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6 毫秒
1.
随着烟台自然博物馆展览设施的建成和馆藏标本的逐渐丰富,博物馆在社会教育中自然科学的熏陶功能日益凸显.只有认识到在新形势下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从提高展览水平、提升服务质量、完善服务设施、加强博物馆的宣传等工作入手,才能充分发挥博物馆的社会教育功能.  相似文献   

2.
在自然环境不断受到破坏的今天,自然博物馆的任务已不再局限于物种标本的制作、收藏和陈列了。  相似文献   

3.
40亿年前的地球 在纽约的美国自然博物馆内,收藏着丰富的陨石标本,其中最大的一块是100年前由探险家皮里在接近北极的格林兰发现的,皮里费尽辛苦把它运到了纽约,它重达34吨,是世界馆藏最大的陨石(铁质)。我曾在乌鲁木齐展览馆看过30吨重的新疆大陨铁,它是馆藏第二大的。因此到纽约后我迫不及待  相似文献   

4.
在美国首都华盛顿最精华的地区,从国会大厦到华盛顿纪念碑之间,排列着许多巨大华丽的博物馆建筑群,上文提到的美国国家自然博物馆、历史博物馆、字航博物馆仅仅是其中的一部分,但已经使你目不暇接、叹为观止。几乎这所有的十几座博物馆都是属于史密松学会的,它的总部就是在林荫道旁的一座棕色古堡,是一座哥德式古典建筑。今年正是它150周年纪念。它在传播知识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可以说史密松学会是当今世界上最大的博物馆综合体和科学文化机构。就拿美国来说,在华盛顿特区还有两大科学文化团体可以和它相比。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创立于1848年,是世界上最大的科学和工程学会联合会,附属的学术团体近300个。但是它没有史  相似文献   

5.
小可 《自然与人》2011,(6):36-38
美国国立印第安人博物馆(National Museum of the AmericanIndian),下文称作美国印第安人博物馆,是美国史密森学会的第18座博物馆.拥有三座设施,分别是位于华盛顿特区的国家馆、位于纽约市的乔治·古斯塔夫·赫耶(George Gustav Heye)中心和位于马里兰州的文化资源中心..其中,华盛顿国家馆于2004年9月21日对公众开放,是一座较新的设施;乔治·古斯塔夫·赫耶中心是一座永久性博物馆;文化资源中心则是一个研究和收藏单位。  相似文献   

6.
国外把自然博物馆称为“自然历史博物馆”(natural history museum)。美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隶属于美国史密森研究院,见左中图)、美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私立)和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左下图)并称  相似文献   

7.
有一年,我到美国参加学术交流大会。期间参观了美国好几个博物馆,其中给我留下最深刻印象的是独一无二的全美牙医博物馆。该馆位于巴尔的摩的马里兰大学校园内,这座博物馆告诉参观者牙齿医疗的历史,观众也可看到用动物的骨骼为美国首任总统华盛顿制成的一副假牙。在展示厅中,还有各地发生牙病的相关报道。像《印度斯坦时报》曾报道,一名23岁的印度男子,因为抵受不住“蛀牙”的疼痛,竟然上吊自杀。他用皮带系在天花板的风扇上上吊,他的家人从他的遗书中得悉,他是因为牙痛才被迫走上绝路的。真是“牙疼不是病,疼起来要了命”!牙齿脱落对人的记…  相似文献   

8.
该馆于一九七六年七月开馆,美国国家航空宇宙博物馆为美国宇宙空间飞行提供了一个展示其成果的地方。这座庞大然而又简单的矩形建筑物以及它的彩色玻璃和粉红色的大理石,一方面显得跟它所展出的空间技术一样现代化,同时又同首都华盛顿的古典风格很协调。在博物馆内部,人们将为它的开阔空间而惊叹不已,在它的三个展览大厅内,没有一根  相似文献   

9.
<正>坐落于俄亥俄州扬斯敦市的巴特勒美国艺术博物馆创建于1919年。100年来,这个博物馆始终是美国艺术大师作品的储藏地。从像温斯洛·霍默(Winslow Homer)这样的19世纪著名画家,到爱德华·霍普(Edward Hopper)和乔治·贝洛斯(George Bellows)这样的20世纪现实主义艺术家,再到安迪·沃霍尔(Andy Warhol)和罗伊·利希滕斯坦(Roy Lichtenstein)这样的流行艺术家,他们的作  相似文献   

10.
美国首都华盛顿虽然有闻名于世的华盛顿纪念碑,林肯、杰费逊纪念堂以及国会大厦、白宫等等,但是它的更大特色在于庞大的博物馆群。如果你是旅游团或代表团的一员,你对这些博物馆的了解只能说是走马观花、蜻蜓点水。就是住上几个月也未必能详细了解。我有幸在华盛顿停留了半个月,几乎天天泡在博物馆里,也只能说是略知一二。  相似文献   

