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印度尼西亚右派将領集团,为了实現其夺取政权的政变計划,成立和扶植許多右派組織。其中。将領委員会是他們的核心組織,“印度尼西亚大学生統一行动組織”(簡称“卡米”)、“印度尼西亚青年学生統一行动組織”(簡称“卡比”)和安索青年团則是他們最疯狂的爪牙。将领委员会这是右派将領为顛覆印度尼西亚政府而成立的組織。据九月三十日运动去年十月一日的公报揭露,“将領委員会是美国中央情报局策划的顛覆运动”。它在去  相似文献   

2.
印度尼西亚共产党肯定地说,当印度尼西亚人民听到总统同意内阁关于恢复1945年宪法,以宪法的途径来实施有领导的民主的决定的消息时,都一定感到欢欣鼓舞。因为,总统同意内阁的这个决定;意味着总统、内阁和支持政府的政党之间达到了一致。为此,我们对于总统、内阁的态度以及内阁本身特别是朱安达总理的明智措施给以应有的评价。在内阁于2月18日召开特别会议来决定它对茂物第三次“公开会谈”的协定的态度的前夕,人民都怀着恐惧不安的心情。因为当时严重地觉察到存在着用挑拨总统、内阁和支持政府的政党之间的团结的办法,强迫内阁全部地接受茂物方案的活动。这种活动可以  相似文献   

3.
去年九月三十日以来,围境着右派将领集团的夺权活动,印度尼西亚出现了激烈动荡而又十分错综复杂的政治局势。为便于读者了解半年多来印度尼西亚局势演变的梗概,我们特编辑刊登这个大事记。  相似文献   

4.
美国所策划和领导的北大西洋侵略集团成立的十周年已经黯然度过。美国曾打算利用这个机会为这个集团大肆宣扬,艾森豪威尔吹嘘它已经成为一个“强大的安全集团”,并且“正在发展成为一个日益强大的团结的政治力量”。但是这种渲染丝毫也掩盖不住这个声名狼籍的集团的侵略实质和它所处的困境,连号称美国在西欧的“管家”的北大西洋公约组织秘书长斯巴克最近也不得不承认,北大西洋集团的“真正弱点是成员国的不团结”。事实表明,这十年是美国的侵略政策和战争政策不断遭受可耻的失败的十年,也正是北大西洋集团侵略面貌毕露、内部矛盾百出,争吵不休并且日益走向四分五裂的十年。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美帝国主义千方百計地在印度尼西亚进行顛覆活动,力图破坏和絞杀印度尼西亚的独立。曾在美国駐日占領軍总司令麦克阿瑟手下担任情报处处长的美国特务头目杏尔斯·威洛貝少将早就說过:“印度尼西亚是美国在太平洋上一块不可缺少的战略要地。”美帝国主义为了控制这个“战略要地”,不断勾結印度尼西亚右派反动势力,策动軍事政变和武装叛乱,瘋狂反共反人民,以建立清一色的右派軍事独裁政权,使印度尼西亚在政治上、经济上、軍事上屈从美国的利益,成为美帝国它义和反动派在东南亚鎮压民族  相似文献   

6.
穆罕默德·阿里内阁的辞职,在巴基斯坦短短的八年历史中无疑是一椿重要的事情。巴基斯坦现在有了第一个联合政府。它已于8月11日就职,这个政府以前财政部长乔德里·穆罕默德·阿里为首,包括了回教联盟和东巴基斯坦联合阵线的代表。内阁危机久已成熟。它的根本原因在于群众对政府外交政策的不满。1953年4月上台的穆罕默德·阿里政府,曾同土耳其缔结了军事协定,同美国缔结了“共同防禦援助协定”,并且加入了东南亚军事联盟。所有这些措施没有一椿为现实情势所必需,也没有一椿符合于巴基斯坦的民族利益。因为事实上,巴基斯坦周围都是和平的邻国,它们对巴基斯坦并无敌意。巴基斯坦参与这些军事集团是毫无所得的。相反地,它却  相似文献   

