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E.L.多克托罗小说《上帝之城》融入大屠杀意识,并直接描写大屠杀,从而表现出深刻的大屠杀后意识。犹太女拉比莎拉之父乃大屠杀幸存者,其断续的大屠杀叙述再现了犹太人的大屠杀记忆;犹太人在格托中的生存及其对纳粹的反抗,表现了犹太人做人的形象和尊严,亦反应了犹太人的英雄主义精神;而战后对纳粹战犯的追捕则表明犹太人向往公正和正义之决心和理想。多克托罗不仅建构了二战期间犹太民族的历史和文化,而且还揭示了大屠杀后犹太人所处的历史和文化困境。  相似文献   

2.
潘光 《世界知识》2018,(3):67-69
从古代犹太国家灭亡到1948年以色列建立,两千年的犹太民族史就是一部离散和避难的历史。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当纳粹大肆迫害、屠杀犹太人之时,中国向犹太难民敞开了大门。与犹太人在其他地方的避难经历相比,犹太人来华避难有一些独特之处,也可称为"中国模式"。1月27日是联合国确定的一年一度缅怀大屠杀遇难者的国际纪念日。本期刊登中以两位学者的文章.  相似文献   

3.
音乐是没有国界的。然而,民族情感要比审美情感理智得多、神圣得多,特别是对于犹太人这一饱受战争磨难的群体。难道,这真是无法超越的吗? ——编者手记 1998年初,美国听众惊喜地聆听了由祖宾·梅塔指挥以色列交响乐团演奏理查德·施特劳斯的作品。为什么一个普通的音乐会能引起一种异乎寻常的反响呢?原来,施特劳斯和瓦格纳的作品几十年来在以色列一向都是被禁止公开演奏的,对此欧美很多人都有所耳闻。在犹太人看来,瓦格纳是个狂热的反犹分子,瓦格纳的作品在纳粹统治德国时期,常用于官方  相似文献   

4.
世界知识2004年第24期66年前的11月9日夜间,德国居民都被砸碎玻璃的声音所惊醒,他们看到的是犹太教堂被焚烧的火光,听到的是犹太人被毒打发出的尖叫声。这一夜,有上百名犹太人被杀死,三万名犹太人被拖进集中营,几百座犹太教堂被焚毁。纳粹对于犹太人的大肆屠杀已成往事,但近两年,在一些国家,又有反犹情绪滋生。今年8月,德国南部小镇就出现了纪念德国纳粹赫斯的游行。7月21日,法国巴黎市区一犹太活动中心遭焚毁,墙上涂有红色纳粹标记。去年11月,德国一位议员公开指责犹太民族是一个“罪恶的民族”。对此现象,以色列一概斥之为反犹主义,甚至呼…  相似文献   

5.
一年多来,中东和平进程始终徘徊不前,一些方面甚至出现倒退。原因固然很多,但从以色列方面看,以下几点值得注意。安全是以色列的“硬道理”犹太人有2000年没有保障的颠沛流散的生活和备受欺侮的历史,培养了犹太人对安全特别敏感的民族特性,一有风吹草动,就寻找庇护,保证自己与民族的延续。以色列建国50年来,安全一直是头等大事、是“硬道理”。1967年第三次  相似文献   

6.
正6月19日,第四届"以色列—德国代表大会"在德国法兰克福召开,多达3000人与会。这是在西欧召开的规模最大、最具影响力的支持以色列的大会,表达了对目前德以关系的关切。以色列和德国的关系被外界视作"特殊关系",这一植根于纳粹大屠杀历史的"非正常关系"虽经受了重重考验,但最近也出现了一些不和的声音。  相似文献   

7.
在华盛顿市区中心有一座红墙灰顶的高层建筑。北眺华盛顿纪念碑,南倚杰斐逊纪念堂,这座建筑叫做“美国二战大屠杀纪念馆”。里面所陈列的那段被浓缩的历史,是二战前及二战期间,纳粹德国及其同伙所施行的有组织、有计划地迫害和灭绝欧洲犹太人的历史。1993年4月,一个阴雨连绵的日子,当时的美国总统克林顿、美国国家大屠杀纪念理事会主席哈维·迈耶霍夫和纳粹奥斯维辛集中营生还者、诺贝尔奖得主埃利·维索三人一起点燃了纪念馆六角形祭奠大厅内那束不再熄灭的火。从那时起,这个博物馆开始接纳来自世界各地的参观者,每天平均5000人。  相似文献   

