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利用PM3级别上的最大重迭对称性分子轨道法和最大键级杂化轨道方法,计算了系列碳氢化合物的杂化轨道,拟合出了计算C—H键核自旋偶合常数和伸缩频率的简单关系式。研究了各种碳氢化合物中不同的C—H键核自旋偶合常数和伸缩频率。结果表明,碳氢化合物中的C—H核自旋偶合常数和伸缩频率主要取决于碳原子的轨道杂化作用,为从简单价键理论角度解释和计算1JCH和νCH提供了一种简便直观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使用分子轨道从头算方法,在MP2(full)/6-311++(2d,2p)理论水平上对XZnH(X=H,F,Cl,Br)和稀有气体化合物HArF组成的双氢键复合物XZnH…HArF的性质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的复合物都具有线形结构.在所有的体系中,由于双氢键的形成,H—Ar键和H—Zn键的伸缩振动频率发生了红移,同时伴随着两者键长的增大.复合物的相互作用能按HZnH…HArF>BrZnH…HArF>ClZnH…HArF>FZnH…HArF顺序降低.分子间的伸缩振动频率、复合物的H—Ar键和H—Zn键伸缩振动频率的位移与相互作用的能量相关.采用自然键轨道方法做了电荷计算,表明分子内部原子电荷发生了变化,H—Ar键振动频率的红移可以用Alabugin的超共轭和重杂化理论解释.  相似文献   

3.
在CCSD(T)/cc-pVTZ水平下,对X…Y(X=LiF,H3N,H2O; Y=HF, LiF)复合物的9个结构进行几何构型优化和红外振动频率计算. 根据定域化分子轨道、原子自然电荷、Wiberg键级的分析表明HFLiF分子中的H-F键是共价键, 而Li-F键则为离子键而非共价键. H3N…Y (Y=HF,LiF)、H2O…Y (Y=HF,LiF)中的氢键或锂键源于静电相互作用, 并非共用电子的共价键. 结合能的计算表明: 与HF相比, LiF与X (X=LiF, H2O, NH3)的结合能更高;结合能从高到低依次为 LiF > NH3 > H2O. 红外振动频率分析表明HF与NH3、H2O形成红移氢键,即 H-F键长增加, 相应的H-F伸缩振动频率降低. H3N…LiF的Li-F键键长增加同时伸缩振动频率减少. 而LiF与H2O形成锂键后,键长增加0.016 ?,而Li-F的伸缩振动频率反而增加了2 cm-1 , 即蓝移锂键.  相似文献   

4.
在CCSD(T)/cc-pVTZ水平下,对X...Y(X=LiF,NH3,H2O; Y=HF,LiF)复合物的9个结构进行几何构型优化和红外振动频率计算根据定域化分子轨道、原子自然电荷、Wiberg键级的分析表明HFLiF分子中的H-F键是共价键,而Li-F键则为离子键而非共价键H3N...Y (Y=HF,LiF),H2O...Y (Y=HF,LiF)中的氢键或铿键源于静电相互作用,并非共用电子的共价键结合能的计算表明:与HF相比,LiF与X (X=LiF,H2O,NH3)的结合能更高;结合能从高到低依次为LiF gt; NH3 gt;H2O红外振动频率分析表明HF与NH3,H2O形成红移氢键,即H-F键长增加,相应的H-F伸缩振动频率降低H3N...LiF的Li-F键键长增加同时伸缩振动频率减少而LiF与H2O形成铿键后,键长增加0.001 6nm,而Li-F的伸缩振动频率反而增加了2c;m,即蓝移铿键.  相似文献   

5.
在CCSD(T)/cc-p VTZ水平下,对X…Y(X=Li F、NH_3、H_2O;Y=HF、Li F)复合物的9个结构进行几何构型优化和红外振动频率计算.根据定域化分子轨道、原子自然电荷、Wiberg键级的分析表明HFLi F分子中的H—F键是共价键,而Li—F键则为离子键而非共价键.H3N…Y(Y=HF、Li F)、H_2O…Y(Y=HF、Li F)中的氢键或锂键源于静电相互作用,并非共用电子的共价键.结合能的计算表明:与HF相比,Li F与X(X=Li F、H_2O、NH_3)的结合能更高;结合能从高到低依次为Li FNH_3H_2O.红外振动频率分析表明HF与NH_3、H_2O形成红移氢键,即H—F键长增加,相应的H—F伸缩振动频率降低.H3N…Li F的Li—F键键长增加同时伸缩振动频率减少.而Li F与H_2O形成锂键后,键长增加0.001 6 nm,而Li—F的伸缩振动频率反而增加了2 cm-1,即蓝移锂键.  相似文献   

