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沥青混合料离析原因与预防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混合料的离析是造成沥青路面局部损害的根本原因之一,沥青混合料的离析现象已经引起高度重视。在水的影响下,沥青路面中产生离析的沥青混合料受动荷载作用时会加速破坏,会形成松散脱落、坑槽、推挤等破坏现象,不仅影向路面美观,甚至影响路面的平整度和使用功能。下面对沥青混合料发生离析的原因进行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防止沥青混合料产生离析的预防措施。  相似文献   

2.
作为公路工程中沥青路面摊铺作业环节的一个普遍存在的现象,混合料离析造成沥青砼路面早期破坏的一个重要原因。本文就公路工程中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离析现象对混合料离析的含义和危害进行了简单介绍,分析了公路工程中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离析的原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近年来,我国的城市建设中,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铺筑面积越来越大。但是由于铺筑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工艺的特殊性,加之施工中常见的沥青混合料离析问题,严重影响了路面的使用性能和使用寿命。本文,笔者根据自己多年的实践经验,分析了离析对沥青混合料性能的影响以及对沥青路面表面离析现象的判别,对如何减少沥青混合料离析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4.
沥青混合料摊铺技术是沥青路面施工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环节,摊铺参数控制不严,容易导致离析现象,摊铺应该从基层表面,摊铺机参数的调整,摊铺过程,沥青混合料温度等严格控制。减少基层施工污染和离析现象,增强结构层之间的粘结,为今后沥青路面摊铺提供一定的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5.
沥青路面是我国高速公路的主要路面结构形式,沥青路面水损坏破坏是指沥青路面存在水条件下,经受交通荷载和温度胀缩的反复作用下,水分逐渐渗入沥青与集料的界面上,使沥青粘附性降低并逐渐丧失粘结力,沥青膜从集料表面脱落(剥离),沥青混合料出现掉粒、松散,继而形成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性坑槽等,从而使整个路面结构的使用性能迅速变坏.  相似文献   

6.
杨洁 《河南科技》2010,(1):93-94
<正>在热拌沥青混凝土的设计、生产和铺筑中,会产生很多潜在的引起沥青路面破坏的因素。在诸多因素中,沥青混凝土的不均匀性易导致沥青混凝土面层发生各种早期破坏的现象。所以,提高沥青混凝土的均匀性,可以有效防止路面早期破坏现象,提高路面质量,延长路面使用寿命。  相似文献   

7.
近年来,随着高速公路建设的发展,沥青混凝土路面被广泛地应用于公路建设中.面对沥青混凝土路面容易出现车辙现象的这个问题,已经引起了越快来越多的工程项目技术负责人的高度重视.沥青混合料车辙试验是将成型好的沥青混合料试件在规定的温度和荷载条件下,测量车轮来回运行所造成的车辙变形速率,以每产生1mm变形的运行次数用动稳定度表示.车辙现象主要出现在沥青混凝土路面的面层,是破坏沥青混凝土路面最为严重的因素之一.本文,笔者将以一种沥青用量在经过搅拌机拌和成沥青混合料为例,分析人工装混合料过程中由于埘粗细矿料均匀分布的不同操作而导致实验室车辙试验结果差异较大的原因.  相似文献   

8.
沥青路面是我国高速公路的主要路面结构形式,沥青路面水损坏破坏是指沥青路面存在水条件下,经受交通荷载和温度胀缩的反复作用下,水分逐渐渗入沥青与集料的界面上,使沥青粘附性降低并逐渐丧失粘结力,沥青膜从集料表面脱落(剥离),沥青混合料出现掉粒、松散,继而形成沥青混凝土路面水损性坑槽等,从而使整个路面结构的使用性能迅速变坏。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沥青混凝土路面施工中的离析现象和高速公路路面施工中普遍遇到的问题,提出了控制离析现象和提高沥青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的措施.  相似文献   

10.
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沥青混合料路面以其优良的性能在公路修筑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高等级路面中沥青混合料使用更多.从沥青路面的发展历史上看,改性沥青在解决路面抗高低温、抗滑、耐久性及大承载力等问题上起了很大作用,改性沥青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也是沥青混合料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一、高黏度改性沥青 1.排水性沥青路面。开级配多孔隙排水性沥青磨耗层(OGFC)是排水性沥青路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孔隙连通的开级配沥青混合料,为路面范围内的降水提供了一条快速排出的通道,排水过程中不产生溅水和水雾,可以大幅度降低路面噪声,但其在强度和疲劳耐久性方面不如密级配的混合料,  相似文献   

