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65 毫秒
1.
《世界知识》2014,(14):47-47
<正>2014年6月27日,中国人民外交学会与印度世界事务委员会、缅甸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所在北京共同举办纪念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60周年座谈会。来自中国、印度和缅甸的前政要、外交官和知名智库学者等50余人与会。戴秉国前国务委员首先致开幕辞。讲话谈及了和平共处五项原  相似文献   

2.
请您回答     
1.6月2日至12日,先后来我国访问的外国元首有:柬埔寨国王—、秘鲁总统—、爱沙尼亚总统_。 2. 1994年6月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发表—周年。 3.—于5月30日当选波黑克罗地亚首任总统。 4.6月1日韩国总统一首次访问俄罗斯。《请您回答》答案1.诺罗敦·西哈努克; 阿尔韦托·藤森; 伦纳特·梅里2。403.克雷希米尔·祖巴克4.金泳三请您回答~~  相似文献   

3.
刘江永 《世界知识》2014,(18):30-31
<正>5月21日在上海举行的亚信峰会上,习近平代表中国政府首次提出可持续安全的亚洲安全观,这是对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新发展。习主席指出:我们认为,应该积极倡导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亚洲安全观,创新安全理念,搭建地区安全和合作新架构,努力走出一条共建、共享、共赢的亚洲安全之路。继而,47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领导人及代表参与的亚信峰会发表了《上海宣言》,其中明确载入了"可持续安  相似文献   

4.
半月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生命力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诞生十周年了。五项原则是:1.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2.互不侵犯;3.互不干涉内政;4.平等互利;5.和平共处。大家知道,五项原则是中国政府同印度政府于1954年6月28日、同缅甸政府于1954年6月29日共同倡导的。当时一致确定有关双方在相互关系中共同遵守这些原则,并且认为,这些原则也应当适用于国与国之间的一般关系中。1955年第一次亚非会议产生的有名的万隆会议十项原则,是五项原则的引申和发展。从此以后,和平共处五项原  相似文献   

5.
本文阐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现代国际法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6.
本文阐述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提出的背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内容以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现代国际法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7.
8月26日越过帕米尔高原传来令人兴奋的消息——我国陈毅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圆满地结束了对我国的近邻阿富汗王国的友好访问,两国发表了联合公报,并且缔结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阿富汗王国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这是中阿两国人民友好关系发展的新的里程碑,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精神的新胜利。毫无疑问,这对进一步促进亚非人民的友好团结、维护亚洲和世界和平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8.
在日内瓦会议之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历史上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化解了外交压力,缓解了当时地区间的紧张局面;在今天和未来将有利于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和建立国际新秩序.  相似文献   

9.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印地语中的译音为"潘查希拉".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自从1953年提出以来,历经了五十多年的风雨,从新中国成立伊始到冷战,从改革开放到经济全球化,一路走来,如同一盏明灯,照亮了共和国五十多年的外交之路.本文介绍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主要内容和历史形成过程,分析了它产生的背景和历史影响.中国外交政策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到 "和平发展"、"和平崛起"和新"和平发展",中国的外交政策也正渐渐走向成熟.  相似文献   

10.
半月谈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新胜利我国陈毅副总理兼外交部长在8月下旬应邀访问了我们的友好邻邦阿富汗王国。在访问期间,陈毅副总理和阿富汗人民一起欢庆阿富汗独立节四十二周年,同时和阿富汗王国政府领导人就两国共同关心的各项问题进行了亲切友好的会谈,取得了巨大的成就。8月26日,两国发表了联合公报,缔结了友好和互不侵犯条约。这个条约的签订,不但受到中阿两国人民的热烈欢呼,而且得到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普遍赞扬。  相似文献   

11.
中国提出并同印度、缅甸共同倡导的“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已经历了整整40个春秋。40年来,无论世界风云如何变幻,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始终经受住了考验,被公认为是指导国际关系、解决国际争端的基本准则。在纷繁错杂的国际舞台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宛若一盏明灯,指明了处理国际关系的正确途径,促进了各国和睦相处,具有强大的生命力。  相似文献   

12.
在日内瓦会议之后,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作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逐渐得到世界各国的广泛认同。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在历史上提升了中国的国际地位,化解了外交压力,缓解了当时地区间的紧张局面;在今天和未来将有利于提升中国的软实力和建立国际新秩序  相似文献   

13.
今年4月29日为中印两国政府同意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两国关系指导原则的五周年。今年4月18日为倡导了和平共处十项原则的万隆会议的四周年。这两个日子都是有重大历史意义的。为了纪念这两个日子,我们把有关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和万隆会议十项原则的文件,以及亚非国家重要政治领导人的有关演说和谈话择要辑录发表,以供读者的参考。五年来的事实证明:国际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有巨大的生命力的,这个原则完全可以成为中国同一切亚非国家中间建立友好合作和亲善睦邻关系的基础。而这个原则也可以适用于世界上的一切国家。中国已同印度、缅甸、印度尼西亚、阿富汗、柬埔寨及其他亚非国家根据和平共处的原则,建立了友好关系。辑录的第一部分共分甲乙两项。甲项是有关五项原则和亚非各国重要政治领导人对于这个原则的阐释。 1955年万隆会议的十项原则是五项原则的引伸和发展。这几年来,万隆会议的十项原则,在亚非国家人民争取和平、保障民族独立和发展各国间的友好合作的关系上,已经而且必然要继续发生巨大的影响和作用。所以辑录第一部分乙项就是有关十项原则和万隆精神以及亚非各国重要政治领导人就这方面的阐释。自万隆会议作出了有关反殖民主义的决议以来,亚洲、非洲和拉丁美洲的民族解放运动都有蓬勃的发展。这种日益高涨的民族解放运动正在动摇帝国主义在这些地区的殖民统治。所以辑录的第二部分除开亚非会议有关反殖民主义的决议外,还有亚非各国重要政治领导人有关殖民主义祸害及五项原则的共同基础的言论。这几年来,中国同许多亚非国家建立了和平共处友好合作的范例。辑录的第三部分是说明亚非国家根据五项原则和万隆精神发展互相了解、友好合作的关系的言论。  相似文献   

