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2020年1月17?18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对缅甸进行了一次短暂但很重要的"点穴式"访问。这是习近平主席2020年的首次出访,也是中国国家主席近20年后再次访问缅甸,又恰逢中缅建交70周年,因而对中缅关系发展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大特殊意义。从习近平主席访缅期间签署的系列合作协议、两国元首共同启动的纪念中缅建交70周年暨中缅文化旅游年活动、访问结束时发表的中缅两国联合声明内容来看,习近平访缅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是一次里程碑式的访问,把中缅关系在千年胞波情谊的基础上推进到了新时代,两国关系从全面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升级为命运共同体。  相似文献   

2.
王木克 《世界知识》2014,(14):72-72
<正>7月初,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访韩。就在习主席访问前后,东北亚地区形势也出现了各种动向。各方的热议远远超越了中韩双边关系,更多地聚焦于习主席此访将会对东北亚地区地缘关系、格局变化带来怎样的深远影响。各方最大的关注点是,中朝韩三方关系的重心变化问题。韩国首次成为新任中国国家领导人首访的东北亚国家。联系中朝间近年来未有高访,很多人猜测,是不是中国对朝政策以及对朝鲜半岛政策发生了变化?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7月,习近平主席应邀赴巴西出席金砖国家领导人第六次会晤,对巴西、阿根廷、委内瑞拉、古巴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中国—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会晤。一位美国记者写道,奥巴马总统在华盛顿纠缠于中期选举之前的两党纷争,而中国领导人却在拉美施展其影响力。在访问拉美期间,习近平主席同11个拉美和加勒比国家领导人举行会晤,共同宣布正式建立中拉论坛。此外,习近平主席还提出了有利于进一步提升中拉关系的"五位一体"新格  相似文献   

4.
正几乎每个国家的领导人身边都会有一个御用团队专门负责他们的身体状况,从膳食、运动等方面进行精确的制定,因为这关系到一个国家政治和社会局面的安定和发展。习近平主席说:"要少吃方便面"。虽然这句话是习近平主席在9月15日访问马尔代夫时一句调侃的话,但少吃油炸、腌制食品,多吃粗粮,确实是中国领导人一贯的膳食原则。中南海御用营养保健专家、原北京医院营养科主任曾煦媛称,国家领导人日常饮食,并不是山珍海味,他们的食谱以粗粮  相似文献   

5.
赵俊杰 《世界知识》2014,(14):53-55
<正>2014年,中国国家领导人"深耕"欧洲,成就巨大。2014年3月22日起,国家主席习近平对欧洲进行了长达11天的访问;2014年6月16日,李克强总理开始对欧洲英、希两国进行国事访问。2014年欧洲国家亦同样重视与中国的互动。6月10日意大利总理伦齐访问中国;7月6日德国总理默克尔开启了她的第七次访华之旅。2014年  相似文献   

6.
言论     
正习近平访问捷克共和国事件:应捷克共和国总统泽曼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3月28日乘专机抵达布拉格,开始对捷克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习近平强调,这是他首次以国家主席身份访问中东欧国家,也是两国建交67年来中国国家主席首次访问捷克。中捷两国和两国人民友好交往源远流长。捷克已经成为中国在中东欧地区重要合作伙伴,在欧盟内的好朋友、好伙伴。  相似文献   

7.
<正>中国新一届政府上任已经一年。一年来,中国外交出现了值得注意的变化,可以初步总结出下面四大新特征。第一,重视新兴国家,推动国际力量格局的平衡发展。传统上,中国外交以大国关系为核心,其中对美外交是关键。可是在新一届政府上任之初,国家领导人没有选择访问传统西方发达国家。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出访选择了俄罗斯,随后到访南非,参加在那里举办的"金砖国家峰会"。两个月后,习近平的第二次出访选择了拉美。随后他又历史性地访问了中亚。总理李克强先去了南亚,随后到访东南亚;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初访南美。不到一年,中国领导人对"金砖国家"(除巴  相似文献   

8.
《世界知识》2015,(4):6
<正>2月2日,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人民大会堂会见印度外长斯瓦拉吉。习近平请斯瓦拉吉转达对慕克吉总统和莫迪总理的亲切问候和良好祝愿。习近平指出,去年9月我访问印度期间,受到印度政府和人民的热情友好接待,至今记忆犹新。以此访为标志,中印关系已步入一个新的发展阶段,两国领导人共识不断得以落实,双方友好交流合作势头很好。  相似文献   

9.
<正>如何评价习近平主席在2015年9月对美国进行的国事访问?王毅外长在习主席代表团自纽约启程回国之际向媒体作出了详细的总结,中国学术界、媒体也进行了种种概括,而中国高层仍在对访问成果进行更为全面、深入的评估。在我看来,这次访问可以用"五个一"来概括。首先,这是一次非常必要的访问。这种"必要性"具体表现在五个方面:一是完成国事互访的必要性。在习近平主席于2013年6月在加利福尼  相似文献   

10.
娜琳 《世界知识》2013,(8):30-31
2013年3月30~31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访问了亚洲内陆国家蒙古国,这是时隔七年之后,日本首相再度访蒙,令世人瞩目。2006年8月,时任日本首相小泉纯一郎访蒙,在为蒙送上大礼包(约合3954万元人民币)的同时,也对蒙一贯支持日本"入常"的立场表示了感谢,接着在日本政界掀起了一个集体"朝拜"蒙古国热。而今,安倍将访蒙作为上任的序曲之一,带来了更大的  相似文献   

