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自然辩证法是一个科学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自然辩证法是不是一门学科?我看,可以形成一门学科。自然科学中的哲学问题都有自己的研究范围、研究领域。如果把自然科学说得非常清楚才算一门学科,那就要求高了。这要有一个过程,不应该这么苛刻要求。我认为现在学科范围的确定,开始可以宽一些考虑。包括不属于我们自然辩证法的也可以宽一些考虑。自然辩证法也包括一个科学群。前些时候,我讲过,社会学包括一个科学群。今天看,科学群就是包括许多科学的大口袋。哲学在  相似文献   

2.
<正>11月16日,全国自然辩证法名词审定委员会在京召开自然辩证法名词(第二版)第二次审定工作会议。审定委员会的顾问和委员近40人出席,会议由尚智丛主任主持。会议审议了总论、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工程哲学、科学技术方法论、科学技术与社会和科技伦理等8个学科小组提交的名词初稿,并就相关问题进行了讨论。会议明确了本次自然辩证法名词的首次范围,与其他学科交叉名词的筛选原则,以及学科内部各领域交叉名词的确定原则,并就下一阶段的工作方  相似文献   

3.
《自然辩证法研究》2007,23(12):F0004
《自然辩证法研究》杂志为月刊,每期112页,是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主办的关于哲学和自然科学交叉、跨学科的哲学社会科学性学术刊物。学术论文涉猎面广,学术信息量大,反映自然辩证法界的最新成果和学术活动全貌。设有以下栏目:自然哲学、科学哲学、技术哲学、工程哲学、自然科学和技术中的哲学问题、科学技术与社会、科学技术史(科学思想史)、学科建设、教学研究等,同时通过“论坛”和“专题研究”聚焦热点问题。本杂志依托学科和人才优势,重点加大对前沿问题研究和对国外最新理论进行评介的组稿力度,欢迎真正有个性和特色的原创性成果,是理…  相似文献   

4.
科学技术哲学(自然辩证法)史学术讨论会3月30日至4月1日在中国人民大学举行,与会代表60余人。这次讨论会是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中国人民大学哲学系、中国管理科学研究院科技社会学所、北京大学科学与社会研究中心、河南师大物理系、中国科学院自然辩证法通讯杂志社等单位联合发起召开的。会议的主要议题是:1.中国的自然辩证法事业;2.自然辩证法的思想渊源;3.自然辩证法学科的发展现状和趋势;4.国外的自然辩证法研究进展;5.自然辩证法史的有关理论问题。在开幕式上,龚育之教授、丘亮辉研究员、黄顺  相似文献   

5.
苏联《哲学问题》杂志于1963年第3期上,发表了Г.В.普拉托诺夫和М.Н.鲁特凯维奇合写的文章:《论作为哲学科学的自然辩证法》(见《自然辩证法研究通讯》1963年第1期摘译)。今年苏联《哲学问题》又陆续发表了五篇文章(到第5期为止),对上文提出的有关问题展开了争论。争论的焦点是:自然辩证法能否作为一门独立的哲学科学而存在。讨论中主要涉及到自然辩证法的研究对象、任务、方法与体  相似文献   

6.
(译者说明)本刊1964年第三期曾经刊载过《苏联哲学界关于自然辩证法能否成为独立的哲学科学的讨论》的综合报道,本文是关于同一问题的继续报道,摘译自苏联《哲学问题》1964年第9期上《关于自然辩证法问题的讨论》一文。本文所提供的材料,反映了苏联自然辩证法研究工作的一些动向,仅供我国自然辩证法工作者参考。  相似文献   

