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21 毫秒
1.
“症”和“征”这两个字读音相似,常在生物课及日常生活中使用,组成的词有症状、体征、综合征。人们常误将“综合征”写成“综合症”,我们有必要加以区分。下面举两个例子说明。  相似文献   

2.
手征性只是一个与几何特征有关的概念,是一种赝标量.这种赝标量无法保证与外部物理世界的联系.研究分析发现,分子不仅仅是原子位置在空间的排列,分子通常还具有固有的电偶极子排布.简单的几何图形不足以描述分子的物理特征.手征性分子不仅拥有原子位置的不对称排列,还拥有固有电偶极子的不对称排布.手征性分子的固有手征性场其尺寸要大于分子通常的几何尺寸,这种固有的手征性场可以定义为一种物理状态,能保证分子与外部物理世界的联系.一对对映体是关于手征性场的双态体系.逻辑上,手征性的场分布才是导致手征性分子旋光活性的物理原因,因为场是一种物理实在并且拥有固有的方向性.  相似文献   

3.
“眺”“肭”考释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胱”“肭”是中国古代天文历法中的两个专用名词,它们的含义在发展过程中有两次演变,前后经历过对日食的描述、对月相的描述和作为计算日月运动不均匀性时的修正值这三个阶段.词义的变迁,包含了古人对天象理解的过程,从汉朝的“日月乱行”,到唐朝僧一行《大衍历》里将其作为“理数然也”,是概念上由“变”至“常”的一次比较特殊的转变。  相似文献   

4.
本文对于公认的非相对论量子力学公理提出了一些新的看法:若承认几率解释是量子力学的基本原理之一,则许多有广泛应用的波函数必须取消物理态的资格;动能、势能、总能量以及任何力学量都是随机变量;这与“能量本征值理论”,“动能是正算子”,“隧道效应”等传统的结论相抵触。若坚持“能量在本征态中取本征值”的量子力学基本假设,则必须修改几率解释和不确定关系。总之,作者认为目前的量子力学基础存在着逻辑矛盾,它需要进一步推敲和研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东亚”和“亚太”这两个概念频繁地见诸传媒。但对它们的确切含义却常常引起争论和疑问。其实,问题的关键是这两个概念在自然地理和经济  相似文献   

6.
浙江《水浒》研究会第四次学术讨论会,于1986年10月13日至17日在温州市温州师院举行。这次会议的一个重点,是继续讨论上届会议的议题——“征方腊”。讨论涉及到两个方面。第一个方面,是关于宋江“征方腊”的性质:究竟是“两支队伍,一曲悲歌”,是“宋江领导的起义军错与方腊领导的起义军相互砍杀的一幕沉痛悲剧”,还是并非如此?上届会议,对此是基本上作了肯定的回答。这次会议则出现了分歧。细分起来,有三种意见。  相似文献   

7.
中国现代作家笔下有许多叙写“南洋”土著形象的篇章,由于"南洋"民族生态的复杂多样性,每位作家作品中展现的“南洋”当地人群像也各不相同,然而却几乎同一标志性地呈示出某类相同的文化性格形象图谱,其中“蛮性”与“野性”是其主要通约化文化性格类征之一,作家分别赋予了其多重丰富的生动文化意涵。  相似文献   

8.
数学分析中几个“一致”的概念浅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致连续”、“一致收敛”是数学分析中的两个教学难点,由于二者之间极为相似,因此,旨在通过对这两个概念的详细分析,以帮助读者对这两个“一致”概念的进一步理解。  相似文献   

9.
“热能”概念的辨析及教学处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对热能 (thermalenergy)与内能 (internalenergy)这两个概念从理论上讲行了阐述。对一些教材中关于“热能”的一些定义和初中“热能”教学中的处理进行了探讨。并由此涉及到关于中学物理概念分层次教学处理中一些原则  相似文献   

10.
“地形”与“地貌”是两个常用的地学术语.诸多文章、教材、甚至辞书中,有时互相替换;有时则作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出现。如新编“辞海”中,它们被列为两个条目,其释义为,“地形”:在地理学中.‘地形’即‘地貌’,在测绘工作中,对地表面起伏(地貌)和位于地表面所有固定物体(地物)的总称”(辞海1979年版缩印本518页);“地貌:在地理学中也叫‘地形’,地表各种形态的总称,由内力和外力相互作用而成…….”(辞海1979年版缩印本519页).以上可见,两者互为释义而未辨其异同之所在.这两个专业术语在实际使用中的随意性也很大.有的“混用”,认为地形即地貌,可以互相替代;有的则“连用”,常见,××  相似文献   

