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安庆市地表水污染特征分析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十一五"期间监测数据,采用平均水质类别法及Spearman秩相关系数法对安庆市主要地表水流域水质状况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十一五"期间长江安庆段水质为优,破罡湖流域水质良好,华阳河流域、皖河流域、菜子湖流域及白荡湖流域水质不容乐观,为轻度污染或中度污染。境内水域主要污染物为总磷、总氮及化学需氧量,表现为有机污染的特征,污染物主要来源于生活污水、工业废水及面污染源。结合安庆市的地域特征,提出了进一步改善地表水水质的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2.
辽宁沿渤海地区水环境承载力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明晰辽宁沿渤海地区的水环境承载力与区域重点产业发展之间是否协调,采用改进的指标体系评价法对辽宁沿渤海地区的水环境承载力进行了计算,包括跨区域边界河流、境内河流和区域外调水的承载能力。假定所有跨境河流、本地河流源头水的水质背景值满足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III类水要求,经计算辽宁沿渤海地区地表水环境的多年平均COD承载力为(8.4~10.9)×104 t,多年平均NH3-N承载力为(0.43~0.68)×104 t。水环境承载力的空间差异主要是水资源自身分布的空间差异所致。  相似文献   

3.
朱淑霞 《甘肃科技》2011,27(23):15-16
根据马莲河流域地表水质调查资料,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采用单指标评价法,对马莲河流域地表水资源质量进行评价。马莲河天然水质差,是不能满足工业、农业、生活饮用的苦咸水。同时,河流水质污染也十分严重,在评价的总河长中,超过Ⅲ类水质的河长占77.8%。工矿企业、城镇生活污水是马莲河流域主要污染源,水资源保护任务十分繁重。通过对地表水资源质量调查评价,为马莲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水资源综合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4.
类综合指数法对三河市地表水的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类综合指数法对三河市境内潮白河、鲍邱河和泃河的水质进行监测和评价,在3月和5月枯水季节选择三条河流的上游入境断面和下游出境断面共计12个监测点的10项污染指标,评价结果有8个监测点的水质在V类及以下,2个监测点的水质为Ⅳ类,2个监测点的水质为Ⅱ类.类综合指数法较客观地反映了地表水的实际情况.  相似文献   

5.
依据水质监测数据,对流经阜阳市的主要河流的水质状况、污染原因及特征进行综合分析,提出防治地表水污染的对策,以期给政府决策部门提供防治地表水污染的建议.  相似文献   

6.
神农架林区河流水文特征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对神农架林区境内四大水系主要河流的河谷形态、水位、流速、降水量、径流量、水质等方面的测量与统计,分析林区四大水系主要河流的水文特征.研究表明:神农架林区境内河流属于高山河流,河流下切强烈,多呈“V”字型狭谷,河宽一般3~10m,河流河谷具有明显幼年期特征.采用单因子指数法分析评价了35条代表性河流水质,以Ⅲ、Ⅳ类水质为主,分别占总调查河流的29%和43%,I、Ⅱ类水质分别占调查河流的3%和11%.各河流水质受单一因子影响十分明显.总体来看,林区河流多数河段受人类活动影响,不同程度地受到了生活污水、工业废水的污染.  相似文献   

7.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黄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流域内人口众多,地表水资源质量状况直接影响到流域内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根据2000-2008年黄河流域(片)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结果,结合河流水质评价标准,推断黄河流域水质总体为中度污染,然而污染程度正在加剧,地表水资源质量状况不容乐观.推测主要原因为经济的快速发展与...  相似文献   

8.
刘建 《海峡科学》2014,(6):9-12
该研究根据福建省河流水系等地表水域的特点,选择合适的水质模型和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进行福建省地表水环境容量测算,给出各流域水体以及不同行政区的地表水环境容量,为实施水污染物容量总量控制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应用引入加权叠加的灰色关联模型,对沁河晋城段的2007年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水质进行评价,得出各断面不同时期河流水质所属的环境质量级别,为晋城市地表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0.
应用引入加权叠加的灰色关联模型,对沁河晋城段的2007年枯水期、平水期、丰水期水质进行评价,得出各断面不同时期河流水质所属的环境质量级别,为晋城市地表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石羊河武威——红崖山水库段水质现状及趋势预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双合 《甘肃科技》1999,15(5):12-13,59
1 水质现状 石羊河发源于祁连山区,是降雨融雪双重补给的内陆河流,上游有八条支流,下游水量主要由武威境内的黄羊河、杂木河、金塔河、西营河地表水及其地下水回归补给,这些河流在上游大多都建有水库,受人工调度控制,间断性地向石羊河下游补给水量.城市排放的废水和居民生活污水,是造成石羊河污染的主要污染源.  相似文献   