14.
邓小平捍卫和继承了毛泽东外交思想中符合科学的基本原则 :独立自主原则、反对霸权主义、维护世界和平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同时 ,又在时代主题、国际形势、国家关系、外交格局等方面 ,对毛泽东外交思想进行了纠正、创新和发展  相似文献   

15.
20年来,我国的对外事业无论在实践上还是在理论上都取得了伟大的成就。这里面也凝结着国际问题研究界的辛劳、创见和心血。新时期的外交工作取得的这些重大成就,是同邓小平外交思想密不可分的。邓小平外交思想是毛泽东、周恩来外交思想在新形势下的继承和发展。例如,独立自主一直是毛泽东、周恩来外交思想的基本点。邓小平在新的历史时期更加明确地确立了不与任何大国或国家集团结盟或建立军事战略关系的独立自主的对外政策。又如,毛泽东、周恩来倡导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邓小平总结战后半个世纪国际关系的实践,进一步指出,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并且提出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  相似文献   

16.
世界走向缓和。1978年 8月12日中日签署《和平友好条约》,两国同意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发展持久的和平友好关系。9月17日埃及总统萨达特与以色列总理贝京在戴维营签署埃以和平协定,结束两国之间历时30年之久的战争状态。1979年 1月1日中美正式建交。美国承认“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中国惟一合法政府”,“只有一个中国”,“台  相似文献   

17.
日内瓦会议以来国际形势发展中最显著的特点之一,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影响日益深入人心。一九五四年六月下旬,即在日内瓦会议期间,我国周恩来总理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访问了印度和缅甸。在中印两国总理和中缅两国总理分别发表的联合声明中,一致同意以(一)互相尊重领土主权;(二)互不侵犯;(三)互不干涉内政;(四)平等互利;(五)和平共处等原则,作为指导中印和中缅之间的关系的基本原则。  相似文献   

18.
不久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邀集有关研究机构的40多位专家、学者,举行了关于国际新秩序问题的学术研讨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钱其琛到会发表了讲话。本刊征得会议主持者同意,将会上发言摘要刊登如下,以飨读者。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邓小平同志早在,9988年就向一些外国领导人提出的。当前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形势动荡不定的时期,建立国际新秩序更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紧迫问题。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应该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和愿望,有利于促进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完全适应这一根本要求。它自问世以来,经受了时间的检验,成为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它反映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世界各国无论社会制度异同、发展程度高低都可以接受。它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同各种国际法准则相互兼容,互为补充。它既准确、精练,又系统、完整,是制定国际新秩序准则的适宜基础。建立国际新秩序,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本刊愿意为此开辟专栏,欢迎各界学者踊跃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19.
不久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邀集有关研究机构的40多位专家、学者,举行了关于国际新秩序问题的学术研讨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钱其琛到会发表了讲话。本刊征得会议主持者同意,将会上发言摘要刊登如下,以飨读者。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邓小平同志早在,9988年就向一些外国领导人提出的。当前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形势动荡不定的时期,建立国际新秩序更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紧迫问题。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应该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和愿望,有利于促进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完全适应这一根本要求。它自问世以来,经受了时间的检验,成为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它反映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世界各国无论社会制度异同、发展程度高低都可以接受。它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同各种国际法准则相互兼容,互为补充。它既准确、精练,又系统、完整,是制定国际新秩序准则的适宜基础。建立国际新秩序,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本刊愿意为此开辟专栏,欢迎各界学者踊跃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20.
历史的必然     
不久前,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邀集有关研究机构的40多位专家、学者,举行了关于国际新秩序问题的学术研讨会。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钱其琛到会发表了讲话。本刊征得会议主持者同意,将会上发言摘要刊登如下,以飨读者。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准则建立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是邓小平同志早在,9988年就向一些外国领导人提出的。当前世界处于新旧格局交替、形势动荡不定的时期,建立国际新秩序更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紧迫问题。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应该符合世界各国的共同利益和愿望,有利于促进和平与发展的时代潮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完全适应这一根本要求。它自问世以来,经受了时间的检验,成为公认的国际关系准则。它反映了新型国际关系的本质特征,世界各国无论社会制度异同、发展程度高低都可以接受。它符合联合国宪章的宗旨和原则,同各种国际法准则相互兼容,互为补充。它既准确、精练,又系统、完整,是制定国际新秩序准则的适宜基础。建立国际新秩序,需要世界各国的共同努力。本刊愿意为此开辟专栏,欢迎各界学者踊跃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