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31 毫秒
1.
石荠Ning挥发油的含量及其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报道了不同的生长环境和生育期对产于福建省的石荠Ning挥发油含量的影响。并用玻璃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机技术(GC-MS-COMP)测定福建省福州市高病山石荠Ning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离出48个成分,共鉴定了42种,占总油量的98.90%,其主要分为侧柏酮(22.50%)、β-石竹烯(14.47%)、异胡薄荷酮(13.50%)、律草烯(11.24%)、甲基丁香油酚(8.43%)。  相似文献   

2.
庆阳乌蓼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采用GCMSDC联用方法鉴定和测定了采自甘肃庆阳的乌蓼挥发油成分.其主要成分为α莰酮(829%)、芳樟醇(762%)、匙叶桉油烯醇(463%)、莰烯(404%)等  相似文献   

3.
本文应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GC/MS),测定分析了矮杨梅(MyricananaCheval.)叶精油化学成分。从分离的54个峰中鉴定出40种成分,其中主要成分是β-石竹烯(14.58%)、大根香叶酮(12.55%)、α-蒎烯(8.36%)、烷(7.36%)、甲酸异丙酯(6.74%)、α-姜黄烯(5.65%)、2-丁酸香叶酯(4.55%)、α-古芸烯(3.78%)等。并与同属植物杨梅(M,rubraSied.elZucc.)叶精油成分、含量进行了比较分析。  相似文献   

4.
木香薷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9,自引:1,他引:8  
应用GC、GCMSCOMP法从采自甘肃天水地区的木香薷(ElsholtziastauntoniBenth)挥发油中分离出69个化学成分.鉴定了以18桉叶油素(2235%)、反式石竹烯(1386%)、莰醌(46%)、反式β罗勒烯(321%)、苯甲醇(371%)、2(2′3′环氧3′甲基丁基)3甲基呋喃(1067%)等为主的55个成分.其中有26个成分为首次从木香薷中检出.其主要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94%以上  相似文献   

5.
川黄柏果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川黄柏果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挥发油,并以气相色谱—质谱联用技术测定其化学组成,共分离出40多个组分,鉴定了10个化合物,其含量占总离子流的95%以上.主要成分为柠檬烯(88.78%)、顺—柠檬烯氧化物(1.34%)、β—榄香烯(1.07%)和(+)—香芹酮(1.05%).  相似文献   

6.
石香薷挥发油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13,自引:1,他引:12  
采用GCMSDC联用方法鉴定和测定了采自湖南洞口县的石香薷挥发油的成分.其主要成分为百里香酚(3873%)、香荆芥酚(2152%)、乙酸百里酚(921%)、乙酸香荆酚(714%)等.  相似文献   

7.
采用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法研究了贵州榕江地区香叶油的化学成分。色谱分离出40多个组分,质谱鉴定了31个成分,占该挥发油总量的95.07%。其主要成分是香茅醇(24.73%)、香叶醇(8.19%)、香茅醇乙酸酯(9.97%)、B-愈创木烯(8.97%)、P-薄荷酮(7.19%)和芳樟醇(4.16%)等。  相似文献   

8.
研究河南驻马店产艾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采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艾叶中挥发油,用气相色谱-质谱(GC-MS)法对其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归-化法测定其相对含量.共检出103个色谱峰,鉴定了69个化合物,占挥发油色谱峰总面积的96.01%,其中,茉莉酮和β-紫罗酮为艾叶挥发油化学成分的首次鉴定报道.结果表明:河南驻马店产艾叶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1,8-桉叶油素(28.59%)、龙脑(7.94%)、3,3,6-三甲基-1,5-庚二烯4-醇(6.62%)、4-甲基-1-(1-甲乙基)-3-环己烯-1-醇(6.56%)、樟脑(6.31%)、α-松油醇(3.82%),不同产地艾叶挥发油主要化学成分的种类和相对含量不同.  相似文献   

9.
利用水蒸汽蒸馏法提取宁德产小鱼仙草(Mosla dianthera Maxim)挥发油,得油率为0.50%.应用色谱/质谱/数据系统联用方法分析了其挥发油的化学组成,检测到93个峰,共鉴定了62种化学成分并测定其相对含量,占总含量的98.114%.其中,香荆芥酚(27.229%)、香芹酮(12.326%)、百里香酚(11.027%)、β-石竹烯(7.246%)、柠檬烯(6.209%)、2-甲基-5-(1-异丙基)-乙酰苯酚(5.932%)、间伞花烃(4.982Vo)、葎草烯(4.496%)为主要成分.对7种供试细菌的体外抑菌实验表明,该挥发油对金黄色葡萄球菌(Staphylococcus aureus)、大肠杆菌(Escherichia coli)、藤黄八叠球菌(Sarcina lutea)、枯草芽孢杆菌(Bacillus subtilis)、普通变形杆菌(Proteas vulgaris)、短小芽孢杆菌(Bacillus pumilus)、甘薯薯瘟病原细菌(Fasarium axyssporam)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采用常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兰香草挥发油,得油率为0.39%-0.52%.其相对密度(20℃)0.988 0-0.990 0,折射率(20℃)1.460 8,比旋光度+0.51°,酸值1.5.并用毛细管气相色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色-质联机等对该挥发油进行了系统的成分分析.在分出的112个色谱峰中,共鉴定出71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4.6%.其主要成分为芳樟醇、紫苏醇、香芹酮、荠宁烯、4-甲基-6-庚烯-3-酮、葎草烯、马鞭草烯酮、左旋松香芹酮、2-壬烯-4-炔等.  相似文献   

