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介绍了锌精矿中中锌的快速测定方法。结果表明,在pH5~6的溶液中选择碘化钾为掩蔽剂,碘化钾的用量大于5g镉才能掩蔽完全辟标准加镉回收实验当镉量小于5mg时锌回收率迭99.9%~100%,样品加标回收实验锌回收率在98%以上。  相似文献   

2.
提出了贫杂氧化铅锌矿碱浸-沉淀法制备锌精矿和铅精矿的新工艺,确定了硫化钠铅锌的工艺参数,并进行小型综合实验验证该工艺的工业化可行性.沉淀铅的最佳参数为:硫化钠沉淀剂的加入量为铅质量的1.8倍、温度为70℃、反应时间为30 min.沉锌的工艺条件为:硫化钠沉淀剂的加入量为需沉淀锌质量的2.4倍、温度为90℃、反应时间为3 h.实验表明:铅和锌的回收率均达到80%以上,得到的锌精矿锌含量52%,铅精矿铅含量78%,均达到行业标准.  相似文献   

3.
针对广西南丹锌精矿的特点,在参考国标方法的基础上建立锌精矿中锌含量的快速检测方法。试样用盐酸、硝酸溶解样品,氟化铵消除硅,过硫酸铵氧化锰,铁、铅、铝等离子在氯化铵-氨水溶液中形成氢氧化物共沉淀,加热后流水冷却至室温,吸取一定量的滤液,以二甲酚橙为指示剂,用抗坏血酸还原三价铁,亚硫酸钠消除铅的影响,硫脲掩蔽铜,氟化钾掩蔽铝,碘化钾掩蔽镉,在pH=5~6的六次甲基四胺缓冲溶液中,用EDTA标准溶液滴定至溶液由红色变为亮黄色为终点,测得的结果即为锌量。实验方法操作过程简单、快速、准确,测定结果的相对标准偏差RSD为0.18%,适用于锌量在10%~60%,镉量1%以下的测定。  相似文献   

4.
本文建立了盐酸、硝酸溶解—EDTA测定锌精矿中铁含量的测定不确定度评定的数学模型,对在测定过程中引入的不确定度来源进行了分析合成,得出了酸溶解-EDTA滴定法测定锌精矿中铁含量的不确定度结果。  相似文献   

5.
针对硫化锌精矿两段氧压浸出能耗高、锌浸出渣处理产生危废铁渣量大等行业技术难题,提出硫化锌精矿与锌浸出渣协同助浸工艺,利用锌浸出渣中高价铁的载氧体特性促进硫化锌精矿中低价硫化物的高效溶解,同时实现铁酸锌、金属硫化物的强化解离和铁的高效沉淀分离。研究结果表明:添加锌浸出渣可以强化硫化锌精矿的浸出;反应温度和初始酸度是关键影响因素,升高反应温度可显著提高锌浸出率,同时促进Fe3+水解沉淀成铁矾,提高酸度可以促进硫化锌精矿的高效溶解,但酸度过高时氧气溶解度降低,将抑制硫化锌精矿的溶解和Fe3+水解沉淀。在锌浸出渣与硫化锌精矿质量比为1:3、初始酸度95 g/L、反应温度160℃、液固比7:1、氧压0.8 MPa、搅拌转速800 r/min、反应时间120 min的最优技术条件下,渣计锌浸出率为98.6%,同时溶液中92.69%的铁以铁矾的形式沉淀入渣,浸出终渣主要物相组成为单质硫、黄钾铁矾、黄钠铁矾和赤铁矿,其占比分别为40.00%、39.10%、16.60%和4.30%;浸出液中铁质量浓度仅为1.62 g/L,为浸出液后续提锌创造了有利条件。  相似文献   

