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衡  赵俊猛  徐强 《科学通报》2011,56(27):2328-2334
利用西藏东部南迦巴瓦地区的51个临时地震台站所记录的169个远震事件, 从中提取出4767条P波射线, 通过反演计算得到了西藏东部地壳和上地幔的P波速度结构. 水平剖面显示, 在西藏东南部裂谷附近从近地表到250 km的深度范围均表现为低速异常; 从纵剖面结果看, 这个低速异常非垂直地向下延伸到约400 km深度. 综合分析认为, 此低速异常可能意味着地幔高温物质上涌, 从而为该区裂谷成因的探讨提供了地震学的证据; 在此低速异常的东侧出现明显的高速异常, 深度从40 km延伸到200 km, 该高速异常可能是大陆闭合遗留的产物, 并非俯冲的印度板块; 在250~400 km的深度范围内, 嘉黎断裂以北为低速异常区, 以南为高速异常区. 该高速异常可能反映了印度板块的北部边界, 并在此发生了拆沉. 同时表明, 在西藏东部印度板块的俯冲未超过嘉黎断裂.  相似文献   

2.
《自然与人》2012,(2):7-7
科学家们正在解开世界上最深的深海火山热液口的未知之谜.它位于加勒比海海底裂谷下5公里处。  相似文献   

3.
走近死海     
在地球陆地的最低处,有一片宁静蔚蓝的水面,这就是世界上最咸的湖──死海。死海位于以色列和约旦的交界处,在东非大裂谷北面,约旦河谷的谷底,其水面竟比海平面低396米。东非大裂谷起始于约旦河上游,向南延伸,穿过死海、红海和非洲东部。死海有些地方深达400米,因而湖底几乎比海平面低了800米。由于是裂谷形成的湖泊,死海湖形狭长,南北延伸约80公里,东西最宽处也仅有18公里,面积300平方公里。约旦河从北面流入死海,是其主要水源,东西两岸还有不少小溪流入死海。死海没有一条外流的河流。如果湖水不蒸发,水面每年将上升大约3…  相似文献   

4.
跨越昆仑     
在20世纪50年代以前,人们对西藏的向往大多是一个难以实现的梦想,在此之前的西藏120多万平方公里的广阔地域上没有一条公路,西藏与内地的物资交流和信息传递全靠牦牛和骆驼通过崎岖的山路进行,从四川雅安或青海西宁往返拉萨一次需一年之久。 1952年护送十世班禅经青海返藏时,曾投入军马4500匹、骆驼3000峰、牦牛13500头、骡子2500匹,在2000公里的行程中有3000多头牲畜丧生。如此艰辛惨烈的旅途使多少人对西藏留下了永远的遗憾。1954年12月随着川藏、青藏公路的通车,这一切永远成为了历史。如今当你从成都乘坐现代化的客机,飞越连绵不断的雪峰、冰川,只需两个小时即可到达拉萨。空中之路拉近了西藏与世界的距离,但内地运往西藏的物资仍大部分通过公路运输来完成。其中青藏公路担负了80%的进藏物资的运输任务,同时,这也是在所有进藏公路中路况最好的一条,它受自然灾害影响最小。沿此路乘汽车进藏,最能体会到青藏高原的博大苍凉。 美丽日月山 青藏线北起青海省会西宁,南至西藏首府拉萨,全长2000余公里。出西宁城沿一条宽敞的河谷平原行进约90公里,即进入一片起伏的山地,此处的山虽不怎么高大险峻,却也是横卧在青藏线上的第一道天...  相似文献   

5.
未来三峡水库的运用方式是采用了黄河三门峡水库二次改建后的“蓄清排浑”方式,也就是汛期降低库水位,敞泄排沙,汛后抬高水位蓄“清水”。应当指出,采用这种方式保持一定的有效库容是可以的,但这样一种运用方式能否解决长的河道型水库(如三峡水库)库尾的泥沙淤积问题呢?存在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可以,一种认为不行。我们也认为是不行的。因为将来三峡的库尾在重庆河段,距坝址500余公里,重庆处于长江和嘉陵江的汇口处,在它下游近15公里的地方就是著名的铜锣峡,长2.8公里,江面宽度只200多米,两岸矗立,高出江面300~400米,这是个卡口。在天然情况下汛期铜锣峡受卡口壅水的影响。建库后,回水未端到了重庆,侵蚀基准面抬高后,铜锣峡的卡口作用会更加显著。当遇长江上大和下  相似文献   

