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朱笑章  孙宝良 《科技信息》2011,(35):I0483-I0483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要实现治黄事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推动黄河治理与开发的全面进步.承担着治黄重任的基层单位必须坚持创新。黄河基层单位担负着防汛防凌、防洪工程建设与管理、水资源管理与调度等重大治黄任务.如何把创新融入到各项治黄业务工作中去.以创新推动治黄事业的发展与进步,是一个值得研究探索的问题。  相似文献   

2.
陈科  王爱萍 《科技信息》2011,(21):I0355-I0355
近年来,黄河科技创新工作取得了可喜成绩,许多科技成果切合治黄实际,为黄河治理开发与管理事业提供了有力的技术支撑,但在黄河基层单位,科技创新工作仍存在着不少薄弱环节,不能适应现代治黄工作的需要。  相似文献   

3.
一、前言所谓“治黄”,系指黄河下游的治理;“防洪”系指防御黄河洪水的危害。本文的主旨,在于综述古今中外治黄学说,借以提高对黄河的认识:说明单纯的防洪不是治理黄河之道,妥善处理与利用黄河泥沙水流的特性才能根治和利用黄河,同时也就免除了洪水的威胁。二、治黄的历史 1.大禹治河我国人民与黄河作斗争,已有四千多年的悠久历史。公元前2286年,大禹担负  相似文献   

4.
常明华  张民 《科技信息》2010,(17):J0234-J0234,J0240
黄河防洪工程的维护费收缴制度已成为当前治黄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东平河务局所辖陈山口收费站地处220国道,每天通行教以千计的车辆,是展示和宣传黄河的重要窗口,也是黄河、东平湖治理建设筹措资金的重要渠道之一。但如何规范管理,文明服务值得思考。本文分析了加强规范化收费建设,是当前形势的需要,探析了当前收费中存在的一些问题,进尔提出了规范收费的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如何治理开发黄土高原和根治黄河,是建国后从中央到地方一直很重视的问题,并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随着水土保持工作在黄土高原的大范围开展,曾不断涌现出很多好的治理典型。这些典型有一定的共性,也有各自独特的个性,从不同侧面展示着黄土高原水土保持工作的喜人形势。尽管所有典型各有特色,但比较而言能从根本上解决治黄问题的,要首推陕北王茂沟小流域。如果各地的小流域都能像王茂沟那样认真地连续进行治理,制服黄士高原水土流失,根治黄河的问题就将胜卷在握。因此有必要总结、推广王茂沟的成功经验。一、王茂沟的自然概况王茂…  相似文献   

6.
清水出,黄河宁:谈用生态环境地质规律根治黄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林景星 《科技潮》1999,(12):62-65
黄河,中华民族的母亲河,一条震撼世界的河。黄河全长5464公里,流经9省、市(自治区),流域面积75.2万平方公里,是养育着9000多万人口的世界级大河。人们还记得,黄河在1997年一年内竟断流226天,断流河道长达700公里,330天无水流入渤海,全世界为之震惊。黄河从黄土高原倾泻而下,闯出孟津关,踏进了华北大平原,像一位跑到了终点的马拉松冠军一下子瘫软了,把它所携带的19.7亿吨泥沙,卸落在河床上,抛撒在渤海边,制造了一条河床比地面高出5~20米(郑州新乡)的世界第一悬河。黄河养育着它的亿万子民,也抛下了无数的灾难,我们如何以科学创新的精神去治理黄河,来建树21世纪更加辉煌的治黄业绩,这是中华民族、学子们处心积虑地思索着的问题。  相似文献   

7.
李霞 《科技信息》2011,(6):402-402
黄河安危,事关大局。人民治黄60多年来,黄河防洪治理与开发取得了辉煌成就,防洪工程体系不断完善,抗洪能力大大增强。但是仍有很多问题没有解决,洪水隐患还没有彻底根除,抗御洪劳灾害的能力还比较低。我们要以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高于一切大局出发,扎扎实实地做好每一项防汛准备工作,决不能有丝毫的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在加快防洪工程建设的同时,必须深入实践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理念,强化黄河防汛抢险队伍建设,切实把加强防汛抢险队伍建设作为大事来抓,在黄河两岸筑起“铜墙铁壁”,确保黄河岁岁安澜。  相似文献   