6.
《科技与经济》2006,19(4):F0004-F0004
南京栖霞山锌阳矿业限公司地处风景秀丽的金陵名胜——栖霞山下.北临长江,南临沪宁铁路.交通运输十分便利,公司拥有华东地区最大的铅锌矿床.主要产品为锌精矿、铅精矿、硫精矿、锰精矿.目前采选能力为35万吨/年。近年来,公司通过与广东工业大学等科研院所密切合作.致力于科技攻关和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7.
周密 《世界知识》2014,(3):34-35
新年伊始,印尼原矿出口禁令的“第二只靴子”终于落地——1月12日起,原矿必须在本地冶炼或精炼后方可出口。但在2017年以前,66家矿业公司仍被允许出口包括铜、锰、铅、锌和铁的精矿。消息出来,各方判断基本一致:以印尼为重要矿产资源进口来源地的中国未来可能面临更大挑战。由此延伸,在经济危机后再平衡重新启动的关键时期,应如何理解印尼的禁令、主动迎接产业和要素资源整合的机遇和挑战?  相似文献   

8.
某尾矿中锌、硫、铁含量较高,具有回收的可行性。尾矿中的主要金属矿物硫铁矿粒度较粗,大部分已单体解离,而锌主要以铁闪锌矿形式存在,粒度细微,充分单体解离难度较大,选矿试验表明在即使细磨也难以生产出合格的锌精矿。工业试验表明,采用硫化钠抑锌浮硫,高效射流浮选机选锌的浮选流程,可生产出合格的硫精矿及粗锌精矿产品。  相似文献   

9.
青海某低品位铅锌矿含铅2.13%,含锌0.36%.针对原矿铅锌品位较低,铅锌矿物嵌布粒度较细等特征,确定采用铅锌混合浮选流程,获得铅精矿铅品位55.21%,含锌5.78%,铅回收率96.39%,并且原矿伴生的有用组分银也得到了有效地综合回收,混合精矿中银含量126g/t,回收率为43.59%.由于原矿中锌品位较低,无法得到合格锌精矿,因此进行锌入选品位试验探索,确定了当入选铅品位2%、锌品位0.6%以上时,可同时获得合格的铅精矿和锌精矿.  相似文献   

10.
在对商品红色硫化汞阴极直接还原研究取得令人满意结果的基础上,本试验以贵州汞矿提供的汞品位为70.01%的汞精矿为原料,研究了料量,NaOH浓度、电量、温度、振荡强度等因素对精矿还原过程的影响。试验还测定了溶液中汞离子浓度随电量的变化情况。综合试验结果是:汞的直收率86%,总回收率95%,总碱耗500—600kg/t,直流电耗1800—2000kWh/t.Hg.  相似文献   

11.
广西大厂锌精矿含铟极富。在处理该精矿时,如能做到“铟锌并收”,铟年产量就将超过世界铟年产量的总和。本文讨论了用现代湿法炼锌的各种方法处理该精矿时,铟的回收途径和结果,包括常规法、铁矾法、针铁矿法、赤铁矿法和锌精矿直接加压浸出等。其中某些数据系我们自己的研究成果,其余引自国内外文献。硫化锌精矿直接加压浸出系国外八十年代于正式投产的新工艺,此法回收铟的途径尚无报导,值得深入研究,以期对选定大厂锌精矿处理流程提供更全面的参考。  相似文献   

12.
无汞锌锰电池的研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实现电池的无汞化,本文从电解质溶液入手,采用一定浓度的非水溶剂和水溶液中加入缓蚀剂的两种方法,进行自然腐蚀速度和极化曲线的测试,选择了四种配方溶液分别制成锌锰电池。并对其四种电池作了某些性能的测试,说明了所做的无汞锌锰电池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13.
锌加压浸出渣浮选硫精矿汞硫分离富集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锌加压浸出渣经浮选后的硫精矿中的汞硫分离、富集以及硫磺回收进行研究,确定硫化铵溶液浸出过程汞硫分离和浸出母液热分解回收硫磺的最佳工艺条件.试验结果表明:在常温常压下,(NH4)2S浓度为2.5 mol/L、液固比6∶1、时间10 min的浸出条件下,硫浸出率达98.66%,汞在渣中的富集率为93.8%,浸出渣中汞含量为原矿的6倍以上;浸出母液在热分解温度94℃、分解时间90 min的条件下,硫磺回收率在98%左右,硫磺纯度符合GB/T 2449-2006工业硫磺一等品标准;硫化铵试剂可循环利用,回收率为91.76%.  相似文献   