8.
王剑南 《世界知识》2012,(16):47-49
萨拉青把德国救助欧元区危机跟纳粹时代大屠杀和二战扯到一起,说德国这样做是为了还债。书中有一句话被所有媒体反复引用,即"欧元债券将是德国为纳粹大屠杀支付赔偿的最后阶段",媒体批评他这是在散布历史修正主义。  相似文献   

9.
“犹太政权的建立是世界压迫者反对伊斯兰世界的举动……正如教长(霍梅尼)所说,应把以色列从地图上抹去……伊斯兰世界绝不允许它的历史宿敌生存在它的心脏地带。”“一些欧洲国家坚持说,希特勒在二战时期杀死了数百万犹太人,把他们投入集中营……我们不接受这一观点,但如果我们假设这是真的,我们要问欧洲的问题是:希特勒对无辜犹太人的大屠杀就是他们支持(以色列)占领耶路撒冷的理由吗?如果欧洲人是诚实的,那么,他们就应该拿出欧洲的一些省份给犹太人,比如在德国、奥地利或者其他国家的一些省份,让他们在那里建立国家,建立他们希望成立的政府,这样,问题将从根本上得到解决。”——哈迈迪·内贾德  相似文献   

10.
历史上的两个犹太国家——以色列国和犹太国,分别于公元前722年和586年被亚述和巴比伦灭亡。公元前二世纪时犹太人建立了马卡比王朝,公元前一世纪时被罗马帝国征服。此后绝大多数犹太人离开巴勒斯坦,散居世界各地。十九世纪末叶,在奥地利、德国、俄国的犹太资产阶级中流行着一种犹太复国思想,鼓吹世界各国的犹太人是一个统一的“民族”,他们具有一致的“民族利益”,号召各地的犹太人迁居巴勒斯坦,去重建“大以色列国”,企图使犹太工人和劳动人民服从  相似文献   

11.
正服从实验的经典研究是由社会心理学家米尔格兰姆(S.milgram)于1963年在美国的耶鲁大学进行的。这项研究是社会心理学领域最具影响力的实验之一服从实验在1961年7月进行,此时正是纳粹党徒阿道夫·艾希曼被抓到耶路撒冷审判,并被判处死刑后的一年。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试受测者,在面对劝慰着下达违背良心命令时,人性生所能发挥的拒绝力量到底有多大。米尔格拉姆设计了这个实验,便是为了测试"艾希曼"以及其他千百万名参与二战中,犹太人大屠杀的纳粹追随者,是否可能只是单纯的服从了上级的命令?我们能称呼他们  相似文献   

12.
他用笔揭示黑暗时期欧洲犹太人苦难背后的历史,反省过去,也便连接了人类未来的和平与自由。犹太人在漫长的历史时期里曾屡遭迫害,纳粹时代也许就是犹太民族历史上最为黑暗、残酷的一页。《安妮日记》和《辛德勒的名单》这些文艺作品已经让我们了解到犹太民族深重的苦难。然而,这个民族的牺牲、成就和抵抗的历史传统从何缘起?在这个民族经历的所有劫难和  相似文献   

13.
艾仁贵 《世界知识》2012,(20):56-57
公元1605年,在中国发生了一件震惊世界民族学界的事件——开封犹太人"被发现"了!这其中,不得不提及一个人,那就是西方来华传教士利玛窦.利玛窦作为中西交通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重要人物,不仅开创了中国化的传教方式,而且将大量的西方先进科技引入中国,这些贡献的共同之处都是将西方的事物介绍到中国.另一方面,利玛窦也将中国的事物介绍至西方,其突出表现即首次"发现"了中国犹太人.在此以前,开封犹太人自称是"一赐乐业"(即以色列的音译)教徒,周围的中国人视他们为蓝帽回回,而利玛窦首次正式将他们确认为犹太人.从这个意义来说,利玛窦是界定中国犹太人身份的第一人.正是他的发现,改变了中国没有犹太人的习惯认识,自此以后,西方传教士纷纷参与到开封犹太人的历史发展之中,见证甚至几乎左右了开封犹太社团走向衰落消亡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4.
应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校长的邀请,伊朗总统内贾德于9月24日访问了哥大并做演讲。这是一场注定充满争议的活动。由于先前被报道发表过关于"摧毁以色列"以及否认二战期间出现过针对犹太人的大屠杀事件的敏感言论,内贾德在国际社会备受争议。  相似文献   