8.
一、黄河研究进展概述 建国以后,对黄河治理开发中重大技术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黄委会”内外广大科技工作者紧密协作、联合攻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50年代,通过对黄河流域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和黄河水文泥沙资料审查整编,初步摸清了黄河流域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因素、黄河洪水泥沙的来源,对黄土高原初步进行了类型区划分和治理措施研究,勘查确认了 1843年等特大洪水的量级,总结了历史治河经验,探索了治黄方略,为黄河流域综合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此外,河务一线职工发明的…  相似文献   

9.
孙淑惠 《科技信息》2011,(15):J0132-J0132,J0121
随着我国步入信息化社会脚步的不断加快,信息对各类治黄事业的支撑作用日益显现,本文结合治黄实践,介绍了目前黄河治理的信息化应用情况,同时就今后为进一步提高科技信息在治黄事业中应用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10.
半个多世纪以来,黄河治理开发取得了辉煌成就,积累了丰富经验。但是,目前黄河的自然条件已发生了很大变化,黄河防洪、水资源利用、生态环境等重大问题已成为新时期治黄工作的主要矛盾。黄河水文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传统的水文模式和工作思路已不能满足黄河新情况的变化,须面向21世纪,重新思考定位。防汛形势更为严峻和复杂从70年代以来,黄河下游频频出现断流,1972~1998年的27年中,黄河最下游的利津水文站有21年发生断流,进入90年代断流情况更为严重,年年出现断流。黄河是一条举世闻名的多沙河流,多年年均携沙量16亿吨,近年来携沙量减少。每年约12亿吨。正常情况下,约有半数的泥沙冲入大海。可是在断流期情况就变了。例如1997年,利津水文站断流226天,全年过流量18.5亿立方米,输沙量仅0.115亿  相似文献   

11.
长期以来,清华大学水利系师生和黄河水利委员会协作,进行了一系列治理黄河的科学研究工作。1969年参加了黄河三门峡工程改建的科研、设计工作,并提出了改建方案与运用方案(包括防洪、发电、春灌蓄水,防凌运用等),得到了有关方面的肯定。1979年,在十多年来工作的基础上,提出了“关于黄河中下游治理的意见”,其中明确指出集中治理黄河中游粗泥沙来源区的意见,尤其得到有关方面的重视和肯定。 黄河的关键问题是泥沙问题。泥沙淤积造成的危害主要在下游,而根源则在于中游。做好黄土高原的水土保持工作,减少泥沙,特别是粗泥沙的来量,是治黄的根本…  相似文献   

12.
治理黄河的新思路NewThoughtsofTamingtheYellowRiver黎汝静,徐名居,刘思忆(兰州大学,兰州730O00)在黄河上中游的于支流上兴建一系列的拦泥库坝来治沙减淤一直是当代治黄方略诸家中一个较为重要的学派。但现在较为统一的认识...  相似文献   

13.
近年来,黄河水利风景区建设坚持安全、资源、环境协调发展的原则下,结合治黄新理念,围绕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和流域的区位优势,以堤防、大坝、水库、河道等水利工程设施为依托,积极开发兴建具有黄河特色的水利风景区,先后有12个景区被水利部批准为“国家水利风景区”。黄河水利风景区从设立到运行时间较短,大部分景区还处于建设阶段,运行方式和管理模式有待进一步探索和研究。本文就黄河水利风景区建设与管理中注意的问题进行思考。  相似文献   