14.
天津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生态风险评价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分析了1997~2007年天津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5种重金属(铜、锌、铅、镉、汞)的含量和时空分布特征,并对2007年表层沉积物中重金属的富集特征及潜在生态危害进行评价.结果显示,大部分年份各重金属的含量相对稳定;各种重金属空间分布差异性不大,差异性大小依次为汞>镉>铜>铅>锌;5种重金属的富集系数从大到小依次为锌>铜>铅>汞>镉,其中锌为中污染水平,其他均为低污染水平.天津近岸海域表层沉积物中的重金属对海域生态系统表现为轻微生态危害,其程度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汞>铜>铅>镉>锌.  相似文献   

15.
某硫化铅锌矿矿石浮选工艺流程的改进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改进了青山铅锌矿床硫化铅锌矿石锌精矿的浮选工艺流程,指出改变流程内部结构是提高锌精矿品位和回收率的有效途径并予实现。与原流程相比,锌的回收率由原来的68.71%提高到91.59%,锌精矿品位由50.72%提高到61.03%,铅回收率由73.29%提高到83.80%,药剂用量总体减少了21%。  相似文献   

16.
根据矽卡岩含锌铁矿的矿物组成,对其进行了回收锌的试验,提出先浮后磁流程,并对磨矿细度、石灰用量、硫酸铜用量和丁黄药用量进行了条件试验,得到了合格的锌精矿,为矿山回收锌提供了可行性依据。  相似文献   

17.
微波消解技术在土壤重金属元素测定中的应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本文阐述了用微波消解-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和原子荧光光度法测定土壤中铜、锌、铅、镉、铬、砷、汞.通过多种消解酸体系实验,摸索出硝酸-盐酸-氢氟酸-过氧化氢(硝酸-盐酸-过氧化氢)最佳土样消解方法.实验结果表明,该方法在分析土壤标准样品中铜、锌、铅、镉、铬、砷、汞时测定结果与保证值基本符合,且重复性较好,是一种用酸量少,简便快捷,环境污染少、准确度和精密度均较高的消解方法.  相似文献   

18.
锌精矿生产高纯氯化锌新方法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介绍了利用锌精矿制备高纯度氯化锌的理论探索和新的工艺条件研究。该工艺采用无水氯化钙和锌精矿为原料经高温下的复分解反应和气化分离可得到高纯度氯化锌。  相似文献   

19.
采用电感耦合(ICP-OES)、X射线衍射(XRD)、扫面电镜-能谱(SEM-EDS)、红外光谱(FTIR)及差热差重(TG-DTA)等多种检测方法对锌氧压酸浸硫精矿和硫尾矿的化学组成、粒度分布、物相结构等进行研究,并采用毒性浸出程序(TCLP)法考察其短期环境活性。研究结果表明:硫精矿1和硫精矿2主要以球状的单质硫存在,其中,少量硫精矿1以小颗粒的闪锌矿、黄铁矿等附着于块状的铁矾颗粒上,平均粒径为22.1μm;少量硫精矿2以块状的闪锌矿、黄铁矿和小颗粒存在,平均粒径为59.2μm。2种硫精矿在185~340℃时会剧烈燃烧,热稳定性较差。2种硫尾矿主要以块状的铅黄铁矾和黄钠铁矾存在,其中,硫尾矿1平均粒径为21.1μm;硫尾矿2含一定的赤铁矿(16.86%),平均粒径为5.3μm。硫精矿和硫尾矿中锌和镉元素在弱酸条件下不稳定,硫尾矿1中锌和镉的浸出量分别超标1.93倍和2.50倍;硫精矿2的分别超标2.03倍和6.56倍,硫尾矿1的分别超标3.46倍和5.94倍,硫尾矿2的分别超标11.10倍和8.28倍。  相似文献   

20.
燃煤烟气控制系统的主要任务就是减少环境污染,节省能源。在燃煤烟气控制系统中普遍存在自动化水平低、成本高、运行不稳定等问题。在燃煤烟气排入大气前对汞含量有严格的要求,燃煤烟气中汞的以颗粒状、微颗粒状以及气态存在,其中烟气中气态元素汞的去除是技术难点,合理的烟气出口温度与液体试剂添加量是控制的关键。将组态软件、可编程控制器、变频器、工控机以及各类自动化仪表组成的复杂控制系统在脱汞系统中的应用会大幅度降低汞的排放,具有更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