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12,(17):8-9
钓鱼岛问题继续升温中华保钓协会8月12日会议计划,由来自大陆、台湾和香港保钓人士在钓鱼岛外海会合,再一同去钓鱼岛宣示主权。随后,大陆保钓人士遇到天气阻碍,台湾保钓人士因所租渔船拒绝出海而取消行动,但香港保钓人士声称依旧"士气高昂",决心独自奔赴钓鱼岛。2012年8月15日下午4时20分左右,香港保钓船启丰二号成功抵达钓鱼岛,搁浅在岸边,船上保钓人士陆续下水,涉海登上钓鱼岛宣示主权。当时日本海上保安厅舰艇一度与保钓船碰撞,又向驾驶室射水炮,船员则掷硬物反击。"启丰二号"于钓鱼岛搁浅后,日本海上保安厅人员带盾牌及警棍登船,监视船上人员活动。日方船只先后多次撞向保钓船头,"启丰二号"船身受损,围栏被撞至歪曲。日方派出数十人在岛上戒备,  相似文献   

2.
徐青 《世界知识》2012,(16):20-22
就在今年7月保钓运动再次掀起高潮的时候,7月19日,台湾媒体报道了有关台湾民众是否支持两岸在钓鱼岛主权争议上携手合作的民调结果:受访台湾民众"半数支持两岸合作保钓"。对此,台湾"行政院大陆委员会"发言人重申,钓鱼岛是"中华民国"的领土。在此前一周,这位发言人已向媒体说明,台湾当局的立场很清楚,"中华民国"坚持主张拥有钓鱼岛列屿及南海主权,"不可能与中国大陆共同处理相关  相似文献   

3.
保卫钓鱼岛     
①6月23日,保钓船在钓鱼岛海域遭日舰日机拦截。②中日《马关条约》签订,1895年6月2日,日本正式公告吞并台湾及澎湖列岛。但在条约签订前三个月,日本就已窃取我钓鱼诸岛。③1971年5月香港市民的保钓示威。④、⑤近年来,日右翼分子不断登上钓鱼岛滋事,设立标志、修建灯塔等。⑥、⑦各地华人保钓运动风起云涌。图片说明②③6月23日,15名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的保钓人士,乘船前往钓鱼岛宣示中国主权,在与钓鱼岛近在咫尺的海域遭众多日舰日机拦截,未能登岛。这是近年来规模较大的一次保钓运动。当日,外交部发言人孔…  相似文献   

4.
台湾渔民在钓鱼岛附近海域的捕鱼问题是横亘在台日之间的一个棘手问题,对台日关系有着重大影响。迄今为止,虽然台日之间进行了16次渔业会谈,但始终未能解决问题。不久前台日又在东京举行了第17次渔业会谈预备会议,这是在中日钓鱼岛之争白热化之际,由日本主动向台湾提出的。日本是要对台湾做出实质性让步,还是别有用心布下诱饵,欲使台湾不与大陆联手保钓?  相似文献   

5.
徐青  张华 《世界知识》2012,(16):23-24
一直以来,台湾当局在钓鱼岛问题上的政策是"不与大陆联手",自行维护钓鱼岛主权,但随着马英九上台以来两岸关系的改善,在两岸执政当局之间,对于联手保钓也存在一定的默契。两岸官方存在一定默契两岸执政当局之间虽无公开的合作保钓行动,但是在实际的操作过程中却存在着某种程度的默契。一是钓鱼岛主权归属"中国"的政策默契。目前,两岸仍未就台湾的政治定位等问题达成一致意见,双方存有一定的分歧。日本  相似文献   

6.
吕存诚 《世界知识》2012,(19):44-45
日本在钓鱼岛问题上的一意孤行,已经引发两岸同胞的强烈愤慨,台湾岛内也掀起一股"保钓"热潮。一向主张"与日友好"的马英九当局,也提升了反制力度,连续打出一系列"组合拳",抗议日本窃据钓鱼岛的行径。马当局渐趋强硬的举措获得了岛内主流民意的肯定,进一步压缩了民进党在"保钓"问题上大做文章的空间,客观上发挥了与大陆共同向日施压的效果。  相似文献   