7.
三月二十七日,印度尼西亚右派将領集团挾持苏加諾总統任命了一个反共內閣,完成了夺取国家政权的政变計划。这个內閣的主席团由六名副总理組成。但是,西方和日本报刊指出,內閣实权实际上掌握在苏哈托、布沃諧和馬利克三人手中,苏哈托本人在四月六日的記者招待会上也毫不隐諱地承认这一事实。納苏蒂安虽然眼下只担任部长級的“粉碎馬来西亚指揮部”副总指揮,还不是內閣中的核心人物,但是日本共同社說,“預料(他)不久将走到政治舞台的前台上来”。印度尼西亚反动派班子的这些头目,究竟是些什么样的貨色呢?  相似文献   

8.
“三个代表”是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它涵盖了我党所要具备的三种资源力量:即物质力量、精神力量(文化)和社会力量(广大人民群众),这三种力量是党立于不败之地的强大力量。  相似文献   

9.
小解答(一)何谓“战时内阁”?读者来信问,英国政府在马岛冲突发生后组织的“战时内阁”是怎么回事?答:战时内阁(War Cabinet)一般是指有些资本主义国家在战争时期由各党派主要人物组成的内阁,以便集中力量进行战争。英国曾有过4次这种性质的“内阁”,因都是由  相似文献   

10.
戴高乐一手导演的“公民投票”丑剧已经结束。法兰西第四共和国终于被埋葬了。在它的废墟上将要建立起来的,是一个挂着“第五共和国”招牌的军事独裁的王朝。根据在9月28日“公民投票”中所“通过”的“宪法”,在这个王朝里,国家大权完全独揽于总统一身,内阁只能俯首听命于总统,而议会纯粹成为一种装饰品。目前,戴高乐正在为自己的登基而继续奔走。下一着棋是预定在11月举行的议会选举。他的内阁已经通过了新的选举法,据巴黎的报纸透露,这个新选举法的妙用在于可以保证支持戴高乐的各种反动势力多得到大批议席,而法国共产党和其它民主力量所能取得的议席将要大大减少。  相似文献   

11.
大事日志     
中国·中外关系二日我外交部发表声明,声討美帝国主义恢复轰炸越南北方的罪行。《人民日报》发表观察家文章:《苏联领导同誰联合行动?》。我外交部照会英国駐华代办,就英国政府提供香港給美国作为扩大侵越战爭和威胁中国的基地,再次提出强烈抗議。三日找外交部照会印度尼西亚大使館,就印度尼西亚右派組織暴徒襲击中国駐印度尼西亚大使館的极端严重事件,向印度尼西亚政府提出最强烈抗議。  相似文献   

12.
什么人可作文学作品的主人公?在深入批判“根本任务”论时、在正确评价“中间人物”论时、在如何理解“题材多样化”(实际是“人物多样化”)时,都要涉及到这个问题。 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凝聚着作家对生活的认识、理解和评价,也是作家爱和憎的结晶。而主人公(或称主要人物)尤为突出。对此,恩格斯指出:“主要人物是一定的阶级和倾向的代表,因而也是他们时代的一定思想的代表,”(注1)这里谈到主要人物  相似文献   

13.
锡库里亚纳集团仅仅是西西里黑手党中的一个不很起眼的组织,它还不能列入势力最强的黑手党组织的行列。但它拥有的公司和银行帐户数目之多,分布之广,就已令人触目惊心。从锡库里亚纳集团的情况,就可以窥见西西里黑手党的经济实力有多强大。锡库利亚纳集团由昆特勒拉家族和卡鲁阿纳家族组成,集团里有50多个“体面人物”。1964年,昆特勒拉家三兄弟帕斯卡尔、保罗和卡斯帕尔在黑手党家族争斗中被击败后,获得黑手党省际委员会的准许,  相似文献   

