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运用城市地理学与城市经济学的基本理论,采用层次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山西省11个地级市的城市化水平进行了分析和测评,结果表明山西省现有的十一个地级市可分为三个层次,省会太原为第一层次,大同、阳泉、朔州和晋城为第二层次,长治、运城、晋中、临汾、忻州和吕梁为第三层次.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山西省城市均衡发展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2.
以山西省11个地市为研究对象,依据旅游资源、区位和旅游经济收入的实际数据,基于空间错位理论探讨山西旅游资源、区位与旅游经济发展的空间错位问题.研究结果表明,高错位区集中在晋东南地区,主要是长治和晋城两地;中错位区集中在晋中区域,主要包括太原、临汾和吕梁;低错位区集中在晋北(大同,朔州和忻州),晋南(运城),晋中偏东区域(晋中和阳泉).高错位区同时呈现负向错位,中错位主要呈现正向错位,最后针对不同错位等级的区域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山西省是旅游资源大省,但旅游资源分散以及短途近距离游为主的特征导致旅游产业对地方经济发展的贡献非常有限.本文以山西省11个地级市为研究对象,借鉴引力模型,提出由城市星级酒店数、城市间交通直达班次、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国家A级(含A级)旅游景点数四个指标构成的旅游集散地引力模型,据此构建起山西省旅游集散地引力网络,通过网络密度、平均路径长度、点度中心性、中介中心性等指标分析,运用ArcGIS 10.7和Ucinet 6.0软件将结果可视化,得出通过太原-晋中、运城-临汾、大同-忻州的同城化建设,形成"运城—太原—大同"从南到北三点一线的山西省旅游集散地选址规划及建议.  相似文献   

4.
山西玉米种植区气候因素排序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根据山西省108个气象站7个生态气候要素近30 a的气象资料,应用PCA对山西玉米种植区进行排序研究,并进行了生态气候区划.结果表明:两个排序轴保留的信息量占总信息量的74.29%,第一排序轴代表光热因子,第二排序轴代表水分因子,玉米生长季的平均气温、平均日照时数、平均降水量和平均湿度是影响玉米种植区的主导生态气候因子.根据主成分得到的排序结果得分,可将山西玉米种植区划分为:(1)晋西北玉米种植区,(2)大同盆地和吕梁山北部玉米种植区,(3)太行山和忻州盆地玉米种植区,(4)太原盆地、太岳山和上党盆地玉米种植区,(5)临汾盆地、运城盆地和中条山玉米种植区.最后,利用G IS绘出山西玉米种植区划图.  相似文献   

5.
赤日炎炎,热气袭人。昨天,前往本区大草坪地段的疏林灌丛生境,又听到“地牛”在鸣叫。乡下有一句民谚:“地牛开始叫,农民插水稻。”其实,地牛并非真正的牛,而是一种鸟,属于鹤形目、三趾鹑科,大名是黄脚三趾鹑(Turnjx tenki)。只因为它的鸣声远听很像低沉的牛叫,所以才得到这个诨号。黄脚三趾鹑分布在旧大陆,如肯尼亚西北等地。在我国分布于东北、华北、长江中下游以及广东、广西、台湾、海南、陕西、云南等地。在山西省见于大同、忻定、晋中、临汾、运城和上党盆地等。黄脚三趾鹑个头并不大,体重仅有50克左右,  相似文献   

6.
山西省主要蔬菜区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大同、晋中、长治、临汾、忻州、运城等7个地市的蔬菜区土壤为研究对象,查明了7个地市蔬菜区耕层土壤中重金属的质量分数,主要分析了Cr、Ni、Cu、Zn、Pb、As和Hg等7种重金属元素,并对7个地市蔬菜区的耕层土壤进行了土壤重金属污染评价。  相似文献   

7.
以山西省晋中盆地为研究对象,对晋中盆地近18年的城市化发展及其对区域内河流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并用相关分析法对盆地内城市化率变化与河水中各种主要污染物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虽然地表水中13种主要污染物质的质量浓度(ρ)在个别年份略有下降,但总体上呈现为持续增加的趋势.针对当地河流存在的问题,提出了生态修复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地质灾害是地壳内动力地质作用及岩石圈表层在大气圈、水圈、生物圈相互作用和影响之下,使人类生命及财产遭受损失的一种灾害现象.临汾盆地位于山西省中南部,是一个断陷盆地,新生代以来本区在新的应力场作用下,一直发生着断裂和差异升降运动,导致本区地质构造破碎,地质灾害频繁发生.临汾盆地历史上一直是山西省经济发达、人口众多的地区之一,因此历次地质灾害的发生都给当地居民和工农业生产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损失.2003年11月25日中午13时40分,临汾盆地又一次发生地震,震中在洪洞县甘亭一带,震级为5.3级.这次地震的发生,重新唤醒了当地人们对地质灾害的重视.为了全面了解临汾盆地主要地质灾害情况,提前做好具有针对性的防灾减灾准备工作,该文作者协同临汾市地质工作人员通过实地考察,对临汾盆地现存的主要地质灾害进行分类研究,提出了系统防治对策,以供决策部门参考.  相似文献   

9.
周成  李悦铮  江海旭 《河南科学》2012,30(11):1676-1679
运用最近邻点指数、基尼系数定量分析方法,以山西省国家A级旅游景区(点)为例,分析得出山西省旅游资源空间分布类型、特征;利用区域增长极理论和点轴理论,论证了山西省旅游资源分布形态及与省内道路交通的联系情况.结果表明,山西省旅游资源在省内分布类型为集聚型,主要集中于晋北、中部、临运(临汾、运城)和晋东南四大区域,在11个地级市中呈集中分布;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与省内道路交通布局联系密切.整合区域旅游资源,改善道路交通状况,完善旅游网络体系将是山西省旅游资源空间结构优化的主要方向.  相似文献   