7.
钓鱼岛,孤悬海外,却是中华民族心中的一个敏感点。最近,又有两个事件引起了人们对钓鱼岛的热切关注。由国家海洋局、民政部和解放军总参谋部联合发布的《无居民海岛保护与利用管理规定》,2003年7月1日起正式施行。根据该规定,自今年7月1日起开放6000多个无人海岛的开发权,民间可租用50年。香港“保钓”人士柯华冰闻讯表示,他们考虑申请租借被日本侵占的钓鱼岛,并且向全球华人筹款,以筹措足够资金。此前,在6月23日,由15名来自中国内地和香港爱国人士组成的“保钓团”,乘一艘渔船抵达钓鱼岛的西部海域,这是近…  相似文献   

8.
胡本良 《世界知识》2014,(15):58-59
<正>7月7日,马英九在台北市举办的"抗战胜利暨台湾光复纪念特展"上发表讲话,称日本还没有把钓鱼岛归还中国,"领土主权一寸不能让",言语间显露出对日的强硬立场。然而,马当局又多次宣示"不会与中国大陆联手保钓",让其所谓捍卫钓鱼岛"主权"的决心不啻一句空话。实际上,马英九实施的对日政策是:在向日本展现强硬姿态的同时,避免过  相似文献   

9.
时事概览     
3月24日上午,当我七名民间保钓人士登上钓鱼岛后,被日本海上保安厅人员扣留。准备返回钓鱼岛接回登岛人员的船只也受到日本军舰和飞机的围堵。随后,这七名保钓人士被日方移送至冲绳那霸,并受到非人道待遇。经中国政府反复严正交涉,被日方非法扣留的七名中国公民已于26日晚离开日本,安全归来。26日,李肇星外长就此事件和台湾问题与日本外相川口顺子通电话,重申了中国对钓鱼岛问题的原则立场和严正要求。4月3日,他在会见来访的日本外相川口时还就这一问题重申了我方的原则立场,并主张通过协商谈判解决彼此的争议。但日本众议院安全保障委员会3…  相似文献   

10.
于强 《世界知识》2012,(21):46-47
在钓鱼岛事件使得东亚局势日趋紧张的时刻,8月底,台湾地区前副领导人萧万长和台"经济部副部长"梁国新却带领"台日产业合作访问团"访问日本.在这样一个特殊时期,台湾历史上第一个由刚刚卸任的副领导人带队的、"史上规格最高"的招商团前往日本,似乎有些敏感甚至逆势,但其背后却折射出近年来台日经济合作关系已经出现重大转变.事实上,也正是因为发生了这种转变,使得台湾在近来的保钓行动中,能够以更加强硬的姿态面对日本.  相似文献   

11.
龚迎春 《世界知识》2012,(20):24-26
日本外务省1972年3月发表"关于尖阁诸岛领有权问题的基本立场",试图从法理角度论证其对我国领土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以下简称钓鱼岛)拥有主权. 日本政府主张,钓鱼岛在1895年1月通过阁僚决议将其编入本国领土时是无主地,日本是根据国际法上的先占理论取得了对钓鱼岛的主权.1895年5月中国清政府根据《马关条约》第二条第2款割让给日本的"台湾全岛及所有附属各岛屿"中不包括钓鱼岛,日本根据1951年《旧金山和约》第二条放弃的"对台湾、澎湖之所有权利、权利根据与请求权"中也不包括钓鱼岛.  相似文献   

12.
叶清 《厦门科技》2012,(5):41-44
2012年4月16日,日本极右翼政客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提出将在年内"购买"我钓鱼岛的荒唐言论。7月24日日本首相野田佳彦便提出,政府开始启动钓鱼岛"国有化"程序,并于9月11日正式签署"购买钓鱼岛"合同,演出一场朝野"购岛"双簧的闹剧。日本一意孤行,从而单方面挑起了这场  相似文献   

