。铃的一端系在死者手上,当铃声一响,殡葬馆的工作人员就马上过来察看“死尸”是否复活。这种“救命铃”曾救过不少“死人”。  相似文献   

11.
为何废除印度教为国教尼泊尔曾是世界上惟一的一个以印度教立国的君主制国家。但2006年5月18日尼泊尔议会通过决议,宣布尼泊尔为“世俗国家”,废除印度教为国教。自此,1768年入主加德满都河谷、统一尼泊尔的沙阿王朝所确立的印度教国家不复存在。议会同时还剥夺了国王的大部分权力:国王不再是军队的统帅,取消军队的“皇家”称谓,由议会委派军队首领。8月5日土地管理大臣称,政府计划没收国王及王室成员的土地,分给贫民,逐渐使他们达到与普通公民一样的生活待遇。七党联合政府与尼泊尔反政府武装11月21日签署了一项和平协议,结束了尼泊尔国内…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洋务运动博物馆”东立面形象的反思 ,讨论了建筑形态设计中隐喻手法的运用 ;就此引申 ,探讨传统问题 ,指出正确理解传统与创新的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13.
 2014年4月18日,美国亚利桑那州立大学生命科学学院Ben A. Minteer等在Science 上发文称,传统的标本采集也许会对一些物种产生影响,可能会带来灭绝风险。他们建议用其他方式来替代,包括高分辨率的摄影、录音和非伤害性抽样方法。但加州科学院动物学家LuizRocha并不赞同这一观点,他联合多所大学和博物馆的100多位科学家,5月23日在Science 上发表来信,为标本采集辩护,指出标本采集是科研必不可少的工具。他们认为地球上估计有86%的物种还不为人所知,而如果没有标本,就不能获得保护这个物种所需的数据。除此之外,美国丹佛自然博物馆Frank-T. Krell和纽约大学的Quentin D. Wheeler两位科学家在Science 同期发文也表示并不赞同Mintter的观点。一场关于采集科研标本的争论就此展开。  相似文献   

14.
<正>2022年12月26日,尼泊尔共产党(毛主义中心)主席普拉昌达宣誓就任尼泊尔新任总理,这也是他第三次担任尼泊尔总理。此前的1 1月2 0日,尼泊尔举行了五年一次的联邦议会众议院选举,这是尼泊尔在2015年颁布新宪法后举行的第二次大选,本有望继续连任总理的大会党主席德乌帕意外失算,而曾经“同室操戈”的尼共(联合马列)和尼共(毛主义中心)则再度联手组建新的执政联盟。  相似文献   

15.
封面学者中部,一个在人类学民族学界备受瞩目的学术团队正在崛起!这个团队的领军人物正是中南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院长、民族学博物馆馆长、南方少数民族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导师———许宪隆教授。许宪隆教授于1964年11月24日生于安徽寿县,回族。1986年毕业于中南民族  相似文献   

16.
陈倩文 《世界知识》2020,(24):58-59
2020年10月26日,智利举行了一项影响深远的公民投票。公投决定了两件大事:第一,智利是否需要新宪法;第二,如果需要,应该由什么样的机构来起草。结果显示,78%的选民赞成制定新宪法,79%的选民赞成通过“制宪会议”形式来制定新宪法。  相似文献   

17.
"生态博物馆"一词1971年诞生于法国,数年后法国开始了生态博物馆时代。至今生态博物馆逐渐遍布世界五大洲多个国家,上世纪90年代引进到我国。中国式生态博物馆是一种不同于传统博物馆,全新的民族文化保护和传承的机制和方式,推进生态博物馆健康、持久、良性发展,应在政策、管理、资金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相似文献   

18.
1日柬埔寨制宪会议批准成立临时民族政府,并通过了新政府施政纲领。奉辛比克党领导人诺罗敦·拉那烈和人民党领导人洪森共同担任临时民族政府的联合主席和国家军队联合总司令,2日临时民族政府成员宣誓就职。第10轮中东和谈结束,由于阿以双方坚持各自的立场,和谈无进展。 2日德国联邦议院通过决议,同意向索马里派兵。南非多觉制宪谈判会议正式批准1994年4月27日举行南非有史以来的首次全民大选。  相似文献   

19.
为了更好地传承民族文化,广西民族博物馆着力于“文化记忆”工作,即培养影像纪录的专业人员、推动乡村影像活动、与高校实行长期合作,以及拓展纪录片的传播平台,这些举措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也为博物馆如何传承民族文化提供了有益的参考.  相似文献   

20.
人们说博物馆是唯一负责记录社会进步的机构,是精神产品的“超级市场”,是普及科学文化的“百科全书”,是人类文明的金字塔。1999年的金秋十月,我在杭州召开的中国科协首届年会上认识了一位一生热爱博物馆,并为博物馆的建设发展做出了很大贡献的人,他就是全国人大常委、杭州大学教授毛昭晰先生。十年可树木百年才树人在漫长的人生旅途中,童年不过是很短的一个阶段。然而,在这个阶段所受到的良好教育常常使一个人受益终生;而在这个阶段所表现出来的,对外部世界和周围环境的兴趣和爱好,也往往成为一个人穷其一生的追求与探索。毛昭晰的“博物馆情结”正是始于他纯真的童年。当毛昭晰还是一个四五岁的孩子时,他在浙江大学当教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