7.
20世纪以来的国内外哲学界,自然辩证法或科学技术哲学始终面临着学科危机。这种危机不仅体现为对学科目的和学科属性的质疑,更体现为自然辩证法之基础方法论的弱化。这种危机导致了自然辩证法研究在科学社会学和哲学的语境下逐渐丧失了原先与数学、自然科学和技术应用的紧密联系。坚持和发展自然辩证法方法论是化解这一危机,并重新担负起学科之历史重任,实现学科"真发展"的关键。通过深入文本解读、坚持数学为核心的基础方法论、紧密结合自然科学和引入生产实践这四个层次的努力,自然辩证法将成为哲学社会科学走向未来和变革性实践的重要支柱。  相似文献   

8.
利用科学计量学的前沿研究方法——科学知识图谱,基于CSSCI(1998-2008)收录的我国自然辩证法研究领域三大核心期刊数据,借助于改进的Bibexcel计量软件,从作者合作、机构合作、关键词共现、共被引等几个指标分别绘制了科学知识图谱。从图谱中快速了解到,我国自然辩证法研究形成了以山西大学郭贵春等为代表的一些主要群体,以科学技术、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为核心话题,以国外经典学术著作为学科研究的文献基础。  相似文献   

9.
<正>由中国自然辩证法研究会科学哲学专业委员会、华东师范大学哲学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和上海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联合主办的第十七届全国科学哲学学术会议,定于2015年8月15-16日在上海市华东师范大学(闵行校区)举行。8月14日(周五)会议注册。本次会议主题定为:(1)一般科学哲学;(2)自然科学哲学问题;(3)生命科学哲学;(4)认知科学哲学;(5)信息科技哲学;(6)西方科学哲学与科学思想史;(7)高科技的伦理与社会问题。专题为:(1)亨普尔科学  相似文献   

10.
<正>南京大学科学技术哲学研究具有厚重的历史传统。南京大学哲学系的前身中央大学(1949年更名南京大学)哲学系和金陵大学哲学系都曾长期开设"科学原理与方法"、"科学哲学与人生"等课程。1952年院系调整后,相关教学与研究以自然辩证法为载体得到保持与发展。1959年自然辩证法教研组正式成立,主要成员包括政治系夏基松、地质系王德滋(后为中国科学院院士)和阚顺章、物理系孙广荣、数学天文系朱耀鑫、化学系王雪梅等,为一些理科院系五年级学生(当时学制为五年)开设马克思主义哲学与自然科学课程。1960年恢复哲学专业、1977年恢复哲学系建制后,均设有自然辩证法教研室。  相似文献   

11.
我国“科学技术哲学”是从传统的“自然辩证法”的基础上演变过来的,是对整体的科学与技术及其各门分支学科所涉及到的哲学问题进行反思与批判的哲学学科。“科学技术哲学”教材的主要任务应该是为非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人士了解与掌握科学技术哲学专业的核心内容与学术要旨,提供浓缩精华的可用读本。  相似文献   

12.
人们通常所理解的自然辩证法作为"自然界的辩证法",在颠倒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角度上说,具有重要意义。但是,作为一种理论哲学框架中的自然辩证法观念,它也具有经验科学式的思维方式和传统哲学主客体对立"哲学图式"的片面性。事实上,存在着由马克思所开启的颠倒黑格尔唯心主义辩证法的第二条路径,即人化自然的自然辩证法。人化自然的自然辩证法是一种作为实践智慧的自然辩证法,也是马克思主义自然辩证法的本真含义。  相似文献   

13.
The philosophical analysis of chemistry has advanced at such a pace during the last dozen years that the existence of philosophy of chemistry as an autonomous discipline cannot be doubted any more. The present paper will attempt to analyse the experience of philosophy of chemistry at the, so to say, meta-level. Philosophers of chemistry have especially stressed that all sciences need not be similar to physics. They have tried to argue for chemistry as its own type of science and for a pluralist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in general. However, when stressing the specific character of chemistry, philosophers do not always analyse the question ‘What is science?’ theoretically. It is obvious that a ‘monistic’ understanding of science should not be based simply on physics as the epitome of science, regarding it as a historical accident that physics has obtained this status. The author’s point is that the philosophical and methodological image of science should not be chosen arbitrarily; instead, it should be theoretically elaborated as an idealization (theoretical model) substantiated on the historical practice of science. It is argued that although physics has, in a sense, justifiably obtained the status of a paradigm of science, chemistry, which is not simply a physical science, but a discipline with a dual character, is also relevant for elaborating a theoretical model of science. The theoretical model of science is a good tool for examining various issues in philosophy of chemistry as well as in philosophy of science or science studies generally.  相似文献   

