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一經過這次戰爭,美國和蘇聯在世界上所佔的此重,是空前的增加了。這表現在政治上: 美國的勢力,經過這次戰爭,早深入到全世界每一個角落。它已經成為資本主義世界的領導者。  相似文献   

2.
一盈和虚作爲資本主義發展的爆炸點的兩次世界大戰,深深地刻劃成美國國力及其世界地位轉捩的兩大界碑。就一方面說,無論美國的國力,或其世界地位,這兩大界碑都標示着美國的向上和發展。美國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中,做了世界的最大債權國,不是偶然的,新大陸特有的豐富資源及其他優越的工業條件,使美國資本主義的發展,得以後來居上,迅速超過了所有的工業國家,甚至超過了老牌的一等强大的英國。這種强大的國力,當然會成爲當年協約國勝利,戰後救濟及世界金融安定所不可少的有力因素(但德國的東山再起,美元也是一大支補血針)。只是由於戰爭的‘適可而止’  相似文献   

3.
编辑室     
從三月中旬到四月初,僅僅半個月的時間,在歐洲發生了一九一八年大戰結束以來最巨大的變化。捷克整個被德國滅亡了,羅馬尼亞在經濟上受到德國的大部分控制了,米美爾歸還給德國了,同時西班牙戰爭結束,德意法西斯的工具弗朗哥完全統治西班牙了。這一連串劇烈的變化,其影響不是一下所能估計的。簡單的說來,德國已經控制  相似文献   

4.
西班牙戰爭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序幕。緊隨着希特勒利用法西斯軍事舉動向西班牙人民進攻之後,希特勒即向自由的歐洲人民開始了血腥的進軍。西班牙軍事將领們的叛變開始於一九三六年的七月十八日,這一叛變事件的發生把西班牙人民推到了他們不能不用决心來面對着的十字路上。要嗎投降不抵抗,讓法西斯政府取得一個輕便的勝利,在我們的歷史上,扯起可恥的怯懦的旗幟;要嗎以我們當時所有的不平等的條件以及不能不付出的巨大犧牲,去迎接这一鬥爭。  相似文献   

5.
第二次世界戰爭結束,美蘇成為世界的兩個最大强國。這兩大强國能够和平合作,則戰後會有一個長期安定的世界:它們如果發生對立鬥爭,則戰後世界將有相當時期處於動盪不定之中。不幸在戰爭結束後的九個月來,一切的發展指向着美蘇的對立典鬥爭。在巴黎外長會議失败以後,美蘇對立已經代替着英蘇的矛盾而成為國際間最顯著的特徵。  相似文献   

6.
一在兩個戰爭中間 遠在太平洋的西南角,屹立着澳大利亞洲。它似乎是一个大島,事实上却是一个大陸;它應該是一个東方国家,但它却是完全地歐化的;澳大利亚本身已具备一个独立国家的形態,但它實際上還是属於不列顚世界帝国的一部分。這些地理上與政治上的條件,使澳大利亚在第二次世界戰爭展开中,显示着一種特殊重要的地位。例如,當日本帝國主义在侵華的同時,加南進的野心冒險,它的切近目标显然是越南、荷印  相似文献   

7.
歐洲風雲日益緊張,演操、總動員、加緊防空、艦隊的移動、軍事人物的往來,這一切的一切,顯得戰爭的火燄,已經迫於眉睫了。也許實際上大戰的爆發不會像一般人想像的迅速,但各國都已在準備戰爭的到來,則是毫無疑問的事情。那麽,假如大戰一旦爆發,各主要交戰國的將領,將是那一些人呢?這是值得預先介紹一下的。下面是德、法、英在未來戰爭最可能的重要將领。  相似文献   

8.
用戰爭來解救經濟危機,用漫無節制的軍費開支來給日益萎縮的企業活動輸血,這就是美國壟斷資本的看家寶.面臨着經濟危機的到来而惶惶不安的美國富豪們,現在企圖在加緊干涉印度支那戰爭的冒險行動中,找尋出路,這是不足爲奇的.歸根結底,美國當局擴大印度支那戰爭的種種佈置和美國外交家們旨在破壞協商談判的無窮無盡的狡猾辭令,無一不與美國資本家的錢袋有關.  相似文献   

9.
一 戰爭任務與戰後形势第二次世界大戰跟以前許多次國際戰爭有着一些顯著的不同點。首先,它跟第一次世界大戰不同,它不是兩個純粹帝國主義集團利益衝突的結果。由於世界上已存在着一個強大的社會主義國家,由於蘇聯終於不得不捲入戰爭,戰爭真正成爲世界規模的,兩(?)陣線分明地擺列是出來:一方面是法西斯国家及其附(?)和寄生者的集團侵略,一方面是愛好自由和民主國家的聯合  相似文献   

10.
西线展望     
歐戰的基本戰略形勢逼迫着聯軍不得不在各方面爭取主動;緊隨着蘇芬戰爭的和平解决和英法國内戰線的推移,戰爭擴大的形势殆已完全不可避免。這一切暗示在三月三十日,聯軍最高軍事會議后兩日的邱吉尔广播里。  相似文献   

11.
在前兩次文中,我們已說明了經濟恐慌的狂潮帶來了戰爭的威脅,法西斯主義的上台促進了重分世界戰爭的早日爆發,但是要希望戰爭的結果,能够摧毁敵人的力量而獲得最後的勝利,則自然非大規模擴充軍備,增强殺人的力量不可。所以自從國際的危機展開以來,各大强國莫不疯狂的擴充軍備。軍備擴充愈劇烈,則國際局面愈緊張,戰爭的威脅愈增大;而國際局面愈緊急,戰爭的威脅愈增大,則軍備的競賽也愈劇烈;這兩者互相影響,互爲因果,以致到了現在,全世界疯狂的軍備競賽已經到達最白熱化的階段了。一 國防費的增加最近軍備競賽的白熱化,我們從全世界軍事費的急劇增加中,最可明顯的看出來。據今年出版的國際聯盟「軍備年鑑」所載,一九三八年  相似文献   

