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条纹斑竹鲨耗氧率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条纹斑竹鲨耗氧率的昼夜变化进行了研究,并对其在不同水温、不同规格条件下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1)条纹斑竹鲨的耗氧率昼夜变化并不明显,但具有明显的高峰和低谷,低谷值出现在02∶00和09∶00,其平均值为0.110 mg/(g.h),明显低于日平均耗氧率0.213 mg/(g.h);耗氧率高峰期出现在15∶00和21∶00,其平均值为0.462 mg/(g.h),明显高于日平均耗氧率;2)平均体重为99.29 g的条纹斑竹鲨,耗氧量(Yc)和耗氧率(Ycr)随着温度(T)的升高,均呈上升态势,并与水温呈幂函数关系,其关系式分别为:Yc=0.542T1.076,Ycr=2.576T1.335;3)在水温为22.5~24℃条件下,条纹斑竹鲨的耗氧量(Yc)随体重(W)的增大而增大,耗氧率(Ycr)则相反,随体重增加而减小,但与体重均呈幂函数关系,其关系式分别为:Yc=3.148W0.416,Ycr=3.192W-0.587;4)在水温为22.5~24℃时,平均体重在50.00~466.50 g的条纹斑竹鲨,其窒息点范围为0.176~0.608 mg/L,而其窒息点与水温的关系并未显示出规律性.  相似文献   

2.
海水养殖杂交鲟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研究了海水养殖条件下杂交鲟的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结果表明:在平均水温10.5℃,平均盐度26.7,平均pH值7.8的养殖条件下,体重272.2~384.7 g,体长38.5~42.9 cm的杂交鲟耗氧量为18 314.17~31 328.99 mg/h,耗氧率为63.93~102.14 mg/kg·h,窒息点为0.51~0.63 mg/L.在一定范围内杂交鲟的耗氧率随水温的升高而提高;耗氧率随盐度上升而下降;pH值对杂交鲟的耗氧率也有一定的影响.此外还与淡水养殖条件下,杂交鲟的耗氧量、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比较.  相似文献   

3.
为给采空区煤自然发火的实际探测及数值分析提供理论支持,研究氧体积分数(φi)、粒度(D)和温度(T)复合作用条件下的松散煤低温氧化的耗氧速率(v0)模型。设计松散煤在氧体积分数相同、粒度不同和粒度相同、氧体积分数不同2种方式下煤的程序升温实验,应用气相色谱仪分析特定温度下的出口气体氧体积分数并对松散煤的耗氧速率进行计算,比较不同氧体积分数、粒度条件下煤样在不同温度点的耗氧速率,得出单一变量条件下的v0-φi,v0-D和v0-T曲线。研究结果表明:耗氧速率与煤样温度基本呈指数关系,与氧体积分数呈对数关系,与松散煤样粒径呈负指数关系;在低温条件下,温度、粒径和氧体积分数3个因素对松散煤耗氧速率的作用相对独立。最后,在实验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以耗氧速率为因变量,温度、氧体积分数、粒度为自变量的松散煤低温耗氧速率复合作用模型。  相似文献   

4.
基于测试耗氧速率和氧化动力学参数研究煤样粒径对煤低温氧化的影响。利用煤低温氧化测试系统,测算在供应气体流量、氧含量等给定条件下四类不同粒径范围煤样升温氧化耗氧速率,同时依据基于耗氧量建立的数学模型来测算煤低温氧化时不同粒径煤样活化能和指前因子等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不同粒径煤样低温氧化耗氧速率变化分为缓慢耗氧、浅度耗氧和深度耗氧等三个阶段,在实验条件下煤样粒径小于0.198mm的煤样更适合煤低温氧化。  相似文献   

5.
采用对照呼吸室与试验呼吸室水中溶解氧之差的方法测定耗氧量,用 Wiakler 氏法测定氧含量,得出口虾蛄耗氧量随体长增大而递增,而耗氧率却随体重而减小。不同的温度、pH、性别对口虾蛄耗氧率有显著影响,自然光照与遮光、饱食与饥饿状况下,其耗氧率也明显不同,而盐度变化对相近大小个体的影响不很显著。结果还表明,口虾蛄的耗氧率有明显的昼夜变化,其窒息点范围为0.5734—0.6934 ml/L。  相似文献   

