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广东北江鱼类区系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根据1981—1983年的调查结果报告了北江鱼类143种(包括亚种),分隶于11目,26科,93属,其中2个为新种,10个为广东省淡水鱼类新记录.本文详细地研究了北江鱼类的分布、起源、区系组成和北江鱼类区系与其它江河鱼类区系的比较及与毗邻地区鱼类区系的关系,同时对北江鱼类区系在鱼类地理区划上的地位作了分析与讨论.  相似文献   

2.
独龙江中下游流域的鱼类区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独龙江流域位于云南省的西北部,北与青藏高原相连,西与缅甸毗邻.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于2004年10月~11月对该水域鱼类资源进行了具体调查,共计采集到鱼类标本883号,分别属于鲤形目、鲇形目;裂腹鱼亚科、野鲮亚科、鮡科;共2目、3科(亚科)、6属、7种.对独龙江鱼类区系与其相邻水系的鱼类区系进行比较分析,认为独龙江水系的鱼类区系与怒江水系的鱼类区系有着更近的渊缘关系.  相似文献   

3.
<正> 渭河系黄河一大支流,其鱼类区系尚无比较完整的研究报导。黄洪富(1965)曾对渭河中段的鱼类进行过调查研究,报导了5目8科28属38种及亚种鱼类,宋世良等(1983)在渭河上游鱼类区系研究一文中,报导了4目6科20属23种鱼类,由于这些作者调查的范围以及资料、标本的局限,对于整个渭河的鱼类区系无法得到全面而深入的了解。陕西省动物研究所于  相似文献   

4.
二滩水电站围堰截流前的鱼类监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鱼类区系,渔获物组成,资源利用状态,江河渔产品的供求,渔政管理和资源保护等方面,监测二滩水电工程围堰截流前,对影响区的江河鱼类区系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华南淡水鱼类区系探讨   总被引:13,自引:6,他引:7  
在概述华南自然地理概貌后,分析了323种华南淡水鱼类区系组成,对华南淡水鱼类区系的形成和演变作了具体地分析与讨论,认为秦岭应是全北区与东洋区在国内的分界线。  相似文献   

6.
对陕西牛背梁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鱼类物种多样性进行了调查 ,采集标本 5 0 0余号 ,经整理分属 2目 3科 7属 7种 .调查得出 :由于该地区地处秦岭南北 ,岭南为长江水系 ,岭北为黄河水系 ,南北共同分布的鱼类仅有一种 ,为拉氏鱼岁 ,占总数的14 .2 8% .长江水系 4种 ,占总数的 5 7% .黄河水系 2种 ,占总数的 2 8.6% .另外发现自然保护区的鱼类种类较少 ,秦岭以南的汉江水系鱼类区系属长江中上游鱼类区系 .秦岭以北的渭河水系鱼类区系主要为黄河中上游鱼类区系 ,其中有高原鱼类区系成分 .在调查中 ,首次发现了秦岭细鳞鲑在石砭河的分布 ,这也是其至今在秦岭分布的最东端 ,在动物地理演化分布上具有重要科学价值 .对于秦岭细鳞鲑提出了以建立自然保护区为主的一系列保护对策 .  相似文献   

7.
海南森林溪流淡水鱼类区系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从海南岛森林溪流中采集到43种淡水鱼,分隶于5目15科38属。分布区系属东洋区、华南亚区的海南岛分区,分属五个区系复合体。其中热带平原鱼类区系复合体有25种,占51.6%,中印山区鱼类区系复合体10种,占23.2%,这与该区域形成适于鱼类栖存生态环境的地史原因密切相关。  相似文献   

8.
本文以中国分布的褶鮡属鱼类为对象,详细介绍其物种组成及分布区域。在综合历史文献和作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不仅科学地解释褶鮡属鱼类的形态特征与生境之间的适应关系,还客观地阐述该类群分布特点、起源及生活特性。同时,讨论了褶鮡属鱼类资源保护面临的胁迫因素。作者认为胁迫因素主要包括水土流失、水质污染、水利工程、外来物种入侵、竭泽而渔等,并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保护措施及建议。某一水系鱼类区系组成有其一定的历史渊源,每个物种皆是该鱼类区系组成的一份子。褶鮡不可能单独地生活于自然环境中,它们与江河自然环境、与其他生物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它们的生存状况和承受的生存压力在鱼类其他类群中也同样存在,所以有效保护江河鱼类资源已刻不容缓。  相似文献   

9.
本文根据武夷山自然保护区鱼类区系调查中所获的鲤科鱼类标本11属13种,对其咽骨咽齿作了详细的分析比较,可供研究鲤科鱼类分类作参考。  相似文献   

10.
浙江省境内地势西南高,东北低,呈阶梯形倾斜。西南为山地,中部是丘陵和盆地,东北则为平原。全省从北至南分布有苕溪、钱塘江、曹娥江、甬江、灵江、瓯江、飞云江和鳌江等八大水系,具有众多的溪沟汇流入江;滨海地区又泛串杭嘉湖、宁绍、温瑞三大平原;外荡、水库遍及各地。淡水鱼类种类繁多,资源丰富。关于浙江省淡水鱼类区系成分及其区划地位的研究工作,以前做得不多。仅对瓯江、灵江的鱼类区系分别进行过初浅的论述。李思忠(1981)曾对浙江省区划有过大致的划分。此外,对甬江的鱼类区系、舟山群岛的淡水鱼类分布区划等作过探讨。浙江省淡水水产研  相似文献   

