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 毫秒
1.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需注意五个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十六大提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届时要求全国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就全国而言,按照目前的收入增长态势,达到这个目标并不困难。但是如果农村收入按20世纪90年代末以来每年只有4%左右的速度增长,到了2020年全国人均收入达到3000美元的时候,农村收入将会不足1000美元,城乡差距将会非常巨大,农村就不是全面小康,到了2020年,也就不会有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完成。而且,如果农村和生活有关的公共基础设施不改善,到2020年还像有些人形容的那样“城市像欧洲,农村像非洲”,在巨大的收入和生活环境的差距下,我国也难有和谐的社会。所以,落实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注意以下五个问题:  相似文献   

2.
科技扶贫:脱贫致富的根本途径全国人大八届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将基本消除贫困现象,人民生活达到小康水平,作为主要奋斗目标之一。省委、省政府也将全省人民生活实现小康和使全省380万农村人口基本摆脱贫困...  相似文献   

3.
走过近三分之二的路程 新的一年的钟声已经敲响。到本世纪末我们只剩下6年时间。在这6年里,我国农村发展能否实现另一个重要目标,即,使广大农民生活水平达到小康标准,越来越为人们所关注。 根据学者们的划分,经济和社会发展一般分为4个阶段,即贫困、温饱、小康、富裕。按照我国现代化建设分三步走的战略部署,第一步到1990年要解决温饱问题,第二步到本世纪末要达到小康水平,第三步到下个世纪中叶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逐步走向富裕,国家有关部门为了将小康标准量化,制定了小康模式的16项指标:  相似文献   

4.
农村是相对于城市而存在的,农村在人类社会经济生活中,尤其是在发展中的国家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我国农村在全世界来讲仍是最大的农村,到本世纪末要实现两大目标,一是使八十年代初的工农业总产值翻两翻,二是使全国人民在生活上达到小康水平。因此,大力发展农村经济对全国社会经济的发展有极为重要的意义。没有农民的小康就不可能有全国人民的小康。没有农村的经济和农业生产的发展,就不可能有国民经济和全社会的发展。为此要解决农村经济的发展和提高广大农村人口的农业生产、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就必须与农村能源的建设、开发利用、节约并重的重大事项紧密的结合起来。因此,以满足农村经济发展和农业生产、农民生活用能的需求为目的,并促使农村社会经济实现划时代的转变,是我们奋斗的最终目标。  相似文献   

5.
进入21世纪,银川市的就业形势面临重大挑战。特别是在建设大银川,经济快速发展的前提下,如何实现劳动力资源的充分就业,是银川市政府面临的较为严峻的问题,它涉及到如何保持经济增长和人均收入水平提高的可持续性,也是能否如期全面实现小康水平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六大确立了新世纪前二十年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这个目标,必须有发达的农业作支撑。没有发达的农业,没有繁荣的农村,没有殷实的农民,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为了适时监测农村全面小康建设进程,国家统计局又制定了新的农村全面小康标准和监测方法。该标准包括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人口素质、生活质量、民主法制和资源环境六个方面,共18项指标。根据这一指标体系,目前农业、农村和农民各项发展指标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相比,还有相当距离。据国家统计局测算,2004年全国农村全面小康实现程度仅为21.6%。其中,农村经…  相似文献   

7.
林洁  田峰 《科技资讯》2006,(15):115-116
中国,在第八个五年计划时期,开始提出到2000年将以实现小康水平为战略目标,住宅是小康水平的关键,也是人们议论的热门话题,全社会也已形成“小康不小康,关键看住房”的共识。衡量一个国家的居住水平,国际上采用综合性指标评价,也就是用多个指标来衡量。中国制定的小康居住目标有十三项指标。其中室内环境标准主要考虑室内光环境、热环境、声环境以及卫生环境。  相似文献   

8.
尹朕 《平顶山师专学报》2004,19(2):83-84,104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加快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根本.首先从国内经济形势和国外经济形势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其次,从8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9.
二十年经济的快速增长,使东莞的经济规模和经济势力有了极大的提高,人民生活已达到富裕小康水平。在新的世纪里,在新的形式下,如何实现新的目标,努力把东莞建设成以国际制造业名城为特色的现代化城市,实现“现代人、现代生活、现代城市”的新的历史跨越,将是东莞市今后相当长时期所面临的艰巨任务。本文从实际出发,以崭新的角度剖析了我市发展中存在的盲点,并提出了实现目标和保持可持续发展的努力方向。  相似文献   