11.
用水蒸气蒸馏法提取天麻次生块茎(箭麻)的挥发性成分,用气相色谱质谱法(GC—MS)对化学成分进行分离鉴定,并用面积归一化计算各成分相对含量.结果显示:红天麻中共有42个成分,其中已知成分有14种,占总量的63.189%;绿天麻共有48个成份,已确定成分的有29种,占总量的84.313%.红天麻中的主要成分是2,3,5,6-四甲基毗嗪(25.331%),2-戊基呋喃(11.974%)和E,E-2,4-癸二烯醛(8.66%).绿天麻挥发油的主要成分是亚油酸乙酯(15.444%),苯乙烯(10.352%)和棕榈酸乙酯(10.066%).比较两种天麻的挥发油成分,有8种共有成分,这些共有成分可以作为鉴定天麻的化学指纹成分.  相似文献   

12.
广西产香茅草挥发油的化学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采用水蒸气蒸馏法从广西产香茅草[Cymbopogon citratus(DC.)Stapf]中提取挥发油,利用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GC—MS—DS)联用技术对挥发油的化学组成进行分析鉴定,确认了其中的39种成分,占挥发油色谱总馏出峰面积的90%以上。广西产香茅油主要化学成分为月桂烯、橙花醛和柠檬醛。  相似文献   

13.
容县沙田柚果皮挥发油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16,自引:1,他引:15  
沙田柚果皮经水蒸汽蒸馏,GC—MS联用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共分离出56个组分,鉴定了其中的52种化合物,占挥发油含量的98.54%.其主要成分为D-芋烯(62.48%)、大茴香脑(9.50%)、奴卡酮(5.60%)、β-芳樟醇(2.33%)及β- 石竹烯(2.26%)等.  相似文献   

14.
艾蒿和野艾蒿精油的化学成分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顾静文  刘立鼎 《江西科学》1998,16(4):273-276
应用GC/MS/DS鉴定了艾蒿和野艾蒿精油化学成分。鉴定出艾蒿37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桉叶油素(39.57%)、樟脑(5.52%)、龙脑(8.46%)、胡椒脑(7.29%)、α-毕澄茄烯等。野艾蒿精油鉴定出33个化合物,主要成分为桉叶油素(20.96%)、金合欢烯(14.04%)、樟脑(7.35%)、2,6,6-三甲基,2,4-环庚二烯酮-1(10.61%)、香草醛(7.66%)。这两种蒿属植物精油都含有较多的桉叶油素、樟脑和龙脑。  相似文献   

15.
采用常压水蒸气蒸馏法提取了兰香草挥发油,得油率为0.35%~0.52%.其相对密度为(20℃)0.9980~0.9900,折射率为(20℃)1.4608,比旋光度为 0.51^*,酸值为1.5,并用毛细管气相色谱、红外光谱、核磁共振谱和色-质联机等对该挥发油进行了系统的成分分析.在分出的112个色谱峰中,共鉴定出71个化合物,占挥发油总量的94.6%.其主要成分为芳樟醇、紫苏醇、香芹酮、荠芋烯、4-甲基-6-庚烯-3-酮、菉草烯、马鞭草烯酮、左旋松香芹酮、2-壬烯-4-炔等。  相似文献   

16.
桑椹挥发油化学成分的GC/MS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鉴定蒙药桑椹挥发油的化学成分.方法:用常规的水蒸气蒸馏法提取桑椹挥发油,采用气相色谱-质谱联用仪分析其挥发油的化学成分.结果:共分离出61种成分,共鉴定出38种成分,所鉴定的组分占挥发油色谱总峰面积的85.09%.结论:桑椹挥发油的主要成分为1-甲氧基-4-(2-丙烯基)苯(31.58%),糠醛(16.31%),(n^-)-1,7,7-三甲基二环[2,2,1]庚-2-酮(6.45%)等.  相似文献   

17.
云南省元江县出产的果果皮精油用(Hp)GC-MsHp5988型毛细管气相色谱/质谱/计算机联用方法进行化学成分分析,共检出成分90个,鉴定了其中45个成分,占总精油含量的63.76%,主要成分有异松油烯、蒈烯、柠檬烯、石竹烯等。  相似文献   

18.
中药姜黄挥发油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采用GC-MS-DS对中药姜黄挥发油进行系统分析,共分离得到102个气相色谱峰,鉴定出70种化合物,其中a-铡柏烯,β-侧柏烯,2-辛醇,cis-芳樟醇氧化物,(+)-香芹酮,紫苏醇,γ-瑟林烯等25种化合物为首次鉴定。  相似文献   

19.
蛇床子经水蒸气蒸馏,挥发油得率为1.07%,GC—MS联用对其化学成分进行了分析和鉴定.经DB-1柱分离出79个峰,鉴定了其中的70种化合物,占挥发油总含量的95.17%.其主要成分为乙酸龙脑酯、D-芋烯、丙酸香芹酯、蛇床子素、β-雪松烯、α-金合欢烯、α-蒎烯等.  相似文献   

20.
留兰香挥发油化学成分的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利用气相色谱 质谱对留兰香的挥发油成分进行了研究 ,共鉴定出了 6 6种组分 .其中主要组分为 :香芹酮、柠檬烯、二氢香芹酮、桉油素、β -蒎烯、香芹乙酸酯、α -蒎烯、反 -石竹烯、顺式香芹酮、β -水芹烯、香芹醇、β -波旁烯、α -萜品醇等。其中香芹酮的含量最高 ,占挥发油总量的 5 9.5 8% ,柠檬烯含量为 13.31% ,二氢香芹酮含量为 8.85 %。三种成分占总挥发成分的 81.74 %。检出成分占挥发油总量的 95 .4 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