13.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12,(7):8-9
□中国海监船舶编队赴抵钓鱼岛海域巡航3月16日,由中国海监50、66船组成的中国海监定期维权巡航编队,抵达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附近海域进行巡航。据悉,中国海监是国家海洋局领导下的海上综合执法力量,按照有关法律和职责的  相似文献   

14.
过去两年来,日本对华政策再次出现重要变化.2010年日本在钓鱼岛海域对我渔民渔船实施非法抓扣、2012年对钓鱼岛实行"国有化"、2013年首相安倍晋三参拜靖国神社等一系列事件,典型体现了日本对华政策的对抗性,中日关系持续低位徘徊.2017年,日本对华政策出现调整,对"一带一路"倡议的认知和政策出现积极变化,尝试接触与合...  相似文献   

15.
张慧玉 《世界知识》2012,(15):26-27
以东京都知事石原慎太郎为代表的日本右翼势力近期接连围绕我钓鱼岛制造事端,并极力推进"东京购岛"图谋。日本政府近日也相应明确了将钓鱼岛"国有化"的方针。在7月7日这个敏感的时间节点,日本首相野田佳彦宣称,为保持对钓鱼岛的稳定管理,日本政府正就购买有关岛屿并实现"国有化"进行综合研究。今年是中日邦交正常化40周年,本应是两国关系发展承前  相似文献   

16.
《世界知识》2012,(16):14-15
若干年来,关于钓鱼岛事态的消息可谓不绝于耳,而今年7月4日"全家福"号抵岛宣示主权,是保钓运动又一次高潮。此后事件余波不断:日本依然挑衅连连,激化纷争,日本政府宣布有意将钓鱼岛进行"国有化",首相野田佳彦明确表示日本政府计划于明年4月正式"购岛",又表示如在包括钓鱼岛在内的日本"领土领海"出现周边国家非法行为,政府将"毅然以对",包括根据需要动用自卫队。中国政府一再重申中国对钓鱼岛及其附属  相似文献   

17.
正中国周边海洋安全面临日益严重的挑战。南海海域相关声索国围绕海洋资源争夺、岛礁主权、海域划界和通道安全的争端进一步加剧,美、日等"域外大国"搅局南海争端的势头呈愈演愈烈之趋势。面对美、日在中国周边海域搅局以及中日在钓鱼岛的对阵,中国应发挥中国"地大海广"的特点,注重陆海统筹、海海统筹的战略布局。尤其应实施"五海联动",构建中国  相似文献   

18.
<正>进入21世纪以来,岛争问题在东北亚凸显,成为世界关注的焦点。纵观这几组岛争,可以发现:中日间的钓鱼岛(日称"尖阁列岛")、韩日间的独岛(日称"竹岛")和俄日间的南千岛群岛(日称"北方四岛")三大岛争均因近代日本军国主义作孽所致。中日甲午战争期间,1895年1月14日日本伊藤内阁指使冲绳县知事在钓鱼岛树立"国标",4月17日中日订立《马关条约》,日本割走了中国包括钓鱼岛在内的台湾、澎湖列岛及附属岛屿,钓鱼岛之争由此产  相似文献   

19.
张华 《世界知识》2012,(16):15-19
第一次高潮:迫使美国承认"移交的仅是行政权而非主权"新中国建立以后,中国政府始终坚持钓鱼岛等岛屿自古就是中国领土的严正立场。1950年6月28日,周恩来代表中国政府严正声明,中国人民决心"收复台湾和一切属于中国的领土"。1958年9月4日,中国政府发表关于领海的声明,实际上明确宣布台湾及其周围各岛、澎湖列岛、东沙群岛、西沙群岛、中沙群岛、南沙群岛等都是属于中国的岛屿。1971年日美签署"归还冲绳协定",将钓鱼岛诸岛也划入归还冲绳的区域之内,日本政府也据此  相似文献   

20.
目前,北京清华大学图书馆、台湾新竹清华大学图书馆等单位收藏有大量的1970年代海外华人"保钓、统运"资料。这些资料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它们是保钓运动的全纪录,也是随后开展的中国统一运动的全纪录。只有对这些资料开展历史学的研究和跨学科知识的深入解读,才能充分发挥它们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