10.
经过20世纪后50年尤其是80年代后的奋斗,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解决了13亿人的温饱,实现了小康,极大地鼓舞了广大人民群众投身农村改革的信心和决心。当前,我们正在进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而农业和农村发展中存在的突出矛盾和问题就是农民增收困难,这已经关系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能否实现的问题。我们必须要把促进农民增收工作作为当前的攻坚任务来抓。  相似文献   

11.
地方动态     
正"十二五"新疆农民人均累计增收4120元过去五年新疆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长13.6%,累计增收4120元。城乡居民收人差距由2010年的2.90:1缩小到2015年的2.79:1。劳务收入和非农收入持续增加,成为农民增收的突出亮点。全区11个地州市农民收入超万元。实现农村全面小康目标关键是看农民收入。按照到2020年自治区农民人均收入接近或者达到全国平均水平的要求,今后5年新疆农民人均收入年均增幅不能低于7%。新形势下,促进农民增收必须  相似文献   

12.
我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1984年对"小康"一词的阐述是:到本世纪末,中国国内生产总值翻两番,人均GDP达到800美元,基本实现总体小康.2007年,党的十七大提出了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的新要求:2012年11月8日党的十八大提出"确保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宏伟目标.实现国内生产总值和城乡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  相似文献   

13.
根据《河北省农村小康建设规划纳要》中河北省农村小康的具体标准,利用综合评分法建立了农村小康的综合评价模型。该模型不仅能评价出各县(市)、乡(镇)、村是否达到小康,而且可以排序,找出它们与小康的具体差距,为农村小康建设的考核,评估、验收提供了方便。  相似文献   

14.
前言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重点和难点都在农村”,“没有农民的小康就没有全面的小康”,四川藏区农村的全面小康进程是我国整个全面小康社会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四川藏区农村经济的发展关系到我国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与社会稳定,关系到我国民族平等、团结与共同繁荣的大计,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战略意义。因此,出于调查样本的原生性、相似性和代表性等方面的考虑,本文选取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丹巴县巴底乡的沈村及其全村60户村民为典型个案,描述和分析该藏区农业自然村的经济发展现状,以此作为四川藏区农村全面小康进程调查的个案分析基础。  相似文献   

15.
“农村信息化”在扬州的实践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军 《信息化建设》2010,(10):54-57
随着全球信息化浪潮的不断冲击,各级政府先后提出构建数字省份、数字城市的战略目标。而在信息化建设中,农村信息化的建设发展也必将成为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加强农村“村镇信息化”管理建设是我国当今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和客观要求,广泛应用信息化管理技术已成为发展村镇经济、富裕农民和加快现代化进程的重要技术手段,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的重大技术选择。  相似文献   

16.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关键在农村.加快经济发展,解决"三农"问题,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是农村全面实现小康的根本.首先从国内经济形势和国外经济形势两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必要性,其次,从8个不同的角度阐述了我国农业结构调整的具体思路.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我国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以及我国目前达到的小康水平与十六大提出的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相比存在的差距,论述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在实现我国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进程中的重要地位,提出了把山西小康社会建设提高到新水平的具体方略。  相似文献   

18.
根据重庆市统筹城乡发展的目标,到2017年要在全市实现全面小康,较全国率先三年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也就是说到2017年,重庆市广大的农村地区都将步入全面小康的水平。目前,重庆市现在有人口3200万人,其中城市人口1200万,农村人口2000万,预计到2017年重庆市城市化水平也将接近70%,但还将有600多万人口生活在农村,而这600多万农村人口是否能步入小康社会,将直接影响到重庆市在2017年达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相似文献   

19.
稳步增加农民的收入,不仅是我国农村实现小康目标的要求,是改善农民生存质量和启动国内市场的经济问题,也是保护农民生产积极性、稳定农业、稳定农村、事关全局的国家头等大问题。一、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原因近几年来,在我国农副产品市场初步摆脱短缺,供给较为充足的形势下,出现了丰产不丰收、农民收入增长缓慢的普遍情况。农民收入增长缓慢已成为当前我国农村经济生活中较为突出的矛盾。1997年农民年均收入2090元,比1996年增长46%,但增长速度回落44个百分点;1998年农民年均收入2160元,比1997年…  相似文献   

20.
围绕党的十六大报告所提出的:“我们要在本世纪头二十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的思想,着重对现代化建设三步走战略目标与“小康”问题、我国人民现实生活中的小康水平、全面建设高水平小康社会的战略构想以及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指导方针等,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强调只要我们“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一定能够实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