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采用水解酸化-两段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锦纶6废水,考察了进水有机负荷对化学需氧量和总氮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系统内的脱氮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进水有机负荷在1.37~3.95 kg·m-3·d-1时,化学需氧量去除率较为稳定,总氮去除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水解酸化池内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氨化作用、水解作用和酸化作用同时存在,对氮元素的转化产生重要影响,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脱氮主要是通过好氧反硝化反应进行.  相似文献   

2.
采用水解酸化-两段生物接触氧化工艺处理锦纶6废水,考察了进水有机负荷对化学需氧量和总氮去除效果的影响,并对系统内的脱氮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当进水有机负荷在1.37~3.95 kg·m-3·d-1时,化学需氧量去除率较为稳定,总氮去除率呈现先升后降的趋势.水解酸化池内硝化作用、反硝化作用、氨化作用、水解作用和酸化作用同时存在,对氮元素的转化产生重要影响,生物接触氧化池的脱氮主要是通过好氧反硝化反应进行.  相似文献   

3.
分段进水对生物转盘厌氧氨氧化性能影响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厌氧生物转盘反应器中研究了分段进水对厌氧氨氧化系统脱氮性能的影响。当采用单点进水时,进水亚硝酸盐氮浓度升高至300mg/L时,出水氨氮和亚硝酸盐氮的去除率同时降低到70%左右,表明了较高的亚硝酸盐氮对厌氧氨氧化菌的抑制作用。当采用分段进水时,生物转盘的面积去除负荷由11.5提高到17g N/(m2d),系统脱氮能力提高了47.8%;对沿程盘片上生物膜厚度测定结果表明,生物量增加是系统脱氮能力提高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为提高污水脱氮除磷的效率,降低运行成本,对SBR脱氮除磷工艺进行了研究.采用"进水-搅拌-曝气-沉淀-排泥-闲置"的SBR运行模式,在运行工况下通过对COD、氨氮、总磷去除效果的考察来探讨污泥质量浓度、缺氧/好氧时间、p H、溶解氧与脱氮除磷和有机物去除之间的关系,并确定最佳运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当污泥质量浓度为3 255 mg/L,脱氮除磷效果最好,COD、总磷、氨氮的去除率分别为73.33%、98.90%、85.90%;缺氧阶段p H先快速下降后缓慢下降,聚磷菌大量释磷,在厌氧2.5 h释磷效果达到最佳;在好氧阶段,溶解氧控制在1.05~1.09 mg/L,结合实际情况确定最佳好氧时间为4.0 h.  相似文献   

5.
为探讨分段进水A/O工艺在处理高氮废水时的脱氮效果,进行了小试试验研究,试验时采用自配的高氮废水作为进水原料,采用5段进水A/O工艺,分析了每段进、出水氨氮、硝氮和总氮的含量及去除率,在此基础上继而分析了该工艺脱氮的机理。结果表明:1)Ⅰ、Ⅱ工况下由于进水中有机物含量较高,该工况下反硝化反应不完全,造成出水中氨氮及硝氮含量较高,后续工况随着污水有机物含量的降低,出水中氨氮及硝氮去除效果愈加明显;2)该工艺中氨氮的去除主要是通过硝化细菌的硝化作用完成,且污泥有机负荷越小,氨氮去除效果越明显。研究结果可为国内外广泛推广生物脱氮除磷技术提供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6.
人工浮床处理重污染河水的效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采用填料人工浮床的方式种植菖蒲、风车草、香根草3种植物,分3池进行试验,采用重力自流方式分别进水,对浮床出水进行水质监测.监测结果表明菖蒲与风车草混种及菖蒲浮床系统对试验河水中有机物和N、P的去除较好.试验数据表明植物直接吸收不是氮、磷去除的主要途径;试验进水为劣V类重污染河水时,菖蒲、混种菖蒲与风车草、香根草浮床的COD、TP、TN平均去除率分别可达20.46%、23.3%、18.9%,38.35%、45.46%、44.8%与42.34%、45.82%、38.6%;控制试验进水污染负荷,采用菖蒲、混种菖蒲与风车草、香根草的人工浮床生态工程技术治理重污染河水是可行的.  相似文献   

