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以绵阳26号、89-107为材料在川西平原的广泛市连山镇进行定位试验和比较研究表明:免耕覆草栽培能量增强小麦分蘖力,改善个与群体质量,促进增产,省工节本,显著提高劳动生产率和经济效益;培肥地力,改善生态环境,为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2.
 小麦遭遇逆境时花后光合作用减弱,茎鞘非结构性碳水化合物(NSC)作为主要灌浆物质来源对产量贡献率可达20%~50%。因此,了解茎鞘NSC的代谢规律,明确栽培管理措施和遗传育种改良对NSC代谢的影响,对于充分发挥NSC在小麦抗逆稳产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以小麦茎鞘NSC主要成分--果聚糖为例,概述了NSC的结构与合成、运输与降解;分析了小麦茎鞘NSC的功能,特别是对低温冻害和高温干旱逆境的响应;讨论了品种选择、水分管理、氮肥运筹等栽培措施对茎鞘NSC的调控作用;展望利用茎鞘NSC进行抗逆育种的前景。  相似文献   

3.
卢天刚 《遵义科技》2007,35(3):21-23
油菜免耕栽是一种节本增效的栽培措施,特别是在目前农村劳动力大量外出务工的情况下,探索其适宜我县的油菜节本增效的栽培方式更具有重大意义,因此特设本试验。  相似文献   

4.
地膜覆盖栽培小麦具有保湿增温效果,从而提高出苗率,促进了生长发育,缩短了生长期,增加了产量,是一项提高小麦单产,增加经济、社会效益的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5.
水稻免耕直播效果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试验结果表明,在海拔850m地区冬闲泡冬田栽培,三种栽培方式以免耕抛秧产量最高592.3kg/667m^2,亩产值1243.8元,亩纯收入最高799.3元;其次常规移栽564.7kg/667m^2,亩产值1185.9元,但亩纯收入621.9元最低:免耕直播产量最低541.3kg/667m^2,但亩纯收入732.2元居第二位。经效益分析,免耕抛秧、免耕直播分别比对照常规移栽亩节本增效增收177.4元、110.3元。  相似文献   

6.
稻田免耕稻草全程覆盖栽培脱毒马铃薯是丘陵河谷地区冬春光热、水、土资源,集免耕,稻草还田为一体,开发利用泡冬田增粮增收的一次重要措施,亩增加收入516元。  相似文献   

7.
袁中成 《遵义科技》2006,34(3):20-21
水稻免耕抛栽技术是近些年来水稻栽培上的一项新的耕作栽培技术,它具有省工、省时、省力、减少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等优点,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为此,本人在多年的农业技术推广岗位上,分别在我市大同镇、石堡乡作了如下水稻不同前作物(小麦、油菜、马铃薯、蔬菜)免耕抛栽的试验。  相似文献   

8.
通过实地调查,分析了汉中盆地小麦撒播栽培的优势和弊端,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开好“三沟”,推广适墒机械条播,推广免耕覆盖栽培等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9.
近几年来,随着免耕栽培的推广,玉米草害日趋严重,直接影响到玉米的生长和产量的提高。那么,怎样防治草害呢?根据笔者的经验,特谈以下看法。  相似文献   

10.
杨莹 《定西科技》2009,(2):30-31
免耕栽培是一项集保护性耕作与轻型栽培于一体的先进适用技术。具有省工节本、简便易行,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水土流失,保护土壤,促进生态平衡,增加经济效益等优点。大力推广免耕栽培技术是推进新农村建设和发展现代农业的客观需要。  相似文献   

11.
小麦免耕栽培技术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讨小麦免耕栽培技术,采用三个因素三个水平正交设计L9(34),研究种植方式、覆盖物和施肥量对小麦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处理之间小麦产量差异极显著,但处理与对照产量的差异均不显著.种植方式之间产量差异极显著,预留行种植8行的产量极显著高于另外2种种植6行的产量;农家肥盖种的产量显著高于另外两种盖种的产量;施肥量之间产...  相似文献   

12.
秋马铃薯稻草覆盖免耕栽培在我国长江流域地区是一项深受农民喜爱的实用栽培技术。本文针对栽培过程中存在着出苗迟缓不整齐、产量不高、绿薯率高等问题,提出了改常规品种为早熟优质脱毒品种、改宽厢浅沟为窄厢深沟、改不催芽播种为催芽播种、改常规施肥为一次性全量平衡施肥、改治病为主为预防为主的系列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金红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金红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比乔化栽培密度增加一倍到两倍,亩株数达到80~110株以上。具有结果早、产量高、品质好、树体矮小、管理方便、经济利用土地、单位面积效益高等特点。现将适合乌兰察布地区金红苹果矮化密植栽培技术措施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4.
利用春小麦在冀东生育期短的特点,以冀张春三号小麦为试材,对影响产量的主要栽培措施(播期、播量、施肥期、施肥量及群体结构等)进行探讨。从而找出投入少,收效大的最佳栽培系列指标,实行规范化的种植,使春小麦生产达到高产栽培。  相似文献   

15.
小麦缺苗断垄是造成小麦基本苗不足、群体结构较差、产量不高的主要因素。对小麦缺苗断垄的原因作了调查分析,针对原因,提出了应采取的技术措施,主要是:推广小麦包衣良种,药剂拌种,测土配肥。推广机播,开好“三沟”,排水降湿,推广免耕覆盖技术。  相似文献   

16.
本文针对目前我市小麦粮价低、成本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差的实际,积极开展小麦节本增效高产栽培试验研究,以探索出适合我市实际的低成本、高效益的田麦高产栽培措施。  相似文献   

17.
在覆盖、补水基础上,设置越冬期、拔节期、孕穗期进行追肥及不追肥旱地小麦栽培试验。试验表明,不同时期追肥对旱地小麦的生长发育影响不同,拔节期追肥效益最高,其次为越冬期追肥,孕穗期追肥影响最小。拔节期追肥产量可提高14.3%,主要是由于追肥促进小麦根系发育,延长小麦功能叶光合作用时间,增强其灌浆强度。  相似文献   

18.
稻茬马铃薯免耕栽培是不进行土壤耕耙.只开沟作畦直接施肥、播种再进行稻草覆盖的一种新的栽培方法,整个栽培中不犁不挖,成熟时揭草收获,方便实用、省时省力。具体步骤为开沟、除草、作畦、施肥、播种、盖草、覆膜,关键技术措施有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鲜食玉米是时令产品,具有上市早,产量高,经济效益明显等特点,通过对农户栽植经验的归纳,总结出了无公害高产栽培与管理技术,对提高鲜食玉米品质和产量,增加农民收入具有一定意义。  相似文献   

20.
小麦品质是小麦最重要的经济学特性。小麦品质不仅受品种、环境和生态条件的影响,也与栽培措施有着密切的关系,文中对小麦的播种期、播种密度及不同的肥力条件对小麦品质的影响进行了阐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