11.
自然界广泛存在具有手性的有机对映异构体,还有很多人工合成的手性化合物.这些手性化合物的物理化学性能相似相近,但其旋光性、生物活性和环境行为迥然各异.对这些有机对映体的手性识别和分离分析则是分析化学中很有吸引力的课题.人类对手性化合物的认识和手性识别经历了感性和理性的飞跃,尤其是对其手性识别从操作到理论分析,产生了许多手段和方法.但是适应不同要求的分离分析仍然在快速发展,尤其是不经分离而同时测定手性对映体的方法还在不断探索中.笔者拟用高灵敏度的共振瑞利散射光谱法为主的分子光谱分析方法进行深入研究,拟建立一种快速简捷高效的同时测定手性对映体的现代分析方法.  相似文献   

12.
目前大量不含手性原子的手性化合物被发现或人工合成,而这类化合物构型的标定方法在有机化学教科书中,甚至高等有机化学的立体化学部分也未见涉及,少数书中只给出一些化合物构型的标定结果。针对这种情况,提出一种既直观,又简便的标定这类化合物构型的方法。该方法容易掌握,用起来非常方便,而且亦适用于含手性原子的手性化合物构型的标定,具有广泛的实用性。关键词:  相似文献   

13.
有机化合物种类繁多,有机反应复杂,有机化学的教学方法与其他专业基础课程有着较大差异。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结合全球环境逐渐变化的问题等激发学生求知欲,使学生能轻松有效地掌握有机化学所学内容,提高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介绍了判断有机物酸碱性的几种方法(电子效应反应方程式等),及其在有机化学教学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15.
基于配位作用以及配体之间的多种弱相互作用(如氢键、π-π堆垛作用等),金属离子与有机配体之间经自组装形成结构新颖、性能独特的金属—有机超分子配合物,本文主要介绍了配位化学和金属—有机超分子框架结构的基本原理及其研究方法。  相似文献   

16.
沟通"理论"与"实践"的桥梁--解读教育"叙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教育"叙事研究"是近几年在我国教育研究领域内兴起的一种研究方式,虽然时间不长,但在教育领域却激起了波澜,引起了学者们的广泛关注.但教育"叙事研究"中的一些概念仍然是模糊的,广大的中小学教师对于教育"叙事研究"的理解还只停留在表面上,需要从"何为教育叙事研究"等五方面对这一概念做全面的阐述和反思,旨在进一步提升教师对这一新兴研究方式的理解.  相似文献   

17.
研究了SO_2与庚烯-1在无氧和有氧体系中的光化学反应,观察到烟雾的生成.用GC和GC/MS方法确定了部分气相和液相反应产物——醇、醛、酮、酯以及烃类等化合物,并探讨了影响光化学反应的几种因素及反应机理.  相似文献   

18.
王志存  董佩佩 《科技信息》2012,(19):155+109-155,109
有机化学实验是有机化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验能使学生熟练掌握基本技能的操作。通过有机化学实验,可以对基本原理加以验证更可以巩固理论知识,加深同学们对有机化学应用的认识和理解,培养严谨求是的科学态度。高职教育以培养高技能人才为目标,其倡导以"能力"为核心的培养模式。本文针对当前高职高专教学现状,通过分析实验预习的作用,阐明了实验预习对高职高专院校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相似文献   

19.
探索程序设计若干重要概念教学的新途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级语言程序设计”是计算机专业本科学生的一门基础课程,在计算机专业教学中占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初次学习程序设计的学生往往很难接受和真正理解诸如:标识符(变量) 的作用域与生存期、参数的传递方式以及过程(函数)的调用机制等等高级语言程序设计中的基本的理论和实践问题,概念理解上含糊不清已经成为学习与掌握程序设计的瓶颈。在对问题产生的根源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上述重要概念教学的新途径,即在教学中适当地渗透高级语言的实现方法的介绍,并给出了运用这一新方法的教学实例。最后对这种新的教学方法的意义加以归纳总结。  相似文献   

20.
在有机化学实验中,有意地引入一些“定量“实验因素,要求学生在实验过程中完成定量, 使学生重视实验的科学性和严格性,调动学生实验的积极性,促进学生对实验技能的掌握, 提高实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