6.
运用量子化学从头算方法分别研究B3N3H6与HF、 HCl和H2O分子间形成的双氢键B—H…H—X与传统氢键N—H…X与X—H…X(X=F,Cl,O). 结果表明, 双氢键作用使B—H和H—X键长增大, 伸缩振动频率红移; 而传统氢键的作用使N—H和H—X键长增大, 频率红移. 电子密度拓扑性质分析表明, 这些相互作用具有氢键的基本特征. 自然键轨道分析表明, 超共轭和重杂化理论可以解释这些双氢键和氢键的形成机制.  相似文献   

7.
天然气水合物是一种特殊的笼状化合物,水合物中的客体分子不同,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存在差异。为了分析烃类水合物中主客体间相互作用的特征,利用量子化学方法,对乙烷、乙烯、乙炔这3种客体分子占据Ⅰ型水合物T笼时的结构、相互作用能及C—C键伸缩振动频率进行研究,讨论了客体分子在水笼中的赋存形态,揭示了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机制。结果表明:客体分子占据T笼后,与占据前相比,T笼会发生微小的膨胀或收缩,客体分子的原子间距减小;通过能量分析,发现主客体间相互作用能(ΔEhost-guest)的大小顺序为:ΔET笼-乙烯ET笼-乙烷ET笼-乙炔,色散矫正的加入使主客体间的相互作用能增大;能量分解结果显示C原子的杂化方式对水合物的主客体间相互作用影响较大,随着客体分子中C原子的杂化方式由sp3→sp2→sp杂化,客体分子与水笼间的相互作用中静电作用先略微减弱、然后增强,色散作用逐渐减弱;与未占据T笼相比,乙烷分子占据T笼后C—C键伸缩振动频率增加了6.79 cm-1,乙烯和乙炔分子占据T笼后C—C键伸缩振动频率分别减小了5.86 cm-1和15.87 cm-1。  相似文献   

8.
总结和归属了α-呋喃丙烯酸酯红外光谱的主要特征,1.呋喃环3个特征吸收谱带如下:①环C-H和骨架伸缩振动频率分别为3130和1560、1480、1391cm^-1; ②不中C-O-C键对称和不对称伸缩振动频分别为1075和1210cm^-1; ③环C-H面外弯曲振动和环弯曲振动频率分别为885和750cm^-1.2,C=C键伸缩捱动频率为1641cm^-1;在973cm^-1显示反式=C-H面外变角振动的特征频率。3.羟基伸缩振动频率为1713 ^-1,1305,1262矣1165cm^-1为α,β-不饱和酯中C-O-C键对称与不对称伸缩振动的3个强吸收峰。  相似文献   

9.
根据分子振动理论,采用简化模型分析了Bi系高温超导体CuO2面内Cu-O键的伸缩振动模式,计算了相应于各振动模式的振动频率,并将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结果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Bi系高温超导体CuO2面内Cu-O键的伸缩振动模式有拉曼活性模A1g,B1g和红外活性模Eu,其中拉蔓模A1g,B1g的振动频率分别为126.3cm^-1和573.6cm^-1,与实验确定的Bi系高温超导体Cu-O键伸缩振动  相似文献   

10.
提出了一个计算氢化物YmAH分子中A-H键的伸缩力K的新公式:K=3.6984XAXH/rA-H-2.3620并对YmAH(Y=H或Y≠H,m=0,1,2,3)多种类型的共价氢化物分子的键伸缩力常数进行了计算,其结果与实验值相一致。  相似文献   

11.
应用振动测试仪对海洋平台的振动进行了测试,数据分析表明。海洋平台属低频结构,平台的振动与压缩机组工作有关。其振动频率接近压缩机组的工作频率。应当改进结构参数,使系统的固有频率避开压缩机组的工作频率,以达到减小振动的目的。  相似文献   

12.
围绕爆破振动对相邻建筑的影响,从房屋受损评估、爆破振动的传感器选择、爆源远近对地震效应的影响、正确的传感器布置方式、岩体特性对爆破振动的影响和爆破危害等方面入手,介绍了在鉴定房屋及爆破振动测试过程中出现的一些常见问题,旨在对减小爆破振动效应、避免相临建筑造成影响以及正确建立爆破振动测试参数等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为了对附加质量板的振动响应特性进行分析,在附加集中质量矩形平板振动模态的基础上,结合无附加集中质量板的振动特性,求得了附加集中质量板的振动响应解析解,并分析了附加集中质量对板的振动响应的影响.同时考察了在点、线、面3种不同的激励下,平板强迫振动响应的差异.结果表明:附加集中质量会降低原平板的一阶固有频率,且会适当减小原平板高频时的受迫振动响应量.不同的激励方式对原平板低频的平均加速度级的影响不大,而对板高频强迫振动响应的影响比较明显.点、线、面3种激励载荷产生的受迫振动响应依次降低.  相似文献   