12.
<正>一、高黏度改性沥青1.排水性沥青路面。开级配多孔隙排水性沥青磨耗层(OGFC)是排水性沥青路面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孔隙连通的开级配沥青混合料,为路面范围内的降水提供了一条快速排出的通道,排水过程中不产生溅水和水雾,可以大幅度降低路面噪声,但其在强度和疲劳耐久性方面不如密级配的混合料,它对混  相似文献   

13.
加强桥面铺装设计提高桥梁使用寿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沥青路面桥面铺装的早期破坏是指一些新建的沥青混凝土桥面发生了严重的过早破坏现象,正常缝修大大提前.有的使用不到一年就开始大面积破坏,有的使用两、三年就开始明显破坏.通过对已建成通车的高速公路调查发现,使用一年以上的高速公路其路面大都产生了程度不同的早期破坏现象,桥面的破坏情况尤为严重,其早期破坏百分率成倍大于路面破坏的百分率.  相似文献   

14.
资料表明,虽然路面的早期损害与设计、施工、严重的超载及周围的环境等因素有关,但却与沥青路面的使用性能与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有直接的关系。当沥青混合料的空隙率在8-15%范嗣内时,水容易进入混合料的内部,在重荷载的作用下,产生强的水动力,使沥青膜产生剥离,降低了沥青与矿料的粘附能力。这样长时间的反复作用加速了沥青混合料的老化,造成沥青从矿料周围脱落,形成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害。因此,在我们实际施工过程中,怎样根据集料级配类型和沥青的性能指标,选择合适的测定空隙率的方法,使沥青混和料达到理想的密实度,对减少沥青路面的早期损害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5.
马辉  宋平原 《河南科技》2006,(21):44-45
一、前言 沥青路面水破坏产生的外因主要是降水、交通量、交通组成以及不尽完善的路面排水系统.产生水破坏的内因:Ⅱ型沥青混凝土的空隙率较大和Ⅰ型沥青混凝土的压实度偏小,现场实际空隙率大,以及沥青混凝土局部不均匀造成的局部空隙率更大;沥青与石料的粘结力不足;对路面结构层的排水和防水层设置设计不当.  相似文献   

16.
<正>与水泥混凝土路面相比,沥青混合料路面以其优良的性能在公路修筑中获得了广泛的应用,特别是在高等级路面中沥青混合料使用更多。从沥青路面的发展历史上看,改性沥青在解决路面抗高低温、抗滑、耐久性及大承载力等问题上起了很大作用,改性沥青得到了广泛的应用,这也是沥青混合料发展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7.
<正>目前,路面的铺筑方式主要采用热拌沥青混合料、温拌沥青混合料及冷铺沥青混合料铺筑等方式,不同的铺筑方式具有不同的特点,其社会经济效益与路用使用效果之间会产生诸多矛盾。基于上述问题,本文,笔者对于热铺、冷铺以及温拌铺筑沥青路面3种主要铺筑方式的其路用效果及社会经济效益进行了对比分析,对于实际路面铺筑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一、常见路面铺筑方式1.热拌铺筑。将沥青加热到一定温度(120~130℃),然后与矿料在高温(150~180℃)下均匀拌和,最后高温摊铺、  相似文献   

18.
本文拟在参考国内外相关研究和实践的基础上,分析沥青路面疲劳开裂的破坏机理和影响因素,描述沥青混合料的多种室内疲劳试验方法,指出室内试验结果与实际路用性能的差异,并探讨上述理论在当前我国路面设计中的应用以及现行相关规范的不合理之处,为我国路面设计人员提供参考和建议。  相似文献   

19.
程恒 《河南科技》2013,(16):140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以人为本"的理念在道路交通中的技术应用,道路与环境的协调统一逐渐得到人们的重视,传统的黑色沥青路面和白色水泥路面越来越不能满足现代化道路交通发展的需求。"节能减排、绿色发展"的理念更加深入人心,许多厂家开发出了温拌沥青混合料,通过外加材料来降低沥青的高温黏度,在降低了彩色沥青混凝土路面的施工温度的同时不影响其路用性能。这种技术不仅防止了因施工温度控制不当导致混合料颜色的破坏,而且可以减少有害气体和粉尘的排放降低环境污染。  相似文献   

20.
当今交通事业的迅猛发展,以沥青路面为主的高级、次高级路面已占公路总里程的50%,且不少进入了大中修期.据统计,全国每年产生的旧沥青混合料有700万吨~800万吨.且以每年25%的速度递增.预计5年后会升至2100万吨~2400万吨,其中的15%会在养护中被铣刨后废弃.因此,回收利用被铣刨下来的旧沥青混合料显得十分必要.本文对铣刨下来的旧沥青混合料在稀浆封层中的应用进行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