6.
测定了饥饿状态下中华鳖(Trionyxsinensis)幼鳖在水中的呼吸代谢及其与温度、体重的关系。体重16~150g的幼鳖在水温28℃下的个体耗氧率R可表示为:lg(R/mL·h-1)=0.6314lg(W/g)-1.0549(W为个体湿重);r=0.91,n=26,P<0.001,这时幼鳖的单位体重耗氧率V与体重呈如下负相关关系:V=88.1254W-0.3686;r=0.80,n=26,P<0.001.中华鳖能够正常活动、摄食的温度范围为20~35℃。20,24,26,28,30,32,35℃下30~60g幼鳖水中呼吸耗氧率的变动范围为24.37~31.20mL·k-1·h-1.t检验表明温度对鳖在水中的呼吸没有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7.
杏林湾水库水质的理化特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1999年10月至2001年10月对杏林湾水库进行了水质理化特性的周年季节调查,结果表明:水库平均水温20.5℃,pH值平均为7.8,呈微碱性,透明度为36.8cm,碱度平均为43.63mg·L-1,溶氧为9.86mg·L-1,水中磷为0.10mg·L-1,无机氮为2.43mg·L-1,化学耗氧量为8.48mg·L-1.多数理化因子周年中出现明显的季节变化,在平面上也有差异,但差异不明显.杏林湾水库水质的化学耗氧、氨态氮和亚硝态氮含量超过备用水源(为Ⅱ类水)的标准.  相似文献   

8.
地鼠行为观察和能量代谢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研究了常温下地鼠的静止代谢率,平均耗氧量为1.77±0.13毫升氧/小时·克。不同个体的耗氧率均数间差异极显著;耗氧率与体重呈负相关。对其行为观察表明,地鼠属全日性活动型,多相型睡眠.睡眠、修饰、取食、筑窝等行为明显。  相似文献   

9.
在多种水温条件下,对平均体长10.5mm和30.0mm的大口黑鲈仔、稚鱼进行了窒息点与耗氧率的测定。结果表明:仔、稚鱼的平均窒息点分别为2.15mg/l和0.54mg/l,而平均耗氧率各为0.7616mg/g·h和0.2224mg/g·h。鱼体规格和水温对窒息点及耗氧率均有较大影响。在水温相同的条件下,仔、稚鱼的耗氧率呈现明显的昼夜变化。  相似文献   

10.
月鳢耗氧率与窒息点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对月鳢的耗氧率和窒息点进行了初步研究,结果表明: ( 1)无论是水呼吸还是气呼吸,月鳢的耗氧率均随试验鱼个体增大而降低,随水温或气温的升高而升高; ( 2) 月鳢夜间的平均耗氧率略高于白天平均耗氧率; ( 3) 月鳢的窒息点也是随鱼体增大而降低,随水温升高而升高; ( 4) 气呼吸在月鳢的呼吸活动中占有较重要的位置.  相似文献   

11.
温度与土壤含水量对阔叶红松林土壤呼吸影响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采用静态封闭箱式技术对长白山阔叶红松林土壤CO2的排放通量进行一年的观测,通过多元回归分析了土壤CO2排放速率与8环境因子间的关系。结果表明:土壤CO2排放通量与土壤5cm温度和0.20cm平均土壤含水量(体积比)呈显著止相关。上壤呼吸与温度和含水量分别表现出幂函数和指数关系。土壤温度和含水量显著影响土壤呼吸的变化。当土壤含水量(体积百分比)大于25%时,土壤呼吸Q10值从1.14(含水量〈25%)降低到1.09(含水量〉25%)。在土壤含水量固定不变时,土壤温度能反映土壤呼吸的86%的变化。当土壤温度固定不变时,土壤含水量能反映土壤呼吸的32%的变化。建立土壤呼吸温度幂函数和含水量指数关系的非线性双因子模型。温度和水分双因于土壤呼吸模型能反映森林土壤呼吸的91%的时空变化。土壤呼吸温度和水分双因子模型估算的年土壤CO2排放通量比土壤呼吸口Q10幂函数模型估算值高11%。  相似文献   

12.
在水温(28.5±0.5)℃,pH值7.8~8.65条件下,设置了0、10、20和30等4种盐度,测定了萨罗罗非鱼(Sarotherodon melanotheron)、尼罗罗非鱼(Oreochromis niloticus)和以色列红罗非鱼(Israel red tilapia)的耗氧率、临界溶氧量、窒息点及抵达临界溶氧量和窒息点时间.实验结果表明:除了在盐度为20时,以色列红罗非鱼耗氧率最低,萨罗罗非鱼次之外,在其他盐度都是尼罗罗非鱼耗氧率最高,以色列红罗非鱼次之,萨罗罗非鱼最低.尼罗罗非鱼和以色列红罗非鱼临界溶氧量、窒息点都随盐度的增加而增加,盐度为30时最高,盐度为0时最低,而且以色列红罗非鱼始终都高于尼罗罗非鱼.萨罗罗非鱼是在盐度为20时最低,在盐度为10时最高.3种罗非鱼都是在盐度为20时,抵达临界溶氧量和窒息点的时间最慢,在盐度为30时抵达临界溶氧量和窒息点的时间最快.  相似文献   

