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邢龙昌  牟云菲 《科技资讯》2014,(34):248-249
口译能力是外语专业学生很重要的技能。对于口译译者来说,影响他们口译质量的因素有很多种。我们把这些因素分成两大类:来自语言本身的因素和来自语言外的影响因素。该文通过以波赫哈克为首的一批西方口译理论与教学研究者创建的话语互动模式理论,来分析影响口译活动特别是交替传译的非语言因素并提出相应的策略,以期帮助口译者达到理想的口译与交际效果。  相似文献   

2.
要想成为一个优秀的口译译员,仅有扎实的语言基础是远远不足以应对千变万化的口译职场的。本文通过以译者的主体性理论为基础,论述一些影响口译质量的一些较为主观的因素,如应变能力、矛盾处理、文化沟通等方面加以论述,并用口译实例略加说明,旨在通过分析这些因素、指导口译实践以增强译员对译场的控制力。  相似文献   

3.
夏雪 《科技信息》2013,(16):201-202
<正>同声传译与其他的口译形式不同,是集听和分析、短时记忆及译语表达于一体的口译过程。从译入语到译出语的转换过程中,译者必须一心多用才能完成信息处理各个环节的工作,必须将听、分析、记忆和表达协调起来才能保证同传的质量。在这个过程中,译者难免会因为脑力超负荷而遇到各种问题。因此,译者必须采取相应的策略减轻脑力负担,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同声传译有很多技巧,下面我就来谈一谈  相似文献   

4.
黄燕红 《科技信息》2009,(32):163-163,165
法律语言的模糊性主要表现为立法语言和司法语言的模糊性。法庭口译作为一种特殊的法律口译,交际性质比其它口译更高。本文列举法庭审判过程中四种促使模糊性出现的原因,提出了针对模糊信息直译的方法,最后提出译者在法庭口译中根据实际情况可以作有限的补译。  相似文献   

5.
口译是一种文化信息的交换和传递过程,此过程将语言承载的文化以12头形式转化为另外一种语言。口译的转化过程不仅是语言的交换,还是具有不同社会特征的文化的传递。如果译者不能正确地选择语言,或是缺少跨文化意识,则容易导致语用失误。本文以国际语用学会秘书长Jef Verschueren提出的顺应论为理论基础,采取综观的分析角度,从语言语境、语码和语体、社交世界、物理世界等几方面对口译的跨文化语用失误进行分析探讨。  相似文献   

6.
国际交流中口译语体的语用分析与顺应选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语体是意义的表征,在国际交流的口译活动中起重要的作用。我们分析国际交流环境下口译语体的类型、特征及其语用价值,运用语用学综观——顺应选择论深入透视动态口译过程中的语体识别与语体隐合的语用价值,强调发挥译者的主体能动性,不断优化译语,选择最佳的语言使用,使译语语体与原语语体的语用价值保持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7.
倪兰芳 《科技信息》2011,(23):14-15
在会议口译中出现的词汇空缺现象很频繁,也是译者必须面对的问题。如果处理不得当,轻则引起听者对会议内容的误解,重则引起外交事件。根据国内外重要会议的口译员的口译资料,以巴黎释意学派为理论基础,分析在会议口译中出现的词汇空缺现象,借鉴经验丰富的译者对词汇空缺现象的解决之道,寻找处理词汇空缺现象的新途径。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新兴的生态翻译学十分关注"译者主体性"这个概念,生态翻译学将翻译置于翻译生态环境中进行重新审视,译者一方面是翻译生态环境的构成要素,另一方面又在翻译过程中遵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原则,充分发挥主体性意识,适应并改变翻译生态环境。细究历年"两会"中外记者招待会的现场口译,可以看出各位译者都积极地发挥了主体性意识,让自己融入这个环境中,去适应甚至是改变这个生态环境,让其向对自己有利的方向发展。  相似文献   

9.
社会对口译人才的数量和质量提出来了很高的要求,需求日益多元化、专业化,其中文化因素与口译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本文从文化视角出发,分析学生英语口译能力的现状,探讨了语境中几种主要文化因素对口译的影响,并对如何提高大学生英语口译能力提出了几点可行性建议。  相似文献   

