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越是在和平的时代,我们就越愿意想象战争,而间谍片,则成了和平年代对于战争想象的最佳替代品。2002年,一部美国和德国合拍的间谍片《谍影重重》开启了间谍片序列中专属于"杰森·伯恩(Jason Bourne)"的一个时代,也将马特·达蒙送上了好莱坞一线明星的地位。2003年,《谍影重重》成为美国本土出租DVD和家庭录像带最多的一部电影,此后的一系列续作,也让《谍影重重》和《007》、《碟中谍》等经典间谍片系列一起,站到了那个神秘而又充满"后战争"想象的间谍舞台上。似乎越是在和平的时代,我们就越愿意想象战争,  相似文献   

2.
1941年6月22日,德国法西斯入侵苏联,苏联人民的和平生活遭到了破坏,开始了举世闻名的卫国战争。苏联作家也积极投入战斗,《真理报》首先刊登了苏尔科夫的诗作《勇士之歌》和列别杰夫·库马奇的《神圣的战争》。苏联文学发展又进入了一个高潮。其中,尤以诗歌创作显得特别繁荣。诗歌较之其他文学形式有一种  相似文献   

3.
近几个月来,西欧刮起一阵和平主义浪潮。人们要求和平,心情可以理解。但是不问战争的最大危险来自何方,要求在苏联威胁面前松懈防务,这却恰恰有害于维护和平。一个思想上的根源是, 由于害怕战争,坠入了苏联“缓和”的烟雾,一厢情愿地以为苏联真的会“适可而止”或“知难而退”,放过西欧。不管有意还是无意,这种和平主义的后果同绥靖主义相差无几。西欧的有识之士已经屡屡就此提出警告。8月22日英国《经济学家》一篇评论指出了苏联“用恫吓手段迫使西欧俯首听命”的策略,要人们警惕,不被吓倒。特摘译于后,供读者参考。  相似文献   

4.
在战争背景下,女性常被纳入到国家、民族、革命的视域,被当作国家、民族、革命的表征与符码,身体通常成为女性介入战争的武器与工具.《炸弹与征鸟》《冲出云围的月亮》《色·戒》都表现了作家对女性的身份与身体在革命、战争场域中的书写与建构,折射出在公共政治与战争的复杂关系下女性这一性别符码的生存处境与女性解放所面临的种种困境.  相似文献   

5.
正二战是全人类的伤痛,历经时间的流逝也难以愈合。即便战争已经结束,珍爱和平、反对战争的主题也永远值得书写,值得被永远铭记。谈到聚焦犹太人悲惨境遇、反思二战的电影,我们很容易想到《辛德勒的名单》《钢琴家》《美丽人生》等。电影一次又一次地带我们重返战场,体会战争的残酷与人性的深不可测。  相似文献   

6.
编辑后记     
我们编辑这一期的时候,是在亚非会议的影响越来越大、苏南两国政府宣言和苏联致西德的照会受到世界舆论的热烈欢迎、人们的眼睛注视着即将召开赫尔辛基世界和平大会的时候。全世界和平人民的努力正在拨开战争的阴霾,国际局势正在向着利于和平和安全的方向曲折前进。为此,本期发表了两篇社论:第一篇是“迎赫尔辛基世界和平大会”,第二篇是“苏南会谈”。邵宗汉同志的“亚非会义以后”一文  相似文献   

7.
10月4日,经过三天的首脑峰会,韩朝首脑签署了《南北关系发展与和平繁荣宣言》。该宣言核心内容包括"11月举行总理及国防部长会议"、"为宣布战争结束,在朝鲜半岛  相似文献   

8.
据西德《明镜》周刊报道,在苏联邮电部长尼·弗·塔雷津访问阿富汗之前,阿富汗的独裁者阿明已被苏联干掉了。但奇怪的是,在苏联入侵阿富汗的那天(一九七九年十二月二十七日),《喀布尔时代报》却刊登了阿明在前一天同苏邮电部长会见的合影,真是活见鬼!这家报纸还说,苏军的入侵是应阿明的“请求”。苏联自以为得计,但纸包不住火,照片露了马脚:人物像的比例失调,作为背景的  相似文献   

9.
一一贯的和平政策在检讨一年来苏联的对外关系之先,我们对于苏联外交的基本政策必须有正确的认识,才不会被歪曲的宣传家弄得恍惚迷离。苏联的外交历史,可以分为几个阶段来简要叙述:在一九一七至一九二○年军事共产主义时期的最后一年,由于了国内的白卫军和克服了资本主义各国的武力干涉,苏联即开始采取和平外交政策,先后和爱沙尼亚、立宛、拉脱亚及芬兰订立了和平条约。  相似文献   

10.
通过对《日则诀》手稿的研究,依据其简略的文字描述和所附的《日则图》为线索,判断出该文所述的测时仪器乃是一种百游式的面东西日晷,并尝试复原了其结构与用法。经过综合分析,判定该手稿的作者为明末著名的耶稣会来华传教士利玛窦,其撰著的时间大约是在1583年至1588年之间。  相似文献   

11.
<正>2015年1月21日,《谁掌控美国的战争?美国参谋长联席会议史(1942~1991年)》、《美军眼里的中国军队——美国陆军战争学院研究报告》新书发布暨研讨会在北京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举行。会议主题为"美军战略规划与对华军事评估",由北京大学国际安全与和平研究中心、世界知识出版社联合主办。为进一步以军民融合的方式推动国内的战争和战略研究,北京大学国际安全与和平研究中心与世界知识出版社自2013年起开始合作出版"北京大学战争与战略研究丛书"。上述两部最新译作即为该丛书的一部分。  相似文献   

