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美国总统特朗普11月3日开启了对日本、韩国、中国、越南、菲律宾的访问,这是他就任总统以来的首次亚洲之行,备受外界关注。观察家们期待的是,他如何在首次亚洲之行中阐明本届白宫的亚洲战略。5月初,美国五角大楼就曾透露,美国政府将支持一项在5年内向亚太地区投入近80亿美元的"亚太稳定计划"(Asia-Pacific Stability Initiative)。显然,奥巴马总统的"重返亚太"和"亚太再平衡"战略肯定会被特朗普抛弃,  相似文献   

2.
张兴兴 《世界博览》2014,(11):40-43
正巨人在苏醒5月的20日,俄罗斯普京总统到上海出席亚信峰会,随即中国与俄罗斯签订了30年天然气大单。5月24日,普京总统在圣彼得堡会见前来出席第18届圣彼得堡国际经济论坛的世界主要通讯社领导人时说,俄中两国关系进入了新阶段,两国将在多个领域加强全面合作。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统和总理的十多年来,俄罗斯的经济走出了叶利钦时代的困境,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俄罗斯跻身金砖四国行列,成为世界第5大经济体,本文试图对普京总统执政时期的经济发展策略做简要分析。  相似文献   

3.
<正>12月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赴印度出席两国第21届年度峰会,俄印首届国防部长与外交部长"2+2"对话会也在同日召开。这是新冠疫情暴发以来,普京第一次正式进行国事外访,也是其继2021年6月与美国总统拜登在日内瓦会晤以来的第二次外访。普京称印度是"大国"和"久经考验的朋友",印度总理莫迪则称"俄印关系是(大变局时代)众多变量中的常量"。  相似文献   

4.
李建民 《世界知识》2014,(19):13-13
<正>2014年9月11日,在上合组织即将举行第14次元首峰会的前一天,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俄罗斯总统普京、蒙古国总统额勒贝格道尔吉在塔吉克斯坦首都杜尚别举行了中俄蒙三国元首首次会晤。而在刚刚过去的不到一个月时间里,习近平、普京曾先后对蒙古国进行国事访问和工作访问。中俄蒙如此密集的高层接触前所未见,引起了国际媒体的高度关注。蒙古国地缘位置特殊。在大国战略关系中,蒙古国起着砝码作用,能使亚太战略结构的天平  相似文献   

5.
正张弘:2019年12月9日,北约伦敦峰会结束后仅一天,法国总统马克龙、德国总理默克尔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在法国巴黎举行了"诺曼底四国"领导人会晤(2014年6月,在法国举行的诺曼底登陆70周年纪念活动期间,俄德法乌四国领导人就乌克兰局势进行磋商,开启"诺曼底模式")。两场峰会看似相互独立,却隐含着特殊的逻辑关系。  相似文献   

6.
每年一度看腻了"八国峰会"那几张"老脸",今年可能会精神一振:5月18日出现在戴维营的至少有一半是"新人"——野田替换了菅直人,老贝变成了蒙蒂,当然还有热气腾腾新出炉的法国总统奥朗德。而梅德韦杰夫换了个身份继续  相似文献   

7.
略论“东盟”在亚太战略中的地位及作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论述80年代末以来,随东西方关系的缓和、苏联的解体、冷战的结束,东南亚形势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中美日等大国都调整了其亚太战略。东盟也及时调整发展战略,90年代开始经济蓬勃发展,相互间的合作日益加强,已由原来的一个松散的政治合作组织发展成为东南亚地区唯一的在政治、经济和安全三方面全面合作的强大联盟,成为亚太地区事务中不可忽视的一极,在亚太以至世界政治和经济格局中的战略地位日显重要。中国应站在亚太战略的高度上,重视和争取这支不可忽视的力量,加强与东南亚各国的交流与合作,争取和平稳定的周边环境,把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新的世纪  相似文献   

8.
周鑫宇 《世界知识》2014,(23):75-75
<正>习近平在2014年亚太经合组织工商领导人峰会上提出要实现"亚太梦",引发世界关注。很多人认为"亚太梦"是"中国梦"的延伸与升华。但更准确地说,亚太梦和中国梦互为前提,融成一体。亚太地区繁荣与和平的未来,自然包括中国实现发展和复兴;而中国复兴的梦想之中,同样包括要以中国之智与力,推动亚太地区的富与强。不能对地区和世界的发展做出贡献,中国就谈不上真正意义上的伟大复兴。因此,中  相似文献   

9.
正7月1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与美国总统特朗普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了两人间的首次正式会晤,这也是双方继去年二十国集团德国汉堡峰会期间非正式会晤、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越南岘港非正式会议期间"偶遇"后的再度会面。这次会晤究竟成果如何?会否触发两国关系的更深  相似文献   

10.
正美国总统特朗普与俄罗斯总统普京的会晤将于7月16日在芬兰首都赫尔辛基举行。这并非两位领导人首次碰面。2017年,特朗普和普京分别有过两次会晤,但都不是专门为对方而来,而是发生在两次多边场合的"会中会"。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赫尔辛基的这次会晤将是特朗普和普京专门为彼此准备的峰会。两国对这次会晤都高度重视、蓄势已久。今年3月,特朗普致电祝贺普京连任总统时就向其发  相似文献   