10.
译者在翻译过程中自始至终起着举足轻重的主体作用。但是译者主体性的发挥会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译者应在翻译过程中正确认识到是哪些因素影响其主体性的发挥,这样才能译出好作品。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关联理论角度出发,动态地研究了语境与口译的关系。口译作为一种交际活动,与一定的语境有密切关系。关联理论中的语境对口译中信息的关联阐释如命题形式、信息意图和交流意图帮助译者获得一定的语境效果、建立预测机制,从而更好地把握口译活动。  相似文献   

12.
从语言媒介、口译者在交际中的角色、所处的客观环境以及口译的心理过程等不同的视角,探讨口译的特点和规律,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即席翻译的表达技巧、笔记技巧以及同声传译边听边说、拉距听力、根据意群拆译、预测等技巧。  相似文献   

13.
武会芳 《黑河科技》2003,(4):131-132
翻译本身是译者对原文的再创造过程,受译者对原文语言社会背景,作者及其创造目的了解程度的影响,同时也受译者本身所处社会环境、国家政策及目标读者诸因素的影响和制约。本文将从翻译标准的变化、翻译过程出发来分析翻译作品的历时性。  相似文献   

14.
从口译员自身看影响口译的因素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口译是一门综合的学科,它受到很多因素的影响,尤其是与译员的素质密切相关。本文从译员自身出发,着重探讨了影响口译质量的一些因素。  相似文献   

15.
郭爱成 《科技信息》2010,(11):211-211
口译过程中造成望文生义的主要原因在于译者的中外文水平不高,缺乏必要的背景知识,且不假思考,不动脑子,自以为是,随心所欲,凭想当然办事,其次是缺乏工作责任心,对自身翻译水准要求不严,其次还在于文化差异,表达习惯。望文生又给翻译效果造成巨大危害.这与翻译技巧关系并不大。本文通过实际例子,论证了望文生义的表现形式,分析了望文生义所产生的主要原因,提出了避免望文生义的方法。中外文水平的提高,特别是外语水平的提高是做好口译工作的关键所在,应是口译者毕生为之奋斗的目标。  相似文献   

16.
郝元嫄 《科技信息》2012,(18):162-162
思维方式在翻译过程中影响译者对词义的理解并制约译文的形成。翻译时译者要考虑中西思维方式的差异,将原文信息表达为译文读者能接受和理解的语篇。本文通过对美国总统奥巴马的就职演说词的译本分析,探讨了思维与翻译问题,并认为思维方式是翻译过程中的重要影响因素。  相似文献   

17.
文章基于宁波城市规划设计英汉翻译现状,从城市规划设计英汉翻译中口译使用者对口译活动的影响机制入手,分析口译者与口译使用者的关系,并探讨口译使用者的外语水平、专业水平、交际目的等是如何对口译活动产生影响的,据此提出城市规划设计中英汉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8.
讨论了科技口译特点、口译过程及口译标准,并结合科技英语口译实践提出建议,即要熟练掌握和灵活应用常用的口译方法和技巧,并不断在实践中提高科技口译中的应变能力,将口译方法和技巧提升为口译技能。  相似文献   

19.
本文主要研究交传学习过程中的口译质量自评方法和模式。笔者研究发现目前国内外关于口译质量评估的研究主要是他评,比如学习过程中同伴的互评、教师他评、各类口译资格证书考试、实战中的用户评估等。但是不可否认的是口译自我评估是提高口译能力的重要因素,同时较之他评,自评在动态过程的了解及可操作性等方面具有一定优势。本文以交传学习过程为例,首先提出阶段性自评的重要意义和目的。接下来提出自评应从源语、表达这二个方面出发,而自评过程自分为量化统计和定性分析。  相似文献   

20.
口译能力是一种综合的语言应用能力,其形成非一日之功,因此单凭口译一门课程来培养学生的口译能力是远远不够的。本文对影响口译水平的内在因素进行了简要的分析,探讨了口译基本能力素质在其相关课程中得到充分的系统的训练的必要性和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