6.
旅游西藏是很多人的梦想。西藏具有两种扭力:大自然的奇观和佛教的感染力,因此成为旅游胜地。可是由于西藏的地势高峻、气候寒冷和空气稀薄,再加上交通封闭,这个旅游胜地被冷藏在高山之岭,旅游人士裹足不前。从20世纪80年代起,旅游的开放带来络绎不绝的游客西藏地处地球之岭,珠穆朗玛峰直插目汉,与天相接_从飞机上鸟瞰,西南缘的喜马拉雅山脉,连绵24O0多公里一它像一条奔腾的巨龙,起伏在云雾里,时隐时现于高原之岭_以藏语“冰雪之乡”命名的喜马拉雅山脉,为西藏与印度、尼泊尔、不丹的分界,另一以藏语‘雪山”命名的冈底斯…  相似文献   

7.
裂谷构造与成矿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由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简单回顾了有关断裂的主要概念,如锯齿状断裂的形成、全球性断裂网格、断裂与断块的深度分类、三种断裂体系和五种断裂活动方式、褶皱对断裂的控制等。在此基础上,第二部分论述裂谷的特点。如全球性裂谷系的方向、裂谷在平面上的锯齿状或雁行状展布、裂堑在陆壳向洋壳转化中的意义、裂谷的发育方式等,着重阐明了断块构造学说对裂谷分类和裂谷形成机制等问题的看法。第三部分探讨裂谷中的矿产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发育特点、裂堑和裂谷中的主要内生金属矿产,裂谷沉积剖面的二元结构及裂谷中的沉积矿产。最后一部分简单介绍了攀西裂谷的现有认识,包括该裂谷发育的大地构造背景及在南北向裂谷系中的位置,裂谷中的火山岩,侵入岩和沉积岩的特征及与奥斯陆裂谷岩浆事件的对比,裂谷区的地壳厚度变化等,在此基础上综合提出了裂谷的两阶段演化模式。  相似文献   

8.
绍兴-江山古陆对接带   总被引:32,自引:0,他引:32  
水涛 《科学通报》1986,31(6):444-444
绍兴-江山断裂带横贯浙江全境并入赣省,中、新生代盆地追循分布近千公里,构成我国南方规模宏大的内陆裂谷带。此带同时为地幔相对上隆区,有基性、超基性岩喷出,其中深源包体指示下切深度达90公里以上。以此为界划分了中国东南大陆为两大构造单元,其北为江南古陆;其南以往称之为华南加里东褶皱带(图)。  相似文献   

9.
长江上游地区水土流失影响因子特征与综合分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长江上游地区系指宜昌以上至源头的流域区,总面积100.5万平方公里,占长江流域总面积55.6%,总人口1.4亿,占长江流域总人口34%.长江上游干流总长度为4529公里,占长江干流总长度72%,它流经青海、西藏、四川、云南、贵州以及甘肃,陕西和湖北等8个省区. 本地区地跨我国大陆一、二级阶梯,境内地质构造复杂,地势变化明显,山丘地貌类型  相似文献   

10.
两套标准的烦恼 在中国生活惯了的人们,初到美国就立刻感到不能完全适应。这并不是因时差带来的短暂的昏沉,而是日久天长没完没了的磅、里、尺码和克、米、公里之间的烦恼。 中国在计量方面早已和国际接轨,把国际通用的计量单位作为法定计量单位,主要的有厘米(cm)、千米(km、公里)、克(g)、千克(kg、  相似文献   

11.
从地质上看,攀西地区是个古老的大陆裂谷,攀西地区的成矿作用,主要受古裂谷构造控制。这条南北向的古裂谷,向北经龙门山、鄂尔多斯西缘,穿内蒙入蒙古人民共和国后可与贝加尔湖裂谷相连,向南经红河裂谷而连南海与中印半岛间的断裂带,构成全球性南北向锯齿状裂谷系的重要分子。裂谷有其发生发展消亡的演化过程,因而受裂谷构造控  相似文献   

12.
姚建新 《科学通报》1987,32(1):45-45
世界二叠-三叠系之交的动物群都处在演化的低潮期和更替阶段,牙形石作为一种海相动物群也不例外,但是同其他一些生物类群相比,它有比较清楚的演化系列。这对于说明二叠-三叠系之交生物类群的演化,确立一条合乎生物地层学原理的二叠-三叠系界线至关重要。因此笔者对处在冈瓦纳古陆南缘的我国西藏南部地区的牙形石动物群及二叠-三叠系分界问题进行了研究,得到一些认识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3.
李荫亭 《科学通报》1979,24(18):850-850
洋脊中轴裂谷是板块的创生边界,多年来一直吸引着地球科学家的注意。但是,对于中轴裂谷的成因,至今没有得到圓满的解释。本文利用我们在文献[1]中所提出的上涌流动模式,算出了裂谷的深度和宽度、裂谷内底宽度等。这些结果均与观测数据符合,从而给出了洋脊中轴裂谷地形的动力学解释。  相似文献   

