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孙辉 《湖北三峡学院学报》2005,27(6):45-47
詹姆逊从“马克思主义阐释学”出发,反对俄国形式主义一脉所谓“纯文学”批评;批评对象从文学文本日益拓展到广义的文化文本,最终走向了文化批评。在文化批评日益兴起的背景下,詹姆逊从文学到文化的批评之路为众多纯文学研究者转向文化批评提供了一个直接的范例。 相似文献
2.
曹海峰 《大庆师范学院学报》2006,26(1):1-3
詹姆逊是美国新马克思主义思潮的主要理论代表。詹姆逊吸收了精神分析学的某些观点,认为“辨证的批评”应当显示文艺作品的内容,揭示被压抑的无意识和原始经验。同时,对弗洛伊德和拉康的精神分析理论进行了比较重要的修正。他把弗洛伊德的生物性“个体无意识”和拉康的“语言无意识”修正为“政治无意识”,并把政治分析和文学分析结合在一起,他还将精神分析“历史化”,使政治无意识成为一切文本和文本阐释的决定因素。 相似文献
3.
肖丰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27(6)
美国著名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詹姆逊,秉承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立场和辩证传统,对西方后现代社会状况予以考察,并结合当下形势构建起意识形态分析理论。从詹姆逊对意识形态分析模式的阐释入手,对其理论主旨加以深入挖掘和探讨,用以彰显其理论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4.
肖丰 《长春师范学院学报》2008,(11)
美国著名西方马克思主义批评家詹姆逊,秉承马克思主义的批判立场和辩证传统,对西方后现代社会状况予以考察,并结合当下形势构建起意识形态分析理论。从詹姆逊对意识形态分析模式的阐释入手,对其理论主旨加以深入挖掘和探讨,用以彰显其理论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6.
杰姆逊在《后现代主义或晚期资本主义文化逻辑》(1991年 )一书中 ,从其马克思主义人文学视野 ,通过分析当代艺术、建筑学、电影的范例 ,揭示了后现代的基本特征 :延伸在当代理论和全新幻影文化中的深层模式的丢失 ;伴随着情感和风格必然衰退结局的个人主体的消失 ;随意拆用过去文化的配件 ,变成绝对的仿制品的混成曲 (Pastiche)在体裁上的胜利 ;把过去和未来合并成现在的精神分裂感的出现和时空倒错 ;把人类集体的记录减少至怀旧的空图像的历史感的危机。在剖析后现代文艺否定方面的同时 ,他也提出 ,故事叙述是其积极方面 相似文献
7.
后现代主义思潮兴起对许多学科的发展都产生了影响,地理学也包括在内。本文通过对后现代主义思潮的简要阐述,探讨了后现代主义思想在地理学中的痕迹,并在此基础上论述了所谓“后现代地理学”的基本状况。 相似文献
8.
后现代主义小说颠覆了传统小说的形式与结构,成了一种语言的游戏。本文以美国后现代主义小说家巴塞尔姆的短篇小说《玻璃山》为范本,通过分析其形式与内容上的特点,即文本体现出来的“不确定性”、“戏仿”、“零碎化”、“真实与虚构的混淆”等后现代特征,揭示了后现代文学的颠覆性与游戏原则。 相似文献
9.
后现代公共行政理论是以福克斯、米勒和法默尔等为代表的学者在公共行政领域掀起的一种新的理论思潮。它对传统公共行政理论尤其是官僚制及其替代模式进行了全面的解构,在此基础上建立起全新的话语理论。但该理论仍存在着诸多疑点。本文试图结合实践对该理论进行反思,认为在我国现有国情下应对该理论有所批判地借鉴。 相似文献
10.
他者的意义──论现代人类学的“后现代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铭铭 《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0,(2)
后现代主义人类学者在批判现代人类学本来就具备了的某些后现代主义者推崇的特征,也有意无意地忽略它的学科体制内涵的反思,这样一种探讨所可能带来的见解,有必要重新与后现代主义的总体问题和现代学术体制的“中国问题”进行广泛的联想。 相似文献
11.
12.
在后现代主义影响下的消费者试图对一切教条主义进行解构,在后现代主义对待消费者的情感是有点混乱无序的,消费者往往追求情感上的刺激来体现自我的存在,这是一种拜物主义,但却并不是简单的追求物质,而是需要依靠物质来满足情感的寄托实现对自我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试论“后现代语言学”时代的语言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后现代语言学的视角来看,任何学术研究都有其本身的局限性,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我们才能看清楚语言学研究这些年变化的来龙去脉。后现代语言学的语言研究也不再只关注于语言在原有思维定势中所凸显的那些维度,而是试图从更广大、更多元的视角来看待语言和语言使用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由华中科技大学科技进步与人文精神研究中心和中国后现代发展研究院联合举办,美国过程研究中心协办,华中科技大学哲学系具体承办的“后现代视野中的科学与人文精神”国际研讨会於2005年10月11-13日在华中科技大学召开。本次大会的宗旨是汇聚国际国内科学及哲学社会科学界的杰出学者于一堂,共同探讨有关“科技进步与人文精神”关系的问题。大会分7个主题展开讨论:①后现代视野中的科学与精神关系问题;②意识研究和后现代心理学;⑧后现代视野中的生态问题;④科技进步与后现代宇宙论;⑤科学技术与后现代社会;⑥后现代视野中的科学观;⑦历史问题。 相似文献
15.
论后现代女性主义课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谢淑海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3):120-123
后现代女性主义课程研究是一个新的研究视角,也是一个时间不长的研究话题.它的思想基础是后现代女性主义,主要论点有:富有个性的研究对象;新颖独特的研究主题;反对启蒙认识论所包含的本质主义、普遍主义的宏大叙事;运用独特的思维模式;强调自我反思的意义和作用等.因此,它具有丰富课程学的积极一面,但也需要我们认真对待后现代女性主义课程研究万花筒般的复杂性. 相似文献
16.
关于后现代思潮 ,各种书籍论述已经很详细 ,本文主要从传播角度 ,介绍后现代思潮在中国的传播情况 ,以及对中国小说家创作的影响情况。 相似文献
17.
陈梦稀 《湘潭师范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06,28(4):106-109
后现代知识观对现代知识观关于知识的客观性、中立性、普遍性等进行了强烈的反思、批判与超越,强调知识的动态生成性、开放性、多元性、个体性和差异性。后现代知识观的这些特点决定了学生获得知识的过程既是一个主动建构、自主探索的过程;又是一个积极体验、自主发展的过程,同时也是一个持续对话、不断发现的过程。 相似文献
18.
20世纪50年代后现代主义开始在西方社会和国家出现比较大范围的文化潮流,这个文学潮流广泛的涉及到了社会学、哲学、语言学、文学、建筑学以及影视等诸多领域。本文主要研究了西方后现代翻译理论的特点以及它的局限性,为今后的翻译理论的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9.
后现代主义形成了一种全球化语境,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模式。后现代作家遗过运用语言游戏、拼贴、叙事零散来颠覆传统论者的语言观,彻底解构了传统文学的深度叙述模式。 相似文献
20.
兴起于20世纪60年代的后现代主义,在建筑学、文学批判、心理学、教育学、社会学等领域已形成了系统的论述。知识观也已经从现代转型至了后现代,这对我国的高等教育课程改革产生了很大影响。与传统知识观相比,后现代知识观发生了重大转变。本文分析了后现代知识观的基本特征,并提出后现代知识观对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课程改革的一些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