14.
胡洪沛  徐亚林 《科技信息》2009,(33):I0299-I0299
按照国务院《水利工程管理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精神,黄河系统的水管改革2005年在全河全面推开。这次改革打破了长期计划经济体制下县级河务局“修、防、管、营”四位一体的管理模式.打破了以往政企不分、职责不清、机制不活的局面,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发生了质的变化。改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是黄河工程管理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是治黄史上的重大事件。这次改革反映之强烈、意义之深远、参与面之广、积极性之高,对治黄一线职工触动之深前所未有。  相似文献   

15.
 一、黄河研究进展概述 建国以后,对黄河治理开发中重大技术问题展开了系统研究。“黄委会”内外广大科技工作者紧密协作、联合攻关,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 50年代,通过对黄河流域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和黄河水文泥沙资料审查整编,初步摸清了黄河流域自然地理和社会经济概况、影响水土流失的主要自然因素、黄河洪水泥沙的来源,对黄土高原初步进行了类型区划分和治理措施研究,勘查确认了 1843年等特大洪水的量级,总结了历史治河经验,探索了治黄方略,为黄河流域综合规划的编制和实施提供了重要科学依据。此外,河务一线职工发明的锥探灌浆技术的推广应用,解决了建国初期黄河下游大量堤防隐患处理的技术问题。  相似文献   

16.
牛大庆 《创新科技》2002,(11):38-39
<正>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摇篮,黄河流域在很长的历史时期内,一直是我国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中心。同时,黄河又是世界上最复杂、最难治理的河流,频繁的水旱灾害给沿岸人民带来了深重的灾难,被称为"中国之忧患"。因此,对黄河的研究和治理一直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一件大事。人民治黄50多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但黄河存在的三大  相似文献   

17.
 本文作者原系学机械工程专业出身 ,但曾长期担任黄河河口地区的行政领导。长年间以极大精力团结、领导了一批水利专家投身于黄河下游和河口的治理工作 ,且与专家们一起潜心探索、研究科学治黄的方略。长年来他们积累、梳理了大量资料、数据 ,也逐渐形成了一些带创新特征的科学治黄思路。本刊摘其要予以刊介 ,希望能引起水利界各方专家学者的关注。也欢迎就此展开进一步的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18.
根治黄河是举世关注的难题 ,自《科技导报》1995年第1期发表了尹久的《治理黄河的战略设想———分流工程》一文后 ,近年又进一步发表了冯宏的《借渭通黄 ,节水治淤》、李安民的《引黄入渭分流工程》、张泉的《“借渭通黄” ,造福于民》等文章 ,使分流治理黄河的战略日趋成熟、分流的利弊日趋明确。由于分流治黄利用了黄河的自然规律 ,其节水治淤、供水防断流、分流防凌和防洪的巨大综合效益 ,是南水北调工程无法替代的 ;是继小浪底工程后 ,下一步黄河开发治理的首选项目。但也将使龙羊峡为首的黄河上游龙羊峡—青铜峡“水电富矿”作用…  相似文献   

19.
科技治黄的基本思路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本文作者原系学机械工程专业出身 ,但曾长期担任黄河河口地区的行政领导。长年间以极大精力团结、领导了一批水利专家投身于黄河下游和河口的治理工作 ,且与专家们一起潜心探索、研究科学治黄的方略。长年来他们积累、梳理了大量资料、数据 ,也逐渐形成了一些带创新特征的科学治黄思路。本刊摘其要予以刊介 ,希望能引起水利界各方专家学者的关注。也欢迎就此展开进一步的深入讨论。  相似文献   

20.
40多年来,以防洪、发电、水资源利用和保护、水土保持为主体的黄河开发和治理工作,已取得一定的成就,但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黄河的开发与治理工作又面临着一些新的矛盾和问题。近年来,黄河下游连年出现断流,断流的总和时间在逐年加长,河道断流的长度逐年增加并向上游延伸,黄河正面临着退化为季节性河流的危机。断流对流域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对下游河道淤积和防洪、对河口区生态环境等方面,均造成十分不利的影响,而且越来越严重,影响范围在逐年扩大,潜伏着灾难性的后果。一、黄河连年断流的原因及影响分析从70年代起,黄河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