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法学本科教育应以通识教育为基础,并与职业教育相结合,把法学教育单纯定位为职业教育或通识教育均不合适。如果法学教育以司法考试为指挥棒,将远离培养高素质法律人才的使命,蜕变成另一种应试教育。应科学、合理地建立起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之间相互适应、相互渗透、相互促进的良性互动关系。  相似文献   

2.
法学本科教育的定位与改革方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当前高等法学教育存在着一些问题,对此,应将法学本科教育准确定位为通识教育与职业教育相统一的基础性教育,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通过与国家统一司法考试的结合,把握好法学教育改革的方向.  相似文献   

3.
刘蕾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8):145-146
经济法是一门法学核心课程,同时也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都较强的部门法。独立学院的法学本科教育定位于应用型教育,在此人才培养目标的定位之下,独立学院的经济法本科教学应改变传统的传承性教育模式,运用新型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提高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4.
司法考试与法学本科教育目前存在比较严重的冲突,法学本科教育作为通识教育,应着重于培养适应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各方面需要的人才,而司法考试仅仅是一种职业准入考试.因此,大学法学本科教育在司法考试面前应当保持其独立性,而司法考试也需要不断完善,应当以法律职业素质为核心内容进行考察.同时,法学本科教学应当改进教学方法,在一定程度上适应司法考试要求,以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  相似文献   

5.
不同于西方的精英教育模式,我国本科法学教育更强调其通识性,即注重培养基础人才。由于国内高校法学教育开始时间、教学方案、师资力量等因素不同,有些高校法学教育发展快一些,有的发展较为缓慢。从法学教育的整体发展状况看,本科法学教育仍然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教学理念、教学模式单一等共性问题。以民族院校为研究范畴,结合法学本科教育存在的共性问题,对法学实践基地建设的不足之处展开论述,为民族院校法学教育存在的问题提供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6.
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法学教育越来越多地使用案例分析教学法,从建构主义的教育理论和法学教育的特殊规律来看,这一教学方法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在应用于本科法社会学教学时,我们需要考虑法社会学的学科特殊性和本科法社会学课程安排的特殊性问题。本科法社会学案例分析教学的设计要点体现在素材选择、知识准备和过程组织等三方面。  相似文献   

7.
商法学是法学本科教育专业必修课,是我国法学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商法学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均极强的学科,面向21世纪市场经济就业形势的竞争,立足于民办院校本科教育的特殊性,培养出法律实用型人才,是目前我们民办院校法学本科教学应思考的首要问题。笔者在此针对目前我国民办院校尤其是我院的法学本科商法学教学的普遍现状,结合我国法律人才所需现实,对于商法学本科教学模式的选择和应当采取的改革措施予以探讨。  相似文献   

8.
目前,法学专业学生面临着巨大的就业压力,法学本科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严重脱节。基于法学教育既要为法律职业部门培养职业后备人才,又要为法学研究培养学术型后备人才这一特点,法学本科教育应该以提高学生核心竞争力为切入点,将培养目标和教育模式准确定位为培养大众化、"复合型、应用型"的法学人才,并选择与之相适应的教学方法为其实现培养目标的路径,在培养学生的理论素养和学习能力的同时,注重实践训练教学,最终实现法律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的契合。  相似文献   

9.
司法考试与法学教育之间是对立统一、相辅相成的,司法考试对法学本科教育的影响既有积极的一面,也有消极的一面,应以司法考试为契机,充分发挥司法考试对法学本科教育的积极影响,实现二者之间的良性互动。在司法考试的大背景下,应立足我院法学专业的具体情况,从法学教育模式、教学方法、教学内容三方面对我院法学专业进行进一步的完善。  相似文献   

10.
通识教育既是一种教育理念,更是一种教育实践。通识教育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发展历史,特别是近年来我国高校通识教育进行得如火如茶,但其课程设置却出现了诸如教学形式单一、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应通过不断完善教学管理体制、完善选课系统、建立合理的教师评价机制、大力开展院校合作等措施推动通识教育课程改革,使我国大学的通识教育步入良性发展轨道。  相似文献   

