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7(3):F003-F003
刘晓东,男,1968年7月生,1990年毕业于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电子工程系,获学士学位。1990年7月至1999年8月从事电子技术、技术管理和国际质量体系认证工作。1999年8月至2001年12月在燕山大学光电子工程系和南京大学物理系从事中红外光子局域化、光子晶体和非线性光学的研究.获得工学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2.
教授风采     
《长沙大学学报》2005,19(2):F003-F003
刘光灿,1958年出生,湖南邵阳人。1982年1月毕业于北京工业学院(现北京理工大学)光电成像技术专业。现任长沙大学电子与通信工程系教授,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现从事专业:光电子、通信技术。  相似文献   

3.
2008年5月26-29日,由美国光学学会(Optical Society of America)、中国光学学会、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东南大学以及美国Dayton大学(University of Dayton)共同主办,东南大学具体承办的2008年美国光学学会纳光子学专题会议(The OSA Topical Conference on Nanophotonics’2008)在南京隆重召开。来自美国、加拿大、荷兰、意大利、瑞典、英国、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及中国等国家和地区的近250名专家和学者出席了会议,其中海外学者70人。  相似文献   

4.
<正>中国宇航学会、国际光学工程学会(SPIE)将于2011年5月24—26日在北京市召开"第四届国际光电子探测与成像技术学术交流会"。  相似文献   

5.
纪念王大珩百年诞辰开启国际光年大幕2015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光年,2015年2月26日适逢新中国光学事业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王大珩先生的百年诞辰。为缅怀王大珩先生,弘扬、传承其精神,促进光学事业发展,北京光学学会、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北京光机电一体化协会5单位联合,于1月30日在京举办"首都光学界纪念王大珩  相似文献   

6.
由美国光学学会、国际光学工程学会、国际电子电气工程师协会光子学会、中国光学学会和中国通信学会主办,华南师范大学承办的"2012年亚洲通信与光电子会议"(Asia Communications and Photonics Confer-ence,简称ACP),于2012年11月7—10日在广州召开.我校党委书记胡社军出席了会议并致辞.ACP被誉为"国际三大光通信会议"之一.本届会议共有来自26个国家和地区的600多名代表参加会  相似文献   

7.
<正>2009年8月10日,第2届国际光子与光电子学会议(International Photonics and Opto Electronics Meetings,POEM 2009)在武汉圆满谢幕。会议由中国光学学会、华中科技大学、湖北省科学技术厅、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中国国家光电子信息产业基地主办,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承办,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国家外专局、美国激光协会、美国光学学会、Frontiers of Opto Electronics in China、《光学与光电技术》、光电新闻网、中国光学期刊网、中国学术会议在线、广东省光学学会激光加工专业委员会等多家单位和媒体支持。  相似文献   

8.
<正>纪念王大珩百年诞辰开启国际光年大幕2015年是联合国确定的国际光年,2015年2月26日适逢新中国光学事业主要奠基人和开拓者王大珩先生的百年诞辰。为缅怀王大珩先生,弘扬、传承其精神,促进光学事业发展,北京光学学会、中国光学光电子行业协会、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中国科学院光电研究院、北京光机电一体化协会5单位联合,于1月30日在京举办"首都光学界纪念王大珩  相似文献   

9.
非线性有机材料光电子功能器件的物理基础研究达到国际领先水平由上海交通大学应用物理系光学与光子学研究所承担的上海市科委重点基础研究项目“非线性有机材料光电子功能器件的物理基础研究”,日前通过由著名光学专家徐子展院士为首的鉴定委员会鉴定.专家组一致认为,...  相似文献   

10.
<正>2008年12月15~18日,第6届国际多相流测试技术研讨会(6th ISMTMF)在日本冲绳那霸市召开。ISMTMF是由东南大学于1995年发起创办的国际系列学术会议,已经举办五届,在国际学术界有了  相似文献   

11.
傅广生教授     
傅广生教授傅广生教授,男,汉族,河北省献县人,生于1956年12月,1981年河北大学研究生毕业,理学硕士,我校光学专业硕士研究生导师,河北省重点学科“光学与材料物理”学科带头人,校学术委员会委员,河北省光学学会常务理事,《功能材料》、《光电子·激光...  相似文献   