7.
试验比较了膜生物反应器(MBR)在好氧与间歇运行条件下处理生活污水时的脱氮除磷效果.结果 表明:在进水氮负荷和m(COD):m(TN)值出现较大变化时,间歇式MBR可以通过灵活改变操作条件获得较高的脱氮除磷效果.在总氮和总磷去除方面,间歇式MBR都明显优于好氧式MBR,二者平均去除率分别为63.9%,78.9%和15.34%,34.2%;在NH4 -N去除方面,间歇式MBR平均去除率为87.4%,而好氧式MBR则需要通过外加碱性物质,才能获得较高的去除效果,此时平均去除率为78.7%.  相似文献   

8.
通过试验探讨了RNB 11芽孢杆菌在炼油废水深度处理脱氮过程中的生理特性,考察了以该芽孢杆菌为优势菌的生物膜在生物碳滤塔脱氮中的脱氮机理、脱氮效率及其环境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芽孢杆菌主要进行亚硝化脱氮,在氨氮进水浓度25~70mg/L范围内,氨氮去除量与进水氨氮浓度成正比,氨氮的去除率稳定在58%~69%。  相似文献   

9.
采用上流式厌氧氨氧化(anaerobic ammonium oxidation, ANAMMOX)反应器,通过氮去除效能的变化,研究无机碳(inorganic carbon, IC)在厌氧氨氧化过程中的作用及IC质量浓度对厌氧氨氧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进水不投加IC时,反应器脱氮效能明显下降,当进水IC和总无机氮(total inorganic nitrogen,TIN)的质量浓度之比ρICTIN为0.2~0.4时,脱氮效能得到恢复并逐步提高.ρ○IC○TIN从0.4继续提高至1.0时,脱氮效能不再发生明显变化.在ρ○IC○TIN为0.4的条件下启动新反应器,运行61天后氮去除负荷达到1.04kg·m-3·d-1,ANAMMOX菌活性明显高于原反应器.表明厌氧氨氧化过程中,IC主要提供碳源并充当反应催化剂,充足的IC供应是提高ANAMMOX活性和维持稳定脱氮的必要条件,厌氧氨氧化启动过程中进水IC和TIN最佳质量浓度之比为0.4.  相似文献   

10.
李琼  王艳博 《科技资讯》2008,(32):113-113
通过试验研究了污水实现脱氮的效能和机理。试验结果表明,污水在滤池中的滤速为(1.5~2)m/h,气水比为3∶1、水温为20℃~26℃、进水COD负荷为(1.58~5.77)kg/(m^3·d)、NH3-N负荷为0.22~0.60kg/(m^3·d)、TN负荷为(0.28~0.63)kg/(m^3·d)的条件下可以取得良好的去除有机物和脱氮效果。  相似文献   

11.
人工湿地不同功能区除氮效果比较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通过对湿地不同功能区——沉淀池、潜流区和表流区的现场观测,并采用线性回归方法分析观测数据。比较各功能区除氮效果的差异。研究发现沉淀池除氮效果不明显,但在该区内,有机氮可能发生矿化作用而转变为氨氮;有植物系统的潜流和表流区除氮效果较为明显,其中表流区除氮效果优于潜流区,该区活跃的植物生长及微生物作用有效地降解、消减了各形态的氮。针对污染物的化学组分,选用合适的功能区,并加以串联组合,将有助于提高综合去污效果。  相似文献   

12.
考察艾蒿人工生态绿地在不同水力负荷下对生活污水中氛和磷的去除效果.,结果表明,艾蒿人工生态绿地启动快,处理效果稳定。人工生态绿地构建后即有很好的除磷效果,构建2周后有较好的除氮效果,在试验的水力条件下,总氮去除率达92%--95%,水力负荷对总氮去除率的影响小,总磷的去除率可达到95%,水力负荷对总磷去除率的影响很大。  相似文献   

13.
为探讨饮用水生物滤池对NH4+-N去除和"氮亏损"现象的影响因素,测定生物滤池进出水中NH4+-N,NO2--N,NO3--N等指标.结果表明,陶粒生物滤池对NH4+-N的去除率从14.97%到60.99%,活性炭生物滤池对NH4+-N的去除率从16.59%到83.02%;陶粒和活性炭滤池对NH4+-N的去除率都随着流速的增加而降低;陶粒滤池内NH4+-N的去除率随着气水比和C∶N的增加而先增加后下降;NH4+-N的去除率在活性炭滤池内随C∶N的增加而降低,气∶水的增加而增加;气∶水对两种生物滤池中NH4+-N去除的影响最大.陶粒生物滤池氮亏损的量从0.10 mg/L到0.70 mg/L,活性炭生物滤池氮亏损量从0.11 mg/L到1.01 mg/L;氮亏损量随着流速增加而降低,随着气水比增加而增加,随着C∶N的增加而先下降后增加;气水比对陶粒和活性炭生物滤池的氮亏损量影响最大.  相似文献   