14.
地球上有一道最长的“伤疤”——东非大裂谷,它南北延伸于东非高原之上。我早就向往有朝一日亲临其境目睹这一世界奇观。 后来,我有幸去东非坦桑尼亚、肯尼亚、乌干达和埃塞俄比亚四国进行实地考察研究。这使我能多次进入那神秘的东非大裂谷,从不同地段揽胜探奇。 地壳运动的产物 非洲大地上最有魅力的自然景观,恐怕非东非大裂谷莫属了。它南起莫桑比克海岸的贝拉港附近,向北延伸至马拉维湖北端后分为两支:东支裂谷纵贯坦桑尼亚和肯尼亚两国的中部;西支裂谷经坦噶尼喀湖、鲁夸湖、基伍湖、爱德华湖、艾伯特湖向北约240公里消失。…  相似文献   

15.
本文作者通过“攀(枝花)—西(昌)裂谷”与典型裂谷在成因类型、力学机制、裂谷宽度、谷内建造和玄武岩分布等方面的分析比较,对康滇隆起带是否为裂谷带提出了质疑。这个问题是地学界的一个重大研究课题,本刊本着在学术研究上贯彻“双百”方针的原则,欢迎不同学派、不同观点进行争鸣。  相似文献   

16.
青藏高原是高山的大本营,珠峰一带更是雄峰突起。东端的南迦巴瓦峰和加拉白垒峰云雾缭绕,宛如轻纱,这一对“仙女”遥相呼应,冥冥间似在诉说着万古奥秘。 雅鲁藏布江自喜玛拉雅山中段北坡发源,缓缓东流1600公里后,似闻南迦巴瓦峰之唤,在西藏米林县“毅然”北上,直插双峰之间,一揽南迦巴瓦峰在怀,又急转直下,流泻  相似文献   

17.
吴根耀 《科学通报》1985,30(21):1647-1647
古裂谷与现代裂谷的对比研究的基础是张文佑倡导的构造分析的“将今论古、以古鉴今”的历史比较法,笔者曾简述过这一方法的主要内容,现以攀(枝花)西(昌)古裂谷山西地堑系的对比研究为例作进一步说明。已发现两者之间有下列类似之处:  相似文献   

18.
本文对地球动力学现状作了简短的回顾。它的基本设想是假定地球是一个动力体,地壳和地幔运动为其内部热所趋使。这一现代地球动力学的新设想用于中国板块,并对攀——西(攀枝花——西昌)裂谷作了特殊的分析。指出造山运动、金属矿床和油田的形成以及地震的发生,可考虑用两个主应力场来解释:第一个主应力场为印度板块及太平洋板块向中国板块的推挤作用所形成;第二个主应力场为地幔内部热对流作用所引起。本文指出,从科莫林角(Cormorin Cape)经云南、四川、山西直至贝加尔湖,在地壳中有一个相应的拉伸带,可以假定大约在几亿年以前这些拉伸力曾经促使了裂谷的张开,而现在由于推向中国板块和缅甸的力所形成的侧向变形而使它正在闭合中。据分析,以渡口为中心、半径约为250公里的区域内,岩浆从地幔上涌。这一机制可考虑是该区矿产资源和高温形成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攀西裂谷区域地质构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据建造和改造特征分析,从渡口市的攀枝花至西昌的冕宁是海西一印支期的古裂谷,称其为攀西裂谷。它既控制着本区攀枝花型钒钛磁铁矿床的形成、富集和分布,也影响到地壳现代稳定性。所以,研究本区地质构造和裂谷构造演化在资源、能源开发中具有重要意义。根据航空遥感测得的彩红外照片影像判析和两年来野外考察,并参考了四川、云南两省地质资料完成本文。在野外考察中受到四川省委和人民政府的大力支持,在研究中蒙张文佑、  相似文献   

20.
《论生物与裂谷》一文的作者出席了1987年8月“国际大陆岩石圈构造演化与动力学讨论会”。关于生物与地球上大裂谷之间的相关性,作者作了有趣的研究,他的论断也受到我国地质界和生物界的重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