11.
12.
杜父鱼驼形线虫的总感染率为10.8%.年平均感染强度为1.5(1~3),相对密度为0.2.该线虫在宿主种群中为聚集分布.水温在16℃左右时.感染率、平均感染强度和相对密度最高,分别为40%,3和0.6;宿主年龄对该线虫的种群数量有明显影响.该线虫种群有明显的季节变化,它使被感染的低龄(1~3)鱼的肥满度平均下降6.3%.  相似文献   

13.
长吻鮠幼鱼的总平均生态效率为11.44%,饵料系数7.41;在适宜的温度范围内,随水温上升,幼鱼体重增加.生态效率增大.在24.9℃以上的适温范围内,幼鱼生长快;密度对幼鱼的生长有明显影响,适宜的放养密度,幼鱼生长快,在本试验条件下.最适密度是12尾/m~2.  相似文献   

14.
郎青  廖水生 《江西科学》1993,11(2):102-105
分析了不同养殖方式与鱼产量关系;报道了不同养殖方式鱼池的浮游生物和水质测定结果;根据江西省商品鱼池基地养殖现状和实际情况,提出了肉鸭-鱼-草、蛋鸭-鱼-草、猪-鱼-草综合养殖放养模式.  相似文献   

15.
基于流量恢复法的黄河下游鱼类生态需水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运用流量恢复(the flow restoration methodology)方法研究黄河下游鱼类生态需水,其基本思路是:首先获得所保护鱼类生态习性相关的流量信息,包括水深、流速、水量等.然后建立概念性模型,确定鱼类和特定流量组分之间的联系.在此基础上,确定流量目标,每一个流量目标被赋予一些水力指标,作为获得满足这个目标的环境流量计算的依据.运用水文学、水力学模型确定满足这些流量目标需要的水流条件,包括数量、持续时间、频率和发生时间,给出满足鱼类生长需要的生态流量.最后给出不同水资源管理情景下可接受的鱼类生态需水.  相似文献   

16.
报道了寄生于瓦氏黄颡胆囊中的3种粘孢子虫(四极虫1种,巨囊两极虫和麦穗碘泡虫)感染率的周年动态;感染率与瓦氏黄颡全长间存在显著的直线和抛物线关系;水温对感染率有显著影响.四极虫使宿主的肥满度平均下降10%.指出了四极虫是瓦氏黄颡的严重致病寄生虫.讨论了3种粘孢子虫间存在的生态位分离和竞争.  相似文献   

17.
新泰市采煤塌陷区生态复垦用地的结构设计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在讨论采煤塌陷地生态复垦的基础上,对新泰市采煤塌陷区生态复垦用地的营养结构、平面结构和垂直结构进行了优化设计.在营养结构上,绿色作物主要是农作物、蔬菜、饲料及水生生物.在平面结构上,在塌陷的中心地带实施网箱养鱼,外围区建立精养渔塘和水生经济作物,最外层生态复垦为高产农田、蔬菜大棚、畜禽养殖区和林果地.在垂直结构上,在积水区建立精养渔塘和水生经济作物,最上层则发展水生、半水生及旱作绿色经济作物.  相似文献   

18.
本文主要从光照、盐度、温度和溶解氧四个方面简述了环境因子对鱼类胚胎及幼鱼、成鱼的影响,旨在为鱼类的健康养殖提供依据。光照通过光照强度及光周期变化对鱼类胚胎发育及幼鱼、成鱼生长产生影响,且因种而异;盐度在一定范围内不影响鱼类生长发育,但超出适宜盐度后,会对鱼类生长发育产生影响;温度主要对鱼类代谢反应速率起控制作用,影响其生理生化进程,从而成为影响鱼类生长和发育的重要环境变量;溶解氧在一定适宜范围内不影响鱼类生长发育,但不在适宜范围内(偏高或偏低)则会影响鱼类正常的胚胎发育及生长。  相似文献   

19.
骆马湖鱼类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骆马湖共有鱼类60种,在世界淡水鱼类区系分布中属古北区,在中国淡水鱼类分布中属华东区,并且由两个复合体组成:一是中国江河平原复合体,一是古代上第三纪复合体。水体中.各水层均有一定数量种类的鱼类分布,大部分是定居的温和性鱼类。骆马湖水质已受到一定程度的污染,对鱼业生产造成了危害。  相似文献   

20.
1984—1985年,我们对京杭大运河(常州市段)鱼类资源做了调查研究,发现该段运河水质污染严重,对鱼类资源影响极大,概括起来主要有如下几方面:1、鱼的种类变少,先后只采到27种,仅占太湖流域的鱼类种数26、73%;2、鱼的个体数量变少,在两年里总共只采到354尾标本,平均每个点每次只采到4、8尾,已不能成为渔业捕捞对象,资源已被破坏殆尽;3、除个别耐污染的种类外,都不能长期生存下去,多是一些个体小的的低龄鱼;4、很多个体不仅体色变深,而且在形态上也出现各种畸形现象。因此必须引起各方面的注意,迅速采取各种有效措施,使这一具有历史意义的大运河仍能保持一个良好的生态环境,尽快恢复该段运河内的鱼类资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