14.
不同季节浮床美人蕉对水体氮素等污染物的去除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浮床无土栽培的方法,以人工模拟水槽为实验场所,在水槽内的富营养化水体表面种植美人蕉,通过植物的吸收和吸附作用,以及微生物的协同作用,去除水体中的氮素。实验结果表明,春季浮床美人蕉对水中氮素的去除效果较好,经过五天的处理,TN去除率约为58.4%;NH+4-N去除效果显著,2天内去除率达100%。与春季相比,秋季浮床美人蕉对氮素的去除效果有所下降,但去除规律大致相同,经过五天的处理,TN去除率为50.4%;对NH+4-N的去除效果仍很明显,4天内去除率可达100%。研究结果为浮床植物系统的全年运行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5.
曝气增强垂直潜流型人工湿地脱氮效果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构建了一种增强型垂直潜流人工湿地模型,使用人工曝气手段增强人工湿地脱氮效果.增强型人工湿地曝气优选的曝气位置在基质顶面以下约30cm处,优选的气水比为6:1.使用以上条件运行人工湿地的结果表明,曝气点附近硝化反应明显增强.实验数据表明,相同条件下曝气运行时,总氮去除率达到68%,非曝气运行则为55%,但这种方式对COD的去除没有明显的增强作用.  相似文献   

16.
为了深入研究库滨带系统对总氮的去除效果,采用模拟试验方法,建立了农田、乔草复合带、滨水植物带、湿生草本带四个试验小区,采用MATLAB拟合各个试验区总氮浓度随距离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四个试验区的总氮浓度随距离的关系符合5次多项式,拟合精度都达到了99%。四个试验区对总氮的去除率分别为31.08%、84.21%、82.77%、37.44%。四个试验小区对总氮的去除效果从小到大依次为农田、湿生草本带、滨水植物带、乔草复合带,说明乔草复合带和滨水植物带对面源污染能起到很好的防治作用。  相似文献   

17.
在熔渣脱氮动力学实验的基础上,利用双膜传质理论建立了相应的数学模型,根据该模型可预测熔渣脱氮的反应进程,并可通过分析模型的数学表达式得出进一步提高熔渣脱氮效果的措施和加速脱氮反应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研究以陶粒粒子为载体,采用快速排泥挂膜法,在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反应器运行过程中逐渐加大进水量和进水浓度,使微生物适应高氨氮废水环境;研究了水力停留时间、NH4+-N浓度负荷冲击对NH4+-N去除率的影响.结果表明: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可用于处理高NH4+-N废水;底物浓度越高水力停留时间越长;内循环三相流化床具有较好的抗负荷冲击能力,有利于解决实际废水水质不稳定难以达标排放的困难.  相似文献   

19.
SBR是序批式活性污泥法的简称, SBR系统行运行模式不同,脱氮除磷效果会发生变化。SBR系统氨氮硝化过程在好氧阶段进行,脱氮过程主要在缺氧阶段进行。除少数细菌能进行自养反硝化,大部分反硝化细菌进行反硝化都是进行异养反硝化。经研究发现SBR运行过程中TN浓度和COD浓度具有相关性,COD和TN浓度之间存在三阶函数关系,本实验反硝化速率为1.2mg/L。  相似文献   

20.
本研究成功构建一种耦合反应器,借助微生物燃料电池(MFC)来强化铁碳微电解还原硝酸盐能力,同时达到提高低浓度硝态氮去除效率和延长铁碳床使用寿命的目的。该耦合反应器运行原理在于利用阳极室内污泥发酵产电特性,为阴极室还原硝酸盐提供电子,强化铁碳床能力,减缓铁腐蚀过程。实验结果表明:在铁碳比为1:1、进水初始pH为7的条件下,该耦合反应器在实验初期对低浓度硝态氮(10 mg·L-1)的去除率为90.33%,而纯铁碳床反应器的硝态氮去除率仅有77.97%,耦合反应器的去除效率高于纯铁碳床12.36%,证明通过耦合MFC能够强化铁碳微电解还原硝态氮的能力。随着铁腐蚀程度的增加,运行20周期后耦合反应器对于硝态氮的去除效率仍高于纯铁碳床28.77%,证明耦合反应器能够延长铁碳床使用时间,并且当铁碳比较低时对硝酸盐去除的强化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