14.
爆破振动频率影响因素分析   总被引:5,自引:1,他引:5  
为了分析影响爆破振动频率的各个因素,为结构物爆破振动安全评价提供可推依据。通过现场爆破振动测试,结合实际分析了频率在爆破振动中的作用,并分析了结构物爆破振动响应的频谱特性,发现爆炸能量、起爆段数、距离以及传播介质对爆破振动频率都有不同程度的影响。通过对爆破振动频率影响因素的分析,指出在爆破振动的测试分析中应充分注意到爆破条件和测试条件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根据分子振动理论,采用简化模型分析了Bi系高温超导体CuO2面内Cu O键振动的振动模式,计算了单一红外活性模Eu的振动频率·计算结果表明:CuO2面内Cu O键Eu模式伸缩振动的频率为6738cm-1,8032cm-1,弯曲振动的频率为412cm-1·计算结果中6738cm-1,412cm-1与Bi系高温超导体红外吸收光谱的实验分析结果较好吻合,8032cm-1与实验分析结果中800cm-1附近归属尚未确定的吸收峰峰位比较接近·  相似文献   

16.
论文利用半经验分子轨道理论方法—全略微分重叠(CNDO/2)计算了硅烷类分子体系中的硅氢键长,拟合出硅烷类分子体系中硅氢伸张振动频率同硅氢键长关系的理论公式,利用该拟合公式计算了硅氢伸张振动频率,并同频率实验值进行了比较。最后从数学上分析得出该公式是可靠的。  相似文献   

17.
采用B3LYP/aug-cc-pVTZ方法研究了不同外电场对S2Cl2分子基态结构参数键长、键角、二面角、偶极矩及分子振动光谱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外电场电场强度增大,相应SS键长逐渐变长,SCl键长逐渐变短,分子极性增强.外电场对分子不同振动模式的振动频率数值、强度影响存在差异.因而可利用外电场影响分子的特定振动模式以获得特定的振动光谱.  相似文献   

18.
为研究内流作用对深海采矿扬矿硬管涡激振动的影响,以Matteoluca改进的涡激振动结构和尾流振子耦合系统模型为基础,采用加速度耦合方式,用模态主振型函数对硬管微分方程进行了离散,对建立的内部流场作用下的深海采矿扬矿硬管涡激振动微分方程,计算分析了输送速度对硬管涡激振动固有频率和响应幅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当输送速度使硬管固有频率在漩涡脱落频率附近变化时,结构和尾流振子耦合系统的振幅将会增加,系统的工作稳定性降低.为了保证管道输送的连续性,要避免采用使管线产生“锁振”现象的输送速度.  相似文献   

19.
工程施工监测中常常需要监测振动速度信号或振动加速度信号,振动速度信号和振动加速度信号的频谱特性差别很大,进而影响后续分析.本文采用傅立叶变换的时域微积分性来分析工程振动信号频谱的微积分敏感性,并通过拉普拉斯变换求取结构振动傅立叶谱,自功率谱,频响函数,并分析它们微积分敏感性.通过频响函数分析了其微分敏感性的物理意义.通过对背景工程中高层建筑实测自然激励的振动信号,验证了频谱微积分敏感性,并分析了频谱微积分敏感性对于振动信号分析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工程振动信号在数学上由于傅立叶变换的时域微积分性质,使得傅立叶谱峰值的频率分布具有微积分敏感性,随着振动信号微分阶次的升高,高频成分逐渐升高,低频成分逐渐降低;由不同信号的频响函数表达式,对结构动刚度、阻抗、动质量的频率分布规律进行了阐述;不同监测信号对于高、低频成分的识别精度不同,对于结构物高、阶模态的识别精度亦不同,对于高阶的频率成分的识别建议进行振动加速度信号监测,对于低阶频率的识别建议采用振动速度信号监测.  相似文献   

20.
钻井液对钻柱横向振动固有频率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研究钻柱系统的振动模态以及动力学特性,利用动力学理论研究了钻柱内、外钻井液对钻柱横向振动固有频率的影响。引入附加质量系数,通过线性化假设,并进行Laplace变换,导出了钻井液排量、井眼直径与钻柱外径的比值与附加质量系数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钻井液的存在导致钻柱的固有频率与不考虑钻井液相比有较大的下降;钻柱内、外钻井液对钻柱横向振动固有频率的作用机理不同,其中环空内钻井液对钻柱横向振动固有频率的影响要远远大于人们的估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