12.
盐工学人     
何坚强教授,1964年7月出生,江苏盐城人,1986年7月毕业于原武汉工业大学自动化系,1996年作为访问学者在东南大学仪器工程系从事科研工作,1997年9月至2000年3月于东南大学自动控制系获工学硕士学位,2001年4月至2007年3月南京航空航天大学测试计量技术及仪器专业在职博士研究生。1986年8月至今在盐城工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99年6月晋升副教授,2008年7月晋升教授。现任盐城工学院自动化系主任,盐城市侨联委员。  相似文献   

13.
<正>2014年6月18~21日,"武汉·中国光谷,2014光电子器件与集成(OEDI)国际学术研讨会"(Optoelectronic Devices and Integration(OEDI))在华中科技大学举行。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由武汉光电国家实验室(筹)(WNLO)和美国光学学会(OSA)联合承办,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支持,是第7届国际光子与光电子学会议(POEM2014)以及美国光学学会(OSA)联合举办的两个POEM-OSA专题会议(即光  相似文献   

14.
<正>由东南大学生物科学与医学工程学院承办的国际生物医学工程研讨会(International Forum on Biomedical Engineering)于2014年5月31日在东南大学举行。国际专家、嘉宾及师生代表近200人出席了会议。生物医学工程作为新世纪成长最快的科学技术领域,取得了令人震惊的成就,具有非常广阔的发展前景,是新时期各国争相发展的高新技术之一。本次会议的目的是通过国际交流,追踪该领域的国际最  相似文献   

15.
<正>机械电子与机器视觉应用国际会议于2016年11月28~30日在东南大学召开。会议由东南大学和新西兰奥克兰大学联合主办、东南大学承办,吸引了来自中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美国、日本、德国、埃及、法国、美国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专家学者共63人与会。共同会议主席为东南大学易红教授、梅西大学Johan Potgieter教授、南昆士兰大学John Billingsley教授和奥克兰大学Peter  相似文献   

16.
正由东南大学和江苏大学联合主办、东南大学承办的哈密顿系统与变分方法国际研讨会(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Hamiltonian System and Variational Method)于2015年5月30~31日在东南大学成功举办。本次研讨会邀请到美国、加拿大等地的重要国际学术专家和国内的中国科学院、南京大学、南开大学、复旦大学等科研院所的专家总共80余人参会。该领域的顶级专家,包括龙以明院士和多位长江特聘教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等著名学者与会并作了学术报告。哈密顿系统、椭圆型方程以及其  相似文献   

17.
正第5届国际光电子和微纳光学进展学术会议(The 5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s in Optoelectronics and Micro/Nano-Optics)于2015年10月28~31日在杭州举行。此次会议由浙江大学、浙江省光学学会主办,浙江大学现代光学仪器国家重点实验室、浙江大学光子学与技术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共同承办。会议旨在展示和交流微纳光学和光电子学领域的最新学术进展,特别是光子材料、光子结构和光电子器件及系统制作、测试等方面的新思想、新概念及其应用的最新进展,会议得到了王宽诚  相似文献   

18.
教授风采     
郑卫民,男,1964年11月出生,湖南衡阳人,中共党员,教授.研究员级高级工程师,国家注册规划师,注册科技咨询师。1994年6月东南大学建筑系建筑设计及其理论专业硕士研究生毕业,获硕士学位;2001年9月考入东南大学建筑研究所,攻读城市设计方向博士学位。  相似文献   

19.
宋敏教授     
宋敏,女,1962年12月生,1984年7月毕业于辽宁师范大学物理系;1987年在大连理工大学光学工程专业获得工学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激光光谱分析;1999年在大连理工大学光学工程专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研究方向为成像与图像处理技术。1987年至2003年在辽宁师范大学物理系工作,历任副系主任、系主任。2003年3月作为优秀学科带头人调入大连民族学院。现任大连民族学院理学院副院长、大连民族学院光电子技术研究所所长、学校教学督导团副团长。宋敏教授现为SPIE国际光学工程学会会员、中国光学学会光电技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物理学会女性工作委员会…  相似文献   

20.
中国光学学会和中国电子学会拟于2009年10月在北京联合举办“第19届全国激光学术会议”。此次大会将邀请我国激光与光电子领域的院士、知名专家、技术带头人做专题报告,并开辟有高水平分会场,共同探讨国内外激光和光电子技术领域的新思想、新概念、新技术等热点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