11.
高职院校英语专业学生普遍存在人文知识普遍缺乏、道德修养较差,价值取向不明确、心理素质低下,社交能力较弱等现象,这有悖于英语专业的人文科学本位。我国高职英语专业应该回归人文学科本位,应致力于培养人文通识型英语人才。鉴于此,高职院校应科学地设置英语专业课程和改善师资以有效地培养学生合理的知识结构。在教学方式上锐意改革,让课程贴近学生,在教学过程中给予学生充分的人文关怀,在授课所涉及的各项因素中积极寻求改进方案,切实使英语专业教育起到推进学生人文素质、文化素质、跨文化能力的培养的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12.
产教融合背景下园林技术专业中高职课程有效建设工作的开展,既是提升中高职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效举措,同时对于中高职院校学生专业能力的提升及全面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开展过程中,部分中高职院校存在对于课程定位模糊、与相关企业以及合作院校之间的沟通机制不完善等问题,同时在课程反馈以及评价机制建设方面还存在一定不足。对此,中高职院校要不断完善意见反馈与课程评价机制,优化中高职院校及相关企业之间沟通机制建设,提升课程衔接过程中学生对于教学内容的接受程度,促进中高职院校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3.
从法学专业的特性与法律人的职业素质构成来看,实践能力是法学应用型人才素质的核心。但是,由于受传统教育观念和法学教学模式的影响,我国法学教育一直存在着理论与实践相脱节,重理论知识传授、轻实践能力培养的倾向,法学专业毕业生因实践能力较差而难以适应社会的需要。为了适应法学应用型人才培养的要求,应该通过不断改进理论教学内容与教学方式、建立法学实践教学课程体系、健全法学实践教学的相关制度,以全面提高法学专业学生的实践能力。  相似文献   

14.
李辉 《科技信息》2012,(21):145-146
Objective:Analyze and research the effects of applying bilingual education to the teaching of pathology for international nursing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Methods: Select 2010 and 2011 Grade students from international nursing specialty to be experimental teams and adopt bilingual education by using archival research,interviewing method,survey method and action method.As control groups,the students from general nursing specialty are taught by using traditional teaching methods.Results: The experimental students’ scores in pathology are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s,so are their scores in the National Medical English Proficiency Test.Conclusion: It helps to improve students’ professional and English scores when we apply bilingual education to the teaching of pathology for international nursing specialty in higher vocational college.  相似文献   

15.
高职景观设计教学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前,高职景观设计教学中存在着专业方向不够合理、课时不足、学生职后发展潜力欠缺等问题。为此,应在保持实践教学这一重点的基础上,针对专业定位、课程建设、人才培养目标这三方面进一步深化改革,使高职景观设计人才具有更强的社会适应力和竞争力,更符合职业岗位的需求。  相似文献   

16.
"双师型"教师是指同时具备本专业的基本技能和实操能力的专业课教师。"双师型"教师应具备师德高尚、教育教学能力、专业知识和专业实践经验丰富等基本素质特征。构建"双师"标准是高等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的重要环节,也是全面提高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基础性工作。  相似文献   

17.
提高高职《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以下简称《基础》)课的教学效果,应结合高职学生的特点,从教学理念、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考核评价等方面对该课程进行全方位的改革,努力培养学生良好的思想道德素质、法律素质、心理健康素质和职业素养,使《基础》课真正成为帮助高职学生健康成长、成才的一门课。  相似文献   

18.
对高职教育特色的认识,是探讨如何培养高职学生综合能力的着力点。培养高职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要抓住两条主线。一是对培养目标进行科学定位,以能力为本位,制定科学的人才培养方案;二是以产学合作教育为主要途径,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建立科学的理论教学体系和实践教学体系。同时,为了保证学生的职业综合能力的培养,要注重抓好四项基本建设,优化实践教学环境。  相似文献   

19.
随着社会的发展,高职教育的现有培养模式已很难适应社会的需求。高职院校应当在调研的基础上,从专业设置、课程体系的架构及"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等几个方面进行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与分析,提出解决高职教育与社会需求的衔接问题的方案。以此提升学生的职业能力,提高高职教育的质量,完善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20.
从专业课程的定位、专业课程的教学设计和专业课程教学特色等方面研究了高职教育的教学过程整体设计,提出了高职专业课程标准的新理念,并强调教学实施中要突出"能力为本"的职业专业课程特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