14.
自然科学在当代的发展日新月异,由于科学的本体论及方法论上的进步落后于科学本身的发展,所以,面对新的科学事实、新的科学问题,哲学的反思在今天显得犹为必要。本文以当代科学的最新成果为基础,对科学前沿的时间与空间的性质、宇宙的有限与无限问题,及科学方法论上的经验证实、模型方法等问题给予了一定意义上的哲学探讨。  相似文献   

15.
工程伦理学与技术伦理学辨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工程与技术、工程伦理学与技术伦理学的关系如何,是我国科学技术哲学领域关注的问题之一。工程伦理学在美国等发达国家已发展成为一门相当成熟的学科,而技术伦理学则是不甚成熟的学科。工程伦理学不论在理论研究还是现实作用上都具有独特的价值,我们应加强工程伦理学研究。  相似文献   

16.
产业哲学的学科地位和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产业哲学是科技哲学当前发展的最新阶段,位于科技哲学学科体系的最高层。由此可以得出两点推论:产业哲学的中国特色,以及产业哲学的松散性、实践性和主观性。明确产业哲学的学科特征,对于产业哲学自身的发展,以及对于科学技术哲学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7.
借助数学函数关系式来表达科学动力学因素,深入研究了历史的、社会的、政治的、文化的因素与科学发展的关系,阐释了随着科学文化哲学发展带来的科学形象的改变。针对科学这一复杂的社会文化现象,把科学发展视为知识、社会、政治、历史、文化、心理、伦理诸因素的函数,论述了科学函数关系式从单纯认知的简单函数式,到多因素的不同复杂函数式的变化与论争,暗示出当代不同哲学思潮在科学哲学前沿热点问题上论争中的某种亮点与致命盲点,导致当代科学哲学及文化哲学思潮的困境与危机,由此可以推断科学函数式将复归到多因素集合的认知函数式,这是一个否定之否定的演变过程,是基于现代科学文化哲学的科学发展。  相似文献   

18.
将基督教与科学的关系概括为"冲突"或"和谐"会带来掩盖历史细节的模糊性,我们应在尊重历史文献及人类生活世界的复杂性的基础上探索基督教与科学之间的相互作用。近代科学革命初期,西方自然观面临着亚里士多德自然哲学、自然主义及机械论的自然科学三重力量的角逐。麦尔赛纳站在维护基督教义的宗教立场上认识到自然主义的异端性质及亚里士多德学说的缺陷;他果断地接受并传播机械论的自然科学以实现基督信仰与新自然观的融合,生动地体现了这一时期基督教与科学之间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9.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走向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当代西方科学哲学的发展呈现出了与以往不同的特征,即科学实在论与反实在论之争趋于缓和;对自然科学问题的研究取代了方法论研究;后现代主义思想对科学哲学研究产生了深远影响。  相似文献   

20.
选取中国博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CDFD)、全国高校学位论文文摘数据库(CALIS)、中国国家图书馆、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等作为来源数据库,检索科学技术哲学学科的博士学位论文,运用科学计量学和信息可视化技术对检索的文献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借助关键词共现网络图谱,总结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10个前沿主题领域和各研究领域的热点问题,科学哲学和技术哲学是该学科研究的传统知识基础,技术创新、可持续发展、生态哲学和科学技术政策与管理等问题是近年来博士学位论文研究的热点问题。最后,基于计量分析结果对未来我国科学技术哲学博士学位论文选题和发展提出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