15.
陈来元 《世界知识》2012,(17):60-61
以色列是一个移民国家,自犹太复国主义运动兴起以来,一批一批的犹太人从世界各地拥来。以色列至今奉行鼓励移民的政策,凡能够证明自己有犹太血统的人到以色列定居,都受到欢迎。多元文化的相互交融这些移民有来自前苏联、东欧和欧美的阿什肯纳吉犹太人,也有来自西亚北非地区的也门犹太人和塞法迪犹太人,以及来自埃塞俄比亚的黑种犹太人。这些移民有自己的方言和原居地的习俗,社会、经济和文化背景亦有很大差异。他们的宗教理念又分正统派、保守派和革新派。更有甚者,经过三次大流散,许多犹太移民几乎丧失了犹太人的民族属性。他们不会讲希伯来语,对犹太民族的历史、文化、宗教知之  相似文献   

16.
犹太人是最重视教育的民族,民族教育如中流砥柱,传承着民族苦难和文化社会习俗,形成犹太教为核心的民族凝聚力.这个传统在以色列建国后得到进一步发扬,教育成为国家建设最基本的投资.经过半个多世纪的努力,以色列形成了一套完善的教育制度,中小学教育更是颇具特色.以色列中小学教育的成功经验,可为我国中小学教育改革提供更多参考.  相似文献   

17.
烛台,犹太民族的象征,体现一种百折不挠、生生不息的民族精神,因为它的底座是“以色列的磐石”;烛台,不熄的灯,陪伴着犹太人度过漫漫长夜,那来自远古耶路撒冷圣殿的光芒照亮了“流浪犹太人”的生活之路;烛台,历史的见证,目睹了犹太民族的沉沦与崛起,无情岁月磨砺出它纯朴的本色。“烛台细语”向读者介绍犹太人的历史和现状,文化传统和生活习俗,折射出一个忍辱负重、奋力拼搏、为人类文明做出杰出贡献的民族;“烛台细语”有感而发,星星点点,拼凑成一幅犹太的全景画卷;“烛台细语”近期将刊出:《一个犹太人的“经典形象”——夏洛克》、《犹太人的杰作——基布兹》、《虚幻家园——比罗比詹之梦》、《爱读书的犹太人》。  相似文献   

18.
正10月13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了一项有关耶路撒冷圣地的决议,引发了以色列和世界犹太人组织的一致声讨。据报道,该决议由巴勒斯坦同埃及、黎巴嫩等国一道推动,并获得通过。这项决议认为,耶路撒冷对于犹太教、基督教和伊斯兰教是圣洁之地,但以色列认为其在措辞上却认定圣殿山仅对穆斯林有神圣性,对于犹太教的意义只字未提,此举是在无视犹太人与圣殿山和西墙的历史联系。这表现在,决议在提到犹太人所称的圣殿山时,仅给出该地的穆斯林称呼"谢里夫圣  相似文献   

19.
《奇闻怪事》2014,(5):41-43
<正>7月18日晚上,线上拍卖及购物网站eBay上出现了一份不寻常的拍品———二战期间曾挽救了上千名犹太人的"辛德勒名单"原件一份,起拍价300万美元,拍卖时间持续10日。7月28日,由于无人应价,这件拍品流拍。"辛德勒名单"上记录的是二战期间,德国商人辛德勒以维持军工厂生产为由,从奥斯维辛集中营里以招募工人为名庇护的1200名犹太人的名字。据说辛德勒名单原有7份,保存下来的有4份,其中两份保存在以色列的大屠杀纪念馆,一份保存在美国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人类历史的发展,文化带给人类的不仅仅是对自然世界的改造,同时更是为人类提供了生存的根据和指引。文化创造力是民族国家的核心竞争力,是一个民族与一种文化的生命力。古今中外,国家与国家之间的竞争,民族与民族之间的竞争,归根到底是文化创造力的竞争。当今中国社会正处于社会与文化的重要转型时期,人的现代化素质的建构、和谐社会的建构以及世界性文化强国的建构,从根本上说,离不开当今中国文化创造力的现实生成和激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