12.
以竹桥河水质达标为目的,综合考虑整治范围内水体污染来源及水文条件等因素,采用水环境模拟技术建立竹桥河流域的水动力与水质动态二维模型,采用现场实测、监测数据等有效资料对模型参数进行率定.并利用率定后的模型对综合整治方案进行水质模拟.结果表明:根据现有整治方案,当竹桥河流域整治后截污率达到60%的情况下,干流COD、NH4+-N可在入河口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要求,但TP在河口处不能稳定达到地表水Ⅲ类水质要求.为保证水质稳定达标,还需对畜禽养殖污染进行控制,即减少生猪养殖约3 000头/年.  相似文献   

13.
本研究在余杭区地表水中设置12个监测断面,且对其水质进行监测,并采用单因子评价法和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法对地表水环境进行评价.结果表明,余杭区地表水质中总磷为最主要污染因子,但2014—2016年间总磷指数上塘河保障桥从5.700降至1.055,三义村也从5.450降至2.205,水质提升明显.内梅罗污染指数评价结果表明,除北苕溪四岭水库外各断面均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且2014年较为严重,上塘河两河流断面综合污染指数均大于4,但在2015年污染指数最高的上塘河保障桥断面已降至2.073,到2016年所有断面水质均有改善,监测点的河水环境综合污染指数(PIp值)维持在0.669—1.469之间,多为轻度污染.总体来看,3年期间各河流断面水质均明显改善.  相似文献   

14.
汾河流域晋中段地表水污染严重,考核断面水质常年不能满足国家、省考核目标要求。在实地调查入河排污口对汾河河流水质污染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分析与研究汾河流域水质分段监测的数据,摸清了汾河污染变化的趋势和特征,探讨了独特的治理方案与对策。  相似文献   

15.
本文通过1997、1998两年对阜阳市境内和入境河流水质分析,提出实现2000年阜阳市淮河流域水体变清目标的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6.
陈润羊  王坚  花明 《江西科学》2007,25(3):341-345
以“十五”期间抚河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为研究对象,运用模糊数学评价法对9个监测断面和9个污染因子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显示,抚河流域地表水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除2002年度西津渡断面、2004年度南城断面和2005年度南丰断面为Ⅲ级水质外,其它各年度和各断面的水质等级都处于Ⅰ级和Ⅱ级,符合功能区水环境质量标准;在各污染因子中COD、BOD5、挥发酚类对河流水质的贡献率较大。由此分析了相应的原因。  相似文献   

17.
根据目前地表水水质评价的模糊性和单一权重确定方法的局限性,采用理想点法将层次分析法、熵权法和超标加权法进行优化组合,建立了基于组合权重的模糊数学模型,并对平凉市境内泾河水系泾河河段的水质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组合权重的模糊数学模型具有有效性和可行性。通过研究平凉市境内泾河河段水质变化趋势,提出了一些保护和改善水环境系统的对策,为该市水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参考和依据。  相似文献   

18.
基于长期的水质监测数据,应用单项污染指数法和综合污染指数法,对沁河晋城段的枯水期、丰水期、平水期水质进行了评价,得出了各断面河流监测项目所属的地表水环境质量级别。结果显示,除润城断面的氨氮和总氮出现超标状况,满足不了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Ⅲ类水体功能要求外,其他监测断面的所有监测因子都能满足相应的水体功能要求。总体来看,须对沁河晋城段中的氨氮等污染物加以严格控制。该水质评价为晋城市地表水资源的科学管理提供了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丁再盛 《甘肃科技》2011,27(20):80-81
根据近10年疏勒河水质监测资料,依据《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和《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技术规程》(SL395-2007),对疏勒河水功能区现状水质及10年水质达标率进行了分析评价,应用季节性肯达尔检验法对疏勒河水功能区水质变化趋势进行分析评价。2000~2009年变化幅度为20.O%,水功能区个数达标比例非稳定上升。2000~2009年变化幅度为4.4%,水功能区河流长度达标比例非稳定上升。通过对地表水资源质量评价,为疏勒河水污染防治、水资源综合利用提供了科学依据,同时提出了水资源保护的对策及建议。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2001年~2008年永安市辖区内地表水环境质量例行监测数据的分析,评价区域的地表水水质现状和污染结构,预测水质的发展趋势。结果表明,2008年永安市地表水整体水质状况良好,主流沙溪整体水质状况优。2001年~2008年期间,永安市地表水整体水质呈不显著下降趋势。主流沙溪以及主要支流文川溪、巴溪的整体水质也呈不显著下降趋势。永安市地表水主要污染因子为溶解氧、石油类、生化需氧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