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Ad Hoc网络是由大量分布式运行的节点组成,但节点生存周期较短.针对这一不良特性,提出一种基于碰撞长度可变的三时钟多优先级N-CSMA协议,以此来提高节点的传输效率.通过引入多优先级机制和降低信息分组发生碰撞所占的时隙长度来满足不同优先级业务的QoS需求并提高系统的吞吐率,有效的缓解信道拥堵现象,改善了无线Ad Hoc网络的系统性能.最后,通过仿真实验来验证本协议的准确性并与其他协议进行对比,来证明本协议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一种新的PRMA改进协议.该改进协议可以同时支持语音和较高速率的数据业务,与MPRMA协议相比提高了系统吞吐量,降低了语音分组丢弃概率,适应移动多媒体业务的接入.  相似文献   

3.
基于区分服务的802.11 MAC层协议及其性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针对无线ad hoc网络不能提供数据流优先级区分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IEEE 802.11 MAC协议的改进机制.该机制通过引入新的控制分组,使目的节点可以拒绝接收来自低优先级节点的数据,从而确保了高优先级数据业务的服务质量.还使用马尔科夫链模型对该区分服务机制进行了数学分析与评价,包括饱和吞吐量分析、分组丢弃概率分析和饱和时延分析.数学分析表明,该机制能够使高优先级数据流占用更多的带宽资源,并且降低了高优先级数据流的端到端平均时延和分组丢弃概率.  相似文献   

4.
一种应用于临近空间通信网络混合业务的MAC协议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该文提出了一种基于修改PRMA协议用于支持混合业务的临近空间通信网络MAC协议。主要对PRMA协议中的帧时隙进行最优划分组合,每帧由100个时隙组成且分为两部分,前m个时隙用于传输视频业务和数据业务,后n个时隙用于传输语音业务。通过对时隙最优划分,业务分离和业务优先级判断,系统很好地支持了语音,数据和实时变化比特速率(rt-VBR)视频混合业务。最后对数据业务包平均时延,语音和视频业务丢包率以及信道利用率等性能参数进行仿真评估,证明该协议在保证各种业务服务质量(QoS)的同时也对提高信道利用率起着重要的作用。得到了最优视频业务预留时隙数m=36和85%的信道利用率。  相似文献   

5.
基于排队论,对存储转发方式的弹性分组环中分组传输延时进行了分析.讨论了高、低优先级业务的分组在弹性分组环中的延时,以及不同优先级的业务分组传输延时与环节点数目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6.
提出了一种在数据传输前,对节点进行实时检测的基于动态优先级队列的无线多址接入协议(DPQWMAP).通过分析和计算机仿真,并与PCF进行了对比,结果表明其在性能上有显著的提高,适合于分组延迟要求较高的业务.  相似文献   

7.
针对 Ad Hoc 网络的节点具有移动性,信道具有多跳共享性的特点,提出动态时隙分配的混合媒体接入控制(media access control,MAC)协议,协议包括时隙分配和时隙竞争2个阶段。在时隙分配阶段,采用静态分配和动态调整相结合的方式,在为每个节点分配固有时隙的基础上,将不共享信道的节点时隙动态地分配给通信节点;在时隙竞争阶段,通过在子帧中设置不同优先级,在不参与通信节点的主时隙中,数据传输子帧被分成实时业务竞争阶段和非实时业务竞争阶段,竞争成功的节点在这个时隙传输数据,提高优先业务节点的接入概率。采用 NS2网络模拟软件进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混合 MAC 协议提高了系统的分组投递率,降低了实时业务的平均时延,协议能够充分利用信道空间复用性,减少竞争,提高接入效率,适合 Ad Hoc 网络。  相似文献   

8.
PON上行带宽的改进分配方案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文章在介绍PON(无源光网络)的基础上提出了PON上行带宽的一种改进分配方案--动态微时隙(mini-slot)分配的动态时分复用分组预约多址访问协议(PRMA/DTDMA),对该协议的性能进行了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动态微时隙分配方案的平均信元接入时延,上行带宽使用效率和信元丢失率等性能指标均优于最小分配方案。  相似文献   

9.
根据面向“时敏目标”打击的航空通信系统信息传输要求,提出了一种差分服务媒质接入控制协议。协议采用多信道随机接入机制,通过信道忙闲程度自适应地调整各优先级业务的发送时延抖动窗口的方法,为各优先级业务提供差分服务。在分组排队阶段,建立了 M/G/1/K 排队模型,得到了稳定状态下发送缓冲区队列长度的概率;在分组服务阶段,建立了突发时延抖动自适应模型,得到了分组的平均服务时间;在分组传播阶段,建立了突发碰撞模型,得到了分组成功传播概率;然后推导了该协议的平均时延、传输成功率和系统吞吐量等性能指标的理论表达式,并给出了最大抖动窗口的设置原则。仿真结果表明,协议大大提高了系统重负载情况下高优先级业务的实时性和可靠性,适用于区分业务优先级且对高优先级业务的实时性和可靠性要求很高的航空通信组网系统。  相似文献   

