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 毫秒
1.
对一些形式、特性相近的修辞格作了比较.借喻和借代(1)借喻侧重于"喻体"同"本体"间的相似性,借代则侧重于"借体"同"本体"间的相关性;(2)借喻中的"喻体"同"本体"是两类事物或情境,借代中"借体"与"本体"是一样东西相关的两个方面;(3)借喻是喻中有代,借代则代而不喻;等等.对比和对偶对比的基本特征是"对立",强调的是"比较";对偶的基本特征是"对称",强调的是工整对仗.  相似文献   

2.
借代和借喻的区别本来并不复杂,可连李庆荣教授编著《现代实用汉语修辞》也分析错了,所以应引起足够重视。在这本著作中,对于怎样区别借代和借喻时,有这么一例,他先引了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一段话:普及工作者是永远停止在一个水平上,一月两月三月,一年两年三年,  相似文献   

3.
借代和借喻研究述评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由“圆规”引发的一场学术争论,评述借代与借喻界线与关系的争论所形成的区别说与合并说之两大对立以及区别说的三种分歧。通过两个条件:相关关系与代替来辨析借代与借喻。  相似文献   

4.
Metaphor是英语中最常见的一种修辞格 ,它不仅相当于汉语的隐喻 ,而且还包含汉语的借喻和拟物两种修辞格式  相似文献   

5.
Metaphor是英语中最常见的一种修辞格,它不仅相当于汉语的隐喻,而且还包含汉语的借喻和拟物两种修辞格式。  相似文献   

6.
英语修辞格是修辞学重要的组成部分.《大学英语》教材中存在着常见的比喻、借代、夸张、双关、仿拟等修辞格,对这些修辞格的词义、结构和音韵等方面进行探讨,有助于学生更好地了解西方文化、欣赏作品写作风格和技巧.  相似文献   

7.
提喻和换喻是两种十分相近的修辞格.它与换喻一起相当于汉语的修辞格"借代".由于两者间存在一定的共性,很容易为读者所混淆.本文为了使读者对提喻有更好的了解,单独把提喻列举出来,和大家共同商讨.  相似文献   

8.
借代是英语和汉语中常用的一种修辞格,它与民族语言及民族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由于文化背景的不同,英语和汉语借代之间虽存在许多相似的特点,但又存在许多不同之处。因此对英语和汉语的借代用法加以比较分析,是很有必要的,如此有利于提高英汉翻译质量。  相似文献   

9.
汉语修辞格借代不仅与英语Metonymy相似,而且还包含英语修辞格Synecdoche和Antonomasia。它们在结构上和修辞作用上都彼此十分相似,而在相似之中又存在一些差异,因此,把它们加以对比,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的英汉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10.
汉语借代和英语Metonymy的对比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汉语修辞格借代不仅与英语Metonymy相似,而且还包含英语修辞格Synecdoche和Antonomasia.它们在结构上和修辞作用上都彼此十分相似,而在相似之中又存在一些差异,因此,把它们加以对比,进行分析,有利于我们的英汉翻译工作.  相似文献   

11.
雷梅英 《咸宁学院学报》2010,30(12):163-165,177
修辞学(Rhetoric)是一门古老的学科,被称为调整的艺术,主要解决表达思想的方式,以使别人能很好地理解,达到预期的交际目的.本文主要通过对英语和汉语两种语言中修辞手法中借代的比较来研究英汉常用修辞格中借代存在着的相似现象及相似中存在的各自特点.  相似文献   

12.
英语借代修辞格 10种表达方式运用都十分广泛。由于英汉两种语言在表达和用法上存在的差异 ,在翻译时应根据具体情况用直译和意译两种汉译方法加以处理。  相似文献   

13.
经济全球化凸显汉语经贸新闻标题英译的重要性,而借助修辞格的英译标题更能抓住读者的眼球。着重分析英汉修辞格的五大基本功能:传播信息,弘扬民族文化,传递美感,突破逻辑限制和发展语言。举例论证各种修辞格包括音韵格,借代,夸张,双关,排比,仿拟,反语,顶真,移就,一语双叙和矛盾修辞法等都可以在汉语经贸新闻标题英译中灵活应用。肯定修辞格在汉语经贸新闻标题英译中的强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英文报纸中不少新闻标题常常大量使用修辞格,使其更为简明扼要,立意新颖,生动醒目,其中最为常见的有单词、短语或短句、比喻、韵音词、仿词、双关语、借代和引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5.
英文报纸中不少新闻标题常常大量使用修辞格,使其更为简明扼要,立意新颖,生动醒目,其中最为常见的有单词、短语或短句、比喻、韵音词、仿词、双关语、借代和引语的运用。  相似文献   

16.
汉英比喻修辞格可分明喻、暗语和借喻,因为汉语与英语文化背景的差异,两者在比喻的方法、内容上显现出一定的差异。分析比较英汉修辞比喻格内容与方法的异同,从语言应用的角度来展示汉英的文化差异及在汉英对译中应当注意的有关问题。  相似文献   

17.
认为“子”语素“小称”的演变动因是言语环境促使隐含义素突显,即“小称”本 身来自于单音词“子”感情意义层的区别性义素,突显的触发机制是拟人、借代和借喻.派生词义是词汇化过程中,词根和词缀共同作用的结果.“小称”并非从意义角度判定“子”是否为词缀的标准.  相似文献   

18.
借代认知研究认为借代是一个认知域投射/影射另一个认知域,存在着泛化趋势。借代的本质是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激活关系,依赖于人的常识和一定的语境,是"整体—部分"联想激活。  相似文献   

19.
借代认知研究认为借代是一个认知域投射/影射另一个认知域,存在着泛化趋势。借代的本质是不同认知域之间的激活关系,依赖于人的常识和一定的语境,是"整体—部分"联想激活。  相似文献   

20.
比喻、比拟、借代、象征,或属于不同的修辞格,或属于写作的一种手法,却有一定的相似之处,以致有时让人分辨不清.但是,它们在构成基础、运用目的、使用方法等方面还是有着许多比较显著的不同点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