12.
世界点滴     
戰爭恐懼的消逝七月八日美国‘新闻週報’的‘華盛顿動態’欄中,有着這樣一段報道: ‘對於在較近的將來和蘇聯作戰的恐懼,漸漸消逝去了。‘在聯合國和其他國際會議中,美蘇之間的尖銳爭辯,會繼續存在。但是,依照美國官員們的意見,這已經不曾惡化到發生武裝衝突的程度了。’  相似文献   

13.
瞭望台     
誰在叫嚷戰爭? 二次大戰所給予各国人民的损害和創傷,还沒有完全恢復,第三次世界大戰的呼声又在到處叫嚷了。我們這一代,在短短的三十年中已歷受了兩次可怕的災難,这两次災難所造成的物質和精神上的深刻创伤,决不是短时期内所能復原。在今天,无论那一個國家,凡是愛好和平的人民,都無不希望  相似文献   

14.
今年十一月七日,是蘇聯十月革命二十九週年紀念日。這一天蘇聯全國人民,在各地均舉行慶祝,莫斯科紅場上并有盛大的閱兵典礼,蘇聯最高蘇維埃主席团主席日丹諾夫,向全國民眾作了报告。日丹諾夫指出,蘇聯在反法西斯戰爭中,曾蒙受着最嚴重的损失,他說:‘在我們祖国的歷史上沒有一次戰爭像这一次战争那樣帶走了  相似文献   

15.
朝鲜停戰後,印度支那戰爭是目前世界上唯一的大規模的戰爭。全世界人民迫切要求停止這個戰爭,恢復印度支那的和平,使國際緊張局勢獲得進一步的緩和。去年十月,世界工會第三次代表大會决議積極支援越南人民和爭取停止越南殖民戰爭;十一月,世界和平理事會維也納會議的總决議中主張以和平協商的方法停止越南戰爭、和平解决越南問題。這些一决定和主張表達了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願望,並成為全世界愛好和平人民的努力目标之一。為獨立與和平而進行了七、八年英勇鬥爭並取得了輝煌勝利的越南人民是熱爱和平的ツ晔辉?胡志明主席答覆瑞典‘快報’主編的談話與越南代表黎  相似文献   

16.
國際戰爭的蔓延,必然引起了帝国主義者擴大侵略的野心。這種趨向,在最近遠東方面,又得到一個例證。當西歐戰爭蔓延到北歐,在荷蘭感受到戰爭嚴重威脅的時候,日本外相有田忽然發出聲明,表示荷蘭一旦捲入歐戰漩渦,“日本不願見荷屬東印度轉入他國之手”。這一聲明,顯示着日本帝国主義已儼然以荷屬东印度的保護者自居,更露骨的说,在重分世界殖民地的大戰已經展開的今日,日本帝國主义已把荷屬東印度劃定為它的勢力範圍了。  相似文献   

17.
一在華領事裁判權的設定及其發展要解决目前列國在華领事裁判權的撤廢問題應該先研究它的發展及以前進行撤廢的過程。领事裁判權是列强侵略中國所取得的附屬權利,它們的主要權利,現在既已充分得到,這附屬權利其實是效用已尽已無繼續堅持的必要。這項權利的開始設立,是在鴉片戰爭結束後的次年。鴉片戰爭的目的是要打破中國的闭關政策。所以一八二四年的南京條  相似文献   

18.
最近期间,日美兩大帝國主義在太平洋上的對立鬥爭,日趨於尖銳化。這不僅表現於海軍競爭的軍事鬥爭方面,而尤其表現於市場奪取的經濟鬥爭方面。假如經濟鬥爭是促成一切國際鬥爭的最基本的因素,那麼目前日美在太平洋上經濟戰的加劇,是非常值得我們重視的。是在這一點上,使我們相信不管日本帝國主義者如何裝成對美獻媚的姿態,也不管美國孤立主義者如何懷抱着「綏靖」日閥的企圖,而日美經濟戰的加劇,必將發展成為太平洋上一種主要的對立。  相似文献   

19.
金仲華:今天我們座談的题目是:‘對於當前國際危機的看法’。现在有許多人在擔心第三次世界大戰的爆發,我們想從各國政策上來對這個問題作一番估計,談話的方式,我以爲可以由各人自由發表意見免受拘束。我們希望從這一次座談中,能够得出一個結論來。现在就先請俞老先生開頭吧。俞寰澄:我對於國際問題沒有研究,不過我願意來‘抛磚引玉’隨便談談。目前國際局勢雖然相當嚴重但是認爲戰爭就要爆發,未免過早了。現在可以說正是在神經戰的階段。在今天社  相似文献   

20.
一 戰爭對日本農民影響的特殊性在戰神的車輪輾過的時候,廣大的農民群众,通常是最大的犧牲者。不特出征的軍隊主要地以农村壯丁爲供給的源泉,而且戰時急劇膨脹的財政担負最後也能轉嫁到農民身上,此外,糧秣車馬也大部分從農民徵發得來。這囘中日间的長期戰爭,雖不是以日本本國做戰場,但戰爭一般的影響,日本農民當不能避免。可是,因為日本的资本主義發展的畸形,戰爭對於日本農民的影響,也有它的特殊性:一方面與經濟落後的中國農民所受的影響不同,他方面與大戰時先進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