13.
温度和规格对毛蚶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   总被引:24,自引:0,他引:24  
在室内实验条件下研究了温度、规格对毛蚶的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实验温度范围为11~17℃,各项测定均在停喂2d后进行.结果显示,毛蚶耗氧率和排氨率与壳长呈负相关关系,而与温度呈正相关关系.并且在实验用毛蚶的壳长范围内其耗氧率和排氨率与壳长分别符合下列模式:Y=ALb和Y=aX+b.方差分析(ANOVA)结果显示,温度对耗氧率和排氨率的影响极显著.  相似文献   

14.
耗氧速度是评价煤自燃性的重要指标。一般认为相同温度下煤的耗氧速度和氧浓度成正比 ,但据此计算的耗氧速度与实际偏差可能很大。在不同温度和氧浓度水平下对煤进行等温氧化实验 ,推导出据等温实验测算煤氧化反应的级数和反应速度常数的公式 ,从而能确定相同温度下氧浓度与耗氧速度间的函数关系 ,该关系式能更准确地反映煤氧复合过程的耗氧规律。等温实验研究表明 ,煤氧化反应的平均级数通常不为 1 ,反应级数和速度常数都是温度的函数  相似文献   

15.
刘楠  武胜利  王霄  孙雨婷 《科技信息》2012,(3):28-29,56
在阿克苏地区温宿县佳木试验站利用Li-8100开路式土壤碳通量测量系统观测同种灌水模式下不同茎级枣树土壤呼吸速率。结果表明,空白地和3cm枣树土壤呼吸速率一般在02:00—04:00升到一天中的峰值,9cm枣树土壤呼吸速率在08:00—10:00,上升到一天中的峰值.1Bcm枣树土壤呼吸速率在16:00—18:00上升到一天中的峰值。在相同灌水条件下,3cm枣树、9cm枣树以及18cm呈现出径级越小土壤呼吸速率越强的规律。由土壤呼吸Q,。值得出,土壤呼吸速率对温度的敏感程度也随着枣树径级的递增呈现出递减的趋势。  相似文献   

16.
根据湖泊水质管理技术的需要,建立了城市浅水湖泊水动力生态水质模型,模型模拟的状态变量包括温度、悬浮物、等。模型率定有较好的精确度,已经为南京市玄武在清淤、截污和引水等工程共同运行的条件下做了水质模拟和预测。共结果为玄武湖水质优化管理技术的最终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7.
温度对蒙古裸腹溞耗氧率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用氧电极法测定了不同体长的蒙古探腹在20℃,25℃,30℃和33℃海水中的耗氧率,试验结果显示:蒙古棵腹的耗氧率随温度升高而明显增加,各温度下的耗氧率与体长均显著相关,回归方程形式为R=aL其中a在20-33℃下为5,42-8,88,b为2,33-2,87,这表明升温对蒙古棵腹的代谢产生明显的促进作用,并且该耗氧率与体长间的关系同鱼类等其它水生动物类似.  相似文献   

18.
口虾蛄能量代谢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在室内实验条件下,测定了温度和体重对口虾蛄耗氧率、排氨率和二氧化碳排泄率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个体重量的增加,口虾给单位体重的耗氧率、排氨率和二氧化碳排泄率均减小,呈负相关的幂指数关系,均符合Y=aWb模式。随温度增加,口虾蛄的耗氧率、排氨率和二氧化碳排泄率均增加。根据0/N和呼吸商(Q)可知,口虾蛄能量代谢的底物主要为蛋白质,其次为脂肪和碳水化合物,其比例为61:23:16。  相似文献   

19.
长白落叶松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及时空影响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不同季节测定了长白落叶松树冠3个层次,4个方向12个部位的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日变化,得到双峰曲线型、单峰曲线型和平坦型3种日变化模式。结果受测定日的气象条件、测定叶在树冠中的位置和测定季节及它们的相互作用的综合影响。长白落叶松净光合速率和呼吸速率的平坦型日变化是由内因决定的,单峰及双锋曲线型日变化是由外因和内因共同决定的。净光合速率与呼吸速率呈正相关,二者的低谷与峰值同时出现。呈双峰曲线型日变化时,两个峰值的大小不同,下午峰值明显高于上午峰值,这与前人结果不同,午休现象与高温对有关酶系统的抑制及水分亏缺有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