10.
以区域钻井资料、野外露头勘查、岩石样品地球化学分析为依据,结合近年来三水盆地火成岩研究成果,细致刻画盆地内华涌组火山岩的岩性、时空分布以及喷发特征.华涌组火山岩以流纹岩、粗面岩与玄武岩互层为主,呈典型双峰式组合.根据岩性变化特征在华涌组沉积期内识别出四个火山喷发亚旋回,各旋回均由酸性流纹岩或粗面岩喷发开始,以基性玄武岩喷发结束.其中第一、二亚旋回以中心式喷发为主;第三、四亚旋回以裂隙溢流喷发方式为主,火山活动逐渐由强减弱.通过与周边地区区火山岩分布特征的对比研究,可以确定三水盆地华涌组火山岩是在拉张背景下发育的大陆裂谷型火山岩,是南海开裂初期的重要物质记录.  相似文献   

11.
通过制定优化灌溉制度的基本参数和计算机决策系统,对冬小麦的产量与土壤水分及耗水量关系进行了模拟计算,得出了运城市冬小麦不同水文年型的优化灌溉制度。  相似文献   

12.
氮、磷、钾对不同筋型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在大田条件下研究了氮、磷、钾对小麦产量和品质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磷肥增加了强筋小麦与弱筋小麦的穗数、千粒重和产量,施氮肥则降低了籽粒的硬度,提高了籽粒的面筋含量。施氮肥对两种筋型小麦的吸水率、形成时间和弱化度及拉伸面积和延展性呈正效应,施磷对粉质仪参数影响很小,施钾对弱筋小麦的粉质仪参数呈负效应,而对强筋小麦呈正效应。对于淀粉糊化特性,增施氮、磷、钾对弱筋小麦呈正效应,且施氮效应最大;增施氮、磷、钾增加了强筋小麦的稀懈值,而对其余淀粉糊化特性指标呈负效应,施氮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3.
冬小麦在临汾地区粮食生产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占粮食作物播种面积的83%,其产量丰欠波动主要受制于生育期间的温度、水分、光照时数等气象条件,本文通过对1985年~2008年冬小麦的观测数据和发育期内的气象资料对比分析,得出相关结论.  相似文献   

14.
山楂叶螨抗药性机制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玻片浸渍法测定了山西省忻州、晋中和运城地区山楂叶螨(Tetranychus viennensisZacher)种群对水胺硫磷和甲氰菊酯的抗药性,并通过增效剂增效作用和生化测定,初步探索了山楂叶螨对水胺硫磷和甲氰菊酯的抗性机制.研究表明忻州、晋中和运城地区山楂叶螨种群对水胺硫磷分别表现为低、中和高水平抗性,忻州和晋中地区种群对甲氰菊酯表现中水平抗性,运城地区种群对甲氰菊酯产生了高水平抗性;山楂叶螨对水胺硫磷抗性的形成与乙酰胆碱酯酶敏感度降低有关,对甲氰菊酯抗性的形成与表皮穿透能力降低有关,另外,谷胱甘肽  相似文献   

15.
汾西灌区冬小麦田间土壤含水量空间分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选取山西省临汾市汾西灌区一块约20 hm2的冬小麦试验田,在实测田间土壤含水量的基础上,利用地统计学方法,分析了田间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变异结构,并采用克里金插值技术研究了冬小麦田间土壤含水量的空间分布格局,为灌区墒情检测和农田灌溉管理提供科学指导.  相似文献   

16.
土壤水分胁迫与调控对冬小麦生育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针对干旱地区有限水资源和发展节水灌溉实际,采用田间试验方法探讨了土壤水分胁迫与调控对冬小麦矿质营养吸收、干物质累积、产量形成和籽粒营养品质等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在冬小麦各个生育期,土壤水分胁迫与调控均会影响冬小麦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和干物质累积等;各个生育期相应的土壤水分胁迫指标(占田持的百分比),苗期为60%,返青期为60%,拔节-抽穗期为65%,抽穗-灌浆期为65%,灌浆-成熟期为55%;水分胁迫对冬小麦籽粒的N,P,K,蛋白质,粗脂肪和淀粉等营养品质的影响不大,苗期、灌浆-成熟期水分胁迫对产量的影响最小,而拔节-抽穗期水分胁迫对产量的影响最大,故拔节-抽穗期为冬小麦缺水敏感期,水分胁迫应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17.
石河子地区播期对春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2005年采用3个不同基因型春小麦品种新春6号、新春13号和中作8131,研究了播期对春小麦主要品质性状的影响,结果表明播期对春小麦主要品质性状有一定的影响,其中湿面筋含量、粗蛋白含量、沉淀值以及SIG值随播期推迟呈现递增趋势,而膨胀势随播期推迟呈现下降趋势.播期对某些品质性状的影响因基因型不同而存在差异,这与其适宜播期不同有关。在该试验条件下,试验结果分析说明适期晚播可能会有利于湿面筋含量、粗蛋白含量及沉淀值的提高,但是会降低膨胀势,不利于淀粉品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8.
对小店区西草寨和汾河灌区中心试验站冬小麦进行再生水和井水灌溉的对比试验研究,认为再生水灌溉比井水灌溉后,氮素在土壤中的含量要高,从而影响冬小麦的株高、叶面积和产量,指出再生水灌溉应适量减小施肥数量,避免农田氮素过量而导致的污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