10.
多通道多业务媒体接入控制协议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提出了一种优先级控制的多通道多业务随机接入协议,协议将信息分组按照优先级高低顺序从空闲信道中随机选择信道发送,理论分析和仿真实验表明,该协议能提高系统资源利用率,并优先为高优先级业务提供服务,是一种有效的多通道多业务MAC协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低轨卫星通信信道碰撞检测能力弱,时延较长和大业务量的特点,提出一种具有接入控制机制的自适应APRMA MAC协议。通过对信道负载和业务优先级判断来确定不同业务的接入概率函数,并且接入概率在每个时隙中通过更新来动态适应系统资源的变化。该MAC协议确保多个终端合理共享有限的无线资源同时,系统能达到高容量。通过仿真对语音业务丢包概率、数据包平均时延和数据业务吞吐量三个衡量协议性能指标与传统协议进行分析对比,证明了APRMA协议的性能。  相似文献   

12.
基于话音和数据业务各自不同的服务质量(QoS)要求,提出了一种综合话音/数据业务的码分多址(CDMA)系统接入控制方案,设定话音业务优先级高于数据业务,且限制话音用户最大可用码道数量,以保证数据业务的吞吐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案充分利用了通话间隙,从而避免浪费有限的频带资源,提高了数据业务的传输效率。  相似文献   

13.
对一种多址接入方案———联合 C D M A/ P R M A 方案在单纯话音业务、混合话音和数据业务以及混合话音和图像业务情况下分别进行计算机模拟并分析结果,得出其性能优于单纯 C D M A 方案的结论。  相似文献   

14.
为了探究网络通信环境中不同数据库动态访问方式的性能特点及适用情况,在MFC开发环境下分别基于UDP和TCP网络协议进行建模,分析数据库访问时延与数据包操作量的关系,对MFCODBC、MFCDAO和ADO这3种数据库访问方式的性能进行比较和评价,并定义波动百分比来衡量访问技术的稳定性.建模结果表明,3种访问方式在实时数据存储中稳定性较高,数据包量少于3000个时表现出相似性能.在实时数据读取中,ADO性能最优,并总结归纳了稳定性随数据量增加和网络通信协议变化的特点.  相似文献   

15.
网络安全问题的严峻性和安全需求的普遍化,要求人们有必要在IP网络中提供基础安全控制.基于面向网络基础设施的安全模型,通过分析网络层的安全威胁,设计了IP网络访问控制机制.该机制由密钥协商和报文检测协议组成,实现通信双方的双向身份验证,保证传输过程中报文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在比较各类形式化技术的基础上,采用抽象协议表示法对相关协议进行了形式化描述和验证.该访问控制机制提供网络主机间的访问控制,解决了其他在网络边缘实施的访问控制机制无法解决的网络内部安全问题.该机制适合在较小的网络范围内实施,如局域网等,适合于更大网络范围的机制正在研究中.目前已经在Linux平台上实现了该机制,并简单分析其性能.  相似文献   

16.
基于节点剩余能量的无线传感器网络MAC协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提出了一种基于节点剩余能量的MAC(REA-MAC)协议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该协议改进了SMAC的竞争退避机制,考虑了节点的剩余能量来动态选择竞争退避时间,让剩余能量大的节点获得接入信道的优先权,从而使全网负载均衡,延长网络生存期.同时,它采用了自适应占空比调整的方法来适应网络流量的变化,减小了同步帧的开销.仿真结果表明,REA-MAC比SMAC减小了79%的冲突次数,延长了17%的网络生存期并且正确接收到的数据包增加了51%.  相似文献   

17.
PPPoE协议的安全隐患及解决方案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对当前接入ADSL宽带网的PPPoE协议进行了分析,发现该协议容易遭受D.o.S拒绝服务攻击和伪装访问集中器攻击,在分析造成这两种攻击的主要原因基础上,提出了防止攻击的解决方案及原理,并给出了具体解决办法,通过在PPPoE协议的发现阶段的四个包中增加必要的TAG,对PPPoE协议进行了改进,弥补了PPPoE协议在理论上的漏洞,其解决方案具有可操作性。  相似文献   

18.
对时隙ALOHA(slotted ALOHA,SA)进行卫星接入的冲突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种基于纠删码的时隙ALOHA接入方式.该方式将突发数据等分并以包为单位编码,使生成的编码包序列能够通过纠删功能恢复冲突数据包,以实现容忍时隙冲突、缩短接入时延的目的.针对编码策略选取的问题,研究了定长编码策略和喷泉码策略对接入性能的影响.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纠删码ALOHA能有效改善用户接入的时延性能,且喷泉码策略和定长编码相比,性能更为优良.  相似文献   

19.
在光突发交换(OBS)网络中,数据信道调度算法是提高网络性能的重要措施之一。提出了一种基于光突发控制包(BCP)缓存的批调度算法,其主要思想是对到达的突发控制包进行缓存,当设定的最大缓冲时间到了,首先按照业务的优先级,再按照突发到达顺序对缓冲区中的BCP进行批调度处理,并采用LAUC-VF来调度数据突发(DB)。该算法通过缓冲较多的BCP,获得更多的突发信息,有利于优化调度DB,从而降低了突发丢失率。仿真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比LAUC-VF还要低的DB丢失率,并能有效支持Qo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