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松墨天牛优良白僵菌菌株筛选   总被引:24,自引:2,他引:22  
从浙江省松墨天牛1松毛虫等不同寄主上采集了6个球孢白僵菌自然菌株,并从日本及国内主要生产厂家收集6个菌株,共计12个菌株。经过对其营养生长、产孢量、孢子活力、孢子耐热能力、孢子抗紫外线能力和室内对松墨天牛幼虫毒力等指标的研究,结果发现采自象山松墨天牛幼虫的菌株Bxs和来自日本松墨天牛的菌株F-263对松墨天牛幼虫的毒力最强,并且上述各指标均表现优良。尤其是Bxs菌株,其产孢量和抗紫外线能力大大高于  相似文献   

2.
柳杉毛虫高毒力白僵菌Bbd3菌株的筛选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对天然柳杉毛虫僵虫组织分离纯化,选取8株菌株在PDA 虫尸培养基上培养,在比较菌粉质量以及不同菌株室内外毒力测定试验基础上,筛选出菌丝生长快、产孢时间短、产孢量高、对柳杉毛虫毒力强的2株Bbd3和Bbd6高毒力白僵菌优良菌株,将具最优品质的Bbd3菌株大规模生产和大面积防治应用,菌粉平均含孢量达3.09×1010个/g,平均孢子萌发率达99.1%,平均防治效果达92%以上。  相似文献   

3.
研究了温度对绿僵菌菌株LA06、LD04生物学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两菌株生长和产孢的适宜温度均在25-30℃;适温下LA06在第3d开始产孢,产孢量达6×107个/cm2,LD04则第7d才开始产孢,产孢量仅1×107个/cm2;两菌株均以30℃下孢子萌发最快,GT50分别为7.55 h和9.88 h;45℃下处理8 h后LA06孢子萌发率为45.35%,LD04则为0.LA06菌株在实际应用中具有较大潜力.  相似文献   

4.
为找出湿地松林影响萧氏松茎象发生的关键小气候因子,应用小气候常规观测方法对6个萧氏松茎象不同危害程度林地的小气候进行了比较观测,并用灰色关联分析方法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地面温度对萧氏松茎象危害的影响最大,其次是地面光照强度,两者的灰色关联度都在0.8以上,两者与萧氏松茎象有虫株率均呈显著负相关。由实验得知,越靠近地表的小气候因子对萧氏松茎象的发生影响越大。  相似文献   

5.
对柞栎象成虫和幼虫虫体的白僵菌菌株进行分离、鉴定及生物学特性观察.结果表明:柞栎象体上的虫生真菌为布氏白僵菌;影响布氏白僵菌菌落直径生长量的3个因素中菌株种类居于首位,其次是培养温度;影响产孢量的首要因素是培养基种类,其次是培养温度,最后是菌株种类.对柞栎象成虫提取的布氏白僵菌产孢条件进行选择,结果表明:20~25℃时,在PPDA或PDA培养基上培养可获得最大产孢量.在柞栎象成虫和幼虫虫体上提取的布氏白僵菌萌发率相似,分别为89.11%和85.67%;柞栎象成虫、幼虫虫体提取的布氏白僵菌菌株的抗逆性表现为随着照射时间的增加,生长速度减慢.以紫外线照射45 min为分界点,照射时间小于45 min时柞栎象幼虫菌株长势强于成虫菌株,大于45 min时成虫菌株强于幼虫菌株.  相似文献   

6.
通过比较4株白僵菌菌株的产孢量及其对油茶毒蛾的致病力,结果发现白僵菌菌株Bf08,B01,产孢量分别为(5.1±0.4)×108,(3.4±0.4)×108孢子/cm2,接种油茶毒蛾后其LT50分别为5.64,6.62 d,说明对这两个菌株油茶毒蛾的毒力很强,是可用于油茶毒蛾防治的优良白僵菌菌株。  相似文献   

7.
李芳  刘波  张靖  刘芳 《武夷科学》2004,20(1):17-21
本文通过设置不同的装瓶量来调节通气量 ,以淡紫拟青霉菌株 NH- PL- 0 3培养过程发酵液的 OD值、p H值、菌丝重量、孢子量、对茎线虫毒力为指标 ,研究探讨通气量对淡紫拟青霉菌 NH- PL- 0 3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 :通气量不仅影响孢子生成与菌丝生长而且影响毒力产物生成 ,菌丝生长与孢子生成的最佳设置是 50 ml(2 50 ml锥形瓶 ) ,培养 1 32 h菌丝量达到的 0 .98g/ 1 0 ml,产孢量达到 75.0× 1 0 8/ ml,而对线虫的毒力的最佳设置是 1 0 0 ml,培养 1 32 h,菌液对茎线虫的较正致死率达到 57.0 %。  相似文献   

8.
林曦碧 《武夷科学》2008,24(1):78-81
通过比较4株白僵菌菌株的产孢量及其对油茶毒蛾的致病力,结果发现白僵菌菌株Bf08,B01,产孢量分别为(5.1±0.4)×10^8,(3.4±0.4)×10^8孢子/cm^2,接种油茶毒蛾后其巩。分别为5.64,6.62d,说明对这两个菌株油茶毒蛾的毒力很强,是可用于油茶毒蛾防治的优良白僵菌菌株。  相似文献   

9.
探索环境友好的柞栎象长效控制技术,筛选防治柞栎象效果较好的优良菌株,为柞栎象的生物防治和高效制剂研制奠定基础.对16株来源于自然侵染柞栎象幼虫、其他昆虫和利用柞栎象幼虫人工诱集的白僵菌菌株进行形态鉴定和生物学、毒力测定;综合评价菌株生长速率、产孢量、孢子萌发率和毒力4个因子的特征值,采用独立淘汰法和综合秩次选择法联合筛选.结果表明:16株白僵菌均为布氏白僵菌,筛选出Bbbh1、Bbbh9、Bbbh13和Bbbh16共4株优良菌株.  相似文献   

10.
选择9个球孢白僵菌Beauveria bassiana菌株对4龄马尾松毛虫Dendrolimus punctatus幼虫进行毒力测定.结果显示,菌株Bb1900对马尾松毛虫幼虫的校正死亡率达96.16%,侵染率达86.67%,在孢子浓度为1×107孢子/mL时的半致死中时仅为4.62 d,显示出对目标害虫的较强毒力,在马尾松毛虫的生物防治中将有重要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