11.
<正>9月10~12日,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应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对中国进行了国事访问。这是托卡耶夫今年6月当选哈萨克斯坦总统后首次访问中国。托卡耶夫总统访问期间,两国最高领导人决定把中哈关系提升为"永久全面战略伙伴关系",这标志着牢不可破的中哈友好关系已经形成,中哈关系进入了新阶段。托卡耶夫总统访华成果丰硕尽管托卡耶夫总统此次访华的时间只有三天,但是从时间节点看非  相似文献   

12.
<正>应国家主席习近平邀请,法国总统马克龙于11月4日至6日来华出席第二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开幕式并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这是2017年5月马克龙正式就任法国总统后任内第二次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2019年,国家主席习近平年度首访中的一站就是法国。两国元首年内实现互访。法国是第一个同新中国正式建交的西方大国,也是西方大国中率先同我国建立全面伙伴关系和全面战  相似文献   

13.
<正>2019年7月8日?12日,越南国会主席阮氏金银对中国进行访问。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栗战书、全国政协主席汪洋分别与她进行了会见。习近平在会见时指出,中越是"同志加兄弟",也是具有战略意义的命运共同体,双方要在新起点上推动双边关系再上新台阶。栗战书委员长说,近年来,习近平总书记同阮富仲总书记两度实现历史性互访,明确了中越两国是具有战略意  相似文献   

14.
何谨 《科技智囊》2015,(2):30-35
<正>何为"一带一路"?2013年9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访问哈萨克斯坦时提出构建"丝绸之路经济带".2013年10月,习近平又在出席亚太经济合作组织(APEC)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期间提出了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从此,向西推进"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建设。向东南构建"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开启了中国政府的地缘布局,也即"一带一路"。  相似文献   

15.
外刊概要     
《世界知识》2013,(8):6-7
1 习近平主席首访俄罗斯 [俄]《权力》2013年3月18日 在与美国关系紧张的背景下,中国急于巩固与俄罗斯的战略友谊。如中国媒体所言,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把俄罗斯作为其上任后的首访国,反映出中国对与俄关系的重视。然而,中国领导人访俄也有现实目的,就是获取俄油气资源、为俄远东开发提供优惠贷款。对俄罗斯而言,北京的建议很有诱惑力,欧洲形势恶化、国内资本外流和承办奥运会使俄财政收入逐年减少,而开支逐年扩大。现在中俄能源谈判的核心问题——天然气价格已经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16.
晓岸 《世界知识》2015,(2):62-64
<正>新态势、新体系在2015年新年贺辞里,习近平主席对过去一年的外交工作给予高度评价。他说,"我们加强同世界各国的合作交往,主办了北京亚太经合组织领导人非正式会议,我国领导人多次出访,外国领导人也大量来访,这些活动让世界更好认识了中国"。习近平还用"中国人民关注自己国家的前途,也关注世界的前途"这样朴素的话语勾勒出一个义利相映成辉、四海共襄发展的"大外交"。已经过去的2014年是"全面深  相似文献   

17.
时事概览     
《世界知识》2013,(7):8-9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首次外访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3月22日至30日对俄罗斯、坦桑尼疆、南非、刚果共和国进行国事访问.并出席在南非举行的金砖国家领导人第五次会晤。习近平主席夫人彭丽媛女士全程陪同出访。  相似文献   

18.
这次访问恰值美国大选和中共十八大即将召开的"政治敏感年份"、中美关系"逆水行舟、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国际格局加速调整的震荡期。2月13到22日,中国国家副主席习近平访问美国、爱尔兰和土耳其,开启了2012年中国外交的重头戏,其中,对美国的访问是此访的一个重点。这次访美既是对美国副总统拜登去年访华的一次回访,更是落实2011年胡锦涛主席与奥巴马总统达成的中美建设互相尊重、互利共赢的合作伙伴关系共识的一次重要访问。这次访问广受关注,在于  相似文献   

19.
翟崑 《世界知识》2013,(21):66-66
忙完国庆,习近平主席与李克强总理先后访问东南亚,完成了在中国周边外交中具有优先地位的首次东南亚之旅。习近平主席访问印尼、马来西亚,出席巴厘岛APEC会议。李克强总理参加文莱东亚领导人系列会议,并访问文莱、泰国和越南。如果对此进行总结,关键词是“升级”——习、李提出一系列有助于升级中国一东盟关系的倡议主张。  相似文献   

20.
赵宁宁 《世界博览》2014,(19):52-53
习近平主席说:“要少吃方便面”。虽然这句话是习近平主席存9月15日访问马尔代夫时一句调侃的话,但少吃油炸、腌制食品,多吃粗粮,确实是中国领导人一贯的膳食原则。中南海御用营养保健专家、原北京医院营养科主任曾煦媛称,国家领导人日常饮食,并不是山珍海味,他们的食谱以粗粮为主,少食多餐、少肉多菜,基本是每天吃小米粥、豆类、芝麻、薏米等25种食物。低盐低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