14.
印度尼西亚共产党成立于1920年5月28日,到今年刚好四十年了。印度尼西亚共产党是印度尼西亚唯一的马克思列宁主义政党,它是在国内工人运动蓬勃发展,在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取得胜利和中国1919年五四运动的影响下诞生的。印度尼西亚共产党是印度尼西亚民族民主革命的先锋队。从成立之日起,它就动员和组织人民为反对荷兰殖民者、争取民族独立而进行斗争。它领导过“工人运动联盟”在1923年发动的大罢工,领导过“人民同盟”(主要成员是农民)反抗荷兰殖民者和封建地主的斗争。1926—27年反荷革命起义,也是印度尼西亚共产党领导的。荷兰殖民者用暴力镇压了这次革命,并宣布共产党非法。共产党在极端困难和危险的条件下,坚持了二十年的地下斗争。  相似文献   

15.
舆论称,欧盟是世界上最大的贸易集团,贸易政策高度一体化,而作为这个集团的贸易代表,曼德尔森是“欧洲最有权力的人物之一”。  相似文献   

16.
甲:最近印度尼西亚中苏门答腊的叛乱事件是怎么一回事?乙:印度尼西亚中苏门答腊的叛乱事件,反映了印度尼西亚反殖民主义力量对殖民主义势力的斗争在新的情况下已进一步尖锐化。自从去年2月21日苏加诺方案公布实施一年以来,印度尼西亚的保卫独立斗争和民主运动有了新的发展,特别是在去年12月朱安达内阁采取“另一条道路”开展收复西伊里安的运动之后,反殖民主义力量在群众中的威望大大提高了。相反的,印度尼西亚国内外的反动势力由于坚决反对苏加诺方案,特别是在袭击苏加诺总统的恐怖事件发生之后,他们在人民中间的政治影响进一步削弱了。因此,印度尼西亚反动派要通过议会来夺取中央政权是十分困难的。他们就采  相似文献   

17.
印腹尼西亚在国际事务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它同中国的关系日益密切起来,中国人民也日益广泛地要求了解这个国家。最近世界知识社出版的“苏加诺演讲集”、吴世璜著“印度尼西亚”和张肇强著“战后印度尼西亚的政治和经济”三本书,对于读者了解这个国家和深入研究这个国家的情况,是有帮助的。  相似文献   

18.
毛主席语录     
社会主义社会是一个相当长的历史阶段。在社会主义这个历史阶段中,还存在着阶级、阶级矛盾和阶级斗争,存在着社会主义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存在着资本主义复辟的危险性。  相似文献   

19.
美丽的“千岛之国”——印度尼西亚,正以汹涌澎湃之势,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一个全面抵制美国电影的运动。美国的反动影片,近几年来大量地涌进印度尼西亚。1963年输入印度尼西亚的美国影片达一百二十余部,占外国影片输入的70%左右。美国在印度尼西亚设立了“美国电影协会”,操纵着七百余家电影院。这个美国机构还露骨地干涉印度尼西亚电影的发行和放映活动。例如:前几年,在雅加达最大的电影院“美加丽亚”上映印度尼西亚民族电影《危机》期间,它就以放映时间过长为借口,强迫这家电影院中途停止放映这个影片。  相似文献   

20.
目前,世界和平力量已经大大超过了战争势力。以准备新战争为目的的美国“实力政策”,不断地遭到失败。在欧洲和亚洲,由於苏联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努力,都出现了国际紧张局势趋於缓和的跡象。只是在世界和平力量日益强大的情况下,只是在世界舆论的力量面前,美、英、法政府最后才被迫同意同苏联举行四国政府首脑会议。这个会议得以召开的这个事实本身,就是和平力量的胜利。苏联政府和世界舆论认为这个会议的任务应该是:加强国与国之间的信任,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世界人民正以大力争取这个会议能够实现它自己的莊严任务。“实力政策”的奇怪的逻辑但是美帝国主义并没有睁开眼睛,面对现实。它们在这样的局面下,不是收敛起它的“实力政策”,而是为了辩护“实力政策”,为了挽救“实力政策”的失败,更加嚣张地宣传这个政策,更加疯狂地奉行这个政策。美国统治集团的代表人物竭力发挥帝国主义者的奇怪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