11.
正自2011年11月正式提出以来,美国"亚太再平衡"战略对中国的周边外交和安全环境产生了至关重要的影响。这一战略的提出标志着亚太地区成为奥巴马政府对外战略的重心,而东南亚则可以说是这一战略的重中之重。这个战略的实施效果受诸多因素的影响,但其中最为重要的是亚太国家特别是东南亚国家对这一战略的认可程度。尽管东南亚各个国家对其认知和态度并不一致,但整体而言,它们的态度存在着"大陆国家"与"海洋国家"之间的大致分野;几乎所有  相似文献   

12.
<正>2019年2月11日,普京的总统助理弗拉季斯拉夫·苏尔科夫在俄罗斯《独立报》发表重量级文章《普京的长远国家》。一石激起千层浪。人们甚至对于文章标题的翻译都产生了不同解读。"ДолгоегосударствоПутина",有的媒体翻译为"长久国家",有的学者翻译为"长效国家"。笔者认为,苏尔科夫着眼于俄罗斯国家发展战略的长远利益,翻译为"普京的长远国家"似乎更合适:既贴合苏尔科夫倡导普京理念和制度适合俄罗斯未来发展的本意(长效国家),又暗含"没有普京的普京"还会延续很长时间(长久国家)。那么,为什么这篇文章会引发这么大的关注?又该如何看待这篇文章呢?  相似文献   

13.
借伊破局     
2012年1月5日,美国总统奥巴马公布美国新军事战略,清晰地勾勒出美国"战略东移"的路线图。作为美国在亚太标定的战略竞争对手,中国已明显感受到美国在周边施加的战略压力。如何应对?以迂为直应是理性选择,而"借伊破局"则是中国迂回应对中绝对不容忽视的一条路径。伊朗与中国同为美国地缘战略关注重点,而伊朗问题与中国亦有着重  相似文献   

14.
史建斌 《世界知识》2023,(11):26-27
2023年4月26日,美国总统拜登与到访的韩国总统尹锡悦共同发布《华盛顿宣言》,宣布了一系列旨在通过增加延伸威慑可视性以增强延伸威慑可信性的措施,其中包括成立“核磋商小组”、规划韩国的常规支援任务并开展联合演练、增强美国战略资产在朝鲜半岛的“可视化”,等等。这些措施将推进美韩走向北约模式的“核共享安排”,推动美国“亚太北约化”的打造,加剧地区紧张局势。  相似文献   

15.
卢昊 《世界知识》2022,(4):23-25
<正>岸田政权上台后,日本在既定对外战略路线上发起新一轮"外交攻势",重点在战略协调、防务合作层面强化"印太战略",力图使其迅速转化为新政权的"外交业绩"。巩固美日印澳四边机制岸田就任后,将推动对美外交特别是访美会见拜登作为"当务之急"。但在疫情严重的形势下,直到2022年1月21日岸田才得以与拜登进行视频会谈。日本外务省官员称会谈气氛"相当积极"。  相似文献   

16.
<正>法国新任总统马克龙5月29日在巴黎凡尔赛宫会见应邀访法的俄罗斯总统普京。马克龙表示,与普京的谈话"极其坦诚"。会晤时,马克龙强调化学武器使用是法国对叙立场的"红线",叙政府如果触碰这一"红线",法方会"立即回应"。至于乌克兰,法国不会向俄罗斯作出"一丁点儿让步",法国、  相似文献   

17.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17,(10):8-8
默克尔访问俄罗斯德国总理默克尔5月2日访问俄罗斯,并在索契与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会谈。这次会谈是普京与默克尔自2015年来首次在俄罗斯举行会谈,此次会谈意在为7月的二十国集团汉堡峰会作准备。德国政府发言人塞伯特在默克尔出发前表示,德国政府的目标是尽可能通过"建设性的解决方案"以促进与俄罗斯的合作。  相似文献   

18.
2019年10月普京旋风式访问沙特、阿联酋两个中东国家,受到帝王般的款待,16匹漂亮的阿伯拉宝马护卫着总统车队,真是风光无限。而与此同时,美国军队仓皇撤出叙利亚北部,俄罗斯军队迅速补位,特朗普因此被国内反对者批得灰头土脸。在中东,美国的"战略收缩"和俄罗斯的"战略跃进"是客观事实,但在可预见的将来.  相似文献   

19.
正6月5日,意大利新总理朱塞佩·孔特发表施政演说时表示,将推动欧盟重新审视并改变对俄政策,帮助西方改善与俄罗斯的关系,包括结束对俄制裁。无独有偶,5日适逢俄罗斯总统普京访问奥地利,这也是普京在3月成功连任总统后的首次出访,俄奥两国领导人关于欧盟应取消对俄制裁问题上的表态耐人寻味。意大利新政府是由两个民粹主义政党联合组建而成的,奥地利政府有民粹主义政党参政。在6月欧盟将举行夏季峰会、7  相似文献   

20.
董春岭 《世界知识》2014,(12):28-29
<正>奥巴马上任以来,在外交上的最大变化就是推动了"亚太再平衡"战略。美国一直强调"再平衡"出于多重目的,并非针对中国,竭力"美化"外交调整的战略动机,模糊其中遏制中国的意味。事实上果真如此吗?近期奥巴马的亚太之旅、美国挑唆越南反华、哈格尔在"香格里拉对话会"上的发言已经彻底撕下了美国"再平衡"战略的面具,美国在华形象也一落千丈。目光狭隘的美国不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