12.
战争不是不可避免的过去半个多世纪中,帝国主义曾经两次发动了世界大战。在战争中,千百万无辜的生灵涂炭。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当全世界人民正在企望和平和安定的生活的时候,以美国为首的帝国主义者却又在世界各地燃起了侵略的殖民战争的火焰,使世界人民重新面临战争的威胁。帝国主义企图以战争来挽救自己垂危的命运,但半个多世纪的人类历史证明,每次战争的结果,都与战争发动者的愿望相反,一次又一次地出现了越来越有利于保卫世界和平和制止战争的形势。第一次世界大战导致了社会主义苏联在地球六分之一的土地上的诞生,从而开辟了人类走向和平的新纪元。这是世界历史的第一个转折点。  相似文献   

13.
<正>9月1日,俄罗斯1400万学生迎来新学年。按照传统,俄罗斯开学第一课通常是"和平课"。但今年孩子们接触到一个新的概念——"为劳动与国防做好准备"(俄语为Готовктрудуиобороне,缩写为ГТО)。《共青团真理报》称:"想要和平,就要为战争做好准备。"根据普京2014年3月24日签署的第172号总统令,从今年起俄罗斯将恢复苏联时期的"为劳动与国防做好准备"——一个面向全体公民内容广泛的身体素质考核体系。该体系制定于上世纪30年代,1991年即苏联解体当年  相似文献   

14.
《麦克白))(英国.莎士比亚)《哈姆雷特》(英国,莎士比亚)《坎特伯雷故事集》(英国,乔叟)《失乐园》(英国,弥尔顿)《傲慢与偏见》(英一,奥斯《罪与罚》(俄国,陀斯妥耶夫斯基)《战争与和平》(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美国独立宣言》(美国,托马斯·杰弗逊)《哈克煲利·芬尼历险记》  相似文献   

15.
在帝国主义阵营各国疯狂地推行着扩军备战的同时,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苏联政府却正在更进一步地加速发展社会主义的和平经济。自苏维埃政权执政以来,共产党与苏联政府最关心的和最重要的任务始终是不断地与经常地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尽可能地在每一个阶段上充分满足人民的物质与文化的需要。虽然苏维埃政权在十月革命后从沙皇手里接受了落后和支离破碎的经济遗产,虽然在苏维埃政权执政的三十六年有近乎十五年是处于战争的年代中和经过帝国主义战争、国内战争以及伟大的(?)国战争之后恢复国民经济的年代中,  相似文献   

16.
《文化与抵抗》是美国知名媒体人巴萨米安对爱德华.萨义德生前最后数年的系列访谈录,主题包含了反恐战争、巴以冲突等。此书被称为萨义德这位"巴勒斯坦之音"发出的最后一声呐喊。本文从中梳理萨义德对巴以冲突的独特视角,重新审视巴以冲突,寻找巴以和平之道。  相似文献   

17.
6月7日,苏联政府向波恩政府发出照会,要求在两国政府间恢复正常的外交、经济与文化关系,并且邀请阿登纳总理访苏进行会谈。苏联这一维护和平的重大行动立即受到了全世界企望和平的人们,首先是德国人民的热烈欢呼。一苏联是在怎样的形势下提出了这个照会的? 首先,在苏联有力的推动之下,欧洲局势是肯定地逐步趋向缓和了。5月10日,苏联提出关於裁减军备、禁止原子武器、消除新战争威脅的建议,这个建议獲得了许多西欧国家的同情与支持。接着,东欧八国在华沙签订了友好合作互助条约,这一标志着和平力量的壮大的八国共同行动,不但使西方大国的战争势力知所戒懼,而且大大鼓舞了争取和平与统一的德国爱国力量。由4月间的苏奥莫斯科会谈奠定了基础的维也纳四外长会议  相似文献   

18.
半月述评     
在帝国主义侵略集团疯狂准备原子战争和不断进行战争挑衅、力图加剧国际紧张局势之际,苏联再一次重申了它加强和平力量和促进缓和国际紧张局势的坚定不移的政策;中国人民一方面坚持维护领土主权完整和反对侵略者干涉内政的立场,同时并进行大规模的反对原子战争的签名运动,给予侵略者以很大的打击。在欧洲,反对巴黎协定的斗争在继续进行中,屈从美国意旨的孟戴斯—弗朗斯内阁,已经倒了台,而苏联则宣布结束对德战争状态。在这一和平与战争的斗争中,英联邦总理  相似文献   

19.
一苏联和平外交之史的发展和平外交在苏联看来,是抵抗国外侵略的一种精神上的国防,也是鼓起国际反战运动最有力的号角。虽然在苏联外交史上,对外政策经过了许多次的变迁,可是“为和平而奋斗”这一外交路线是和苏联政权的历史一样长久的。大家都知道,俄国人民对於和平的要求,是俄国革命胜利的重要推动力之一。这种和平要求立刻由对内的革命口号发展成为对外的一般政策,新政府不管协约国的  相似文献   

20.
和平人民的普遍要求过去一年,在和平力量对战争势力进行激烈复杂的、广泛反复的斗争中,在以苏联为首的和平民主阵营和各圆爱好和平的魔大谐靥人民为争取道一步缓和国际紧强局势、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信任和巩固和平所进行的巨大努力中,争取裁减军备和禁止原子武器的斗争是其中重要的一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