11.
1995年9月我来到美国首都华盛顿,开始参观这里著名的博物馆群的时候,我才知道这庞大的博物馆群都属于一个已有近150年历史的史密松学会。学会有一本著名刊物《史密松》(Smithsonian),是一本高级文化综合期刊。可巧9月号的封面竟是背上坐着好几个人的一只巨大的恐龙,他正稳步行走在大街上。这使我感到惊讶,这是怎么回事?我一向对恐龙很感兴趣,迫不及待地打开杂志后才知道这是科学家和美术家合作描述远古恐龙的一本科幻著作中的插图。这本书曾在《纽约时报》的畅销书栏目中保持久售不衰的记录,以百万册的销售量递增。这时我才感觉到美国恐龙热的温度的确是很高的。这又使我回忆起不久前我在纽约参观美国自然博物馆时的情景。这个馆可能是美国最大的恐龙研究、教育和普及中心。它的恐龙展厅经过重大修改于1995年6月重新开放,我在时正好赶上参观  相似文献   

12.
理查德·赫德森(Richard Hudson.上图)是美国圣保罗市双城公共电视台科学制片部主任。他目前正在为美国公共广播公司制作名为“蜻蜓电视”的科学探索类节目,该节目旨在吸引儿童对当地博物馆的兴趣。  相似文献   

13.
去美国不去纽约等于没去美国;去纽约不去参观博物馆等于没去纽约。全世界能说出的文物在纽约几乎没有找不到的——美国的纽约市别称"大苹果",这里不但是世界经济贸易中心,也是各种艺术的大展台。如果你是音乐戏剧爱好者,你就去百老汇和林肯艺术中心,这里每天都能为你提供丰富多彩的艺术盛宴。  相似文献   

14.
2002年8月,澳大利亚的凯沙米迪海洋生物博物馆展出了两具巨型抹香鲸的骨骼标本,上面标明的产地是:印度尼西亚沿海。人们在对这个庞然大物发出惊叹的同时,也不由产生了深深的疑问,在198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颁布商业捕鲸禁令以后,这种体形如此巨大的珍稀海洋哺乳动物是怎样被捕获的?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采访了标本的捐赠者——澳大利亚某电视台"猎奇"频道的首席摄影师安德鲁先生,他含着热泪讲述了惊心动魄的捕鲸过程,以及生死关头时人性与兽性的悲情逆转……  相似文献   

15.
杜以会 《科学之友》2008,(10):59-61
2002年8月,澳大利亚的凯沙米迪海洋生物博物馆展出了两具巨型抹香鲸的骨骼标本,上面标明的产地是:印度尼西亚沿海.人们在对这个庞然大物发出惊叹的同时,也不由产生了深深的疑问,在1986年国际捕鲸委员会颁布商业捕鲸禁令以后,这种体形如此巨大的珍稀海洋哺乳动物是怎样被捕获的?带着这个疑问,记者采访了标本的捐赠者--澳大利亚某电视台"猎奇"频道的首席摄影师安德鲁先生,他含着热泪讲述了惊心动魄的捕鲸过程,以及生死关头时人性与兽性的悲情逆转……  相似文献   

16.
<正>猛犸象曾经是冰川时代的远古巨兽,但最后一批猛犸象不幸在4000年前灭绝了。猛犸象爱好者只能在博物馆看到它们的标本或模型。不过,2017年2月,一位来自美国哈佛大学的著名遗传学教授乔治·丘奇博士,宣布将在两年内用基因编辑技术复活猛犸象,这令喜爱猛犸象的人们兴奋不已。那么,丘奇教授准备怎么做呢?  相似文献   

17.
1861年的一天,在德国巴伐利亚省某地的一个深20米的矿坑中,人们发现了一块奇异的动物化石:从骨骼的构造看,很像现代蜥蜴类的爬行动物,然而,从保存得相当清晰的羽毛印痕来看,无疑又是一种古代鸟类。这就是后来同名于世的始祖鸟化石!这块始祖乌化石标本目前保存在英国自然博物馆。  相似文献   

18.
美国《鸟的艺术》在北京 美国鸟类学家Allen Brooks(爱伦·布鲁克斯)30~40年代在美国《全国地理》杂志上曾发表过许多系列的鸟类文章和彩画,给我留下深刻印象。而最使我惊讶和赞美并难以忘却的是1987年秋末冬初在北京自然博物馆举办的美国的《鸟的艺术》原画展。 《鸟的艺术》展览由美国威斯康星州,沃索·莱·约·伍德逊艺术博物馆(L.Y.Woodson Art Museum)主办,经我国鸟类学家、北京自然博物馆研究员许维枢与美国有关单位协作并由美国西北航空公司资助才得以  相似文献   

19.
<正>美国的历史可谓短暂,相比欧洲各国和中国,其民间工艺传统也算不上深厚,但也许恰恰是少了传统的背负,让美国在民间艺术的保护上不遗余力。保存是一切的前提,经由政府和其他组织、个人保护下来的各具特色的民间工艺项目,犹如一间间生动的"博物馆",记录着这个国家五光十色的历史。文何必  相似文献   

20.
科学家第一次从已灭绝了的动物碎屑中取得了基因并正在尝试将它们创生出来。这个成就是加利福尼亚大学的Russell Higuchi和他的同事们创造的。泥(求马)是南非的一种哺乳纲动物,其前半部象斑马而后半部象马,它已在一百多年前灭绝。科学家们从博物馆里保存140年的泥(求马)标本的毛皮上残留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